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我不能失信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我不能失信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故事导入, 引出“守信”,聚焦“守信”,整体感知,围绕“守信”, 品句析词,阅读推荐,迁移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我不能失信》是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略读课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通过对人物语言、行为等的描写,使学生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在思想上受到熏陶和感染,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诚实守信。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教学时要紧扣语文要素,从“失信”入手,学生自主质疑,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解难懂句子的方法来解疑,在解疑过程中,通过圈画关键词句、朗读、讲故事等方式,让学生们看到一个真真实实的小庆龄,真切感受到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教学目标
1.识字与写字:通过课文朗读,会认会读会写“风和日丽、鸽子、叠花篮、扑空、歉意、诺言、坚定、失信、守信”等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风和日丽、扑空、歉意、失信、守信”等词语。
2.阅读与鉴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课文结尾宋庆龄的话;通过关键语句,关注人物动作、对话体会并学习人物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3.表达与交流:结合课文及生活实际与同学交流自己在与别人相处时得到的启示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 “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这句话,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教学难点:
透过对话和动作来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体会人物可贵品质。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引出“守信”
1.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 今天老师就为大家讲讲《曾子杀猪》的故事。(师讲故事)
2. 听完这个故事, 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将话题聚焦“诚实守信”上, 并相机板书“守信”)追问: 如果曾子真的就是在和孩子闹着玩, 不杀猪,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呢?想一想?(由此引出“失信”, 不守信, 就是失信)如果你是曾子, 你会怎么做?互相交流,引出课题。(板书课题:我不能失信)
3.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生齐读课题)这里的“我”是谁呢?(宋庆龄)
4. 出示宋庆龄简介, 并思考:小庆龄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句话? 你从她的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题目就出自她说的话中)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二、聚焦“守信”,整体感知
1. 从小庆龄的这句话中, 我们读出,做人要诚实守信,要像曾子一样恪守诺言。那小庆龄又是怎么做到守信的呢?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起来看老师给的自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画出关键语句,试着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 指读课文, 认读生字新词,重点识读:
宋庆龄 宋耀如 歉意 道歉
(1)认识宋耀如, 他是宋庆龄的父亲,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之一, 宋氏家族的奠基人。
(2)课件出示“歉意”和“道歉”两个词语在文中的句子, 先指导学生读通、读顺这两个句子, 再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歉意”和“道歉”的意思。
3. 熟读课文, 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1)引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抓住课文最后一段话,也就是小庆龄说的那句话。在理解“后悔”一词的意思后,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小庆龄“不后悔”的主要原因, 并圈画出关键语句。
(2)根据对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梳理,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围绕“守信”, 品句析词
1.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去伯伯家做客, 还是留在家里等小珍教她叠花篮,小庆龄她是怎么做的? 作者是怎么把整个过程写下来的呢? 请大家边读课文边思考。
2. 精读第2—9自然段, 指导读好对话。
(1)从她与爸爸、妈妈的对话中, 你读出了什么? 抓住爸爸“奇怪地问……”和妈妈“望着庆龄笑了笑, 说……”以及他们的劝说、商量(两个问号)与认可夸赞, 体会侧面描写的好处, 更好地反衬出小庆龄的决心和守信。
(2) 重点品读课文的第6、8自然段。品读第6自然段时, 抓住两个“不行”和三个“!”;品读第8自然段
时, 抓住“不”“可是”“并没有”“不能”等词语, 以及后面的“!”来感受小庆龄在说话时候的坚决。
(3) 小组内分角色朗读,加深理解和体会。
3. 对比朗读课文的第1、
10自然段,引发思辨。小庆龄留下来了, 那她又是怎么做的呢? 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1) 指读, 说说她是怎么做的? 联系上下 文理解“耐心”, 引导学生用上“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说小庆龄耐心等候的过程,并抓住“直到”一词的妙处, 让学生体会时间非常长,但是她还是耐心等待。(2) 思辨:为什么说,平时很熟的曲子, 今天却总是弹不准? 与前面的“耐心等候着”是不是矛盾呢?(不矛盾,“耐心等候着”是等小珍来家里, 而“总是弹不准”则是心里还一直惦记着小珍为什么还没有来, 希望小珍能快点来。从前面的“一会儿……一会儿……”“又”也能看得出来。)
(3) 再读这段话, 从中还能读出什么来呢? 引导:要想做到时时处处守信, 容易不容易呀?(让学生在此通读课文,体会小庆龄等候其实也是不容易的, 也就是说要做到时时处处守信不是很容易,但她做到了)
(4) 指读第1自然段,在知道要到伯伯家去的时候,小庆龄有什么表现呢? 抓住“特别高兴”“盼着”, 以及对鸽子外貌的一段描写, 体会所流露出来的喜爱。但小庆龄为了守信放弃了。
4. 聚焦重点语句, 拓展迁移。此时,你就是小庆龄,一个人在家, 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如果这时候小珍突然出现在你的面前, 你最想对她说什么?(天汪学生的回答,止面引导, 不要将埋怨的情绪流露出来, 这样更能衬托出小庆龄的人物形象)
(1) 如果是你, 你又会怎么对心疼你的妈妈说呢?
出示:“一个人在家, 是很没劲。可是, 我并不后悔, 因为我没有失信。”小组之间进行对话交流。
追问: 你们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引导学生联系上文中小庆龄一个人在家一会儿看书,一会儿弹琴,但总是弹不好, 直到中午爸爸妈妈回来, 小珍也没有来⋯⋯以及知道要去伯伯家做客时特别高兴的心情。感受“很没劲”,但是她没有失信, 所以不后悔,同时让学生体会要想做到时时处处守信确实是很不容易的。
(2) 小庆龄没有后悔,我们不仅能从她说出来的这句话中读到她的心声, 还能从哪些地方读出她不后悔?(引导学生关注这句话的提示语, 仔细品味)说说你们从“仰起”这个词语又读出什么了?(不后悔, 没有失信,还很乐观⋯⋯)
(3) 结合前面“学习提示”中的那句话“在现实生活中, 一个人要做到时时处处守信并不容易”深入理解:一个孩子小小年纪却为守信做出取舍, 十分难能可贵。但是小庆龄却做到了, 齐读这句话“庆龄仰起脸⋯⋯”。
(4) 联系生活, 说说在我们的生活中, 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 我们当时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
(5) 创设情境, 指导说话。
A. 是的, 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事情发生, 我当时坚持下来了, 虽然也很没劲,但是我们也不后悔,因为我们也没有失信。
我不后悔, 因为我知道_。
B. 但是,也有几件事情我没有做好, 读了小庆龄这个故事, 我知道了, 尽管那些事也很没劲、很没意思,但是我不能因此失信。
我后悔了, 因为我知道_。
(6) 教师相机补充出示本单元“语文园地”中关于守信的名言警句, 引导学生在引用这些名言警句的同时力求能把话说完整、说具体。
失信不立。
——《左传》
小信成则大信立。
——《韩非子》
四、阅读推荐,迁移运用
1. 积累有关守信的成语及名言, 并把你喜欢的内容摘抄下来。
2. 推荐阅读《商鞅立木取信》等,结合课文内容,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文中难懂的句子。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我不能失信教案,共4页。
这是一份语文三年级下册我不能失信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揭题,初读感知,拓展升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