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4 力学单位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4 力学单位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位制,国际单位制,单位制在计算中的作用,单位制在计算中的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 题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第4节 力学单位制
课 型
新授课☑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他课□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分析
课标要求:
要求学生认识单位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意义,知道国际单位之中的力学单位,物理公式在确定了物理量的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关系。
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较少,而且难度也相对较小,没有复杂的计算和推理,所以,本节课可以采用以自学为主的方法进行,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总结能力,以及小组合作的能力。
学情分析
同学们对单位并不陌生,但是却对单位制了解甚少,而且在平时的物理学习中也很少研究单位确立的方法及计算过程中不同的单位对结果的影响,更是很少注意到单位与科学、社会的关系。本节以美国的火星探测器失败的史实为背景,提出单位不统一的弊端,让学生通过讨论与交流,学习单位制的组成以及单位制对科技的进步、生产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让学生从另一角度认识单位是为了对“量”进行测量和比较而建立的。
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
知道什么是基本量,什么是基本单位,什么是导出单位
知道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科学思维:回忆体会单位的重要性,知道单位换算的方法
科学探究:培养学生在计算中采用国际单位的习惯
科学态度与责任:使学生理解建立单位制的物理概念重要性的态度,了解单位制的科学探究思维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导学案
活动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任务
环节一:导入新课
活动一:展示学习目标
1. 知道什么是基本量,什么是基本单位,什么是导出单位
2. 知道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3. 认识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作用
4. 知道国际单位制中的几个基本单位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课后根据目标,学生自我评价得失情况。
环节二:新课教学
活动一:单位制
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
1、让学生阅读课本完成相关概念的学案填空。
2、学生举例说明还学过哪些单位是导出单位。
1、阅读课本并回答问题。
2、学生举例说明还学过哪些单位是导出单位。
对学生的阅读情况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评价。
活动二:国际单位制
国际单位制
什么是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共有几个?它们分别是什么?对应什么物理量?
国际计量委员会在1960年在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上制订了一种国际通用的、包括一切计量领域的单位制,叫做国际单位制.简称SI.
评价学生观察和表述能力。
活动三:单位制在计算中的作用
1、根据单位制的单位和已知的导出单位,可以利用单位关系推导出其他物理量的单位。
2、根据物理量的单位还可以发现错误,在查阅资料或进行计算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某公式在单位上有问题,或者所求结果的单位与采用的单位制中该量的单位不一致,那么该公式或计算结果肯定是错误的。
3、计算的时候,所有的已知量都用国际单位制的单位来表示,那么只要正确地应用物理公式,计算结果必是用国际单位来表示的。因此,解题时没有必要在式中一一写出各个物理量的单位,只要在式子末尾写出所求量的单位就可以了。
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作用有哪些?
阅读课本并回答问题。
对学生阅读课本的情况和回答问题的情况做出评价。
活动四:单位制在计算中的应用
单位制在计算中的应用
展示例3、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个静止的物体,质量是7kg,在14N的恒力作用下开始运动,5s末的速度是多大?5s内通过的位移是多少?
学生进行计算后总结
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环节四:课堂小结
学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小结,根据学生表述,查漏补缺,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补充。
小组讨论,发言总结本节课得失
1、评价学生的讨论情况和发言情况。/2、评价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
环节五:作业设计
教材 练习与应用
第1、2、3、4题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批改练习。
按要求完成练习。
从完成情况和书写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
环节六:主板书设计
§4.4力学单位制
一、单位制
1.基本单位
2.导出单位
二、国际单位制
三、单位制在计算中的作用
四、单位制在计算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6 超重和失重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超重和失重,产生条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2 摩擦力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滑动摩擦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 重力与弹力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重力,胡克定律,弹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