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二开学收心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展开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记者:作为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瑰宝,榫卯蕴藏着怎样的智慧呢?
刘岩松:木构建筑是中国古建筑最为常见的形式,因为它取材更为容易。
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最显著的特点是抗震,虽然部件很多,但每个都有独特的功能,无数个不稳定的部件组成了稳定的系统,这是中国古建筑系统性的科学体现。
北京故宫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构古建筑群。虽然历史上曾遭遇数百次地震,但仍然保持完好,关键在其科学合理的斗拱撑梁榫卯连接结构,能很好地传导和释放瞬间多余的外力,起到了良好的抗震作用。
中国古建筑由榫卯连接组成系统稳定的框架,能轻松支撑屋顶材料重量,墙体仅起保护安全的作用。“墙倒而屋不塌”,是因为建筑立柱的柱根并非插入地底下,而是浮放在地基的石头上,这种柱根的放置方式称为“平摆浮搁”,其连接方式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柱根平摆浮放在柱顶石上,发生地震时,其反复在柱顶石表面运动,不仅隔离了地震,而且地震结束后,柱根可基本恢复到初始位置,不产生任何破坏。同时,柱和梁互相管制、互相制约、互相协作,形成的稳定系统也起到了很大作用。
因此,我们在故宫修缮旭辉庭、奉先殿、符望阁、乾隆花园古华轩、碧螺亭等多处古建筑时,更加关注古建筑结构的部件关系,以及通过榫卯关系展示出的中国关系和中国智慧。
“--阴一阳之谓道”,从我国传统木构建筑最基本的榫卯构造形式来看,凹件为“阴”,凸件为“阳”,凹凸相嵌如“阴阳”相合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部件。
一凸一凹、一阴一阳、一转一折,凝聚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数学、力学、美学及哲学的大成智慧。加工简便,结构结实,松紧适度,恰到好处。
榫卯作为中国式的连接方式,思维方式,体现了“和合之美”的中国智慧,不仅适用于建筑、家具的设计,也让居住者和使用者在日常生活中体悟“和合之美”的中国关系,并以之理解夫妇关系,社会关系,乃至中华民族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松紧适度,恰到好处,体现了“和而不同”“天下大同”的理念。
记者:
刘岩松:让传统榫卯走进更多人的视野,是传统技艺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国内出版了一大批研究榫卯的优秀著作,如种桂友先生与我合著的《榫卯:京作硬木家具传统结构营造技艺及图解》等著作,被译为英文、西班牙文,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广泛影响。同时,我们还通过建立非遗博物馆、举办榫卯特展、开展榫卯技艺讲座、组织榫卯体验活动等,让更多人了解榫卯,激发年轻人自觉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愿。
用好榫卯这种惊艳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我们可以通过展示、讲述实际的例子,让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能听得懂、能理解。例如,榫卯结构的家具,不会因为年久而产生松动摇摆。当需要更换维修某--部件时,易于拆换,修整好的家具坚固如初、经久耐用。同时,因为不使用钉子和胶黏剂,也更加环保,等等。
(摘编自张爱龙、刘渝西《榫卯,何以能撑起广厦千万间?》)
材料二:
千百年来,崇尚自然的中国人对木头有着独特的感情。中国人用“土木工程”来表达建筑的概念,中国古人认为,木头象征着春天和早晨,是生机勃勃、充满朝气的,是大自然生命力和阳光的体现。人住在木头盖的房子里,使用木制家具,便也呼吸到了大自然的气息,获得了来自大自然的能量。由此衍生出的榫卯文化,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在古代文人笔下,藏在木制器具中的榫卯是大自然的精灵。当古代的工匠将多余的部分凿掉之后,两块木头便会紧紧地互相握着,不再分开。《太平广记》中记载了一个故事:“相传在凤翔佛寺有个叫作郭璩的僧人,某次锯木头,几经尝试都锯不开。郭璩怀疑木头里面有铁石,于是换了一把新锯,然后才成功锯入木头里面。及至分开时,居然发现里面的木纹生成两匹马的形象,一红一黑,互相啃咬着,口鼻鬃尾,蹄脚筋骨,皆栩栩如生。”在古人眼中,由一凹一凸两块木头组成的榫卯,恰如太极的两极,一阴一阳,互补共生。榫卯结构严丝合缝又不着痕迹,隐含着古人含而不露、相生相克和相互制衡的价值观。以木材本身力量作为制衡力量,而非使用铜、铁等金属物,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世界观。
榫卯是匠人匠心的最佳诠释。中国古代木匠大都是学徒出身,没有多少文化,没有学过结构力学,但他们通过长时间的亲身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劳动经验,练就了一身因材施用的本领,能够选择合适的木材运用在恰当的位置,甚至通过目测就能判断每块木头所能承受的力量。匠师们将全部心血倾注在一榫一卯上,让每一件作品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古人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明末文学家张岱赞木材工匠道:“但其良工苦心,亦技艺之能事。置其厚薄深浅,浓淡疏密,适与后世鉴赏家之心力、目力针芥相投,是岂工匠之所能办乎?盖技也而近乎道矣。”技艺精湛的匠师苦心孤诣创造出的榫卯精品,已经不只是形而下的技术性表现,而是近乎形而上的“道”了。
榫卯也体现了中国人简约自然的美学理念。为了在器物上体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理想,中国人发明了榫卯。榫卯结构通过组成部件的排列、组合,完成上下,左右、方圆、曲直等各种形式的接合,让木制器物的轮廓简练而舒展,最大程度地展现出木材本身的美感。这体现了中国人从古至今都很懂得欣赏自然本质的美,崇尚简单、素雅的风格。
(摘编自林菲《榫卯:方寸之间的力与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建筑常采用木构建筑,就因为其能抗震,无数个不稳定的部件组成了稳定的系统。
B.中国古建筑中柱根采用“平摆浮搁”的放置方式,在地震发生时可以做到“墙倒而屋不塌”。
C.中国古人认为,木结构建筑中恰当地使用铜等金属物能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世界观。
D.中国古代木匠没有多少文化,但是通过长时间的实践,已经总结出一整套形而上的“道”。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京故宫木构古建筑群的斗栱撑梁榫卯连接结构能很好地传导和释放瞬间多余的外力,在历史上起到了良好的抗震作用。
B.榫卯作为中国式的连接方式,思维方式,也可以用来理解夫妇关系、社会关系,乃至中华民族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
C.中国古人对木头有很独特的感情,他们眼中的木头是生机勃勃、充满朝气的春天和早晨的象征,体现了大自然的生命力。
D.中国人为了发明榫卯,特别重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理想,让木制器物的轮廓简练而舒展,展现出美感。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材料一横线处记者所提问题的一项是( )
A.在面对现代科技冲击的新时代背景下,如何传承与发展榫卯传统工艺
B.榫卯历史悠久,如何让传统榫卯走进更多国人的视野从而让他们了解
C.如何借助榫卯这种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做好对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
D.如何开展中外文化交流而让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广泛影响
4.请从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特点。
5.榫卯结构体现了中国哪些思想理念和智慧?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述。
【答案】1.B 2.D 3.C
4.①采用并列式论证结构,从四个不同的角度展开,分析了藏在榫卯结构里的中国传统思想,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②多运用引用论证,如引用《太平广记》记载的故事、明末文学家张岱赞木材工匠的言论和诗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使说理更加充分、有说服力。
5.①体现了“和合之美”的中国智慧。
②体现了“和而不同”“天下大同”的理念。
③体现了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④体现了古人含而不露、相生相克和相互制衡的价值观。
⑤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世界观。⑥体现了中国人简约自然的美学理念。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就因为其能抗震”错,因果不当,原文是“因为它取材更为容易”。
C.“木结构建筑中恰当地使用铜等金属物能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世界观”错,原文是“以木材本身力量作为制衡力量,而非使用铜、铁等金属物,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世界观”。
D.“已经总结出一整套形而上的道”错,说法绝对,原文是“……榫卯精品……而是近乎形而上的道了”。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辨析能力。
D.“中国人为了发明榫卯,特别重视……”错,逻辑混乱,原文是“榫卯也体现了中国人简约自然的美学理念。为了在器物上体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理想,中国人发明了榫卯……让木制器物的轮廓简练而舒展,最大程度地展现出木材本身的美感”。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本内容衔接连贯的能力。
A.“现代科技冲击”超出了内容范围。
B.缺少“对外传播”。
C.正确,根据原文“用好榫卯这种惊艳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让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能听得懂、能理解”等可知,C最适合作为材料一横线处记者提问题。
D.缺少“借助榫卯这种中国传统文化符号”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
①“采用并列式论证结构,从四个不同的角度展开,分析了藏在榫卯结构里的中国传统思想,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材料二分别从“中国人对木头的独特感情及衍生出的榫卯文化体现‘天人合一’哲学思想”“榫卯恰如太极两极,隐含古人价值观”“榫卯是匠人匠心的最佳诠释”“榫卯体现中国人简约自然的美学理念”这四个方面来论述,每个方面相对独立且同等重要,没有主次之分,这种结构使读者能够清晰、全面地了解榫卯所蕴含的不同层面的中国传统思想。
②“多运用引用论证,如引用《太平广记》记载故事、明末文学家张岱赞木材工匠的言论和诗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使说理更加充分、有说服力”;通过引用具体的古籍记载、古人言论和诗句,增强了论述的可信度和文化底蕴,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榫卯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和价值,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①从材料一“榫卯作为中国式的连接方式,思维方式,体现了和合之美的中国智慧”可得出“和合之美”的中国智慧。
②材料一提到榫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松紧适度,恰到好处,体现了“和而不同”“天下大同”的理念。
③材料二“由此衍生出的榫卯文化,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④材料二“榫卯结构严丝合缝又不着痕迹,隐含着古人含而不露、相生相克和相互制衡的价值观”表明了古人含而不露、相生相克和相互制衡的价值观。
⑤材料二“以木材本身力量作为制衡力量,而非使用铜、铁等金属物,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世界观”。
依据两则材料,准确提炼,不得大篇幅照抄原文。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后的黄豆
王琼华
爷爷是个染布的,他爱吃黄豆出了名。
在镇子西头,爷爷十七岁那年刷刷地在地上架起了好几口大染锅。这吃饭的手艺是“偷”来的。爷爷从小喜欢跑进大染坊找老板的儿子斗蛐蛐。有时老板的儿子跟私塾先生念书,我爷爷便蹲在一旁,直愣愣地盯着热气腾腾的大染锅。爷爷蹲着染布时,就从兜里摸出几粒炒熟的黄豆塞到嘴里嚼,这样一蹲就是一两个时辰。“呆瓜!”染布师傅往往这么笑话爷爷。
当爷爷染出第一锅布时,大家才知道爷爷不呆。
那年,家里遭了大灾,爷爷架起几口大锅开始染布。开业那天,镇子里所有人都听到爷爷一边敲锣一边喊话,开张头半个月染布不收钱,染坏了一赔二。爷爷没钱请帮工,自己把麻绳往肚子上一勒,一把黄豆往嘴巴里一塞,一边香甜地嚼着,一边搅动大染锅。当爷爷嚼完三四把黄豆时,青布便染成了。青色衬着爷爷额头的汗珠,他沉稳得像傍晚袭来的夜幕。
后来,那家大染坊被爷爷挤垮了。没过半月,爷爷快乐地嚼着黄豆把那几口锅搬进了大染坊。于是,镇子里又有了大染坊。那名声像染布匠拿搅锅棍敲锅一样,咣咣当当响得很。
在嚼着一把又一把黄豆时,爷爷兜里也开始响着咣咣当当的银元声。
有了钱,除了每天有滋有味的多嚼几把黄豆,还娶了奶奶。迎亲那天,爷爷喝了好多酒,醉了,进洞房时还绊了一脚,兜里的黄豆全撒在地上,他捡了好一阵子。后来跟我讲这事时,爷爷还叹气,这一绊,不是什么好兆头。要不,后半辈子也不会活得这样磕磕绊绊。说这事时,爷爷喘着粗气,我帮着捶了半天背,他还是喘得满脸猪肝紫。
其实,爷爷在生父亲的气。
闲时,爷爷经常是一边慢慢地嚼着黄豆一边跟我聊天,像在咀嚼他的一生。他说,父亲是一个“倒钱筒”。父亲是爷爷的独苗,奶奶宠着他,惯着他。听爷爷说,父亲才十岁,就开始进大烟馆。
没钱,就赊账。烟馆老板拿着赊账本来讨钱时,爷爷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父亲就像一棵荒野的树那样疯长。
我十岁那年,三天三夜,父亲跟人赌输了。大染坊被抵了赌债。那一天爷爷没有嚼他的黄豆,唉声叹气,一脸乌云。
搬出大染坊时,爷爷习惯性地掏出黄豆,迟疑了一下,爷爷这回没有把黄豆塞进嘴巴,而是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
没几年,爷爷病得不行了。父亲依然整天不着家,爷爷的安危只是他耳边刮过的一阵微风。
临终前的那个晚上,爷爷示意我到他跟前。他手中攥着一个小布袋,打开来,是些黄豆。
昏暗的灯光下,豆子炒得金灿灿的。爷爷说,这辈子只剩下这点黄豆了。他的声音很轻,连他旁边油灯的火苗都没有动一下。他颤巍巍地拈出一颗豆子,习惯性地放入口中,又想嚼它。
不知是黄豆太硬还是爷爷老了,牙口不行,他没嚼动,又把豆子放入袋中。
他叹叹气,说这辈子就爱这黄豆,人走了带上它,也算来这世上留个念想。他慈爱地对我说,如果你长大了真活不下去,可以再到爷爷这里来拿这黄豆吃。不过,你要是争气,最好就别来扰我了,他语气中满是沮丧。
我愣愣的,不太明白,点了点头。
第二天早晨,爷爷走了,手里紧紧攥着那小袋嚼不动的黄豆。邻居帮忙葬了爷爷后,父亲才回来。没人怪他,他在邻里眼中只是一个能够看得见的影子。
父亲长号着,声音凄厉,如同塌了脊梁。大家都知道他为什么哭。整整两天两夜,他雇了好几个人把小院子掏了一遍又一遍,最后连瓦背也全掀掉了,还是没有找到传说中爷爷那几坨金子。他疯了。
后来,一个金匠跟我说爷爷确实有几坨金子。不过,爷爷临终前偷偷让他把它们打成了一颗颗金珠子。
我蓦然明白,爷爷那小袋黄豆是什么了。爷爷给我留了一笔活命钱。
有人曾问我,金子最终找到了吗?
当然没有。爷爷的坟头早被我平了。当时还有人说,我跟我那疯了死掉的父亲一样,也是忤逆不孝。
现在我有了自己的企业,人们称我是什么“著名企业家”。不久前,一次慈善会上,我说了,死后捐出全部财产。
为什么这么做?有记者问我。我一时语塞,眼前浮现出爷爷那小袋最后的黄豆……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爷爷在讲述结婚时兜里的黄豆全撒在地上一事时,“叹气”“觉得不是好兆头”等词的描写,体现了爷爷内心的迷信和懊恼。
B.文中说“父亲就像一棵荒野的树那样疯长”,不是形容他处于青少年时期,身体长得快,而是形容他备受溺爱,放纵无拘。
C.搬出大染坊时,爷爷没有把黄豆塞进嘴巴,而是把黄豆撒在地上,这是爷爷看到家道中落时的自暴自弃。
D.“我”平掉爷爷的坟头,是既不想让任何人打扰爷爷死后的安宁,又表明了“我”不依赖祖辈财富,自己创业的决绝。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部分详细地讲述了爷爷的发家史,颇具传奇色彩,引人入胜,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中画线句聚焦爷爷面部细节,将他的“沉稳”比喻成“夜幕”,形象生动地表现出爷爷沉着冷静的性格。
C.临终前爷爷拿出一颗豆子放入口中但没嚼动,去世时手里攥着那小袋嚼不动的黄豆等细节,为下文揭示黄豆是什么埋下伏笔。
D.本文中祖孙三代个性特征鲜明,这得益于作者丰富灵活的艺术手法,如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对比等以及魔幻现实主义手法。
8.小说以“最后的黄豆”为题,寓意何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9.小说多次写到爷爷嚼黄豆,与《祝福》中多次写到祝福场景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分析本文这样写的作用。
【答案】6.C 7.D
8.①一是爷爷通过一生奋斗留给“我”现实世界中的财富,是物质遗产。
②二是爷爷留给“我”人生教训与启迪,启发“我”对物质财富要有清醒的认识,是精神财富。
9.①都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最后的黄豆》中黄豆将爷爷创业、守成、衰落等各环节紧密联系起来;《祝福》中以“祝福”开头又以“祝福”结尾,将祥林嫂的悲剧人生插入其中。
②都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最后的黄豆》中多次写到爷爷嚼黄豆体现出爷爷专注、执着、顽强、乐观等性格特征;《祝福》中通过祝福场景的描写,塑造了祥林嫂勤劳、善良、顽强,深受封建礼教迫害的形象。
③均和情节发展密切关联。《最后的黄豆》中故事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爷爷嚼黄豆的描写各不相同,与情节发展紧密相关;《祝福》中鲁家人在祝福中对祥林嫂态度的变化推动着情节的发展。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自暴自弃”错误,“把黄豆撒在地上”不是爷爷自暴自弃的表现,而是爷爷内心的无奈与气愤。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D.“魔幻现实主义手法”错误,“魔幻现实主义”是通过“魔法”所产生的幻景来表现生活现实。小说都是基于现实的描写,没有运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①根据原文“爷爷确实有几坨金子。不过,爷爷临终前偷偷让他把它们打成了一颗颗金珠子”可知,“最后的黄豆”中指小说结尾,爷爷临终前留给“我”的那一袋“黄豆”。这些金珠子是爷爷奋斗一生留下的财富,他把它留给了“我”。“如果你长大了真活不下去,可以再到爷爷这里来拿这黄豆吃”。这是爷爷留给“我”现实世界中的财富,是物质遗产;
②根据原文“爷爷的坟头早被我平了”“一次慈善大会上,我说了,死后捐出全部财产。我那个儿子和老婆都不跟我说话了”可知,“我”明白了爷爷的良苦用心,这袋“黄豆”其实是金珠子,但爷爷没有直接告诉“我”,他怕“我”也像父亲一样“败家”,他把这袋金豆子埋进坟墓,是想让“我”自己努力奋斗。说明“我”明白了这也是“爷爷”留给“我”的人生教训,是精神财富。“最后的黄豆”是爷爷留给“我”的人生教训与启迪,启发“我”对物质财富要有清醒的认识,是精神财富。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都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最后的黄豆》中“爷爷嚼黄豆”贯穿爷爷的一生,当初偷学染布手艺时,爷爷开始自己创业时,盘下了大染坊时,都写到爷爷嚼着黄豆;后来父亲不争气,把大染坊赌输了,爷爷“这回没有把黄豆塞进嘴巴,而是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临终前,“他颤巍巍地拈出一颗豆子,习惯性地放入口中,又想嚼它”。总之,黄豆将爷爷创业、守成、衰落等各环节紧密联系起来。《祝福》中先介绍了“祝福”,“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结尾也写到“祝福”,“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以“祝福”开头又以“祝福”结尾,将祥林嫂的悲剧人生插入其中。
都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最后的黄豆》中爷爷偷学染布手艺时“就从兜里摸出几粒炒熟的黄豆塞到嘴里嚼,这样一蹲就是一两个时辰”,写出爷爷的专注、执着;刚开始染布时,只有几口大锅,请不起帮工,爷爷“自己把麻绳往肚子上一勒,一把黄豆往嘴巴里一塞,一边香甜地嚼着,一边搅动大染锅”,写出爷爷的顽强、乐观。《祝福》中“祝福”是很重要的年终大典,祥林嫂最初在鲁四老爷家是很顶用的,“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通过祝福场景的描写,塑造了祥林嫂勤劳、善良、顽强的形象;后来经过多次打击,她连准备“祝福”的资格都没有了,四婶的两次阻止深深打击了她,通过几次“祝福”景象的描写刻画出一个深受封建礼教迫害的形象。
③都贯穿在情节发展过程中,和情节发展密切关联。《最后的黄豆》中创业初期,黄豆成为爷爷生命力和奋斗精神的象征,推动了情节发展,引出他创业成功的情节;事业成功后的黄豆象征着爷爷对自己成功的满足和对平凡生活的热爱,推动了爷爷从创业到发家致富的情节发展,也为后续家庭兴衰的对比埋下伏笔;家道中落黄豆描写反映了爷爷对现实状况的绝望,推动了情节向悲剧方向发展,也揭示了爷爷从曾经的骄傲到深深的挫败感,为后续他临终前的状态做了铺垫。临终前的黄豆不再是单纯的食物,而是一种精神的象征,象征着爷爷对后代的关怀和期望,也推动了“我”成长为“著名企业家”的情节发展。《祝福》中第一次祝福场景是祥林嫂命运的转折点,为祥林嫂命运的转折埋下伏笔,推动了祥林嫂从家庭破碎到重回鲁四老爷家的情节发展,也暗示了她的悲剧性命运;祝福场景反复出现于不同时间段,过年时的祝福、春节期间的祝福等,每一次祝福都夹杂着社会的冷漠和祥林嫂的困境,推动了她从无助到绝望的情节发展,揭示了封建社会下个体的挣扎与无奈;故事结尾的祝福场景成为祥林嫂命运的终点,她被社会彻底遗弃,最终死在年关时的祝福声中。祝福场景的喜庆与祥林嫂的死亡形成强烈的反差。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赵高说二世曰:“先帝临制天下久,故群臣不敢为非,进邪说。今陛下富于春秋,初即位,奈何与公卿廷决事?事即有误,示群臣短也。天子称朕,固不闻声。”于是二世常居禁中,与高决诸事。其后公卿希得朝见,盗贼益多,而关中卒发东击盗者毋已。右丞相去疾、左丞相斯、将军冯劫进谏曰:“关东群盗并起秦发兵诛击所杀亡甚众然犹不止。盗多,皆以戍漕转作事苦,赋税大也。请且止阿房宫作者,减省四边戍转。”二世曰:“吾闻之韩子曰:‘尧舜采橡不刮,茅茨不翦,饭土增①,啜土形②,虽监门之养,不觳③于此。禹凿龙门,通大夏,决河亭水,放之海,身自持筑臿,胫毋毛,臣虏之劳不烈于此矣。’凡所为贵有天下者,得肆意极欲,主重明法,下不敢为非,以制御海内矣。夫虞、夏之主,贵为天子,亲处穷苦之实,以徇百姓,尚何于法?朕尊万乘,毋其实,吾欲造千乘之驾,万乘之属,充吾号名。且先帝起诸侯,兼天下,天下已定,外攘四夷以安边境,作宫室以章得意,而君观先帝功业有绪。今朕即位二年之间,群盗并起,君不能禁,又欲罢先帝之所为,是上毋以报先帝,次不为朕尽忠力,何以在位?”下去疾、斯、劫吏,案责他罪。去疾、劫曰:“将相不辱。”自杀。斯卒囚,就五刑。
(节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贞观十四年,太宗谓侍臣曰:“平定天下,朕虽有其事,守之失图,功业亦复难保。秦始皇初亦平六国,据有四海,及末年不能善守,实可为诫。公等宜念公忘私,则荣名高位,可以克终其美。”魏征对曰:“臣闻之,战胜易,守胜难。陛下深思远虑,安不忘危,功业既彰,德教复洽,恒以此为政,宗社无由倾败矣。”
(节选自《贞观政要·论慎终》)
【注】①增:盛饭的瓦器。②形:通“型”,瓦器。③觳:通“确”,俭薄。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关东群A盗B并C起D秦E发兵F诛击G所杀H亡甚众I然J犹不止。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固,本来,与《谏太宗十思疏》中“根不固而求木之长”的“固”意思不同。
B.实,实际,与《答司马谏议书》中“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的“实”意思相同。
C.就,承受,与《齐桓晋文之事》中“若无罪而就死地”的“就”意思不同。
D.据,占据,与《谏逐客书》中“东据成皋之险”的“据”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高劝说秦二世不要和群臣在朝廷上决议大事,认为如果让群臣看出了错误,就会影响到天子的威严;秦二世听从了赵高的建议。
B.冯去疾等人进谏指出,单靠武力难以镇压起义军,要减少戍边、运输、劳作劳役,减轻百姓的赋税,进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C.秦二世认为尧、舜作为天子,生活过于节俭,不是合格的统治者,不值得效仿学习,君主最主要的是使法令严明,以此来统治天下。
D.唐太宗认为守住天下需要一定的方法,秦始皇的教训值得鉴戒;魏征认为唐太宗如果永远保持这种态度,国家就不会倾覆。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后公卿希得朝见,盗贼益多,而关中卒发东击盗者毋已。
(2)公等宜念公忘私,则荣名高位,可以克终其美。
14.秦二世最终灭亡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10.DGI 11.D 12.C
13.(1)从这以后公卿很少能够朝见皇上,各地起义的人更多了,关中军队被征发向东去攻打起义军的一直没有停止。
(2)你们应该顾念国家大事而忘却个人私利,那么美名和显赫的地位,就能够保持到底。
14.①听信赵高谗言,任由赵高专政。②贪图奢侈享受,不关心百姓疾苦。③缺少深思远虑,没有居安思危的意识。
【解析】两则材料分别展示了秦二世和唐太宗的治国理念及其对待臣子的态度。材料一中,秦二世听信赵高谗言,疏远群臣,导致盗贼横行,最终灭亡。材料二中,唐太宗则以秦始皇的失败为鉴,重视臣子的忠言,强调治国要有长远的眼光和德政。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明君与昏君的不同治国之道及其后果。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关东各路盗贼纷纷而起,朝廷派兵前去诛讨,杀死的人很多,然而还不能平息。
“群盗并起”是主谓结构,中间不断开,“秦”是下一句主语,D处断句;
“秦发兵诛击”也是主谓结构,中间不断开,“所杀亡”是所字结构,名词性质,是下一句的主语,G处断句;
“所杀亡”是主语,“甚众”是谓语,不断开,“然”表转折,置于句首,I处断句。
故选DGI。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
A.正确。本来;/稳固。句意:本来就是不让别人听到他的声音。/根不稳固却要求树木生长。
B.正确。句意:却没有万乘的实际。/读书人所争辩的,尤其在于名气是否符合实际。
C.正确。承受;/接近,趋向。句意:承受五刑。/没有罪过却要往死地里送。
D.错误。都是“占据,占有”,意思相同。句意:据有四海。/在东面占有成皋这样的要隘。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秦二世认为尧、舜……不是合格的统治者”错误,秦二世只是不认同尧、舜身为天子却身处穷苦境地,为百姓做出牺牲的做法,他认为统治者应该纵欲而为,尽情享受,但并没有说秦二世认为尧、舜不是合格的统治者。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希”,少;“发”,被征发;“已”,停止。
(2)“宜”,应该;“克”,能够;“终”,保持到底。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材料一赵高对秦二世说“今陛下富于春秋,初即位,奈何与公卿廷决事?事即有误,示群臣短也。天子称朕,固不闻声”,于是“二世常居禁中,与高决诸事。其后公卿希得朝见”,可见听信赵高谗言,任由赵高专政。
②材料一右丞相去疾、左丞相斯、将军冯劫进谏“盗多,皆以戍漕转作事苦,赋税大也。请且止阿房宫作者,减省四边戍转”,但秦二世却认为“夫虞、夏之主,贵为天子,亲处穷苦之实,以徇百姓,尚何于法?朕尊万乘,毋其实,吾欲造千乘之驾,万乘之属,充吾号名”,可见他贪图奢侈享受,不关心百姓疾苦。
③材料二魏征评价唐太宗“陛下深思远虑,安不忘危,功业既彰,德教复洽,恒以此为政,宗社无由倾败矣”,而秦二世恰恰缺少深思远虑,没有居安思危的意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赵高劝说二世道:“先帝登位治理天下时间很久,所以群臣不敢做非分之事,不敢进言异端邪说。现在陛下正年轻,刚登上皇位,怎么能跟公卿在朝廷上议决大事呢?事情如果有错误,就让群臣看出了自己的弱点。天子之所以自称为朕,本来就是不让别人听到他的声音。”于是二世经常居住在深宫之内,只跟赵高一个人决定各种事情。从这以后公卿很少能够朝见皇上,各地起义的人更多了,关中军队被征发向东去攻打起义军的一直没有停止。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将军冯劫进谏说:“关东各路盗贼纷纷而起,朝廷派兵前去诛讨,杀死的人很多,然而还不能平息。盗贼多都是因为戍边、运输、劳作的事情太劳苦,赋税太重。(我们)请求暂停阿房宫的修建,减少戍边兵役和运输徭役。”二世说:“我听韩子说:‘尧、舜用柞木做橡子不砍削加工,用芦苇茅草盖屋顶不修剪,吃饭用瓦碗,喝水用瓦罐,即使是看门人的衣食供应,也不会比这更俭薄了。禹平凿龙门,疏通大夏,疏导黄河淤积停滞之水,引水入海,亲自拿着杵和锹,小腿上的毛都被磨光了,即使是奴隶的劳苦,也不会比这更厉害了。’凡是尊贵而掌握了天下的人,应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最主要的是使法令严明,下面的臣民不敢做坏事,以此来统治天下。虞、夏的君主,地位尊贵,做了天子,却身处穷苦境地,为百姓作出牺牲,这还有什么值得效法呢?我身居万乘之高位,却没有万乘的实际,我要建造千乘之车驾,设立万乘之徒属,让实际跟我的名号相符。再者先帝出身于诸侯,兼并了天下,天下已经平定,对外排除四方外族以安定边境,(对内)修建宫室来显示成功的得意,你们都看到了先帝功业已经就绪。而现在我登位两年的时间,盗贼纷起,你们不能禁止,又想要终止先帝所要做的事情,这样做对上不能报答先帝,其次也是不为我尽忠尽力,你们还凭什么身处高位呢?”于是把冯去疾、李斯、冯劫下交给狱吏,审讯追究三人的其他罪过。冯去疾、冯劫说:“将相不能受侮辱。”自杀了。李斯最终被囚,受五刑。
材料二:
贞观十四年,唐太宗对侍臣们说:“平定天下,我虽然做到了,但如果守天下没有长远的谋划,功业也难以保住。秦始皇起初也曾平定六国,据有四海,到他晚年却不能很好地守住江山,这个教训确实可作为鉴戒。你们应该顾念国家大事而忘却个人私利,那么美名和显赫的地位,就能够保持到底。”魏征说:“臣听说,打胜仗容易,保持胜利困难。陛下谋划周密,考虑长远,在安全的时候不忘记危难,功业既已显赫,德行教化又深入人心,如果能永远用这种态度来治理天下,国家就不会有倾覆的危险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太白岭
王安石
太白巃嵷①东南驰,众岭环合青纷披。
烟云厚薄皆可爱,树石疏密自相宜。
阳春已归鸟语乐,溪水不动鱼行迟。
生民何由得处所,与兹鱼鸟相谐熙。
【注】①巃嵷(lóng sǒng):山势高峻的样子。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化静为动,形象地写出了太白岭山势的高耸绵延和山色的青翠纷披。
B.颔联借厚薄变幻的烟云和疏密相间的树石,表达了诗人跌宕起伏的心情。
C.诗人认为太白岭这样景色宜人的地方,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处所。
D.本诗前六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关注百姓的情怀。
16.本诗颈联的景物描写别具特色,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答案】15.B
16.①动静结合。“鸟语乐”是动景,“溪水不动”是静景,写出太白岭宜人的美景,表达诗人愉悦的心情。②视听结合。“鸟语乐”诉诸听觉,“溪水不动”“鱼行迟”诉诸视觉,描绘太白岭动人的美景,表达诗人的喜爱之情。③衬托。用“鸟语乐”的欢闹反衬太白岭的宁静,用“溪水不动”“鱼行迟”衬托太白岭的清幽,表达诗人的欣悦之情。④拟人。“鸟语乐”和“鱼行迟”,把人的心情与行为赋予鸟和鱼,具体可感,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B.“表达了诗人跌宕起伏的心情”说法有误,诗句“烟云厚薄皆可爱,树石疏密自相宜”的意思是烟云不管厚还是薄都很可爱,树与石的疏与密自是很合宜。表达的是诗人物我相谐,心情平静舒适的情感。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的能力。
本诗颈联“阳春已归鸟语乐,溪水不动鱼行迟”的意思为:明媚的春天已到来,鸟儿欢快地说着话,溪水也不愿流动,鱼儿也贪恋这美好而行动变得迟缓。
从描写的角度看,“鸟语乐”是动景,“溪水不动”是静景,动静结合;“鸟语”是耳闻之声,“鱼行”是眼见之景,是感官上的视听结合。以上手法使得画面既美好又富有生机,写出太白岭宜人的美景,表达诗人愉悦的心情。
从描写手法上来看,以“乐”形容鸟的欢快,表明无人打扰,衬托环境的清幽;而“溪水不动”“鱼行迟”,也是用衬托手法表现此处环境的清幽,展现处一派幽静闲适之感,表达诗人的喜悦之情。
“乐”和“迟”一个写鸟声,一个写鱼游,其实是把诗人的心境投射到鸟、鱼之上,移情于景,用了拟人手法。诗句写出太白岭宜人的美景,表达诗人愉悦的心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避暑山庄设计精巧,楼阁依地势而建,参差错落,小明畅游其间,不禁想到杜牧《阿房宫赋》中的文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求学重视老师的引导,如《师说》中韩愈认为老师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也重视个人努力,如《劝学》中荀子认为君子经过不断学习领悟,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赵老师在备课时讲述古代诗歌借代的修辞手法,想在学过的古诗词中寻找例句,他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各抱地势 钩心斗角 (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今天的活是收萝卜。收萝卜是可以随便吃的——有些果品不能随便吃,顶多尝两个,如二十世纪明月(梨)、柔丁香(葡萄),因为产量太少了,很金贵。萝卜起出来,堆成小山似的。农业工人很有经验,一眼就看出来,这是一般的,过了磅卖出去;这几个好,留下来自己吃。不用刀,用棒子打它一家伙,“棒打萝卜”嘛。喀嚓一声,萝卜就裂开了。萝卜香气四溢,吃起来甜、酥、脆。
南方的黄瓜不如北方的黄瓜,水叽叽的,吃起来没有黄瓜香。都爱吃夏初出的顶花带刺的嫩黄瓜,那是很好吃,一咬满口香,嫩黄瓜最好攥在手里整咬,不必拍,更不宜切成细丝。呼和浩特有一位老八路,官称“老李森”。①此人保管了很多农民的习惯。②说起话来满嘴粗话。③他到一个老朋友曾文玉家来看我们。④曹家院里有自种的几架黄瓜。⑤他进门就摘了两条嚼起来。曾文玉说:“你洗一洗!”“洗它做啥!”
我老是想起这两句话:“宁吃一斗葱,莫逢屈突通。”这两句话大概出自扬升庵的《古谣谚》。屈突通不知是什么人,印象中好像是北朝的一个很凶恶的武人。读书不随手做点笔记,到要用就想不起来了。我为什么老是要想起这两句话呢?因为我每天都要吃葱,爱吃葱。每年小葱下来时,我都要吃几次小葱拌豆腐,盐,香油,少量味精。
18.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画横线处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B.三只五只的白鸥轻轻地掠过,翅膀扑着波浪——一点一点躁怒起来的波浪。
C.“班长他牺——”战士小马话没说完就大哭起来。
D.一位小姐,或者一个姑娘,却骑自行车——这太可怕了!
19.文中第二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达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0.有同学认为,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成“先把焯过水的豆腐切成小方丁,洗净的小葱切成碎段,再把两者放入碗内,然后撒上点盐,淋入香油,再加少量味精,均匀搅拌即可,口感绝佳”表达效果更好。你支持修改吗?为什么?
【答案】18.B
19.①,修改后的句子为“此人保留了很多农民的习惯”;④,修改后的句子为“曹家院里有几架自种的黄瓜”。
20.(示例一)不支持。①原句只罗列名词,不作修饰,用逗号衔接表示次序,语句表达更加精练;符合原作文学性散文的语言风格;②改动后的句子更像在告诉人们小葱拌豆腐的做法,类似菜谱一类的工具书,不如原句留有想象空间。
(示例二)支持。改动后的句子是前文提到的“小葱拌豆腐”的完整做法,相较于原文过于简省的表达,改句意义表达更完整。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中“收萝卜是可以随便吃的——有些果品不能随便吃,顶多尝两个”,破折号表示补充说明。
A.表示话题转换;
B.表示补充说明;
C.表示声音中断;
D.表示总结上文。
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①搭配不当,“保管……习惯”动宾不搭配,把“保管”改为“保留”;
④语序不当,“几架”是数量词,和“自种的”交换位置。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不支持。①原句“盐,香油,少量味精”只罗列名词,不作修饰,用逗号衔接表示次序,呈现出小葱拌豆腐这道菜的简单,让自己念念不忘;语言简练,符合原作文学性散文的语言风格;
②改动后的句子特别细致地呈现出小葱拌豆腐的做法,介绍工序,类似菜谱一类的工具书,而做法本身并不复杂,也不是作者着意表现的内容,不如原句留有想象空间。
支持。前文提到“我都要吃几次小葱拌豆腐”,改动后的句子是前文提到的“小葱拌豆腐”的完整做法,程序性强,容易操作,把简单的菜肴写得有滋有味,意义表达更完整;原文没有呈现做法,过于简省。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这么一个说法:“一朝入梦,终生不醒。”说的是读《红楼梦》的一种状态。但是当我们细细地研读之后,就会发现,《红楼梦》不仅是一部教人入梦的书。___①_____。那么,曹雪芹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教人出梦的呢?
我们说,好的文学作品,在艺术层面上都会有一种“代入”功能。作者自己“代入”,才能使得作品中的情感趋于真实。读者受到这种“真实”的感召,也会不由自主地“代入”。于是进入作者所设定的规定情境,获得审美满足。而曹雪芹不是一般的写家,他没有停留在这样的艺术层面上,而是进了一大步。《红楼梦》____②____,而且能让人从哲理层面上“跳台”。
有时,当你以为你已经理解他讲给你听的故事了,他会忽然告诉你,眼见不一定为实。有时,曹雪芹还借着貌似“不通”之语,让你在“代入”的时候“跳出”。当然,这需要读者具备两个条件:首先要读书读得仔细;其次要有一定的学问底子,否则不能辨伪,就辜负了作者的用心。
曹雪芹是一个极富感情的人,所以他能带领我们入梦; __③______,所以他又能带领我们出梦。世上哪里还有第二部小说,能够一本正经地正说,却又真真假假地反说?只有一部(红楼梦》。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下列有关《红楼梦》的内容,与画波浪线的句子最契合的一项是( )
A.妙玉把黛玉,宝钗叫到后面吃体己茶,给宝钗的茶具是个葫芦器,葫芦器上的字有“晋王恺珍玩”。可是熟悉葫芦器的读者会知道葫芦器最早出现在明代,清初才开始盛行起来。
B.贾雨村收下甄士隐赠予的五十两白银和两套冬衣后,“不过略谢一语,并不介意,仍是吃酒谈笑”。但第二日五鼓便急匆匆进京,只留下话让和尚转达,说:“……不及面辞了。”
C.刘姥姥与贾母等人一起吃饭时,故意搞笑逗乐,“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掌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读者看完忍俊不禁。
D.秦可卿死后托梦给王熙凤,让她一定要记着“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王熙凤还想要问时,被二门上传事云板的声音惊醒。有人回禀说:“东府蓉大奶奶没了。”
【答案】21.①还是一部教人出梦的书 ②除了能够让人从艺术层面“代入” ③曹雪芹又是一个极具哲思的人
22.A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根据“《红楼梦》不仅是一部教人入梦的书”“曹雪芹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教人出梦的呢”可知,《红楼梦》除了让人入梦还会让人从梦中走出来,此处可填“还是一部教人出梦的书”。
②根据“而且能让人从哲理层面上‘跳出’”可知,此处应是表达《红楼梦》会使人在艺术层面上代入进作品之中,此处可填“除了能够让人从艺术层面‘代入’”。
③根据“曹雪芹是一个极富感情的人,所以他能带领我们入梦”“所以他又能带领我们出梦”可知,作者正是因为有着极强的理性才会使读者从梦中出来,此处可填“曹雪芹又是一个极具哲思的人”。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内容的理解分析的能力。
A.妙玉给宝钗的茶具是个葫芦器,暗示了以后会有宝钗与宝玉的结婚的故事。可作者却又着意写葫芦器上有“晋王恺珍玩”的字样,表明这是一件假古董,又暗示了宝钗与宝玉结婚并不一定成真。此句最合乎画波浪线句子的意思。
BD两项事件的叙述没有波折奇诡之处;
C.是说人物描写生动形象一定会给读者带来忍俊不禁的感受,这是表明作者人物描写技巧高超;
故BCD三项不合乎画波浪线句子的意思。
故选A。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①兼听则明,偏听则信。——魏征
②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信。——王安石
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苏轼
学校文学社拟出一期社刊,其中“UP青春”栏目本期讨论主题为“理性地倾听 ”。栏目主编向你约稿,请你结合上面三则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本题对标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第八单元的单元任务“倾听理性的声音”,旨在引导考生养成大胆质疑、缜密推断的批判性思维的习惯。”材料由三句名言组成,对于多则材料作文,我们应在充分理解单则材料的基础上,遵循“求同求异”的原则,从而精准审题立意。
①“兼听则明,偏听则信”强调应倾听各方的声音,博采众长,兼容并包,不可囿于片面之见。
②“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信”强调不应囿于陈规,不惑于他人之言,革新变法之路应排除一切干扰,倾听内心的声音,坚定无畏。
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强调不必在乎外界的噪杂喧闹,保持心境的坦然平和,感受人生的悠闲惬意。
其中,①与②③围绕“听”与“不听”的对立关系,构成一组矛盾,作文可以就此展开思辨分析。②与③同中有异,都在强调不受外界干扰,要坚定自己的选择。但是②重在强调改革家锐意进取、孤胆狂飙、无所畏惧的刚决精神;③重在强调身处逆境时内心的从容洒脱豁达。
引导语设置情境任务,“UP青春”栏目说明倡导积极向上,昂扬进取的青春理念,写作时应有对象意识——青年,最后要有栏目导向意识,围绕主题为“理性地倾听”展开阐述。
综合以上材料,学生应当做以下思考:我们要不要听外界的声音、应该听哪些声音、不应该听哪些声音、如何理性地听取外界的声音、是听外界的声音还是跟随内心的选择、理性倾听有何价值等问题展开思考。
具体写作时,考生可以简单引述材料,提出观点,理性听声,取舍有度。接着,结合材料,结合教材《谏太宗十思疏》等文阐述“兼听则明,偏听则信”的道理,强调应倾听各方的声音,博采众长,兼容并包,不可囿于片面之见。然后,辩证分析如何理性倾听。理性倾听不是说全部接收,而是在听取内心声音的基础上有所取舍,有自己的判断和立场,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主张。最后,总结观点,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声音,真正有涵养、有格局的人,会理性倾听不同的声音,多方思考,选择借鉴,取舍有度,才能够从中汲取智慧,获得成长。
立意:
1.理性听声,取舍有度。
2.保持理性,自在随心。
3.循理走心,方为智者。
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摸底检测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摸底检测语文试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汉中市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二开学收心检测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陕西省汉中市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二开学收心检测语文试卷,文件包含陕西省汉中市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开学收心检测卷语文试卷pdf、答案-高二语文开学收心检测卷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汉中市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二开学收心检测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陕西省汉中市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二开学收心检测语文试卷,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