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7 一匹出色的马 任务群教学设计报告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7 一匹出色的马 任务群教学设计报告第1页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7 一匹出色的马 任务群教学设计报告第2页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7 一匹出色的马 任务群教学设计报告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二年级下册一匹出色的马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二年级下册一匹出色的马教学设计,共6页。
    亲爱的老师们:
    你们好!
    我设计执教的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七课《一匹出色的马》第一课时。这节课是在本单元“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下所设计与实践的单篇教学课例,我报告的题目是《图文勾连 积累语言》。下面,我将围绕“321”这串数字展开介绍:
    “三”个依据定目标
    “二”项活动展学程
    “一”条原则促评价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遵循以下三个依据。
    “三”个依据定目标
    1.课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那么,培养核心素养,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具体有哪些要求呢?我从课程目标第一学段要求中摘取了以下几点:
    识字与写字: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阅读与鉴赏: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
    表达与交流:有表达交流的自信。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梳理与探究:梳理学过的字,感知汉字与生活的联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其中,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第一学段则包含了“养成自主积累的习惯”这一重要内容。
    这些课标要求是我制定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大方向。
    再来看第二个依据:2.教材
    统编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课《一匹出色的马》是第二单元“关爱”主题下的第三篇文章,是一篇反映家人之爱的短小而优美的散文。本文以春天的郊外为背景,以“我”一个孩子的口吻讲述了一家四口郊游的故事。全文可分为两个部分:第1-3自然段为第一部分,重在写景:碧绿碧绿的的河水,轻轻柔柔的柳叶,葱葱绿绿的田野,向我们展示了春天郊外异常美丽的景色。第4-7自然段为第二部分,重在叙事:返回途中,妹妹感觉疲倦,求父母抱,却得到“一匹出色的马”快乐回家,尽显父亲的智慧以及家人间爱心的美好。课后练习如下:1.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句子,体会妹妹的变化,再说说她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3.读句子,边读边想象画面,再把句子抄写下来。课后练习题第一题,这是教材首次提出“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学习要求,而第三题“边读边想象画面”则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3.学情
    通过《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千人糕》两课学习任务的开展与实践,学生对“助人”之爱与“尊重”之爱有了一定的体会,对相关词语进行了梳理与积累,也具备了一定自主积累与梳理语言文字的意识与能力。同时,也完成了本单元“爱心墙”中“助人”和“尊重”两个栏目的布置。
    这堂课我执教的是《一匹出色的马》的第1课时,延续“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这一单元学习任务群来组织与呈现,重点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内容。基于课标、教材、学情三个依据以及“布置一面‘爱心墙’”这一单元学习主题,确定本课的学习任务为:帮助课文中的“我”完成参赛作品,为布置“爱心墙”之“相亲相爱”栏目做好准备。学习目标制定如下:
    1.创设情境,明确任务,在为连环画排序、着色等学习活动中,感知课文主要内容,识记“郊”“泛”等生字,会写“匹”“波”“纹”等生字。
    2.借助手绘连环画,对照阅读课文,抓住“碧绿碧绿”“葱葱绿绿”“层层波纹”“柔软的绿毯”等词,感受春天的美好和家人相处的温馨,并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句子,想象画面,从而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体验,并抄写句子,积累语言。
    确定了学习目标,我们就进入到本课的学习活动。
    “二”项活动展学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实施应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本课我创设“帮助‘我’完成参赛作品”这一任务情境,以一组未完成的连环画,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
    课前,我以聊天的方式与学生简单回顾了前两课的学习,顺势带学生进入情境(聊一聊“相亲相爱·美好之家”)。我说生活处处皆美好。人与人之间的互帮互助是美好的,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与珍惜是美好的,家人之间的温馨相处与真心关爱也是美好的。为了丰富我们的爱心墙,我们班要举行一场“相亲相爱·美好之家”绘画比赛。如果请你参赛,你会画一画和家人相处的哪个场景呢?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我想画爸爸、妈妈和姐姐帮我过生日,有的说我要画我给爷爷、奶奶捶背,还有的说我要画爸爸带我和弟弟去爬山……
    有了这样轻松的话题作铺垫,本课的学习活动顺利开启了。
    学习活动一“给参赛作品排排序”。承接课前谈话,我们进入到这个学习活
    动的第一个环节:1.明确任务,激发兴趣。刚才,同学们说了许多与家人相处的美好场景,相信把它们画成画,一定能在“相亲相爱·美好之家”绘画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展示在我们的“爱心墙”上。课文《一匹出色的马》中的“我”把课文写的这件事画成了一组连环画,准备参加评选。他想请我们帮他提提意见,你们愿意吗?这样的任务,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是极具吸引力和挑战性的。这个环节的设计,学生不仅明确了自己在本课中的学习任务,也产生了强大的学习内驱力。
    接着,我向学生展示了以《一匹出色的马》课文内容绘制的三幅画。抛出了第一个问题:三幅图的顺序是打乱的,能先给它们排排序吗?要排序,就要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因此顺理成章进入第二个环节:2.初读课文,为画顺序。这是由解决问题的需要而展开的学习活动。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思考如何排序。然后指名上讲台为连环画排序,并说说理由。
    排完序,我又抛出第二个问题:这组连环画,有没有把课文中的这件事画清楚呢?学生看着连环画,把三幅图画所描绘的内容连起来说一说,发现它们把课文中的这件事画清楚了,然后给连环画取题目,学习书写了“匹”。通过“看图说话,补充题目”这个环节的开展,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的整体感知。
    在这个学习活动中,学生快速进入情境、明确任务,以图为支架理清课文的脉络,潜移默化中便已初步感知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而图的排序又让学生的思维可视化,过程性评价显性化。这是图文勾连,积累语言的第一步。
    下面,进入第二项学习活动。首先,紧扣情境,自然过渡:顺序排好了,作品名称也写好了,现在这组连环画可以送去评比了吗?(还不行)为什么?(缺少颜色,画得不够精细)那就让我们帮助课文中的“我”,给这组连环画润润色,让它变得更美吧!在这样激励性语言中,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减反增。
    围绕“给郊外美景添点绿”,我设计了寻绿、品绿、绘绿、书绿这样一个相互关联的活动串。
    在“寻绿”环节中,引导学生通过自读第1-3自然段,找出表示绿色的词语:碧绿碧绿、葱葱绿绿、柔软的绿毯,这也是本节课需要积累的词语,教师相机将这三个词条进行板贴。
    接着,是“品绿”。“品绿”分为(1)品读表示绿色的词语。和(2)品读描写绿色的句子,想象画面。两步。品读词语按照“读准字音,识记生字”“比较读词,感受叠词”“拓展积累绿色词语”的步骤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梳理积累表示绿色的词语。品读句子,则聚焦描写春天绿色美景的三句话①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②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③河岸上垂下来的柳叶,拂过妈妈和爸爸的头发,我和妹妹看着都笑了。通过借助动图、联系生活、换词比较、结合动作等来帮助学生边读句子边想象画面,感受春天景色的美好以及课文语句描写的优美。
    对“绿”有了深入的体会之后,就要来“绘绿”了。“绘绿”的环节也紧扣情境:春天的郊外有这么多绿色的景物,能不能用我们优美的朗读,帮助课文中的“我”,给第一幅画涂上不同的绿色呢?谁来为河水添上一笔绿色?谁来为柳叶添上绿色?田野呢?(我们用掌声来给他评一评,掌声越响亮,代表他读得越好)在你们齐心协力帮助下,一幅生动美丽的郊外赏景图诞生了。整个环节,没有出现“有感情朗读”的字眼,学生却在用朗读为画添上绿色的活动中,不断地尝试着、实践着“有感情朗读”。而用掌声来代替评价语,学生饶有兴趣。除了尝试了美美的读,还尝试了作美美的小诗,结合美丽的郊外赏景图,一首首短小优美的小诗诞生了。
    最后一个环节是“书绿”,就是把描写绿色春景的句子抄写下来。这个环节对应了课后练习题三以及课堂作业本第五题。这也是积累语言重要的一个环节。
    学习活动二,借助手绘连环画,通过图文对照找词语、理解对比品词语、想象画面读语句、情感朗读绘美图、拓展说话练表达、配乐书写来积累等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初步感受到描写“绿”的词句的独特魅力,发现叠词的构词规律等语言现象,积累表现美好春天的语言,同时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这是图文勾连,积累语言的第二步。
    第二课时,我将通过“给画中人物加表情”“尝试为画作配解说”两项活动,继续将图与文紧密勾连,引导学生进一步发现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妹妹的变化,感受家人之间的温馨相处与美好关爱。同时,完成“爱心墙”的“相亲相爱”栏目的布置。这是图文勾连,积累语言的后面两步。
    “一”条原则促评价
    好的教学离不开好的过程性评价。《新课标》指出,过程性评价重点考察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这也是本节课评价所遵循的重要原则。
    在本节课开展的两项活动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始终围绕着这组连环画,紧扣“帮助课文中的‘我’完成参赛作品”这一情境任务展开。我的评价,也重点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度。第一学段的评价要特别重视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课堂上,我常常以紧扣情境的激励性语言和有效性手段来鼓励、引导学生参与深度体验式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发挥多元评价主体的积极作用,增强评价的科学性、整体性,充分发挥评价的改进教与学的功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比如我始终关注学生对“帮助课文中的‘我’完成参赛作品”这项任务所表现出的积极性与热情度;我特别重视课堂观察,关注学生个体的进步幅度;在“绘绿”的环节,我采用送掌声的方式开展伙伴间的正面评价;在“书绿”的环节,则也结合五星级评价量表,通过自己评、伙伴评、老师评等多主体评价,引导学生在评价中学会评价。
    本堂课,通过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实现了感知课文主要内容,学习第一部分的生字词,积累“碧绿碧绿”“葱葱绿绿”等描写春景词语和三个描写春景的句子,练习“读句子,想象画面”,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春天的美好和家人相处的温馨等学习目标,完成了布置“爱心墙”的“相亲相爱”栏目这一学习任务中部分词语的遴选以及第一幅图的完善。在此过程中,学生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认同感与热爱之情油然而生,语言运用这一核心素养有了较为显著的发展,与此同时,思维能力、审美创造也得以增量。
    以上就是《一匹出色的马》第一课时的任务群教学设计报告。欢迎老师们批评指正!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一匹出色的马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一匹出色的马教案设计,共2页。

    六年级下册匆匆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六年级下册匆匆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