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2024_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调研开学生物考试(解析版)

    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2024_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调研开学生物考试(解析版)第1页
    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2024_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调研开学生物考试(解析版)第2页
    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2024_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调研开学生物考试(解析版)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2024_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调研开学生物考试(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2024_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调研开学生物考试(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共55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学测试卷共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巨噬细胞中溶酶体酶合成的场所是( )
    A.核糖体B.溶酶体C.线粒体D.中心体
    【答案】A
    【分析】一、线粒体:几乎所有真核细胞都有,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二、叶绿体:球形或椭球形,光合作用的场所;三、内质网:网状管道,与糖类、脂质、蛋白质的合成有关,是蛋白质运输的通道;四、高尔基体:扁平囊状和小泡,与动物细胞中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和分类;五、液泡: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保持细胞坚挺;六、溶酶体:单层膜,内含多种水解酶,可以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七、核糖体: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八、中心体:与有丝分裂有关。
    【详解】A、溶酶体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为核糖体,A正确;
    B、溶酶体酶储存在溶酶体中,而合成场所在核糖体,B错误;
    C、线粒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不是溶酶体酶的合成场所,C错误;
    D、中心体与有丝分裂有关,与溶酶体酶合成无关,D错误。
    故选A。
    2.婴幼儿若缺乏某些必需元素,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症状。根据表中所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细胞中,上述元素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
    B.当血液中铁元素的含量低于6.50mml/L时,可能会引发镰状细胞贫血
    C.当血液中钙的含量降至2.25mml/L以下时,可能会引发抽搐
    D.碘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被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
    【答案】B
    【分析】物质运输方式:(1)被动运输:分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①自由扩散:顺相对含量梯度运输;不需要载体;不需要消耗能量。②协助扩散:顺相对含量梯度运输;需要载体参与;不需要消耗能量。(2)主动运输:能逆相对含量梯度运输;需要载体;需要消耗能量。(3)胞吞胞吐:物质以囊泡包裹的形式通过细胞膜,从细胞外进或出细胞内的过程。
    【详解】A、在生物体内,许多无机盐离子是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酸碱平衡和进行各种生化反应的重要物质。这些无机盐离子,如锌、铁、钙等,在细胞内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并参与多种生理过程,A正确;
    B、镰状细胞贫血(也称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由血红蛋白分子结构的异常导致,而不是由铁元素水平低引起的。铁元素水平低可导致缺铁性贫血,B错误;
    C、血液中的钙离子对于维持肌肉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它参与肌肉收缩和神经传导的过程。当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低于正常范围时,肌肉的收缩强度会受到影响,可能导致肌肉抽搐,C正确;
    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碘,进而在细胞内合成甲状腺激素。主动运输是一种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的运输方式,能够逆浓度梯度进行物质运输,D正确。
    故选B。
    3.瞳孔的活动是由瞳孔括约肌和瞳孔开大肌(也称为辐射肌)共同控制的。当瞳孔括约肌收缩时,瞳孔会缩小;而当瞳孔开大肌收缩时,瞳孔则会扩大。硫酸阿托品是一种乙酰胆碱的拮抗剂,它通过与乙酰胆碱受体竞争性结合来阻止乙酰胆碱的作用。在医学实践中,医生通常会给患者滴入硫酸阿托品眼药水,目的是使瞳孔扩大。这种做法有助于进行眼部检查或治疗某些眼部疾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硫酸阿托品导致瞳孔的变化与紧张状态下瞳孔的变化特点相反
    B.硫酸阿托品与乙酰胆碱受体的结合力强于乙酰胆碱
    C.如果副交感神经都以乙酰胆碱为递质,则心肌和小肠平滑肌的乙酰胆碱受体不同
    D.睡觉时,支配瞳孔括约肌的副交感神经兴奋
    【答案】A
    【分析】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肠胃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当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的神经活动则占据优势,此时,心跳减慢,但肠胃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会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详解】A、依题意,硫酸阿托品药效导致瞳孔扩大。人在紧张状态下,交感神经兴奋,瞳孔扩大。故硫酸阿托品导致瞳孔的变化与紧张状态下瞳孔的变化特点相同,A错误;
    B、硫酸阿托品作为拮抗剂,其与乙酰胆碱受体的结合力必须强于乙酰胆碱,以有效阻止乙酰胆碱的作用,B正确;
    C、副交感神经释放乙酰胆碱作为神经递质,但作用于心肌和小肠后,效果不同,推测受体在不同类型的效应器上可能有所不同,C正确;
    D、睡觉时,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加,导致瞳孔括约肌收缩,瞳孔变小,D正确。
    故选A。
    4.免疫逃逸是指病原体或肿瘤细胞通过多种机制避免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实现免疫逃逸的一种策略是降低肿瘤抗原基因的表达,这通常是由于肿瘤抗原基因发生突变,导致肿瘤抗原不能合成或者合成减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肿瘤细胞由于快速分裂,相较于神经细胞,更易频繁发生基因突变
    B.从进化的视角来看,肿瘤的形成是免疫系统和细胞凋亡机制选择的结果
    C.降低肿瘤抗原基因的表达,能够使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系统的监控
    D.原癌基因可能控制肿瘤抗原合成,导致免疫逃逸
    【答案】D
    【分析】细胞免疫: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变化的信号;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细胞因子能加速这一过程;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液中循环,它们可以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靶细胞裂解、死亡后,病原体暴露出来,抗体可以与之结合;或被其他细胞吞噬掉。
    【详解】A、肿瘤细胞分裂快,DNA复制频繁,发生突变的频率高,A正确;
    B、从进化角度来看,肿瘤细胞是在免疫系统和凋亡机制产生的选择压力下,通过自然选择过程形成的,B正确;
    C、肿瘤抗原的存在使得肿瘤细胞容易被细胞毒性T细胞清除,因此降低肿瘤抗原基因的表达,能够使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系统的监控,C正确;
    D、原癌基因通常是指那些在正常细胞中参与细胞生长和增殖调控的基因,突变或过量表达会导致癌变,因此原癌基因不可能控制肿瘤抗原合成,D错误。
    故选D。
    5.研究发现,血液中碘浓度上升初期会促进甲状腺激素合成;然而,碘摄入过量则会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长期过量摄入碘会使抑制作用减弱,合成量恢复。碘摄入不足时,甲状腺的上皮细胞会提高碘吸收能力,以促进激素合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婴幼儿大量摄入碘可能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
    B.甲状腺细胞摄入碘的能力与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存在反馈调节
    C.增加碘的摄入有利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D.甲状腺可以根据血碘含量调节激素分泌,确保甲状腺功能维持在适宜水平
    【答案】C
    【分析】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主要受下丘脑控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运输到垂体后,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这样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就不至于过高。可见,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也存在着反馈调节机制。
    【详解】A、根据题意“碘摄入过量则会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可知,婴幼儿大量摄入碘,可能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下降,可能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A正确;
    B、由题目判断,甲状腺细胞摄入能力与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存在反馈调节机制,这是维持甲状腺激素水平稳定的重要生理过程,B正确;
    C、如果摄入过量,则会导致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下降,C错误;
    D、甲状腺根据血碘含量调节激素分泌,这是一种保护机制,确保甲状腺功能维持在适宜水平,D正确。
    故选C。
    6.九段沙是长江口一个新生沙洲,成陆历史仅60余年。形成之初,仅有蔗草和海三棱薰草生长。慢慢地,在一些高潮时露出水平面的地方生长出芦苇种群。1997年,岛上开始出现外来物种互花米草。表中列出了1998年、2002年、2004年三个时期九段沙的岛屿面积以及三种植被面积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岛上群落演替的类型属于次生演替
    B.蕉草、海三棱蔗草群落正在向以芦苇和互花米草作为优势物种的群落演替
    C.互花米草和芦苇之间属于种间竞争关系
    D.互花米草的生态习性与芦苇相似,互花米草入侵不会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
    【答案】D
    【分析】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详解】A、岛上群落的发生地保留有土壤条件和植物的繁殖体,因此属于次生演替,A正确;
    B、由表中数据可知,互花米草和芦苇的面积和比例逐年上升,蕉草、海三棱煎草面积和比例逐年降低,因此可知群落正在向以芦苇和互花米草作为优势物种的群落演替,B正确;
    C、由表中的数据,互花米草的比例越来越多。互花米草和芦苇利用共同有限的资源和空间,属于种间竞争关系,C正确;
    D、由表中的数据分析,群落朝着以芦苇和互花米草为优势物种的方向发展,D错误。
    故选D。
    7.在哺乳动物体内,某些细胞的葡萄糖氧化过程可以通过三种不同的途径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有氧氧化以及磷酸戊糖途径。磷酸戊糖途径分解葡萄糖产生NADPH,CO2和戊糖等多种中间产物,该途径的中间产物可进一步合成核苷酸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癌细胞磷酸戊糖途径比肌肉细胞旺盛
    B.针对磷酸戊糖途径的抑制可能成为癌症治疗的潜在策略
    C.NADPH是一种活跃的还原剂,可以防止细胞中的重要结构被氧化损伤
    D.磷酸戊糖途径和有氧呼吸都会产生NADPH
    【答案】D
    【分析】有氧呼吸是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由题干信息可知,磷酸戊糖途径可以将葡萄糖转化成其他中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可以作为原料进一步生成其他化合物。
    【详解】A、根据题意“磷酸戊糖途径分解葡萄糖产生NADPH,CO2和戊糖等多种中间产物,该途径的中间产物可进一步合成核苷酸等”,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需要消耗大量的核苷酸来合成DNA、RNA,故癌细胞磷酸戊糖途径比肌肉细胞旺盛,A正确;
    B、癌细胞依赖磷酸戊糖途径这一途径来维持其快速增殖和生存,故针对磷酸戊糖途径的抑制可能成为癌症治疗的潜在策略,B正确;
    C、根据自由基学说,NADPH是一种活跃的还原剂,可保护细胞中的重要结构免受氧化损伤,延缓衰老,C正确;
    D、根据题意,磷酸戊糖途径会产生NADPH,但有氧呼吸产生的是NADH,D错误。
    故选D。
    8.某植物卷叶和直叶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D、d位于常染色体上,且D对d表现为完全显性。大面积种植的直叶植物地里偶然发现一株卷叶植株甲。育种专家利用甲植株培育出了一系列植株,并且用这些植株做了如下的杂交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卷叶基因最可能为显性基因
    B.把D基因和d基因在同种条件下进行电泳,电泳条带的位置可能一样
    C.用杂合子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8
    D.由三组杂交实验推断,该变异导致含有卷叶基因的雄配子育性降低
    【答案】C
    【分析】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A、由信息“大面积种植的直旰植物地里偶然发现一株卷叶植株甲”可判断突变性状最可能为显性性状,因为变异的频率很低,显性性状更容易出现,A正确;
    B、如果突变类型是碱基对的替换,则分子大小基本不变,电泳条带的位置一样,因此把D基因和d基因在同种条件下进行电泳,电泳条带的位置可能一样,B正确;
    CD、由①③对照分析,可判断是雄配子部分死亡或不育,导致部分授粉的小花不会结出种子,且可以判断出含卷叶基因的雄配子可育率为1/4,如果用杂合子(Dd)自交,雌雄配子比例如下表:
    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D_:dd=(1/10+1/10+4/10):4/10=3/2,C错误,D正确。
    故选C。
    9.病毒感染会导致植物生病,进而影响其产量和品质。育种专家采用多种方法来培育脱毒植物,使用嘌呤和嘧啶的类似物来处理植株,从而获得健康的脱毒植株是一种常用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通常使用嘌呤和嘧啶的类似物处理植株,其原理是碱基类似物能够干扰病毒核酸的复制过程
    B.常常用马铃薯块茎培养脱毒苗,培养前先用75%的酒精和次氯酸钠溶液对块茎进行消毒
    C.香蕉比玉米更容易把感染的病毒传给后代
    D.在培养脱毒苗的过程中,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等物质
    【答案】B
    【分析】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1、过程: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外植体)→愈伤组织→胚状体→植株(新植体)。
    2、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3、条件:①细胞离体和适宜的外界条件(如适宜温度、适时的光照、pH和无菌环境等);②一定的营养(无机、有机成分)和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详解】A、通常使用嘌呤和嘧啶的类似物处理植株,这样可以通过碱基类似物干扰病毒核酸的复制过程,进而影响了病毒的增殖,A正确;
    B、常常用马铃薯茎尖培养脱毒苗,培养前先用75%的酒精和次氯酸钠溶液对茎尖进行消毒,B错误;
    C、香蕉比玉米更容易把感染的病毒传给后代,因为香蕉进行的是无性繁殖,而玉米进行有性生殖,C正确;
    D、在培养脱毒苗的过程中,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等物质,因为这两种激素的比例可以调控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D正确。
    故选B。
    10.科学家将多种转录因子基因转入已分化的体细胞,实现了细胞的重编程,成功培育出了一种与胚胎干细胞相似的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iPS)。随后,他们逐步减少导入的基因数量,最终确定仅使用四种转录因子基因:c-Myc、Oct3/4、Sx2和Klf4就能够将成纤维细胞转化为iPS细胞,根据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将患者细胞转化为iPS细胞,再培养成视网膜细胞并移植到其体内,可以避免免疫排斥
    B.在研究过程中,科学家采用了减法原理来控制变量
    C.培养基中必须添加血清,因为它含有生长因子、氨基酸、生长素等多种成分
    D.在体外培养iPS细胞时,定期更换培养液可以清除细胞代谢产物
    【答案】C
    【分析】动物培养条件:
    (1)无菌无毒环境:无菌--对培养液和所有培养用具进行无菌处理;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无毒-一定期更换培养液,防止细胞代谢产物积累对自身造成危害。
    (2)营养成分:所需营养物质与体内基本相同,例如需要有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成分。培养基类型:合成培养基(将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按其种类和所需数量严格配制而成的培养基)
    (3)温度和pH值:哺乳动物多以36.5±0.5℃为宜,多数细胞生存的适宜pH为7.2~7.4。
    (4)气体环境:通常采用培养皿或松盖培养瓶,将其置于含95%空气加5%CO2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O2:是细胞代谢所必需的CO2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详解】A、由于iPS细胞培养成的视网膜细胞根本上来源于患者,细胞表面分子标签一致,可以避免免疫排斥,A正确;
    B、在研究过程中“逐步减少导入的基因数量”,可以判断用了减法原理来控制变量,B正确;
    C、人们对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在使用合成培养基时,培养基除了添加葡萄糖、氨基酸等必要的营养成分外,通常需加入血清等一些天然成分,且生长素为植物激素,C错误;
    D、在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定期更换培养液可以清除细胞代谢产物,D正确。
    故选C。
    11.西湖大学柴继杰团队的研究发现,番茄植株中的抗病蛋白(NRC蛋白)即使在无病原体入侵时也维持较高水平,却能避免过度免疫。其原因在于NRC蛋白倾向于形成二聚体或四聚体,并且这些多聚体处于非活性构象。关于NRC蛋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让NRC蛋白二聚体和四聚体解聚可能增强番茄对病虫害的抵抗力
    B.NRC蛋白的N原子主要蕴含在氨基中
    C.高温条件易引发植物病害,可能与NRC蛋白构象改变有关
    D.通过盐析提取的NRC蛋白有抗虫活性
    【答案】B
    【分析】蛋白质的结构具有多样性,其结构的多样性与肽链中氨基酸的数目、种类和排序有关,且与多肽链千变万化的空间结构有关。
    【详解】A、题意显示,NRC蛋白形成二聚体或四聚体,并且这些多聚体处于非活性构象,据此推测,让NRC蛋白二聚体和四聚体解聚可能增强番茄对病虫害的抵抗力,A正确;
    B、NRC蛋白的N原子主要蕴含在肽键中,因为氨基只存在于多肽链的一端或部分氨基酸的R基中,B错误;
    C、温度过高会影响蛋白质的空间构象,据此推测,高温条件可能通过改变NRC蛋白的构象而引发植物病害,C正确;
    D、盐析不会改变蛋白质的空间构象,可以使蛋白质出现原来的状态,因此,通过盐析提取的NRC蛋白有抗虫活性,D正确,
    故选B。
    12.采用巴氏消毒法进行杀菌处理的牛奶通常被称为“巴氏杀菌乳”,某款牛奶的产品介绍如图所示。根据图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巴氏消毒的优点是既能杀死所有微生物,又不破坏牛奶的成分
    B.如果盒装牛奶出现鼓包,很可能是乳酸菌污染导致
    C.鲜牛奶应保存在2-6℃条件下,因为在这个区间的温度能够杀死微生物
    D.巴氏消毒可以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结构,使其失去活性
    【答案】D
    【分析】消毒是指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微生物。灭菌则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方法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消毒和灭菌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对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进行灭菌。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煮沸消毒、巴氏消毒等;灭菌方法有湿热灭菌、干热灭菌和灼烧灭菌等。
    【详解】A、巴氏消毒法的优点是能够杀死大部分病原微生物,同时尽量减少对牛奶营养成分的破坏,A错误;
    B、乳酸菌无氧呼吸不产生气体,污染不会鼓包,B错误;
    C、鲜牛奶应保存在2-6℃的范围内,因为这个温度区间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而不是直接杀死微生物,C错误;
    D、巴氏消毒通过加热牛奶到一定温度,可以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结构,使其失去活性,从而达到杀菌的效果,D正确。
    故选D。
    13.下图阐释了激素Y对X细胞的调节机制。激素Y与X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促进GTP取代G蛋白上的GDP,激活G蛋白,触发一系列细胞内的信号传导过程,从而调节细胞的代谢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激素Y可能是蛋白质类激素、也可能是亲脂性小分子激素
    B.受体蛋白跨膜部分的亲水性较强
    C.G蛋白的结构随其结合GDP或GTP而变化
    D.该细胞可能是肌肉细胞
    【答案】C
    【分析】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以不同的方式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详解】A、亲脂性小分子激素能够扩散进入细胞,受体在细胞内,故激素Y不可能是亲脂性小分子激素,A错误;
    B、受体蛋白跨膜部分疏水性强,B错误;
    C、由“GTP取代G蛋白上的GDP,激活G蛋白”判断“G蛋白的结构随其结合GDP或GTP而变化”,C正确;
    D、由于肌糖原不能转化为葡萄糖,所以该细胞不可能是肌肉细胞,应该是肝细胞,D错误。
    故选C。
    14.当巨噬细胞遇到病原体,释放白细胞介素-1等细胞因子,这些因子通过血液运至大脑,激活下丘脑神经元,引起发热。发热增强巨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能力,同时促进肝脏和脾脏储存铁离子,.限制细菌生长。这是机体的一种防御机制,但高热可能损害身体,甚至可能致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适当发热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
    B.铁离子是细菌生长繁殖的必需元素
    C.发热过程受神经-体液-免疫系统调节
    D.被激活的白细胞介素-1能直接杀灭入侵的微生物
    【答案】D
    【分析】体液免疫过程为:一些病原体可以和B细胞接触,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一些病原体被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经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B细胞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开始分裂、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抗体可以随体液在全身循环并与这种病原体结合。
    【详解】A、由信息“发热增强巨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能力”判断,发热是机体对感染的一种防御作用,有助于增强机体的防御功能,A正确;
    B、由信息“肝脏和脾脏储存铁离子,限制细菌生长”判断铁离子是细菌生长繁殖的必需元素,B正确;
    C、目前普遍认为,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发热过程受神经-体液-免疫系统的调节,C正确;
    D、发热通过激活白细胞介素-1等细胞因子,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反应,但并不直接杀灭入侵的微生物,D错误。
    故选D。
    15.图为某家族的遗传图谱,甲病的相关基因用A、á表示,乙病的相关基因用B、b表示。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如果有一种病是伴性遗传,只可能是乙病
    B.若7号患甲病的概率是1/303,则人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1%
    C.1、2号再生一个两病均患的孩子的概率为1/16
    D.4号与2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
    【答案】D
    【分析】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根据遗传系谱图推测,“无中生有”是隐性,“无”指的是父母均不患病,“有”指的是子代中有患病个体;隐性遗传看女病,后代女儿患病父亲正常的话是常染色体遗传.“有中生无”是显性,“有”指的是父母患病,“无”指的是后代中有正常个体;显性遗传看男病,儿子正常母亲患病为常染色体遗传,母女都患病为伴X染色体遗传.母亲和女儿都正常,遗传病只在男子之间遗传的话,极有可能是伴Y染色体遗传。
    【详解】A、甲乙两病都是隐性遗传病,5号是女性患者,其父亲正常,故甲病不可能是伴性遗传,如果有一种病是伴性遗传,只可能是乙病,A正确;
    B、若人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1%,人群中(99/100)²AA、2×1/100×(99/100)Aa、(1/100)²aa,则在正常人中,Aa%=,2/101Aa×2/3Aa后代患甲病即为aa的概率为1/303,B正确;
    C、不论乙病是哪种遗传方式,再生一个两病均患的孩子的概率都为1/16;若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1号基因型为AaBb、2号基因型为AaBb,AaBb×AaBb后代为aabb概率为1/16;若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1号基因型为AaXBY、2号基因型为AaXBXb,AaXBY×AaXBXb,后代为aaXᵇY概率为1/16,C正确;
    D、若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4号与2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4/9;若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4号与2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3,D错误。
    故选D。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长江某支流F江,实施十年禁渔措施后,鱼类资源得到了显著恢复。特别是一些品质上乘的鱼种,如马口鱼、红眼鳟、鳜鱼等。
    (1)F江中所有马口鱼构成的生命系统层次为_____。直接决定马口鱼数量增长的种群数量特征为______。
    (2)在自然环境中,马口鱼的数量增长呈现“S”型曲线,其数学模型可以表示为:种群增长速率=rN(K-N)/K其中,N为某时期种群的数量,r为瞬时增长率,K为环境容纳量。建立该数学模型的步骤为t①观察研究对象;②提出合理假设;③建立数学模型;④____________,该模型的建立没有考虑___________(诸填一个)等非密度制约因素对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如果未来解禁,要实现马口鱼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捕捞后其种群数量应保持在_______。
    (3)马口鱼、红眼鳟、鳜鱼常常分布在不同深度的水层中,这主要是由___________等因素决定。
    【答案】(1)①.种群 ②.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
    (2)①.对模型进行检验和修正 ②.气温、降水等气候因素 ③.K/2
    (3)栖息空间和食物
    【分析】“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少,在K/2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小问1详解】种群是指同一区域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故F江中所有马口鱼构成的生命系统层次为种群。种群是数量特征有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种群密度。直接决定马口鱼数量增长的种群数量特征为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
    【小问2详解】建立数学模型的步骤有:①观察研究对象,②提出合理的假设,③建立数学模型,④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马口鱼的数量增长呈现“S”型曲线,其数学模型可以表示为:种群增长速率=rN(K-N)/K其中,N为某时期种群的数量,r为瞬时增长率,K为环境容纳量,该模型的构建没有考虑到气温、降水等气候因素,即非密度制约因素对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如果未来解禁,要实现马口鱼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捕捞后其种群数量应保持在K/2,可使种群数量快速恢复。
    【小问3详解】群落中动物的分布主要受到栖息空间和食物的影响,故马口鱼、红眼鳟、鳜鱼常常分布在不同深度的水层中,这主要是由栖息空间和食物等因素决定。
    17.乙草胺是一种除草剂。杂草的种子在萌发过程中,主要通过胚芽鞘吸收乙草胺,导致其在出土前或刚出土时死亡。乙草胺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阻止细胞增殖。如果使用乙草胺较晚,幼芽及胚芽鞘出土后,除草效果就会下降。作物通常对此除草剂具有较高的耐受性。研究人员以棉花根尖为材料,探究乙草胺对其有丝分裂的影响。图中细胞分裂指数(%)的计算公式为:细胞分裂指数(%)=分裂的细胞数/观察总细胞数×100%。

    (1)据图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
    (2)乙草胺浓度为0mg/L的处理组为对照组,设置对照组的作用是______。
    (3)乙草胺直接发挥作用的时期为_________。
    (4)乙草胺对___________(填“单子叶植物”或“双子叶植物”)杂草种子萌发的抑制效果较为显著。
    (5)科学家在研究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时,应选择根尖的_______(填部位)作为观察材料,因为这一区域细胞分裂活跃,便于观察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
    【答案】(1)①.乙草胺浓度和处理时间 ②.细胞分裂指数
    (2)排除自变量之外的其他因素对实验的干扰
    (3)前期
    (4)单子叶植物
    (5)分生区
    【分析】据图分析,乙草胺会抑制细胞的分裂,且在一定范围内,乙草胺的浓度越大,处理时间越长,抑制作用越强。
    【小问1详解】该实验的实验目的是探究乙草胺对其有丝分裂的影响,结合图示曲线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乙草胺浓度和处理时间,因变量是细胞分裂指数。
    【小问2详解】探究不同浓度的乙草胺处理不同时间对细胞分裂指数的影响,对照组是乙草胺浓度为0mg/L的处理组,设置对照组的作用是排除自变量之外的其他因素对实验的干扰。
    【小问3详解】乙草胺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阻止细胞增殖,纺锤体的形式在分裂前期,因此乙草胺直接发挥作用的时期为前期。
    【小问4详解】杂草是单子叶植物,作物一般是双子叶植物,利用乙草胺进行除草,说明乙草胺对单子叶植物杂草种子萌发的抑制效果较为显著。
    【小问5详解】根尖分生区细胞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而其它区主要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进行分裂,因此科学家在研究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时,应选择根尖的分生区作为观察材料。
    18.强光会导致光合作用下降,即光抑制现象。其原因之一是强光下植物体内NADP⁺不足,使得电子传递给氧气形成有害的超氧阴离子,损害光合结构。玉米和大豆可以通过光呼吸消耗氧气,从而减轻光抑制的影响。在光呼吸过程中,Rubisc酶在高氧低二氧化碳的环境中促使RuBP发生氧化反应,而在正常的光合作用条件下,它则催化RuBP固定CO2。根据信息回答问题:

    (1)Rubisc酶分布的场所是_______,玉米、大豆等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中消耗O2的场所有_______。
    (2)在高O₂含量的环境中,植物________(填“能”或“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列举出生产中促进大棚玉米、大豆等作物增产的措施:______(至少两个)。
    (3)强光条件下NADP*不足是因为______。科学家利用能接收电子的人工电子梭(铁氰化钾)有效解除微藻的光抑制现象。当光照强度过大时,加入铁氰化钾能够有效解除光抑制的原理是__________。
    【答案】(1)①.叶绿体基质 ②.叶绿体和线粒体
    (2)①.能 ②.光照管理、控制温度、湿度调节、控制好大棚中O₂的浓度、合理施肥
    (3)①.强光下光反应远远快于暗反应,光反应消耗NADP⁺速率大;暗反应提供的NADP⁺不足 ②.铁氰化钾能接收电子从而降低超氧阴离子对光合结构损伤的程度
    【分析】光呼吸是所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在光照和高氧低二氧化碳情况下发生的一个生化过程。它是光合作用一个损耗能量的副反应。绿色植物在照光条件下的呼吸作用。特点是呼吸基质在被分解转化过程中虽也放出CO2,但不能转换成能量ATP,而使光合产物被白白地耗费掉。
    【小问1详解】RuBisC是卡尔文循环中固定CO2最关键的羧化酶,固定CO2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所以RuBisC在叶绿体基质中发挥作用。玉米和大豆可以通过光呼吸消耗氧气,光呼吸消耗氧气的场所在叶绿体基质,同时玉米和大豆还可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场所在线粒体内膜。
    【小问2详解】在高O₂含量的环境中,C5分解产生的C3可参与卡尔文循环,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影响光合作用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和CO2浓度等,促进大棚玉米、大豆等作物增产的措施包括光照管理、控制温度、湿度调节、控制好大棚中O₂的浓度、合理施肥等等。
    【小问3详解】强光下,光反应远远快于暗反应,光反应消耗NADP⁺速率大,暗反应提供的NADP⁺不足。强光下植物体内NADP⁺不足,使得电子传递给氧气形成有害的超氧阴离子,损害光合结构,铁氰化钾能接收电子从而降低超氧阴离子对光合结构损伤的程度,进而有效解除光抑制。
    19.斯威尔综合征患者身体特征表现为女性,其体内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研究发现患者Y染色体上SRY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中,一个酪氨酸变成了苯丙氨酸,其余氨基酸序列未发生改变。一位患红绿色盲(致病基因用b表示)的斯威尔综合征患者与一名正常男性结婚并产下后代(已知含YY染色体的个体不能存活,不考虑其他变异情况),如图是该家庭的部分遗传图谱。
    (1)导致斯威尔综合征出现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___。
    (2)个体Ⅱ-1患红绿色盲的概率为_______,Ⅱ-3的基因型为_______↵
    (3)人群中,色盲基因b的频率为7%,则Ⅱ3与一个无亲缘关系的不患斯威尔综合征的女性结婚,后代患色盲的概率为__________。
    (4)如果Ⅱ-1与正常男性结婚,下列方法中能够检测后代是否患斯威尔综合征的有 。
    A.羊水检测B.基因检测C.B超
    【答案】(1)基因突变
    (2)①.0 ②.XbY
    (3)7%
    (4)AB
    【分析】由题意可知,斯威尔综合征患者Y染色体上SRY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一个酪氨酸变成了苯丙氨酸,其余氨基酸序列未发生改变,说明是发生了基因突变。
    【小问1详解】患者Y染色体上SRY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一个酪氨酸变成了苯丙氨酸,可以判断SRY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
    【小问2详解】I-1的基因型为XBY,I-2基因型为XbYSRY,XBY×XbYSRY后代的基因型可能为XBYSRY,YY(致死),XbY,XBXb。II-1是斯威尔综合征患者,基因型为XBYSRY,不可能患色盲。II-3是一位男性,基因型只可能是XbY。
    【小问3详解】II-3产生的配子有两种,1/2Xb,1/2Y,人群中Xb为7%,XB为93%
    后代患色盲的可能性为1/2×7%+1/2×7%=7%。
    【小问4详解】斯威尔综合征属于基因突变,可通过羊水检测或基因检测对胎儿进行检测。
    20.为了精确定位ctB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分布,科学家们构建了一种融合蛋白,即将外源的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与ctB蛋白基因结合。通过将这一融合基因构建到基因表达载体中,并将其导入芽孢杆菌中,通过观察芽孢杆菌中绿色荧光的分布,就能够确定ctB蛋白在细胞内的确切位置。
    (1)上图中,最适合用绿色荧光来检测融合基因是否表达的基因表达载体是__________(填“甲”或“乙”)。最适合的基因表达载体中,______号脱氧核苷酸链是转录时的模板链。
    (2)把导入基因表达载体后的芽孢杆菌接种在含有__________的固体培养基上,以获得若干菌落。该过程能否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纯培养物?________(填“能”或“否”)。
    (3)为了提高芽孢杆菌转化率,常常用____处理芽孢杆菌细胞,使细胞处于一种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生理状态。若要确定基因表达载体是否导入细胞,还可以用电泳等方法在_________水平检测。
    【答案】(1)①.甲 ②.1
    (2)①.Ampr(氨卡青霉素) ②.否
    (3)①.Ca2+ ②.分子
    【分析】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包括目的基因的获取、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小问1详解】若要将芽孢表面蛋白基因ctB与外源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构建成基因表达载体,则需要将ctB和gfp一起表达,即使用一个启动子和终止子,并且ctB在前,gfp在后,才能通过绿色荧光(绿色荧光蛋白在紫外光下会产生绿色荧光)确定融合蛋白成功表达,为了能够顺利表达gfp则中间不能出现终止密码子,转录时模板链的方向应是3'到5',乙中mRNA中间会出现终止密码,故最适合用绿色荧光来检测融合基因是否表达的基因表达载体是甲,且1号脱氧核苷酸链是转录时的模板链。
    【小问2详解】由于表达载体中含有Ampr基因,则若转基因成功,该重组质粒能够在含有氨卡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生长,所以可以将芽孢杆菌接种在含有氨卡青霉素的固体培养基上,以获得携带载体的单菌落,该过程被称为微生物的选择培养。这个过程并不能直接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纯培养物,因为可能存在一些细胞只导入了抗性基因而没有导入目的基因或者导入了多个拷贝的基因表达载体。
    【小问3详解】为了提高芽孢杆菌的转化率,即增加细胞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能力,我们常常使用Ca2+处理芽孢杆菌细胞。若要确定基因表达载体是否已成功导入细胞,我们可以使用电泳等方法在分子水平上进行检测。例如,我们可以提取细胞的DNA进行电泳分析,观察是否有与基因表达载体大小相符的条带出现。
    元素
    正常值参考范围全血(mml/L)
    缺乏时的症状

    58-110
    厌食、脱发、智力低下、痤疮

    6.50-8.49
    贫血、厌食、免疫力低下

    2.25-2.75
    骨软化症、佝偻病

    尿液中100-300(μg/L)
    甲状腺肿大、智力低下
    变化情况
    1998年
    2002年
    2004年
    面积(hm²)
    比例(%)
    面积(hm²)
    比例(%)
    面积(hm²)
    比例(%)
    芦苇
    156.50
    9.68
    910.22
    23,17
    1516.42
    22.76
    互花米草
    15.76
    0.97
    427.37
    10.87
    1458.08
    21.88
    薰草/海三棱煎草
    1445,30
    8935
    2591.47
    65.96
    3688.37
    55.36
    岛屿面积
    1617.56
    3929.06
    6662.87
    杂交编号
    亲本组合
    结实数/授粉的小花数目
    结实率

    ♀纯合直叶×♂纯合卷叶
    90/360
    25%

    ♀纯合卷叶×♂纯合直叶
    360/360
    100%

    ♀纯合直叶×♂纯合直叶
    360/360
    100%
    7%Xb
    93%XB
    1/2Xᵇ
    1/2×7%XbXb
    1/2Y
    1/2×7%XbY

    相关试卷

    79,康德2024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考模拟调研卷(四)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79,康德2024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考模拟调研卷(四)生物试题,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三阶段都不能正常进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康德2024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考模拟调研卷(四)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康德2024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考模拟调研卷(四)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康德2024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考模拟调研卷四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康德2024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考模拟调研卷四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考模拟调研卷(四)生物:

    这是一份2024届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考模拟调研卷(四)生物,文件包含康德2024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考模拟调研卷四生物试题docx、康德2024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考模拟调研卷四生物试题pdf、康德2024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考模拟调研卷四生物参考答案docx、康德2024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考模拟调研卷四生物参考答案pdf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