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一年级上册2.起点和终点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科学一年级上册2.起点和终点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题,学习,重点,难点,教学过程,课堂小结,板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课题
起点和终点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一上
二、学习
目标
(一)科学知识:
明白公平比较的标准是共同的起始线;认识到起点、终点是测量的基本要素。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青蛙跳远的游戏学习标记起点、终点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比较的作用,培养学生利用他们进行认识活动的兴趣。
三、重点
通过青蛙跳远的游戏学习标记起点、终点的方法。
四、难点
感受比较的作用和意义。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游戏导入
1.请两名同学到前面来比跳远。
2.思考:我们怎样才能知道他们两个谁跳的远呢?
3.请同学说出自己的想法(看谁跳的距离远,谁就赢了。)
按照要求做游戏,动脑思考
通过游戏方式导入,为学生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讲授新课
1.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我们再来进行一次跳远比赛。(这一次请同学帮忙画出他们跳的距离)
引导学生说出距离的两端分别是起跳位置和落地位置
2.跳远的起始位置叫“起点”,最终停留的位置叫“终点”,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一下《起点和终点》
活动探究
1.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彩纸,动手折一个小青蛙。
2.体验纸青蛙跳远的活动。
(1)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纸青蛙跳远的活动计划。
(2)小组汇报:画出起点
青蛙跳远
画出终点
比较距离
(3)哪个地方是起点?哪个地方是终点呢?
(起跳的位置是起点;落地的位置是终点)
起点选在青蛙头的位置,终点选在青蛙尾部后面
(4)按照小组汇报的实验计划进行实验。
3.我们通过刚刚的活动,能够比较出相差较大的跳远距离。但是这几个距离谁远谁近呢?
出示:几个起点不在一起的跳远距离图。
4.请同学进行思考:划线只能记录但是没办法比较长短,怎样才能比较出这几个距离哪个远哪个近呢?
5.在纸带上记录纸青蛙跳远的距离,然后减下来,再进行比较。
具体步骤:
画起跳线
标终点
在纸带上标出纸蛙跳了多远
注意:比较纸带时,起点一端要对齐!
二、研讨结果
哪只纸蛙跳的最远?你是怎么知道的?
第1只跳的最远,因为这段纸带最长
三、拓展游戏
请同学们用同样大小的一张纸来折纸飞机,看谁的飞机飞得最远。(用本课的方法进行测量)
重新比赛,画出起点、终点
动手做青蛙
按要求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学生思考并回答
梳理具体步骤
做游戏
通过再次比赛,画出起点和终点,自然地引出比较的课题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既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又能让学生找出比较的特点
通过两组(A组相同起点,B组不同起点)对比,启发学生应该讲起点对其进行比较
通过进一步提问,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梳理具体步骤有利于学生的游戏能有效快速的完成
在拓展游戏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一、判断题
1.在测量距离时,跑道上的纸带作用是铺路。( )
2.起点和终点间的长度是跳远的距离。
二、选择题
下图起点标法正确的是( )。
A B C
1.×
2.√
A
1.在测量距离时,跑道上的纸带作用是测量距离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明白在比较距离时,要标出起点和终点,再用纸带表示距离,最后通过纸带的对比得出结论。
七、板书
在观察中比较
不同方法——不同结果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一年级上册2.起点和终点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2.起点和终点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师板书起点,教师板书终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一年级上册2.起点和终点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