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城市第九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B卷)(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319513/0-173047595323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丰城市第九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B卷)(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319513/0-173047595328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丰城市第九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B卷)(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319513/0-173047595329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丰城市第九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B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丰城市第九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B卷)(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计算题,填空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
B.正常人的脉搏约为70次/s
C.学校升旗时演奏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为90s
D.短跑运动员比赛时的速度最高可达20m/s
2.经过一些特殊的测量长度方法的学习,激发了小阳的兴趣,为了测量物理课本内一张纸的厚度,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可直接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B.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就不会有误差
C.测量厚度时,可以使用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
D.测出5本书的总厚度L,再除总页数n,就是一张纸的厚度
3.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于2023年5月30日成功发射,如图所示是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即将完成自主交会对接时的画面,我们用天文望远镜可以看到“天宫”空间站从天空掠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接前,飞船和空间站相对于地球都是静止的
B.对接后,飞船相对于空间站是静止的
C.无论选择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飞船始终是运动的
D.“天宫”空间站绕地球同步运行
4.关于神舟十八号宇航员在空间站谈话时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间站内声音的传播速度为
B.航天员的声音可以通过超声波传回地球
C.在空间站内,叶光富可根据音色判断说话的是哪位宇航员
D.回看谈话场景,用二倍速播放时声音变尖是因为改变了声音的响度
二、实验题
5.如图所示,完成下列实验;
(1)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mm,铅笔的长度为________cm;
(2)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如图甲所示),用停表测量小车通过该路段所用时间(如图乙所示),则该段路程中小车运动的时间为________s,平均速度为________cm/s。
(3)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
B.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C.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圆柱形铅笔杆上;
D.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数n。
①以上实验步骤合理顺序应是________;(填写字母)
②计算该细铜丝直径的表达式是:________;
③如在将系铜丝缠绕在铅笔上的过程中。中间留有空隙,则测出的细铜丝的直径将偏________(大/小/不变)。
6.小西和小杰用带刻度尺的长木板和长方体小木块组装成斜面,测量小车沿斜面运动的平均速度,装置如图所示;
(1)除了如图所示所用器材外,还需要测量工具是________;
(2)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图中AB段的路程为________cm,如果测得时间。则AB段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cm/s;
(3)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会偏________;
(4)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小西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
(5)实验前,老师对小西和小杰说“实验时坡度不宜过大”。小西和小杰想知道原因,于是将斜面的80cm和30cm处分别作为小车运动计时的起点和终点,通过长方体小木块的立放、侧放和平放三种方式改变斜面的坡度,分别进行了三次实验,测量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坡度不宜过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7.某实验小组用一把钢尺、塑料尺、示波器、话筒等仪器研究声音的有关问题,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发出的声音。
(1)若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手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则轻拨与重拨时,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
(2)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保证拨动钢尺的力度不变,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________(选填“高”或“低”);当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钢尺此时振动的频率低于________。
(3)换用塑料尺做此实验,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幅度和频率与钢尺均相同时,听到声音的主要差异是__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4)小明将话筒与示波器相连接,记录尺子发出声音的波形。小明三次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波形如图乙所示。
①小明三次实验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用的同一把尺子进行的;
②三次实验中,图________波形对应的实验尺子伸出桌面长度最短;
③三次实验中,图A和B波形对应的实验,拨动尺子的力度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8.小明在观察如图甲所示的二胡时猜想:弦发声的音调可能与弦的长度、粗细和松紧有关。于是他找来两根粗细不同的钢丝,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装置,拨动枕木AB间的钢丝,四次实验的部分信息如下表所示:
(1)实验中,在钢丝末端悬挂不同数目的钩码是为了改变钢丝的______;
(2)第1、2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音调与弦的______关系,拨动后发现第1次实验发声音调低,则小明可得出结论:当______相同时,弦越______音调越高;
(3)为了探究其余猜想,关于第4次钢丝的粗细选择,要选择______(填序号);
A.细B.粗C.粗细均可
(4)二胡演奏时可通过手指按压、松开、滑动等指法配合产生优美旋律,图丙中小明两手指按压的是音符“3”、“4”位置,为发出“3”音符,他此时最简单合理的操作是:松开______(选填“中指”或“食指”),理由是______。
三、计算题
9.如表是小岩同学乘出租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回答问题并进行计算:
(1)小岩同学乘车这段时间内,这辆出租车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
(2)小岩同学乘该出租车行驶的时间为多少分钟?
(3)请计算小岩同学所乘出租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10.一辆小汽车沿隧道向前匀速直线行驶,在距隧道口山崖740m处鸣笛,司机经4s听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已知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求:
(1)听到回声时声音通过的路程。
(2)听到回声时汽车通过的路程。
(3)汽车的行驶速度。
11.小阳同学家住高阳,假期去北京游玩,小阳爸爸先开车送小阳到保定东站然后乘坐高铁去北京,汽车在行驶途中小阳看到路旁的交通标志牌如图甲所示,汽车的速度表如图乙所示,小阳所乘坐的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图丙所示;(保定到北京路程150km);求:
(1)按汽车速度表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从标志牌到保定东站的行驶时间是多少?
(2)G6704次列车从保定东站到北京西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列车在行驶途中经过一座桥,小阳用手表计时发现列车完全通过桥用时20s,询问列车员知道列车过桥时的平均速度为216km/h,列车长200m,这座桥长度是多少?
四、填空题
12.单位换算:________m,________m/s。
13.小明用塑料卷尺测一张桌子的长度,他不怕麻烦测了五次,五次测量记录分别是:75.1cm、75.2cm、75.1cm、77.2cm、75.3cm,但以上测量记录有一次记错了,是第______次。剔除错误数据后,这一物体的长度应记作____________cm。
14.如图所示,当男游客在网红桥上摇晃时,另一座桥上的女游客带着哭腔对男子喊道:“大哥,你别晃,我害怕!”男游客回:“我晃跟你有啥关系!”当男游客摇晃自己所在的桥时,女游客认为自己的桥是晃动的,她是以______为参照物的;男游客认为摇晃自己的桥与女游客所在的桥无关,女游客所在的桥仍是静止的,是以______参照物的。
15.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速度较小的是___________同学;在第8s末,甲、乙两同学运动的___________(选填“路程”“速度”或“时间”)相等。
16.我们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记录了甲、乙两球分别从a处竖直下落,到b处的过程中每隔1s所处的位置。若ab两处的距离为60cm,则甲球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乙球可认为做______运动。
17.笑树能发出笑声是因为果实的外壳上面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的籽撞击壳壁,使其___________发声,这种声音是通过___________传入我们耳中的。
18.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如果经4s接收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___________米(海水中声速是1500m/s)。但是,超声波声呐却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这是因为___________。
19.为迎接南昌市举办的“校园歌手大赛”,某校合唱团将成员分为高音部和低音部,这里的高、低是指______;在训练时,同学们歌声嘹亮,“歌声嘹亮”是指声音的______。(均选填声音的特性)
五、多选题
20.如图所示,为甲、乙从同一位置同一方向直线运动的图像。由图像可知( )
A.甲和乙同时出发B.乙在3s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甲运动时的平均速度为2m/sD.4s末,甲、乙相距2m
21.如图所示,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通过观察纸屑跳动的幅度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B.乙图中通过观察乒乓球是否被弹起可以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
C.丙图中通过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可以探究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
D.丁图中通过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长度不同的锯条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
2.答案:C
解析:A、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若被测物体的长度小于或接近刻度尺的分度值,需要用累积法,故A错误;
B、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灭误差,故B错误;
C、零刻线磨损的尺仍然可以使用,只是在测量的时候,从其它的整数刻度测起,故C正确;
D、测出5本书的总厚度为L,再数出书的页数,纸的张数为页数的一半,用总厚度L除以总张数n,就是一张纸的厚度,在精确测量时,还应去掉封面和封底,因此一般封面和封底的纸比内页的纸厚,故D错误。
3.答案:B
解析:A、对接前,飞船和空间站相对于地球位置发生了改变,都是运动的,故A错误;
B、对接后,飞船相对于空间站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是静止的,故B正确;
C、选择不同的参照物,飞船的运动状态可能会不同,故C错误;
D、“天宫”空间站的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不同,因此不是绕地球同步运行,故D错误。
故选:B。
4.答案:C
解析:A、空间站内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故A错误;
B、航天员的声音可以通过电磁波传回地球,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
C、在空间站内,叶光富可根据音色判断说话的是哪位宇航员,故C正确;
D、回看谈话场景,用二倍速播放时声音变尖是因为改变了声音的音调,故D错误。
故选:C。
5.答案:(1)1;12.00
(2)32;2.00
(3)C、D、A、B;;大
解析:
6.答案:(1)秒表;(2)40.0;25;(3)小;(4)不正确;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时,小车在B点的速度并不是零,所以从B点由静止释放小车测得的BC段的平均速度并不是正常运动时的下半程的平均速度;(5)坡度过大,运动时间过短,测量时间误差越大
解析:(1)该实验测量速度的原理是;根据该原理除了图示所用器材外,因要测量时间,故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秒表。
(2)由图可知AB段的路程为
由知AB段的平均速度是
(3)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量的时间偏大,根据可知求得的平均速度偏小。
(4)测量小车运动的后半程的平均速度时,从B点静止释放小车的操作是不正确的,因为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时,小车在B点的速度并不是零,所以从B点由静止释放小车测得的BC段的平均速度并不是正常运动时的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5)通过长方体小木块的立放、侧放和平放三种方式改变斜面的坡度,分别进行了三次实验,斜面的坡度变小,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实验结论:斜面的长度相同,坡度越大,小车滑下时速度越大,运动时间越短。故坡度过大,小车运动速度过大,运动时间过短,测量时间误差越大。
7.答案:(1)响度
(2)低;20
(3)音色
(4)①是;②C;③不同
解析:(1)若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不变,振动频率不变,则音调不变,用手拨动其伸出桌边的一端,轻拨与重拨时钢尺振幅不同,则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2)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的力度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频率将变慢,因此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低。
当钢尺伸出桌边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发声频率低于人的听觉频率下限,即钢尺此时振动的频率低于20Hz。
(3)音色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钢尺和塑料尺的材料不同,因此当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幅度和频率与钢尺均相同时,听到声音的主要差异是音色的不同。
(4)①由图乙可知,三次实验得到的声音的波形的形状相同,说明三次实验用同一把尺子进行的。
②由(2)分析可知,用相同的力拨动时(振动发声的响度相同),尺子伸出桌面越长,尺子振动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低;由乙图的B、C两图可知振幅相同,C图表示的声音频率更大,音调更高所以,图C波形对应的实验尺子伸出桌面长度较短;由A、B两图可知,尺子振动发出声音的振幅不同,声音在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相同,即频率相同,说明图A、C波形对应的实验尺子伸出桌的长度相同;由此可知,三次实验中,图C波形对应的实验尺子伸出桌面长度最短。
③图A和B波形,声音的振幅不同,响度不同,说明拨动尺子的力度不同。
8.答案:(1)松紧;(2)粗细;长度和松紧;细;(3)C;(4)中指;当粗细和松紧相同时,弦越长音调越低
解析:如乙图所示,在钢丝末端悬挂的钩码越多,钩码对钢丝的拉力越大,钢丝就绷的越紧,所以在钢丝末端悬挂不同数目的钩码是为了改变钢丝的松紧程度。
对比第1、2两次实验,钩码个数相同说明松紧程度相同,AB间距相同即是钢丝振动长度相同,钢丝粗细不同,说明这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
9.答案:(1)不是;(2)10;(3)72km/h
解析:(1)出租车在起步和停车时,速度大小一定发生变化,而且该车在行驶过程中不可能总是沿直线行驶,所以该车不可能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2)小岩同学乘该出租车行驶的时间为;
(3)由表可知出租车行驶的路程为,行驶时间
则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
10.答案:(1)1360m;(2)120m;(3)30m/s
解析:(1)4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为
(2)声音传播的距离与汽车行驶距离之和等于鸣笛处到山崖距离的2倍,故听到回声时汽车通过的路程为
(3)汽车的行驶速度为
11.答案:(1)0.5h;(2)180km/h;(3)1000m
解析:(1)如图所示,汽车从标志牌到保定东站的路程为25km,汽车速度表显示的速度为50km/h,由可知,汽车从标志牌到保定东站的行驶时间
(2)保定东站到北京西站的路程,小阳所乘坐的列车从保定东站到北京西站经历的时间
则列车行驶的平均速度
(3)列车过桥的速度
由可知,列车完全通过桥行驶的路程
这座桥的长度
12.答案:0.4;20
解析:长度单位换算
速度单位换算
13.答案:四;75.2
解析:第四次的记录结果77.2cm与其它四个测量结果比较,差别最大,所以此数值是错误的,应该舍去,
物体的长度为应记作
14.答案:男游客;河岸
解析:女游客以男游客为参照物时,当男游客摇晃网红桥,他们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女游客认为自己是运动的。
男游客以河岸作为参照物时,女游客所在桥与河岸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男游客认为女游客所在的桥仍是静止的。
15.答案:乙;路程
解析:由图可知,甲在第4~12s运动了10m,则此过程中甲的平均速度为
乙在第0~8s运动了5m,则此过程中乙的平均速度为
可知,乙同学的速度小于甲同学,所以乙的速度较小。
在第8s末时,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同,均为5m。乙运动了8s,甲运动了4s,运动时间不同,由可知,速度不同。
16.答案:0.2;匀速直线
解析:甲球的平均速度为
乙球相同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距离相等,可认为做匀速直线运动。
17.答案:振动;空气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笑树能发出笑声是因为果实的外壳上面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的籽撞击壳壁,使其振动发声,这种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我们耳中的。
18.答案:3000;超声波需要在介质中传播,因此不能用超声波声呐测太空的距离
解析:超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为
由得海水的深度
超声波声呐却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这是因为超声波需要在介质中传播,真空中没有介质不能传声,因此不能用超声波声呐测太空的距离。
19.答案:音调;响度
解析: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高音部和低音部是发声的频率高低不同,这里是指音调。
响度与振幅有关,歌声嘹亮是指声音大,这里是描述响度大。
20.答案:CD
解析:A.由图像可知,乙从0s开始出发,甲从2s开始出发,所以甲和乙不是同时出发,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像可知,乙在3s后路程保持不变,所以乙在3s后保持静止,故B不符合题意;
C.甲从2s开始出发,6s时停止运动,运动路程为8m,则甲运动时的平均速度故C符合题意;
D.由图像可知,甲在4s末运动的路程为4m,乙在4s末运动的路程为6m,所以甲、乙在4s末相距
故D符合题意。
故选CD。
21.答案:BC
解析:A、响度的大小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探究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故A错误;
B、图乙正在发生的音叉把静止的乒乓球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可以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C、图丙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的铃声减小,可以探究-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D、通过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长度不同的锯条,则锯条振动的频率不同,探究的是频率与音调的关系,故D错误。
所以BC选项是正确的。
实验次数
木块放置方式
小车运动的路程s/m
小车运动的时间t/s
小车运动的速度
1
立放
0.5
1.0
0.50
2
侧放
0.5
2.0
0.25
3
平放
05
4.0
0.125
实验次数
1
2
3
4
钢丝
粗
细
细
AB间距/cm
50
50
50
30
钩码个数
3
3
4
3
TAXI
龙岩出租车发票
车号F﹣88888
日期2022﹣09﹣28
上车8:30
下车8:40
单价2.40元
里程12公里
金额14.40元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石莱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A卷)(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期中]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题(B卷),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题(B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实验与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