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大单元分课时教学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6322576/0-173054425658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大单元分课时教学设计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6322576/0-173054425666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大单元分课时教学设计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6322576/0-173054425669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教案,共7页。
课 题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第3节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课 型
新授课☑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他课□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2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
课标要求:
1、通过抽象概括,理解速度的定义。知道速度的定义式、单位和方向。
2、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与联系。初步体会极限方法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应用和意义。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及速率的含义。能在实际问题中正确辨析、应用以上关于速度的概念。
3、会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认识如实记录数据、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培养科学的态度。
4、理解速度-时间图像的含义,能用实验数据绘制v-t图像,并会根据v-t图像分析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
5、联系与速度有关的实例,体会物理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增强物理学习的兴趣。
教材分析:
速度概念在学生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学生存在着大量的前概念。在学生以往的学习与生活中,速度概念只讲大小不讲方向,同时对于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很少区分。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知道速度是用空间位置变化除以时间来进行定义,但之前学习速度的时候并没有位移的概念,所以速度学习的难点依然是空间位置表示方法的转变,需要强调速度要用位移比时间而非路程比时间。在学生学习瞬时速度概念时,会第一次接触到极限的思想会有一定的难度,但学生在过去数学学习中接触过该思想,并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该思想应用的实例。这些都为速度概念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
知识储备: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质点、时间、位移这些物理概念有了深入的学习。
能力基础:学生知道位移是矢量,有大小,有方向,本节的学习引入速度物理概念时学生对速度是矢量的理解会更加深入。
思维能力:学习完平均速度的概念后,初步体会瞬时速度用到极限思想,要求学生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在思维逻辑推导过程中,重视物理学习前后逻辑关联。
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1)知道速度的定义式、单位和方向
(2)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及速率的含义
(3)理解v-t图像的含义,并会根据v-t图像分析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
科学思维:(1)通过抽象概括,理解速度的含义
(2)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与联系
(3)初步体会极限法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应用和意义
科学探究:能用实验数据绘制vt图像,并会根据图像理解速度的变化特点。
科学态度与责任:联系与速度有关的实例,体会物理学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增强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物体运动的相关视频,教学图片等
活动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任务
活动一:导入新课
(一)检测导学案完成情况
1.检查导学案完成情况:
2.小组讨论导学案复习内容。
(1)检查学生导学案完成情况;
(2)必要时选讲导学案知识内容。
(1)各小组反馈各组作业完成情况情况;
(2)对导学案偏难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讨论。
(1)导学案完成小组评分;
(2)表扬完成优秀的同学;
(3)鼓励学生努力学习。
(二)展示学习目标
1、通过抽象概括,理解速度的定义。知道速度的定义式、单位和方向。
2、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与联系。初步体会极限方法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应用和意义。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及速率的含义。能在实际问题中正确辨析、应用以上关于速度的概念。
3、会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认识如实记录数据、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培养科学的态度。
4、理解速度-时间图像的含义,能用实验数据绘制v-t图像,并会根据v-t图像分析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
5、联系与速度有关的实例,体会物理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增强物理学习的兴趣。
1、让学生 明确学习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2、课后根据目标,学生自我评价得失情况。并对照目标检测自己的学习情况
(三)视频播放情境导入
播放苏炳添2020年东京奥运会100米决赛视频
新课引入
提出问题1.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有几种方法?结合你身边的实例加以说明。
2.什么是速度?为什么用速度就可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3.表示速度的单位有哪些?速度是矢量还是标量?
认真观看视频,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2、读教材,寻求答案,然后分小组交流讨论,初步建立起速度的概念。讨论完后小组展示答案。
(1)通过学生对视频的观察,初步认识和了解物体的运动的快慢;
(2)听学生的回答情况,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评价小组合作探究能力。
(3)激发学生兴趣,体会速度这个物理量对描述物理运动的重要性
活动二:新课教学
(一)速度
速度
提出问题
1、两辆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经过长短不同的两条路径,同时到达同一终点,这段时间内两辆车位置变化的快慢相同吗?
2、两辆车从同一地点出发,一辆向东开,一辆向南开,路程与时间的比都是20m/s,你认为他们的运动相同吗?位置变化快慢相同吗?
3、为了描述物体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快慢,怎么定义速度?
4、写出速度的表达式、单位、方向
1、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讨论后得出结论:
2、认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3、根据相关要求,在草稿纸上写出相关物理表达式。
4、深刻体会物理概念学习的重要性。
1、通过学生对物体运动情况的分析对学生进行评价,激活学生的物理科学思维.
2、从学生分析、推导、表达等方面对学生已有的能力进行拓展。
3、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必要点评。
4、了解物理是来自于生活,从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方面进行评价。
5、从学生的书写能力方面进行评价。
(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前面学习的速度是反映物理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运动快慢成都,一个运动员参加百米赛跑。我们用公式计算出的速度,能否精确描述运动员在任一时刻运动的快慢?
2、怎样精确描述物体在某段时间或某一时刻运动的快慢呢?
3、平均速度的定义是什么?它是标量还是矢量?
4、瞬时速度的定义是什么?它是标量还是矢量?
5、速率的定义是什么?它是标量还是矢量?
6、我们日常生活中说到的“速度”是指什么?请举例说明。
1、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去阅读教材,寻求答案;然后分小组交流讨论,选出代表发表见解。
2、小组成员对代表的发言可以进行补充,让问题的讨论更加深入,对知识点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
3、学生试图对抽象物理概念用新的物理方法的尝试理解。
1、从学生的自主归纳总结的能力方面进行评价
2、通过课堂学生的讨论的方式进行评价
3、通过学生对知识点讨论激烈程度进行合适评价
4、根据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情况,结合问题引领,紧跟课堂内容以及阅读教材的能力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三)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提出问题
现在每个小组都有一个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和配套的器材,大家分组讨论一下如何通过这些仪器测量物体的运动速度?设计出实验方案。
1、学生分组实验
2、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实验部分的内容,小组成员相互交流讨论,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对物理运动的速度进行测量。
根据学生的设计情况进行评价
(四)速度-时间图像
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
作图训练:要求学生根据课本24页表2中的数据作出速度—时间图象。
1、指导学生画v-t图象时,横轴、纵轴单位长度的确定要根据实验数据的最大值、最小值合理选取,使描绘的v-t图象能充满坐标平面的大部分空间。
2、引导学生虽然可以根据所描的点的走向大致看出纸带速度的变化规律,但为了更加清晰地反映规律,可把这些点用折线连起来。
3、引导学生速度的变化应该是比较平滑的,所以,如果是用一条平滑的曲线来“拟合”这些点,曲线反映的规律应该与实际情况更接近。
4、教师指导学生换用红色笔用平滑的线将刚才描过的点再重新描画一遍。
1、学生具体操作,纵坐标表示速度,横坐标表示时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2、学生在老师的提示和帮助下连线。
从学生作图的工整性方面进行评价
从学生作图各个要素方面进行评价
从学生对知识学习的逻辑性方面进行评价
活动三: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本节知识内容,你学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小结,两个课时,每个课时都进行课后小结,着重引领学生对物理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
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小组讨论,总结本节课得失
让学生总结归纳本节学到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总结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谈谈学习后的收获,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活动四:作业设计
课本P25页拓展学习借助传感器与计算机测速度相关知识内容。
教材P26页练习与应用第1——3题。
1、指导学生完成相应的练习,尤其是借助信息媒体技术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让学生对物理学习更为直观。
2、批改学生做的作业。
按要求完成相应的练习。
1、从完成情况和书写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
2、对作业中出现严重问题的地方进行强化讲授。
主板书设计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速度
定义: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公式:v=△x/ △t
矢量性:方向与位移△x的方向相同
速度与速率
平均速度: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矢量
平均速率:路程与发生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标量
瞬时速度:物体经过某位置(或在某时刻)的速度,矢量
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标量
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原理公式:v=△x/△t
实验步骤:略
注意事项:准确性、可行性
速度—时间图像
图像特点:形象、直观
常用作图法:描点作图法
作图步骤:建系,描点,拟合曲线
理解图像:可看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纸带、电源等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4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加速度,加速度的方向,从v-t图像看加速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讲授新课,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速度——时间图像,速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及难点,新课教学,课后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