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统编版(2024)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4 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堂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4 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堂教学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行路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1.了解诗词以及七言律诗在形式上的特点。2.诵读诗歌,体会诗人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熟读成诵。3.分析作品的意蕴和艺术特点,感受诗歌中蕴含的哲理。
字梦得,晚年自号庐山人。
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政治上主张革新。
刘禹锡(772年——842年)
诗文:《陋室铭》《竹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天论》三篇,具有唯物主义思想。
·公元793年,22岁进士及第,一路升至监察御史。·唐顺宗即位后,刘禹锡参与“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屡遭贬谪。·公元805年,34岁,连续遭贬十年。·公元815年,44岁,再度遭贬十二年。·公元826年,55岁,罢和州刺史返回洛阳。·公元842年,71岁,迁太子宾客,卒于洛阳,追赠户部尚书,葬于荥阳。
本首律诗的韵律和节奏有何特点呢?
自由朗读诗歌,边读边感受律诗的特点。结合先前所学,分析诗歌的押韵,圈画押韵字,划分诗歌的节奏。再次诵读,读出节奏,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答谢,以诗相答的意思。
请结合白居易的诗作以及课下注释,自选角度,赏析诗歌。
本意为用力拉开弓。这里形容诗人用力拿过朋友的酒杯,不容拒绝。说明诗人的热情、真诚和豪爽。
刘禹锡被贬生涯达二十三年之久。
应该被。合,应该。是与命中注定相符合的应该。
自由朗读白诗、刘诗以及课下注释。联系诗人的生平经历及创作背景,读懂诗歌内容,想象诗歌画面,从词语运用、修辞手法等角度赏析诗作。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各小组完善答案,并做好记录,选择代表作答。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沉郁中见豪气奔放中有哲思
诗人复杂的情绪是通过哪些意象表现出来的?有着怎样的感情基调?
自主思考:诗人复杂的情绪是通过哪些意象表现出来的?圈画意象,把握意象的特点,结合内容和背景,体会感情。小组讨论,统一看法,选派一位代表规范作答。
你从以下的名句中体会到了有关刘禹锡的哪些内容呢?
虽已年老,但同样可以有所作为。正如诗人说自己是“病树”,但枯木犹有逢春时,病树亦能长新枝。
人们悲秋,而刘禹锡却能积极乐观看待。正如白居易看待刘禹锡的遭遇是同情与不平,而刘禹锡自己却能超脱豁达。
人生是一个不断被磨洗的过程,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刘禹锡就是这样一个愈挫愈勇的人。
你能试着记忆并背诵本诗吗?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心情的句子是:
找出《行路难》《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两首诗歌中共用的意象,说说其内涵所在。
舟是人们到达彼岸的希望,是独自漂泊的游子思念故乡的缩影,是情系亲友别离的见证,是仕人远离尘嚣的寄托,更是向往自由的象征。
李白此处用伊尹梦见乘船经过太阳旁边的典故,以此来寄托用世之思。
刘禹锡此处以“沉舟”自喻,表达“二十三年弃置身”的悲辛,同时也是反跌千帆竞过的豪迈。
(1)刘禹锡的诗文,素以表达哲理为长。本首诗给了你怎样的启迪呢?请写一段100字左右的小练笔。(2)大自然中,哪些景物给了你精神上的激励与人生启迪?请写一段100字左右的小练笔。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课内容ppt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时目标,知人论世,走近作者,刘禹锡,探寻背景,初读感知,朗读课文,理清结构,首联回顾贬谪生活,颔联感慨世事变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文内容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时目标,作者简介,背景资料,文体知识,朗读诗歌,解读诗歌,人物指白居易,品味诗歌,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案配套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诗歌预习环节,诗歌内容分析环节,巴山楚水,闻笛赋,烂柯人,诗歌语言赏析环节,课外阅读与拓展环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