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考试时间:45分钟 试卷满分:40分
第一部分 客观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填在题后括号里,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202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迎来立项实施30周年。下图为航天员出舱活动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航天员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形状是( )
A. 椭圆 B. 圆弧 C. 球体 D. 方形
2. 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
①麦哲伦环球航行②天圆地方③月食现象④地球卫星照片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③④②① D. ④②③①
3. 能描述地球大小的是( )
①赤道位置②平均半径③公转轨道④表面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1. C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航天员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形状是球体,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选C。
【2题详解】
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先是古代人们提出的“天圆地方”,再根据太阳和月球的形状猜测地球是圆形,直到麦哲伦环球航行首次证明了地球是球体,最后利用人造卫星拍摄照片可以清楚地看出地球是球体,顺序是②③①④,故选B。
【3题详解】
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这三个数据可以说明地球的大小,赤道位置和公转轨道不能说明地球的大小。排除ABC,故选D。
1月17日,2023年上海市国际国内体育赛事计划(第一版)发布,涵盖了电竞、马术、马拉松、斯巴达勇士赛等超百项赛事。上海(约31°14'N,121°29'E)是我国最大的城市。读“我国经纬网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4.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北京位于( )
①中纬度 ②高纬度 ③北温带 ④东半球 ⑤北寒带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③④⑤
5. 根据上海市的经纬度,其位于图中(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6. 冬至日,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地和乙地所在纬线等长 B. 丙地和丁地所在经线平行
C. 乙地的白昼略长于甲地 D. 丁地日出时间早于丙地
7. 图示地图与图幅相同的北京市地图相比( )
A. 展示范围更大 B. 内容更详细 C. 比例尺更大 D. 没区别
【答案】4. A 5. B 6. C 7. A
【解析】
【4题详解】
读图可知,南北回归线之间是热带,北回归线到北极圈之间是北温带,北极圈到北极点是北寒带,南回归线到南极圈是南温带,南极圈到南极点是南寒带;0°~30°是低纬度,30°~60°是中纬度,60°~90°是高纬度;20°W~160°E是东半球反之是西半球,北京位于40°N附近,110°E-120°E之间,属于东半球、北温带,中纬度,故①③④正确。故选A。
【5题详解】
上海(约31°14'N,121°29'E),图中乙位于30°N,120°E附近,故上海市位于图中乙地。选B。
【6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赤道是最长的纬线,越接近赤道,纬线越长,故图中乙地所在纬线长于甲地; 丙地和丁地所在经线不平行;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乙地的白昼略长于甲地; 丙地日出时间早于丁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7题详解】
相同图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中国地图比北京市地图的范围大,其比例尺小,内容简略,北京市地图的比例尺大,反映的内容详细。A正确,BCD错误。故选A。
下图为某日从极地上空观察到的光照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8. 图中A点的经纬度位置是( )
A. (45°S,30°W) B. (45°N,30°E)
C. (45°N,30°W) D. (45°S,30°E)
9. 图中A点位于B点的________方向。( )
A. 东北 B. 西南 C. 西北 D. 东南
10. 图中B点位于________半球,________带,此日的节气为________,此刻正值________。( )
A. 东 南温 夏至 日出
B. 西 北温 夏至 日出
C. 东 南温 冬至 日落
D. 西 北温 冬至 日落
【答案】8. B 9. D 10. B
【解析】
【8题详解】
图中所示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该图所示的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图中相邻两条经线的度数差是30°,A点的经纬度是(45°N,30°E),该点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故选B。
【9题详解】
图中所示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该图所示的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北极点位于地球的最北端。图中A点位于B点的东南方向。故选D。
【10题详解】
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该图所示的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图中相邻两条经线相差30°,B点的经度是30°W,该点位于西半球,该点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位于北温带;图中所示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昼现象,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夏至,B点位于晨线上,该点处于日出时刻。故选B。
马老师是自行车骑行爱好者,下图是马老师一次骑行的地图轨迹记录的截屏图,图中显示了出发地以及每公里的位置,数字①、②、③、⋯⋯是骑行路线中距离出发地1、2、3⋯⋯公里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图中,第1公里是比较平直的路段,其在图中的距离为1厘米,据此计算该图的比例尺大约是( )
A. 1/10000 B. 1/100000 C. 1/1000000 D. 1/10000000
12. 下列事项中,可以用图解决的是( )
A. 判断骑行道路的坡度和坡向
B. 找到骑行中途购买补给物品的超市
C. 设计一条环青秀山风景区的骑行路线
D. 估算从起点到骑行途中①路口的大致距离
【答案】11. B 12. D
【解析】
【11题详解】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公里,即1千米,经过换算,本图比例尺为1/100000,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2题详解】
图中没有等高线、地形方面的信息,故不能判断骑行道路的坡度和坡向,A错误;图中没有超市的信息,故B错误;图中的青秀山风景区并不完整,所以不能设计环形的路线;C错误;可以根据比例尺计算图上的距离,D正确。故选D。
2022年5月20日8时36分,四川省雅安市发生4.8级地震,震区提前14秒接到预警。学生第一时间躲在书桌下,随后有序撤到空旷地带,上演了“教科书式撤离”。读世界局部板块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雅安市地震多发的主要原因是该地位于( )
A. 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 B. 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C.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 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14. 雅安市提前14秒接收到预警信息,主要得益于( )
A. 北斗导航系统 B. 遥感技术 C. 地震预警系统 D. 气象雷达
15. 学生上演了“教科书式撤离”,说明学校( )
A. 交通安全教育到位 B. 地震逃生应急演练到位
C. 消防安全教育到位 D. 疫情应急处置演练到位
【答案】13. C 14. C 15. B
【解析】
【13题详解】
读图可知,雅安位于亚欧板块边缘,西南部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4题详解】
北斗导航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且具备短报文通信能力,目前并没有地震预警通知功能,故A错误;遥感是根据电磁波的理论,应用各种传感仪器对远距离目标所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并最后成像,从而对地面各种景物进行探测和识别的一种综合技术,并没有预警地震信息的功能,故B错误;建立地震预警系统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地震发生之后,将地震即将到来的消息传递给大家,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故C正确;气象雷达主要用于探测气象状况以及变化趋势,是人们为防范气象风险,保障飞行安全而研制的航空电子产品,与地震关系不大,故D错误。故选C。
【15题详解】
交通安全教育是通过学习了解生命的可贵,掌握有关的交通安全知识,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故A错误;地震逃生应急演练可以使学生了解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险知识,掌握应对地震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带来的损失,故B正确;消防安全教育,目的在于增强消防安全的意识,故C错误;疫情应急处置为了避免更多人被感染疫情,与地震相关性不大,故D错误。故选B。
第二部分 主观题
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共25分)
16.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是继世界三大湾区之后的第四大湾区。读“四大湾区分布示意图(下图)”,回答问题。
(1)我国粤港澳大湾区濒临的大洋是___________。世界四大湾区中,纬度最低的是___________。
(2)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位于___________洲,货轮从纽约湾区到旧金山湾区的最短航线经过①___________运河。
(3)四大湾区中,位于亚洲东部的有___________个,位于西半球的有___________个。
【答案】(1)太平洋 粤港澳大湾区
(2)北美 巴拿马
(3) 2 2
【解析】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我国粤港澳大湾区濒临的大洋是太平洋。四大湾区都在赤道以北,即在北半球,其中纬度最低的是粤港澳大湾区,位于北回归线附近。
【小问2详解】
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位于北美洲。 读图可知,纽约位于美国东海岸,美国东部濒临大西洋,旧金山位于美国西海岸,美国西部濒临太平洋,货轮从纽约湾区到旧金山湾区的最短航线经过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粤港澳大湾区和东京湾区位于亚洲东部。故四大湾区中,位于亚洲东部的有2个,位于西半球的有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共2个。
17.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他带领读者登上“鹦鹉螺”号,随着尼摩船长和他的“客人们”饱览变幻无穷的海底世界。读“鹦鹉螺号航行路线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航线描述:“鹦鹉螺”号从大洋①出发,经过大洲B___________,在大洋②___________中航行,经过红海,穿过亚洲和大洲C的分界线运河a___________,过地中海,到达大洋③,南行到达大洲D,北上途经大洲E,最终到达大洲G沿岸。
(2)途中在e处地中海看到了海底火山喷发,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为:___________;在b处海底参观了亚特兰蒂斯古城,说明这个地方发生了地壳___________(上升/下降)运动;当“鹦鹉螺”号到达南极大陆时,他们发现在冰雪覆盖的地下埋藏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对这一事实解释合理的是___________(植被迁移/人类活动/气候变暖/大陆漂移)。
【答案】(1)大洋洲 印度洋 苏伊士运河
(2)e处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意思相近即可给分) 下降 大陆漂移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B大洲为大洋洲,C大洲为非洲;②为印度洋,a运河为亚洲与非洲分界线,为苏伊士运河。
【小问2详解】
e处为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所以有火山喷发。b处为大西洋,海底有亚特兰蒂斯古城,说明这个地方发生了地壳下降运动,亚特兰蒂斯古城才沉到海底;根据大陆漂移和板块学说分析,南极很早以前曾经位于温带,有过茂密的森林。这块陆地后经长途漂移,才来到南极地区,所以南极地区现在有储量很大的煤田。这些煤田是温带森林被埋在地下所形成的,南极地区发现丰富的煤炭资源是因为大陆漂移。
18. 2023年1月22日是我国传统节日春节。在早期观象授时时代,依据斗转星移定岁时,“斗柄回寅”为岁首。“斗柄回寅”大地回春,周而复始,万象更新,新的轮回由此开启。阅读图(图1、图2)文资料,回答问题。
探究一 解密经纬网
(1)图1中和0°经线相对的经线是___________,该经线东侧经度的大小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
(2)0°纬线长度和0°经线长度的比值为___________。图1中甲、乙、丙、丁四个阴影区域图上面积相同,但实际面积不同,将它们按照实际面积由大到小排序为___________。
探究二 解密地球的公转
(3)2023年春节期间地球在图2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
探究三 探究南北半球的季节差异
我国位于北半球,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北京的小丽和悉尼的玛丽是网络好友(下图)。
(4)判断两幅漫画所示的月份是1月还是7月。
【答案】(1)180°经线 经度向东减小
(2)2∶1(或0°纬线长度约是0°经线长度的2倍) 丙、乙、丁、甲
(3)D—A之间(或D—A)
(4)1月
【解析】
【小问1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阅读图文材料可知,图1中于0°经线相对的经线是180°经线,该经线东侧经度变化规律为向东度数越来越小,故为西经。
【小问2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阅读图文材料可知,0°纬线即赤道,即赤道和经线圈长度大致等长,因此该0°纬线的长度大约是0°经线长度的2倍,故为2:1。图1中甲、乙、丙、丁四个阴影区域图上面积相同,但实际面积不同,因为纬度越高纬线长度越短,它们按照实际面积由大到小依次是:丙>乙>丁>甲。
【小问3详解】
结合图文材料,阅读题目可知,图2中显示B为夏至日,D为东至日,A为春分,C为秋分,且春节期间地球运行在北半球的冬至日与春分日位置之间,即图2中D-A之间,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昼短夜长。
【小问4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据图中的信息可得,两幅漫画所示的月份我国正处于下雪季节,因此大致是1月,可推测此时我国是冬季,澳大利亚的悉尼是夏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19. 为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情况,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前往我国某地区实地考察。根据该地等高线地形图(图1),回答问题。
(1)图1中AB两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__米。考察队员测得甲村到乙村的图上距离约为2.5厘米,则两村的实地距离为___________。
(2)考察期间同学们途经了图2中玻璃栈道景观,该景观出现在图1中的___________处(填字母)。
(3)考察途中同学们发现了警示标志“雨季有山洪,途经须谨慎”,此标志有可能设立在E、F两地的___________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4)该地区计划在C处建设水库大坝,请你分析此处建设大坝的有利条件是______
_____。大坝建成后,需搬迁的村庄是___________。
【答案】(1)150 5000米
(2)D (3)E E处位于山谷,易受洪水危害(言之有理即可)
(4)C处位于口袋型盆地的袋口处,工程量小,便于施工(言之有理即可) 乙村
【解析】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等高距为50米,A海拔为550米,B海拔为400米,相对高度为550-400=150米。根据本图的比例尺可知,图中的1cm代表实际距离2000米,甲村到乙村的图上距离约为2.5厘米,则两村的实地距离为2.5×2000=5000米。
【小问2详解】
玻璃栈道应该出现在比较陡的地方,陡崖比较陡,更加具有刺激性,陡崖为D处,D处等高线重合为陡崖。
【小问3详解】
E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值凸出为山谷,F等高线向海拔低值凸出为山脊;“雨季有山洪,途经须谨慎”标志应设置在E山谷处,山谷容易形成河流。
【小问4详解】
水库要建在峡谷处,峡谷有口袋形洼地,能够蓄水,袋口处工程量小,便于施工;口袋形洼地内大量农田、村庄会被淹没,乙村需要搬迁。
辽宁省丹东市九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辽宁省丹东市九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第三步正确操作要点,分别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评估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评估地理试题,共8页。
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评估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评估地理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