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展开◎学校举行“亲近生活,放飞梦想”研学活动,请你参与以下活动。
活动一:宣传,解读“生活”(20分)
根据要求答题。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完善以上的“前言”。
(1)朗rùn_______ (2)贮xù_______ (3)lì_______临 (4)静mì_______
2.学校绘画社开展了“把想象‘袋’给你——古诗手绘帆布袋”活动,请根据参考,完成设计卡。
设计参考:
【答案】1.(1)润 (2)蓄 (3)莅 (4)谧
2.(1)示例一:背面诗句:日月之行, (2)若出其中。 (3)正面图画:太阳与月亮升起和降落,好像是苍茫浩瀚的大海在吞吐它们。
示例二:背面诗句: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正面图画: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朗润(lǎng rùn):形容山的颜色一下子变得鲜亮、明快,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②贮蓄(zhù xù):储存、积聚。
③莅临(lì lín):指来到、来临,常用于上级对下级的光临。
④静谧(jìng mì):形容安静、宁静的状态。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古诗内容和拓展运用。
首先明确备选的三首古诗的主要内容和意境特点。《观沧海》描绘了大海的宏伟壮丽和诗人的壮志豪情。《次北固山下》展现了江南的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景色以及旅途中的思乡之情。《峨眉山月歌》描写了峨眉山月的美景以及诗人的行旅之思。根据设计参考中诗句的风格,即描绘具体的自然景观和生活场景,选择与之风格相近的古诗中的诗句。考虑诗句的画面感和表现力,能够让人们在看到诗句时容易联想到具体的景象。根据所选的背面诗句,确定要描绘的画面主题。
例如,如果选择《次北固山下》中的诗句,如背面诗句选“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正面图画可以是:宽阔的江面上,潮水涌动,与两岸平齐,一眼望去,水天相接。江面上,一艘帆船扬起高高的白帆,在微风中平稳前行。远处,连绵的青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边,绿树成荫,芳草萋萋。
又如:如果选择《峨眉山月歌》中的诗句,如背面诗句选“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正面图画可以是:在一片宁静的夜色中,巍峨的峨眉山耸立在画面的一侧,山上半轮秋月散发着柔和的光芒。山下,平羌江波光粼粼,江面上倒映着峨眉山月的影子。江边停着一艘小船,一位身着古装的诗人站在船上,抬头望着峨眉山月,眼神中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周围是一些郁郁葱葱的树木和奇形怪状的山石,为画面增添了几分自然之美。
3.文人的笔是有生命的,自然万物一经诗人的浸润,便有了情思,学校展示墙有些内容空缺,请你加以完善。
【答案】①《天净沙•秋思》 ②断肠人在天涯 ③明月(月) ④我寄愁心与明月 ⑤随君直到夜郎西 ⑥杜甫 ⑦正是江南好风景 ⑧落花时节又逢君 ⑨遥怜故园菊 ⑩应傍战场开 ⑪不知何处吹芦管 ⑫一夜征人尽望乡
活动二:阅读,发现“生活”(47分)
◎学校文学社开展了美文欣赏活动,小语同学搜集了几组素材,请你一起完成以下任务。
(一)散文材料(26分)
4.小乐组又搜集了《秋天》进一步探究写景的技巧,请你一起完成以下任务。
秋天
李娟
①树林里地势倾斜,低处东一个西一个到处泊着大大小小的池塘。池塘里水很清,不是很深。里面鱼很多,但都是那种细细碎碎、永远也长不大的小鱼苗子,一群一群精灵一样整齐而迅疾地掠过,又突然像接到命令似的,全部倏然静止,历历清晰地排列在一处。
②水边一簇一簇生着漂亮的水草。(A)这种水草没有旁逸斜出的枝子,一束束纤细地、整齐干净地扎在水中。总觉得那更应该是刺绣出来的事物,说不出的精致、雕琢。
③漂浮在水面的落叶,就好像静止在空气中央一样,还在水底投下了清晰的阴影,阴影四周泛着亮光。
④我发现,水一旦停止下来,就会——怎么说呢,似乎就会很“轻”了,没有分量似的……
⑤静下来的水,干净透明。干净得连水面的倒影都没有,只有投向水底的阴影。水底的草,又深又密,鲜艳碧绿,不蒙灰尘。这样的水,似乎不是注满了那方空间,而是笼罩着那方空间——似乎是很稀薄的水,或者是稍微浓稠一点的空气而已。
⑥(B)而流动的水——比如离这池塘几十步远的那条大河,喀依尔特河,携着力量,闪耀着明亮的湛蓝,一注一注地翻涌着,日夜不息地奔流。
⑦在一些阴天里,这条河看起来似乎流淌得柔缓一些,颜色看起来也更深更厚重了,接近了绿色。还有一些日子,很奇怪地,不知道为什么这条河看起来又泛着明亮的银灰色,非常寒冷的颜色。到了冬天,这条激情的河则会猛地安静下来,波涛翻滚的水面被平平整整地铺上了冰,积着厚厚的雪。于是河两岸的村子一下子连到了一起,孩子们上学也方便多了,可以少绕好几公里道呢。
⑧在冬天,在大桥的第一个桥墩下,被凿开了一个一个大窟窿。清澈的河水冒着浓重的白色水汽,一波一波往上涌。我们都在那里挑水,远远近近的牛们,也稀稀落落排成长长的队,一只一只通过狭窄的雪道向那里走去。那是冬天里唯一能找到水的地方。
⑨不过现在是秋天。牛羊散在河边,细心地啃食草地。河岸边收割过的麦茬地泛着整齐的金黄,地势起伏动荡。有一块地正在被焚烧,青烟缭绕,烟气荡过来,闻起来是干燥的香气。我穿过烟雾走进麦茬地,啄木鸟“夺、夺、夺”的敲击声在高处回荡。抬起头来,麦田四周白桦林的林梢,用雪白和金黄的颜色深入蓝天。
⑩在金光灿烂的麦茬地里,一棵高大庄严的西伯利亚云杉笔直地站在秋天的正中央。只有它还葱茏碧绿地停留在夏季之中。大地金黄,远山的山巅已堆起了银白的积雪……突然,我在想秋天其实也不是秋天,它是夏天努力想要停止下来的那段时光吧?
(选自李娟《阿勒泰的角落》,有删减)
[景物呈现]
(1)小乐组准备搜索图文插画,需要梳理文中景物的特征,请你加以补充。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以声传情]
(2)景物描写中蕴含丰富的情感,请从文中划线句中任选一句,为其进行朗读设计。(提示从重音、语气、语调中任选两个角度即可)
我选择_____朗读设计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技法探究]
(3)阅读下面的摘抄材料,继续和小乐一起学习《秋天》中的写景技法。
[意蕴研讨]
(4)小乐组打算写一段本篇写景散文的推荐语,来引导大家阅读李娟的写景散文作品。请你借助写作小助手加以完成,字数80字左右。
【答案】(1)①干净透明; ②流动的水; ③高大庄严、笔直、葱茏碧绿;
(2)①A ②采用喜悦的语气,重读“扎”字。“扎”这个词语写出了水草向下生长的样子,体现出了水草的生命力旺盛,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3)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小鱼苗比作了精灵,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鱼儿不同的姿态,时而动,时而静,体现出鱼儿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②这句话从视觉、嗅觉、听觉的角度进行了多感官描写,写出了麦茬被焚烧后烟雾朦胧飘荡的样子及其高处鸟儿的声音带来的高远,表现出麦茬地在秋天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对这样的景色的喜爱与欣赏。
(4)符合要求即可。
【解析】
(1)本题考查情节梳理与概括。
①根据图片“水边水草”和文字“有力、湛蓝、翻涌”的提示。找到第⑤段中的“静下来的水,干净透明”可得:干净透明。
②根据第⑤段中的“而流动的水——比如离这池塘几十步远的那条大河,喀依尔特河,携着力量,闪耀着明亮的湛蓝”可得:流动的水。
③根据图片“麦地云杉”的提示,找到⑩段“在金光灿烂的麦茬地里,一棵高大庄严的西伯利亚云杉笔直地站在秋天的正中央。只有它还葱茏碧绿地停留在夏季之中”可得:高大庄严、笔直、葱茏碧绿;
(2)本题考查朗读设计。从文中划线句中任选一句,为其进行朗读设计即可。
示例:我选B。⑥段画线句“而流动的水——比如离这池塘几十步远的那条大河,喀依尔特河,携着力量,闪耀着明亮的湛蓝,一注一注地翻涌着,日夜不息地奔流”用“而”表示转折,强调下文是写流动的水,突出了喀依尔特河的富有力量、湛蓝、翻涌、奔流不息的特点,因此,应重读“而”字,以表达强调作用,重读“携”“闪耀”“翻涌”“奔流”等词语,以表现河水的特点。语气欢快,以表达作者的喜悦之情。
(3)本题考查语句赏析。
①要求从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根据①段“里面鱼很多,但都是那种细细碎碎、永远也长不大的小鱼苗子,一群一群精灵一样整齐而迅疾地掠过,又突然像接到命令似的,全部倏然静止,历历清晰地排列在一处”将小鱼苗比作了精灵,可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鱼儿不同的姿态,时而动,时而静,体现出鱼儿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蕴含着作者的喜爱之情。
②要求从从感官描写角度赏析。根据⑨段“有一块地正在被焚烧,青烟缭绕,正在被焚烧,青烟缭绕,烟气荡过来。我穿过烟雾走进麦茬地,啄木鸟‘夺、夺、夺’的敲击声在高处回荡”中的“正在被焚烧,青烟缭绕”可知,是眼睛看到的,属于视觉描写;“正在被焚烧,青烟缭绕,烟气荡过来”属于嗅觉;“啄木鸟‘夺、夺、夺’的敲击声在高处回荡”属于听觉。据此分析可知,本段运用了多感官描写,写出了麦茬被焚烧后烟雾朦胧飘荡的样子及其高处鸟儿的声音带来的高远景象,结合“抬起头来,麦田四周白桦林的林梢,用雪白和金黄的颜色深入蓝天”可知,表现出麦茬地在秋天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对这样的景色的喜爱与欣赏。
(4)本题考查推荐语。根据选自李娟《阿勒泰的角落》的提示,结合对本文的理解,参考“写作小助手”,写一段80字左右的推荐语即可。
示例:李娟始终以一颗诚挚的心,书写她眼中的阿勒泰地区的自然景物,风土人情,生活琐事。阅读她的散文,总能唤起丰富的美感,这除了与作品题材和意向相关外,语言也是极为重要的因素。她的散文朴实清新,童真活泼,情感真挚,富有哲理,给文坛吹来一股独具特色的阿勒泰之风。
(二)诗歌材料(7分)
5.品读。
【甲】
中秋月
(宋)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①独向隅。
未必素娥②无怅恨,玉蟾③清冷桂花孤。
【乙】
阳关曲•中秋月④
(宋)苏轼
暮云收尽通清寒,银汉⑤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①羁(jī)人:旅人。②素娥:指嫦娥。③玉蟾(chán):月亮的别称。④《阳关曲•中秋月》作于熙宁十年(1077年),苏轼时任徐州知府,与相别七年的弟弟苏辙共度了一百多日,并有了难得的共同赏月的机会。⑤银汉:银河。
(1)品诗品意象。晏殊的诗中“霜”写出了月光给人以______的感受。而苏轼诗中的“______”一词点出了“玉盘”带给人的感觉。
(2)品诗品情意。两首诗都是借月抒怀,诗人抒发的情感是否相同?请结合两首诗的内容做具体分析。
【答案】(1)①清冷、凄冷等 ②“清寒”
(2)情感不同。晏殊诗写到月宫中的嫦娥感到遗憾,陪伴她的只有那清冷的月宫和孤寂桂树,他借嫦娥表达天涯游子的孤独寂寞之感。苏轼因终于和多年未见的弟弟相见团聚,所以觉得今夜美好的日子很珍贵,有欢欣之意。但又想到这样的日子不长在,明年也许无法相见,因此又产生了离别的感伤。
【解析】
(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霜影:月影,月光。指月亮的光洒在地上像下了一层霜,渲染了凄清、清冷的氛围,给人以清冷、凄冷之感。
“银汉无声转玉盘”意为银河悄然无声,天上缓缓移动着白玉圆盘。玉盘:月亮。结合首句“暮云收尽通清寒”可知,“玉盘”给人清寒的感觉。
(2)本题考查情感主旨,要在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诗歌的意象来确定诗文的感情基调,从诗歌所表现的意境中去体会作者的情感。
晏殊《中秋月》诗中“十轮霜影转庭梧”渲染凄清冷寂的氛围;“此夕羁人独向隅”点明诗人独处异乡的孤独寂寞;“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通过写月宫中的婵娟,现在也未尝不感遗憾吧,陪伴她的,毕竟这有那清冷蟾蜍和孤寂桂树,来表达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以及深深的思乡之情;
苏轼《中秋月》中“此生此夜不长好”和注释中苏轼与相别七年的弟弟苏辙共度了一百多日等内容来看,这首诗表达的是兄弟相聚的欢愉,同时“明月明年何处看”,明年的明月将在什么地方赏观呢?又隐含着对离别的慨叹;
故二者感情并不相同。
(三)文言材料(14分)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世说新语·言语》
【乙】
谢奕作剡令①,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②罚之,乃至过醉,而犹未已。太傅③时年七八岁著④青布裤在兄膝边坐谏曰:“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奕于是改容⑤曰:“阿奴⑥欲放去邪?”遂遣之。
——《世说新语·__________》
【注】①令:指县令。②醇酒:酒精度高的酒。③太傅:官名,这里指谢安,谢奕的弟弟。④著:穿。⑤容:面容,脸上的神色。⑥阿奴:对幼小者的爱称。这里是哥哥称呼弟弟。
【丙】
车胤父作南平郡功曹,太守王胡之避司马无忌之难,置郡于澧阴。是时胤十馀岁,胡之每出,尝于篱中见而异焉。谓胤父曰:“此儿当致高名①。”后游集,恒命之。胤长,又为桓宣武所知②。清通③于多士④之世,官至选曹尚书⑤。
——《世说新语·____________》
【注】①高名:很高的名望。②知:赏识。③清通:清廉通达。④多士:人才众多。⑤选曹尚书:吏部尚书,掌管用人之权。
6.释义有法,根据提示,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7.根据文意,用“/”给文中划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3处)
太傅时年七八岁著青布裤在兄膝边坐谏曰
8.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意思。
是时胤十馀岁,胡之每出,尝于篱中见而异焉。
9.《世说新语》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方正、识鉴等三十六类,从不同侧面展示了魏晋时期的“名士风流”。如果要将【乙】、【丙】两文编入《世说新语》,你会选择编入下列门类中的哪一类?结合内容说明理由。
【答案】6.A.离开 B.聚会 C.停止 D.可怜
7.太傅时年七八岁/著青布裤/在兄膝边坐/谏曰
8.这时车胤才十多岁,王胡之每次外出,都曾隔着篱笆看见他,对他感到惊奇。
9.乙文:谢安对老者很同情,劝告兄长,让兄长放了老人,体现了他美好的内在品德涵养,符合“德行”的内容。
丙文:王胡之见微知著,很有预见性,符合“识鉴”的内容。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
①联系课内迁移法:“太丘舍去”,句意: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去:离开。据此可知,“阿奴欲放去邪”中的“去”理解为“离开”,“阿奴欲放去邪”句意:你想要放他走(离开)吗;
②联系课内迁移法:“寒雪日内集”句意: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集:聚会。据此可知,“后游集”中的“集”理解为“聚会”,“后游集”句意:后来遇有游玩、聚会;
③联系参照成语法:“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意思是:(有抱负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壮志仍不衰减。已:停止。据此推断,“而犹未已”的“已”意为“停止”,“而犹未已”句意:却还不肯停止;
④联系语境推测法:从“谢以醇酒罚之,乃至过醉,而犹未已”可知,老头儿犯了法,谢奕就拿烈性酒罚他喝,甚至到醉得很厉害,却还不肯罢手,可见处境非常可怜,值得同情。故“念”为“可怜、同情”之意,“老翁可念”句意:老人家多么值得同情。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
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根据语意完整原则来断句。
句意:谢安当时只有七八岁,穿一条蓝布裤,在他哥哥膝上坐着,劝告说。
“太傅时年七八岁”写年龄,“著青布裤”写穿着,“在兄膝边坐”写动作,“谏曰”提示要写语言,语意层次清楚。
故语句停顿为:太傅时年七八岁/著青布裤/在兄膝边坐/谏曰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
是时:这时。每出:每次外出。尝:曾经。于:在。异:对……感到惊奇。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分析。
【乙】文:结合“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可知,谢安对犯法被惩的老者很是同情,就劝告兄长说,这个老人很可怜,我们怎么可以做这样的事情,最后使得兄长放了老人,体现了他美好的内在修养。《世说新语》中的“德行”指美好的内在品德涵养。因此,乙文符合“德行”的内容。
【丙】文:结合文末的“此儿当致高名”“官至选曹尚书”可知,王胡之在车胤还年少时,便看出他日后会取得很大的名望,后来车胤果然官至吏部尚书。王胡之见微知著,很有预见性。《世说新语》中的“识鉴”指能知人论世,鉴别是非,赏识人才。因此,丙文符合“识鉴”的内容。
参考译文:
【甲】
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们讲解文章的义理。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太傅哥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乙】
谢奕做剡县县令的时候,有一个老头儿犯了法,谢奕就拿烈性酒罚他喝,甚至到醉得很厉害,却还不肯罢手。谢安当时只有七八岁,穿一条蓝布裤,在他哥哥膝上坐着,劝告说:“哥哥,老人家多么可怜,怎么可以做这种事!”谢奕脸色立刻缓和下来,说道:“你要把他放走吗?”于是就把那个老人打发走了。
【丙】
车胤的父亲任南平郡的功曹,郡太守王胡之因为要避开司马无忌的报复,就把郡的首府设在澧阴。这时车胤才十多岁,王胡之每次外出,都曾隔着篱笆看见他,对他感到惊奇。王胡之对车胤父亲说:“这孩子将会得到很高的名望。”后来遇有游玩、聚会等事,经常把他叫来。车胤长大后,又受到桓温的赏识,在那人才济济的时代里,以清廉通达知名,官做到吏部尚书。
活动三:写作,亲近“生活”(30分)
10.根据要求写作。
◎在成长的旅程中,我们总有很多遇见的机会。遇见“自然”,感受生命的真谛;遇见“生活”,发生心灵的碰撞;遇见“回忆”,陶冶自我的心智……无论是怎样的遇见,都会触动我们的心灵,温暖我们的人生。
学校文学社开设了以下“亲近生活,放飞梦想”栏目,请结合你的经历和思考,参考素材积累卡,为其投稿。
要求:
(1)请以“遇见”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2)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3)不少于500字。
【答案】略。前言
亲近生活,感动于大自然,一草一木,一鸟一虫,都浸染着人物的喜怒哀乐。立春过后,山川朗rùn(1),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布谷鸟也来了。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为果实贮xù(2)养分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秋姑娘lì(3)临人间。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静mì(4)的寒冬到来了,北方的天空时常飘着雪花,大地铺上洁白的地毯。
备选古诗
A.曹操《观沧海》
B.王湾《次北固山下》
C.李白《峨眉山月歌》
帆布袋设计卡背面诗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正面图画:一棵古老的树木静静地伫立着,树干上缠绕着干枯的藤蔓,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几只乌鸦栖息在树枝上,发出阵阵嘶哑的叫声。不远处,一座小巧的石桥横跨在潺潺流淌的溪水之上,桥边,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几户人家,屋顶上升起袅袅炊烟。
帆布袋设计卡背面诗句:(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
正面图画:(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
题目
批注
诗文
马致远
①______
表达哀伤洋溢心间,情思悲凉,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夕阳西下,②________。
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诗人通过想象,赋予景物生命,借意象“③___________”传达对友人的思念。
④______,⑤______。
⑥____
《江南逢李龟年》
“落花”寓意甚多,既有个人生世之悲,也有对繁华时代落寞的感慨
⑦______,⑧______。
岑参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意象“故园菊”,寄托着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
⑨______,⑩______。
李益
《夜上受降城闻笛》
在万籁俱寂的夜里,夜风送来芦笛声,唤醒了征人的思乡情绪。
⑪________
⑫_______。
篇目《秋天》
内容摘抄
赏景小悟
写景技法
用词
【原文】
漂浮在水面的落叶,就好像静止在空气中央一样,还在水底投下了清晰的阴影,阴影四周泛着亮光。
“投”和“泛”这两个词,写出了水之静默,也写出了水的清澈。给人的感觉平和,宁静,表达作者对此景的喜爱之情。
修辞
【原文】
里面鱼很多,但都是那种细细碎碎、永远也长不大的小鱼苗子,一群一群精灵一样整齐而迅疾地掠过,又突然像接到命令似的,全部倏然静止,历历清晰地排列在一处。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语段进行赏析。
①________
感官
【原文】
有一块地正在被焚烧,青烟缭绕,烟气荡过来,闻起来是干燥的香气。我穿过烟雾走进麦茬地,啄木鸟“夺、夺、夺”的敲击声在高处回荡。
从感官描写的角度,对语段进行赏析。
②________
写作小助手
作品评论:
①李娟的散文带着原生态的青春,有着青草般的鲜美气息,充满对世界的童真。
②她的文字世界里,世界很大,时间很长,人变得很小,人是偶然出现的东西。
写作要点:选材特点、文本语言、主题价值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①阿奴欲放去邪?
课内迁移法
太丘舍去(《陈太丘与友期行》)
寒雪日内集(《咏雪》)
A._____________
②后游集
B._____________
③而犹未已
参照成语法: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C._____________
④老翁可念
语境推测法:联系上下文推断
D._____________
《世说新语》篇类
提示
德行
美好的内在品德涵养
言语
会说话,善于言谈应对
方正
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
识鉴
识别时机,鉴别是非,鉴别人才
素材积累卡
分类
举例
感悟、收获
感受自然
滋润万物的雨水、轻柔温暖的春风、香气扑鼻的桂花……
留心生活
妈妈的关心,老师的眼神,同学的鼓励……
回忆成长
一次军训、一次义卖、一次研学……
其他
……
2024年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外国语学校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外国语学校中考三模语文试题,文件包含中考仿真试题卷语文pdf、中考仿真答题卡语文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第二实验中学中考模拟练习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第二实验中学中考模拟练习语文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作文,填空题,名著阅读,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