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2025学年度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卷

    2024-2025学年度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卷第1页
    2024-2025学年度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卷第2页
    2024-2025学年度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卷第3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2025学年度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度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卷,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4分)
    1.关于凸透镜对光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凸透镜后的光一定变成会聚的光 B.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才有会聚作用
    C.对任何光都有会聚作用 D.光通过凸透镜后变成平行光
    2.2024年9月合肥肥东县发生了地震,地震发生前出现狗狗乱跳、鸟类成群等反常现象,原因是狗和鸟能听到地震产生的( )
    响度小的可听声B.频率低的次声波
    C.频率高的超声波 D.频率低的超声波
    3.如图是塔式热发电系统的一项关键技术。发电站安装有许多定日镜(即平面镜),每一个定日镜都由自动跟踪太阳光装置控制,以便准确的将太阳光反射后会聚到高塔顶部的接收器上。下列光现象中与定日镜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水中倒影B.日晷计时C.激光测距D.小孔成像
    4.下列中华古诗词中涉及到的声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谁家玉笛暗飞声”,“笛声”由笛管振动产生
    B.“忽闻岸上踏歌声”,“歌声”在任何时候都属于乐音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D.“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鱼惊”说明液体能传播声音
    5.下列关于白居易的《暮江吟》中描述的光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一道残阳铺水中——水中的“夕阳”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B.半江瑟瑟半江红——江面呈现出红色是江面反射红光的原因
    C.可怜九月初三夜——九月初三夜空的弯月是自然界中的光源
    D.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珠特别明亮是白光发生了色散的原因
    6.如图所示,贾湖骨笛被认定是世界上发现年代最早的可奏乐器,曾侯乙编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编钟。即使它们演奏同一首曲子,还是可以把它们区分,原因主要是它们发声的( )不同
    A.响度B.音色C.音调D.速度
    7.古诗“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天上的明月并不是光源
    B.地面上人的影子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酒杯中液面上人的倒影是平静的酒水表面成的倒立的虚像
    D.月亮的像到杯中酒水表面的距离小于月亮到酒水表面的距离
    8.如图所示,这是一款电子驱蚊器,通电时会模拟蚊虫天敌的声音,发出频率在22000~55000 Hz的声波,从而吓退蚊虫。下列有关这种电子驱蚊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出的是超声波
    B.发出的是次声波
    C.发出的声音能被人听到
    D.发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9.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人靠近平面镜时,镜中人的像变大
    B.乙:鱼的实际位置在看到的“鱼”的上方
    C.丙:把光屏靠近小孔,像变小
    D.丁:赵州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10.下列对于课堂上的声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在教室里面说话,没有回声
    B.同学们听到铃声回教室,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上物理课时,教室外传来的音乐声不是噪声
    D.老师讲课的声音在传递信息
    11.如图所示,小梦在一只空碗中放一枚硬币,后退到某处时眼睛刚好看不到它。此时另一位同学沿碗壁慢慢向碗中倒入一定量的水,小梦再次看到硬币,可以解释小梦再次看到硬币的光路图是( )
    A.B.
    C.D.
    12.下图所示四个透镜中,与其他透镜不同的透镜是( )
    A.B.C.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1分)
    13.下列词句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选填数字号码)。
    ①形影紧相依;②镜子正衣冠;③坐井观天;④潭清疑水浅;⑤凿壁偷光;⑥水中捞月;⑦夕阳如血。
    14.人们以 为单位(符号 )来表示人耳感知声音强弱等级。一发声体1分钟振动120次,该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是 。
    15.如图甲是光的色散实验,其中A处的色光颜色是 ;最早研究该现象的科学家是 ;如图乙将红、绿、 三种色光照白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此三色为光的三原色。
    16.兔斯基站在平面镜前3m处,它的像到镜子的距离为 m;然后它向镜子靠近了0.5m,则它的像到它的距离为 m,像的大小 。现将一块和镜面一样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如图所示,这时她 (选填“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17.学习了声现象以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帮小明补充完整。
    (1)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溅起水花,这个现象表明发声体在 ;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当人们在雪山中大声说话时,因为声音能传递 ,所以就有可能诱发雪崩;
    (4)观众在音乐厅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静音,目的是为了在 处减弱噪声。
    18.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判断: 是法线, 是反射光线,入射角的大小是 °,玻璃在 (选填“AB的左方”、“AB的右方”、“CD的上方”或“CD的下方”)。
    19.如图所示,是一种有趣的“看得见的声音”实验装置。将橡皮膜固定在圆筒的右端,并在橡皮膜上粘一个平面镜,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到橡皮膜上的平面镜,发生光的 现象。在圆筒的左端发出声音,就会发现由于橡皮膜的振动使光屏上的亮点变成了各种形状,声音响度越大,光斑振动的 越大。(选填“振幅”或“频率”)
    20.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水面成37º角,如图所示;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º,则折射角的大小为 ;入射点不变,若该光束靠近液面8º,则折射角 (选填“增大”或“减小”)。
    21.城市建设和管理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如城市道路两旁植树,穿城而过的高铁两旁建有隔音板,这此都是从 控制噪声;“入座即静,入座即学”中的“静”是从 减弱噪声的。
    22.如图所示,将一束激光射到空水槽的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内注入适量水后,水槽底部的光斑向O点的 (选填“左”或“右”)侧移动,在此过程中,折射角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停止注水,增大激光束和水面的夹角,则折射角 。实验中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并不清晰,为解决此问题,他在水面上方喷了一些 。
    三、作图题(每图2分,共20分)
    23.(1)请画出发光点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并画出眼睛在A点看到像的光路图。
    (2)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保留作图痕迹)
    (1) (2)
    24.光线a、b是点光源S发出的两条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25.(1)根据反射定律完成光路图。
    (2)一束光线斜射入三角形玻璃砖,如图所示,请作出光线穿过玻璃砖折射的大致光路图。
    (1) (2)
    26.如图所示,A′是点光源A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射向凸透镜,反射光线恰好过凸透镜的焦点,请画出:
    (1)射向平面镜的入射光线;(2)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7.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1)平面镜前有物体S,现在镜后放置一块不透光的塑料板,请画出S在平面镜中的像S′;
    (2)如下图所示,小羽家墙角有一鱼缸,盛了一部分水,小羽用激光笔从A点射向水面,在缸底C点和墙上B点照出两个光斑,请帮小羽完成激光笔射出的光形成光斑的光路图。
    (1) (2)
    28.如图所示,请画出光源S发出的三条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9.如图是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入射向水面,请在图中画出。
    ①该光线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②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和在水面的反射光线。
    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25分)
    30.如图甲所示,用易拉罐制作的简易针孔照相机,做小孔成像实验。
    (1)利用针孔照相机观察蜡烛的成像时,孔对着 (选填“蜡烛”或“眼睛”),可观察所成的像,像是 (“正立”或“倒立”)的 (“实像”或“虚像”);
    (2)将蜡烛靠近针孔照相机少许,蜡烛的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正午时,小华在地面上铺一张白纸,将刻有边长为1cm的小孔的纸板正对着太阳,保持纸板与白纸的距离为30cm,观察白纸上的光斑。为了研究小孔大小对成像的影响,小明又设计了四种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乙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改变孔的大小,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能满足实验要求的 (选填“A”、“B”、“C”或“D”)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①正对着太阳,保持纸板与地面距离不变,刚开始时,白纸上光斑大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光斑亮度 (选填“增强”、“不变”或“减弱”);②当小孔足够小时,此时光斑形状是圆形,继续移动覆盖的卡片,减小通光孔的大小,白纸上光斑大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光斑亮度 (选填“增强”、“不变”或“减弱”)。
    3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除图甲中提供的器材外,实验中还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
    (2)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
    (3)拿一支外形与点燃的蜡烛A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与蜡烛A的像重合,这样做是为了比较 ;
    (4)移开蜡烛B,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处,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的像;
    (5)解决上述问题后,图乙是经过三次实验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通过处理和分析这张“白纸”上的信息,可得出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
    (6)如果将玻璃板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观察到蜡烛A的像 (填“向上移动”“向下移动”或“不动”);
    (7)某小组同学实验时发现蜡烛A在平面镜中的像不清晰,为此小组同学提出了几种解决方案:
    方案一:将实验搬至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中,通过实验发现 (选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可以使看到的像更清晰;
    方案二: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通过实验发现这样做 (选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
    (8)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项操作?___________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实验
    (9)实验过程中,发现蜡烛的像有重影,请你帮忙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在验证“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中,小华同学利用激光笔、水槽、水和一个可绕ON折转的光屏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1)实验中应选择表面较粗糙的光屏来承接光路,打开激光光源,当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 发生改变;
    (2)小华将折射光线所在的半个光屏向后折转一个角度,她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为了验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保持入射光线不变,向水槽中缓慢地持续加水,小华发现折射光线在水槽底部形成的光斑逐渐向左移动,于是她认为扮射角在逐渐变小。她的观点是否正确?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4)小华测得如下表所示的两组数据:
    表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 表2: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
    ①表2中“◆”数据被遮挡住看不到,由表中信息可知这个数据是 ;
    ②如果小华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折射规律时,完成了第4次实验,入射角是40°。折射角可能是 。
    A.20° B.28° C.35° D.60°
    序号
    1
    2
    3
    序号
    1
    2
    3
    入射角α/°
    30
    45
    60
    入射角α/°
    22

    40
    折射角γ/°
    22
    32
    40
    折射角γ/°
    30
    45
    60
    参考答案:
    1.C
    【详解】A.从凸透镜的焦点出发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所以经过凸透镜后的光不一定变成会聚的光,只是比原来的光线会聚一些,故A错误;
    B.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不仅仅是只对平行光线,故B错误;
    C.凸透镜对任何光都有会聚作用,故C正确;
    D.不是所有光经过透镜后都会变成平行光,故D错误。
    故选C。
    2.B
    【详解】地震时地壳发生振动,地壳振动的频率很低,产生次声波,所以,地震发生前出现狗狗乱跳、鸟类成群等反常现象,原因是狗和鸟能听到地震产生的频率低的次声波,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A
    【详解】由题意可知,定日镜是利用光的反射现象进行工作的,而四个选项中,“水中倒影”的形成是因为光的反射,“日晷计时”、“激光测距”、“小孔成像”利用的都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特性,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D
    【详解】A.“谁家玉笛暗飞声”,“笛声”由笛管中的空气柱振动产生,故A错误;
    B.“忽闻岸上踏歌声”,“歌声”在打扰人们生活、休息时是噪声,故B错误;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C错误;
    D.“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鱼惊”说明声音通过水传播,说明液体能传播声音,故D正确。
    故选D。
    5.B
    【详解】A.一道残阳铺水中——水中的“夕阳”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
    B.半江瑟瑟半江红——江面呈现出红色是江面反射红光进入眼睛,故B正确;
    C.可怜九月初三夜——九月初三夜空的弯月不会自己发光,不是自然界中的光源,故C错误;
    D.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珠特别明亮是露珠反射的光进入眼睛,故D错误。
    故选B。
    6.B
    【详解】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即使它们演奏同一首曲子,还是可以把它们区分,原因主要是它们发声的音色不同,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A
    【详解】A.我们看到月亮的光是月亮反射的太阳光,月亮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故A正确;
    B.地面上的人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不透明物体的后面,光线照不到的地方会形成影子,故B错误;
    CD.根据平面镜成像可知,酒杯中的倒影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即月亮的像到杯中酒水表面的距离等于月亮到酒水表面的距离,故CD错误。
    故选A。
    8.A
    【详解】AB.频率大于20000Hz的声波是超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是次声波,因为电子驱蚊器发出频率在22000~55000 Hz之间的声音,是超声波,故A正确,B错误;
    C.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而电子驱蚊器发出频率在22000~55000 Hz的声波,所以电子驱蚊器发出的声音人耳听不见,故C错误;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D错误。
    故选A。
    9.C
    【详解】A.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当人靠近平面镜时,镜中人的像大小不变,始终与人的大小相同,故A错误;
    B.从上方看鱼,当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看到的鱼的位置稍高一点,即鱼的实际位置在看到的“鱼”的下方,故B错误;
    C.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成像的大小取决于像与物到小孔的距离,把光屏靠近小孔,像变小,故C正确;
    D.赵州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D错误。
    故选C。
    10.D
    【详解】A.在教室里面说话,声音遇到墙壁后反射会产生回声,由于教室空间小,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和原声差距较小,人耳无法区别原声和回声,使原声得到加强,故A错误;
    B.同学们听到铃声回教室,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B错误;
    C.上物理课时,教室外传来的音乐声会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是噪声,故C错误;
    D.老师讲课的声音在传递课程内容的相关信息,故D正确。
    故选D。
    11.B
    【详解】当我们用眼睛看到水中的硬币,是因为硬币反射的光进入到了我们的眼睛的缘故,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C
    【详解】C.A中的透镜,中间薄,边缘厚,这是凹透镜;B中的透镜,中间薄,边缘厚,这是凹透镜;D中的透镜,中间薄,边缘厚,这是凹透镜;这三个透镜属于同一种透镜,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C.C中的透镜,中间厚,边缘薄,这是凸透镜;C项合题意.
    13.①③⑤ ②⑥ ④⑦
    【详解】形影紧相依中的影是影子,光的直线传播现象;镜子正衣冠,利用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坐井观天,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潭清疑水浅,是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逆着折射光线,觉得水底变高,光的折射现象;凿壁偷光,光从凿开的壁中沿直线传播;水中捞月,是月亮在水中成像,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光的反射现象;夕阳如血是因为夕阳发出的光在不均匀的大气层中发生折射形成的。所以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是①③⑤;光的反射现象是②⑥;光的折射现象是④⑦。
    14.分贝 dB 2Hz
    【详解】[1][2]用分贝作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符号用dB表示。
    [3]频率指物体1s振动的次数,单位为Hz。发声体1分钟振动120次,则其1s振动的次数为2次,即发声体振动的频率为2Hz。
    15.红色 牛顿 蓝。
    【详解】[1]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因为不同颜色的光经过三棱镜的折射本领不同,红色光的偏折程度最小,所以位于最上方A处的是红色光。最早通过实验研究光的色散的科学家是牛顿。
    [2]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
    16.3 5 不变 能
    【详解】[1]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当兔斯基到镜面的距离为3m时,像到镜面的距离也为3m。
    [2][3]若兔斯基向平面镜靠近0.5m,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和物的大小相同,故像的大小不变,她与镜面的距离是
    则它和像的距离是
    [4]由于成的像是虚像,在镜面后放置物体是不影响成像的,故在镜后放一物体并不妨碍光的反射,同时也不会妨碍成像,所以这时兔斯基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17.(1)振动 (2)大于 (3)能量 (4)声源
    【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溅起水花,这个现象表明发声体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大,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小,所以,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当人们在雪山中大声说话时,因为声音能传递能量,所以就有可能诱发雪崩。
    (4)噪声的减弱途径有: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以及人耳处,观众在音乐厅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静音,目的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8.CD OF 30 AB的左方
    【详解】[1][2][3]根据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且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在同种介质中,由图可知,CD为法线;根据折射定律可知,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在不同的介质中,因此可确定EO是入射光线、OF为反射光线、OG是折射光线,AB是反射面和折射面,且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入射角,则入射角为
    [4]图中可知入射角小于折射角,说明光是从玻璃中斜射入空气中,因此AB的左方为玻璃,右方为空气。
    19.反射 振幅
    【详解】[1]光照射到平面镜上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
    [2]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橡皮膜,使橡皮膜发生振动,橡皮膜振动的振幅于取决于声音的响度,声音的响度越大,橡皮膜和平面镜振动的振幅就越大,平面镜振动导致光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发生变化,导致光斑晃动,故声音的响度越大,光斑振动的振幅越大。
    20.44 增大
    【详解】[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的规律作图:
    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7°角,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为
    α=90°-37°=53°
    则折射角的大小为
    90°-(83°-37°)=44°
    [2]入射点不变,若该光束靠近液面,入射角增大,则折射角也增大。
    21.传播过程中 声源处
    【详解】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1]城市道路两旁植树,穿城而过的高铁两旁建有隔音板,这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2]“入座即静,入座即学”中的“静”是通过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22.左 不变 变小 烟雾
    【详解】[1]水槽内没有注水时,光沿直线传播,照射到O点;当向水槽内注入适量的水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偏向法线,因此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左侧。
    [2]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折射光线逐渐向左移动,但是入射角不变,折射角的大小也不变。
    [3]停止注水,增大激光束和水面的夹角,则入射角减小,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
    [4]实验中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并不清晰,为解决此问题,可以在水面上方喷了一些烟雾,从而显示光的路径。
    23.(1)
    (2)
    【详解】(1)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可知,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故先作出S关于平面镜对称的点,连接,与平面镜相交的点即为光线的入射点,连接入射点和S,即为入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2)分别作出A、B两点的对称点A'和B',连接A'和B'即为物体AB所成的像A'B',如下图所示:
    24.(1)
    【详解】作光线a、b的反向延长线(虚线)、交点S′,连接S与S′,作SS′的垂直平分线,即为平面镜MN的位置,分别连接发光点S与两条反射光线a、b与平面镜MN的交点,即为两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25.(1)
    (2)
    【详解】
    (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先作出在第一次反射时的法线, 再由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第一次的反射光线,同理再作出在第二次反射时的法线和第二次的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2)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首先过入射点画出法线,然后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第一次的折射光线;光再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过入射点画出第二次的法线,根据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画出对应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26.
    【详解】(1)根据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从点向平面镜作垂线并取等长,画出点光源;连接点与平面镜上的入射点,画出射向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2)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据此画出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27.(1)
    (2)
    【详解】(1)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体通过平面镜成虚像,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塑料板在镜后不影响物体成像。分别作物体S两个端点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然后用虚线连接,即为物体S在平面镜中的像S′,如下图所示:
    (2)由题可知,在缸底C点和墙上B点照出两个光斑,这两个光斑分别是由光的折射和光的反射形成的;先作激光笔在A点关于水面的对称点,即A点的像的点;因为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过像点,所以再连接像点和B点,连线与水面的交点O为入射点,连接OC,即为折射光线,再连接AO,即为入射光线,最后连接OB,即为反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28.
    【详解】凸透镜对三条特殊光线的折射特点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29.
    【详解】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凹透镜的焦点;光线在水面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作图如下:
    30.(1) 蜡烛 倒立 实像
    (2)变大
    (3)A 见解析
    (4)变小 不变 不变 减弱
    【详解】(1)[1][2][3]利用针孔照相机观察蜡烛的成像时,孔对着蜡烛,可观察所成的倒立的实像。
    (2)将蜡烛靠近针孔照相机少许,物距变小,像变大。
    (3)[1][2]探究小孔大小对成像的影响,小孔的形状不变,只改变小孔的大小,故A满足实验要求。
    (4)[1][2]正对着太阳,保持纸板与地面距离不变,刚开始时,白纸上光斑是孔的影子,故大小将变小,光斑亮度不变。
    [3][4]当小孔足够小时,此时光斑是太阳的像是圆形,继续移动覆盖的卡片,减小通光孔的大小,白纸上光斑大小将不变,光斑亮度减弱。
    31.(1)刻度尺
    (2)见解析
    (3)像和物大小关系
    (4)不能
    (5)相等
    (6)不动
    (7) 较暗 不能
    (8)B
    (9) 见解析 不变
    【详解】(1)平面镜成像时,为了探究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的关系,需要刻度尺测量出物距和像距的大小,所以用到的工具是刻度尺。
    (2)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3)在玻璃板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与蜡像A的像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相等,故这样做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4)虚像是不能成在光屏上的,故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这时,观察者直接对屏观察,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5)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分别测量两点到镜面的距离,可得出的结论是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
    (6)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所以如果将玻璃板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观察到蜡烛A的像不动。
    (7)[1]在比较明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都在射出光线,干扰人的视线,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蜡烛是最亮的,蜡烛射向平面镜的光线最多,反射光线最多,进入人眼的光线最多,感觉蜡烛的像最亮。所以最比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2]在实验中,用一支相同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是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和比较像的大小,若将另一侧的蜡烛点燃,结果使得玻璃后面太亮,更不容易发生反射,所以像会更不清晰。
    (8)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应进行多次实验,若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操作不是很方便,且改变玻璃板的位置时,物距发生变化,像距也会发生变化,还需要再次移动蜡烛B才能使蜡烛B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所以应采取B项操作。
    故选B。
    (9)[1][2]璃板有两个反射面,都会发生反射现象,两个反射面各成一个像,因此若观察到玻璃板后面有两个像则原因是玻璃板前后面各成一个像。
    32.(1)不一定
    (2)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
    (3)不正确
    (4) 32 B
    【详解】(1)实验中应选择表面较粗糙的光屏来承接光路,打开激光光源,当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不一定发生改变;因为光垂直界面入射时,传播方向不变。
    (2)小华将折射光线所在的半个光屏向后折转一个角度,她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为了验证: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
    (3)解决第(2)问的错误后,保持入射光线不变,向水槽中缓慢地持续加水,小华发现折射光线在水槽底部形成的光斑逐渐向左移动,于是她认为折射角在逐渐变小。她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因为入射角不变,折射角也应该不变。
    (4)[1]根据在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当入射角为45°时,折射角为32°,所以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角为45°,对应的入射角等于32°。
    [2]根据表一,当入射角等于30°时,折射角等于22°;当入射角等于45°时,折射角等于32°;当入射角等于40°时,折射角应该在22°和32°之间,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A
    D
    B
    B
    A
    A
    C
    D
    题号
    11
    12








    答案
    B
    C








    相关试卷

    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期末综合测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期末综合测试卷,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2025学年度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度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卷,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试题: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学习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