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统编版(2024)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月夜忆舍弟教案配套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月夜忆舍弟教案配套课件ppt,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文学常识,创作背景,吟读感知音韵美,译读感知意境美,既写景也点明时令,主旨归纳,针对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这首诗是公元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这首诗就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要求读准诗句中每一个字音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译文: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哀鸣。
既点明秋季,又以孤雁失群,联想起兄弟失散,引发忆弟的情怀。
赏析:首联从视觉、听觉角度写战时边塞秋天的凄凉景象,渲染悲凉气氛。实行宵禁,人行断绝,这是所见;戍鼓声响,孤雁之声,这是所闻。
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译文: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为什么月是故乡明?明明是普天之下共有一轮明月,本无差别,杜甫为什么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亮?
融情于景,在客观实景中融入诗人的主观情感,诗人设想故乡的月亮应该更明更亮,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译文: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
在“有”“无”的对比中,抒发了深沉的思念之情,也寄予了无限的人生感慨。
由上联的“思乡”过渡到这联的“忆弟”,自然贴切。此联概括了安史之乱中广大人民饱经忧患、骨肉分离的痛苦遭遇。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文:寄往洛阳城的家书老是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还没有停止。
进一步抒写诗人内心的忧虑之情。既是写深沉的“忆”,更是对“未休兵”的“愤”。表达了诗人对战乱中流散的家人的担忧和思念。
通过描写边地秋夜凄凉之景,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对亲人深切的担忧和思念,寄予了无限的人生感慨。
【常考名句理解】《月夜忆舍弟》中作者用以幻作真的手法,抒发对故乡思念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往来道路阻隔。B. 首联中的“雁声”以孤雁失群的意象表明诗人与兄弟离散。C. 颈联在“有”“无”的对比中,寄予了诗人无限的人生感慨。D. 尾联写兄弟亲人无法互通书信,自然地由“思乡”过渡到“忆弟”。
【解析】尾联写亲人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繁,生死茫茫更难预料,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忧虑,由“思乡”过渡到“忆弟”是颈联的内容,D项表述有误。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月夜忆舍弟背景图ppt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月夜忆舍弟杜甫,商山早行温庭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月夜忆舍弟优质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课堂导入,了解作者杜甫,指导诵读,读准字音,读出韵律,交流积累,重点积累下面词语,文言积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九年级上册月夜忆舍弟课前预习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第一部分,作者简介,新课导入,第二部分,寻觅背景,新课讲解,第三部分,诗词注释,白话译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