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____即景》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315192/0-173041734448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习作:____即景》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315192/0-173041734449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习作:____即景》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315192/0-173041734450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枫桥夜泊》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长相思》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四季之美》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鸟的天堂》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月迹》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统编版(2024)五年级上册习作:____ 即景教案设计
展开一、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按照一定顺序描写景物,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
2. 学习通过多种感官观察景物,丰富写作内容,能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和动态描写、静态描写等方法,使文章生动形象。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和描写景物,突出景物的动态变化。
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描写方法,使文章生动有趣。
2. 教学难点
观察景物的动态变化,并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
如何在描写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使文章富有感染力。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读写结合法、直观演示法
四、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包含自然风光图片、视频等素材。
2. 学生提前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做好观察记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同学们,大自然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它变幻无穷,时刻为我们呈现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比如,日出时太阳缓缓升起,光芒万丈;日落时余晖洒满天际,绚丽多彩;雨中的世界朦胧而清新;雪中的大地银装素裹,宛如童话世界。(教师边描述边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
2.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单元的写作——《____即景》。(板书课题)请同学们把题目补充完整,你想写什么即景呢?(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点评)
(二)审题指导
1. 出示教材中的写作要求,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思考以下问题:
“即景”是什么意思?(“即景”指眼前的景物,强调当下所看到的景色。)
本次写作的范围是什么?(可以写自然现象,如日出、日落、下雨、下雪等;也可以写自然景观,如田野、森林、河流、校园一角等。)
写作时要注意什么?(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注意融入自己的情感。)
2. 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然后请小组代表发言,全班共同总结。
(三)写作指导
1. 确定写作对象
同学们,你们已经提前观察了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现在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们的观察内容,说说你观察到的景物有什么特点,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
小组交流后,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在全班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出一些常见的写作对象,如日出、日落、星空、云、雾、雨、雪、校园的操场、公园的湖泊等,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从这些常见的对象中挖掘出独特的视角和感受。
2. 观察景物特点
要想写好景物,首先要仔细观察。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己的观察过程,想一想你是从哪些方面观察景物的?(引导学生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以“雨中即景”为例,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下雨时,天空是什么样子的?雨丝是怎样的?落在地上、树叶上、屋顶上有什么声音?雨中的空气有什么味道?你触摸到雨水时是什么感觉?
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记录,在小组内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景物特点,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互相补充和提问。
3. 理清写作顺序
描写景物要有一定的顺序,这样文章才会条理清晰。常见的写作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游览顺序等。同学们,你们打算按照什么顺序来写自己观察的景物呢?
以“日出即景”为例,教师引导学生可以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时间顺序进行描写。在描写日出前,可以先写天空的颜色、周围环境的变化等;日出时,重点描写太阳升起的过程,如太阳的形状、颜色、光芒的变化等;日出后,可以写天空、大地被阳光照亮后的景象。
对于写自然景观的同学,教师引导他们可以按照空间顺序,如从上到下、从远到近、从左到右等进行描写。例如,写校园的操场,可以先写操场远处的教学楼、树木等,再写操场中间的草坪、跑道,最后写操场旁边的篮球架、花坛等。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自己选择的写作顺序,并简要说说理由。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梳理思路。
4. 描写动态变化
本次写作的重点是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同学们,你们在观察中发现景物有哪些动态变化呢?(引导学生回忆景物在不同时间、不同状态下的变化特点)
以“云即景”为例,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云在天空中是如何移动的?它们的形状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一会儿像什么,一会儿又像什么?在描写云的动态变化时,可以运用一些动词,如“飘”“游”“变幻”“涌动”等,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观察到的景物动态变化,并用简单的语句描述出来。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5. 运用修辞手法和描写方法
为了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我们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和描写方法。同学们,你们在平时的阅读中都积累了哪些修辞手法和描写方法呢?(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板书: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动静结合、细节描写等)
以“雨中即景”为例,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如“雨丝像牛毛一样密密麻麻地飘落下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如“雨滴在树叶上欢快地跳舞”;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如描写雨中静止的树木和飘落的雨滴,形成动静对比,突出雨景的特点。
学生在小组内选择自己喜欢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方法,对刚才描述的景物动态变化进行修改和完善,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6. 融入情感
写景的文章不仅要写出景物的美丽,还要融入自己的情感,这样才能让读者产生共鸣。同学们,当你观察到美丽的自然景色时,你有什么感受呢?(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景物的喜爱、赞美、惊叹等情感)
以“日落即景”为例,教师引导学生在描写日落时,可以融入自己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如“夕阳西下,那美丽的余晖仿佛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一份珍贵礼物,让我陶醉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对观察景物的情感体验,并尝试将情感融入到自己的写作中,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用真挚的语言表达情感。
(四)范文赏析
1. 出示一篇优秀范文《雨中即景》,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学生认真倾听,边听边思考:
雨中即景
夏日的午后,我独自一人坐在窗前,静静地看着窗外的世界。天空阴沉沉的,仿佛被一块巨大的灰色幕布遮住了,让人感到有些压抑。
不一会儿,淅淅沥沥的小雨点从天空中飘落下来,像是一群顽皮的小精灵在空中翩翩起舞。起初,雨点很小,很稀疏,轻轻地落在地面上,溅起一朵朵小小的水花,就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在跳动。我忍不住伸出手去,想要接住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可是它们却调皮地从我指尖溜走了。
渐渐地,雨越下越大,雨点也变得密集起来。“噼里啪啦”地打在窗户上,仿佛是在演奏一首激昂的交响曲。我透过窗户向外望去,只见街道上的人们纷纷撑起了雨伞,五颜六色的雨伞就像一朵朵盛开的花朵,在雨中缓缓移动,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路上的积水越来越多,汽车驶过,溅起一道道高高的水花,就像一条条银色的水龙在飞舞。
不知过了多久,雨终于渐渐停了。天空变得明亮起来,太阳也从云层中露出了笑脸。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夹杂着泥土的芬芳和青草的香气,让人感到神清气爽。我迫不及待地走出家门,去感受这雨后的美好。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感受着这清新的空气,心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这场雨中即景,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成为我生命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这篇文章写了什么景物?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作者是怎样描写景物的动态变化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和描写方法?
文章中融入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 学生听完范文后,自主思考以上问题,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
3. 小组代表发言,全班共同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对范文进行详细分析和总结,引导学生学习范文的优点,如清晰的写作思路、生动的语言表达、细腻的情感融入等。
(五)学生写作
1.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思考,结合刚才的写作指导,开始动笔写作。教师巡视教室,关注学生的写作情况,及时给予个别指导和帮助。
2. 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工整,保持卷面整洁,合理安排时间,争取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文初稿。
(六)修改评价
1. 自我修改
学生完成作文初稿后,引导他们自己认真读一读,检查一下文章是否符合本次写作的要求,有没有错别字、语病,语句是否通顺,标点符号是否正确,景物的描写是否生动形象,动态变化是否突出,情感是否融入等。
学生根据自我检查的情况,对作文进行初步修改,修改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换阅读。
2. 小组互评
小组内成员互相阅读作文,按照教师提供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写作顺序是否清晰;景物特点是否突出;动态变化描写是否具体;修辞手法和描写方法运用是否恰当;情感是否融入;书写是否工整,卷面是否整洁等)进行评价,并用红笔在作文中画出好词好句,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修改建议。
小组内成员互相讨论交流,每个学生根据小组其他成员的建议,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再次修改。
3. 全班展示评价
每个小组推选一篇优秀作文在全班进行展示。展示时,由作者本人朗读作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听完后进行评价。
评价时,先由作者本人说说自己的写作思路和感受,然后其他同学从优点和不足之处两个方面进行评价,重点评价文章中景物的描写、动态变化的表现、修辞手法和描写方法的运用以及情感的表达等方面。教师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和点拨,对优秀的地方给予肯定和表扬,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展示评价结束后,将优秀作文张贴在教室的“作文园地”,供全班同学学习欣赏。
(七)课堂总结
1.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如何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并且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还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和描写方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同时,我们也学会了在写景的文章中融入自己的情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继续保持一颗善于观察的心,用自己的笔记录下更多美丽的瞬间,让我们一起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享受写作的乐趣。
(八)作业布置
1. 课后,请同学们将自己的作文认真誊写在作文本上,要求书写工整,格式规范。
2. 阅读一些描写自然风光的优秀文章,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六、教学反思
在本次写作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和景观,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写作技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能够按照要求进行观察和写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部分学生在描写景物的动态变化时,语言还不够生动准确,修辞手法和描写方法的运用还不够熟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增加阅读和写作的练习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我也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大胆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见解,让每一篇作文都充满个性和活力。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习作:____ 即景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6086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习作:____ 即景教学设计</a>,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课时,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习作:____ 即景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习作:____ 即景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视频引入,激发兴趣,互动交流,分享经历,明确要求,指导方法,自主习作,互评互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习作:____ 即景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习作:____ 即景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方法指导,师生共同讨论,小组交流,练习表达,拟提纲,练习写作,组内评议,练习修改,集体评议,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