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10.《纸的发明》课堂实录
展开《纸的发明》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 能根据要求和提示,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 3. 能解释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感受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根据要求和提示,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 难点:能解释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感受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师:孩子们,我们大中华悠悠五千年文化,为世界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许许多多优秀的文化传承至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走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库。继续来学习,一起读……生:《纸的发明》师:今天赵老师来给小朋友上课,还带来一个好消息!想不想听?谁来帮我读一读好消息。生:中国造纸文化博物馆要招收小小宣讲员!师:谁知道什么是博物馆的宣讲员?生:它就等于博物馆的介绍员。师:要当上宣讲员还要过三关,接受过三关的挑战,你就能当选了!你们有没有信心?二、第一关:懂历史1.排一排:请把造纸术发明以前人们文字记录的地方按照发展顺序排序。 ①帛;②龟甲、兽骨、青铜器 ;③竹片、木片排一排:请把造纸术发明以前人们文字记录的地方按照发展顺序排序。 2.辨一辨:下面的说法对吗?在“帛”上不能写字的原因是太轻了。在“帛”上写字不能普及的原因是:太轻便了。3.说一说:为什么人们把一个人学问高说成“学富五车”。师:恭喜大家通关了!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纸发明的过程。在造纸术发明以前,人们把文字刻在……生:龟甲和兽骨,青铜器上、竹片和木片上。后来又在帛上写字。师:到了西汉时代,人们开始学造纸了。一开始,人们在……生:放蚕茧的面席上留下薄片,后来又用麻造纸。 师:那么到了东汉时代,纸又发展到怎么样的一个情况?接下来,我走进第二关。三、第二关:会研究师:研究第四自然段,它是围绕哪一句话、哪一个意思来介绍的,请孩子们自己读懂第四自然段找一找,想一想。生自学后反馈交流师: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一个意思来讲的?生:蔡伦改进造纸术。师:你是从哪一句话读出来的?你来读。生: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林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师:这么长的的一句话,我们一起读。生读:大约一千九百年…师:这么长的一句话,他能提炼出来这么简短的一个词句,这叫会提炼信息。(板贴: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真好,请你也学着这个同学把这个信息提炼出来填写在这个方框里。生填写师:这一段话围绕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自己默读课文,快速找一找。生:第一方面是蔡伦怎么造纸的,第二方面是蔡伦造纸的方法传承下来的原因。师:请你找一找蔡伦怎么造纸的?哪句话写到了,你来读。生:他把树皮、麻头、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师:找对了吗?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一部分讲的是……生:蔡伦造纸的过程板书:造纸过程师:接下去介绍的是……我们读一读这句话。生: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师:这句话讲的就是……生:蔡伦造纸传承的原因板书:传承原因师:那么蔡伦他到底是怎么造纸的?他造纸的过程是怎样的?请默读这一句话,提炼信息。师:你更欣赏哪一位?你说。生:我更欣赏第二位的,因为第二位把第一个方框只用了一个数字词语,而第一位用一句话。师:哦,我明白了。你看第一位徐江云小朋友,他说把树皮、麻头、破布切断,那么树皮麻头破布就是原料,你看用了一个词就把这些全部包括进去了,这就是概括。好,那我们一起来说说蔡伦造纸的过程。首先他把原料打碎,然后浸在水里捣成浆,接着捞出晒干就成了轻便好用的纸。这就是蔡伦造纸的过程。板贴:切碎原料、捣烂成浆、捞出晒干、轻便好用的纸播放造纸视频师:孩子们,刚才你们看到的视频可不是一千九百多年前的,它是最近拍的。你看到了现在在我国很多地方还是用这样的方法来造纸,刚才你看到哪些步骤是跟蔡伦造纸的过程是一样的?生:捣烂成浆过程是一样的生:我看到捞出来晒干的过程是一样的师:跟以前的方法一模一样,用我们课文当中的一个词就叫…生:传承板书:传承师:我们知道在历史发展的过程,在蔡伦造纸之前,已经有一些造纸的方法。那为什么只有蔡伦造纸的方法传承下来?生:因为在蔡伦还没有改进造纸术之前,那些人造的纸都有很明显的缺点。师:蔡伦造纸是怎样的?课文当中的句子是怎么写的?你把它找出来读一读。生:他把树皮、麻头、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师:蔡伦造纸有什么优点?所以他传承下来了。生: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 师:课文是这样写的,你理解吗?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你说!生:因为这样造纸就可以大量制造,很多人都可以用到纸。而且非常轻便好用。师:为什么可以大量制造?生:因为它的原料非常简单。师:什么原料?哪些原料?生:就是树皮、麻头和破布。 师:我知道你已经读懂这句话了,好的,那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造蔡伦造纸方法传承下来的原因。因为……生:因为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师:所以,蔡伦造的纸,后人给他专门命名为蔡伦纸。孩子们,一种纸,用一个人的姓名来命名,你觉得怎么样?这说明了什么?生:说明那个人很伟大师:既然蔡伦那么伟大,课文当中为什么说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他为什么不说他发明了造纸术?生:因为它前面已经有很多人懂得用麻头,用薄写字之类的。蔡伦只是改进了造纸术,把它变得既轻便而且价钱不太贵了。师:如果是发明又是怎么回事?生:以前从来没有人造过纸,蔡伦造出的纸师:前面从来没有人做过的事情能说发明,所以,课文用改进这个词用得太恰当了。我们一起读这个词。(板书:改进)那我们要去研究研究蔡伦是怎样吸收前人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四、第三关:会合作师:默读第三、四段,然后四人小组完成。一、提取信息,完成鱼骨图。二、说说蔡伦吸收了哪些经验,改进了造纸术?分小组学习,交流反馈:师:说一说蔡伦是怎样改进造纸术的?你前面要有一句话总结发言,蔡伦是这样改进造纸术的。生:蔡伦是这样改进造纸术的,他先切碎原料,然后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最后变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最开始的造纸方法是放蚕茧的面席上留下薄片,但这里的缺点就是很贵,因为它没有那么多,只能制造的比较少,优点就是可用于书写。后来到了西汉时代,人们懂得了用麻来造纸,麻纸它的优点就是轻便,缺点也比较明显,就是不便书写和粗糙。后来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它的优点就是轻便好用,原料易得到和价格还很便宜。师:谢谢你们,讲得真好,语言非常的清晰,而且也概括了主要意思。我有一个问题,如果谁能够把这个问题解决了,那我可以直接让他晋升为小小宣讲员,行不行?生:行。师:我听着你们的介绍,我知道那时候用麻造纸粗糙,不便书写,那么蔡伦是用什么方法改进这个缺点的?生:本来用麻造纸的时候他是没有捣烂的,然后蔡伦造纸的时候他就把它给捣烂成浆了,这样子的话就比较光滑,容易书写,不像用麻造纸的时候很粗糙。师:你们同意吗?可以有补充。生:因为单纯就是用麻来造纸的,而蔡伦改进他用了树皮破布使它更光滑了。师:光用这些原料会光滑吗?还要干什么?还要捣烂成浆,这个是非常关键的,对不对?真好,这个孩子可以直接晋升为小小宣讲员,来,请你上来,大家掌声恭喜他。师:你们通过刚才的三轮通关考核,全都通过了小小宣讲员的考核,高兴吗?掌声送给自己。五、宣讲师:好,那小小宣讲员要上岗,上岗之前我们要做一些准备,谁把这个要求读一读?师:接下来就请小小宣讲员带上证件上岗。我们来到了中华造纸文化博物馆,我们先走进博物馆的大门,来到第一个主题馆是什么主题馆?哪一组的小宣讲员来给大家宣讲,请你。生:大家好,我是宣讲员陈星辰,欢迎大家来到通史馆。今天我为大家介绍的是纸的发明的过程,在造纸术发明以前,人们把文字刻在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木片上。后来到了西汉时代,人们把人们发现用蚕茧制作丝绵时留下的薄片可用于书写。到了东汉时代,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后来造纸术传到了全世界,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以上就是我的讲解,谢谢大家。师:你看游客为你鼓掌了,但是游客们你们听着小宣讲员的讲解。有没有听出点什么问题?听到了,我看我们游客知识也是很丰富的,你说。生:西汉时代的用麻造纸怎么没了?生:汉时代他是怎么造纸的,也要提一下怎么造纸的?他只说了改进了造纸术。师:我明白了,还要把蔡伦怎么造纸的过程也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接下来,我们走进另外一个主题馆,什么主题馆?宣讲员,请。生:大家好,我是博物馆宣讲员苏雨欣,欢迎大家来到工艺主题馆。今天我要为大家讲解的是蔡伦造纸的过程,首先他先把原料切碎,再把它们捣烂成浆,接着把它们接着再把它们捞出晒干,就制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了。以上就是我的讲解,请大家移步至下一个展馆进行参观。师:还要叫大家移步下一个展馆,入情入境,谢谢你。我们就跟着讲解员来到下一个主题馆,什么主题馆?这里要由游客来提问,我作为游客我向宣讲员提一个问题,宣讲员蔡伦造纸之前还有一些造纸的方法,那为什么最后只有蔡伦造纸的方法传承下来?请你为我们游客们讲解一下,好吗?生:大家好,我是宣讲员杨安杰,欢迎大家来到蔡伦成就馆。下面由我为大家介绍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第一,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非常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非常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求。第二,蔡伦改进的造纸术工艺更加好了,可以造出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以上就是我的介绍,谢谢大家。师:听到这儿我作为游客又要提问了,蔡伦,你刚才提到造纸用的原料很重要,我请问他用的是什么原料?生:他用了码头破布,码头破布,还有树皮。师:你们听明白了吗?我们这一趟游中华文化造纸博物馆收获真多。大家感谢小小宣讲员们,掌声真好。孩子们,课堂上大家用行动来传承中华文化,向大家宣讲了中华造纸文化,那么也希望我们孩子们回家去也做好小小宣讲员,把中华造纸文化向你的父母,向你的弟弟妹妹,向你周围的朋友去宣讲,好不好?这一节课我们就学到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