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届贵州省黔南州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2024届贵州省黔南州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生物试卷(解析版)第1页
    2024届贵州省黔南州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生物试卷(解析版)第2页
    2024届贵州省黔南州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生物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届贵州省黔南州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贵州省黔南州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0页。
    2.答题前将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准确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相应题号对应选项涂黑,若需改动,须擦净另涂;非选择题在答题卡上对应位置用黑色墨水笔或黑色签字笔书写。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在长期的科学认知中,糖基化发生在脂质和蛋白质分子上,形成糖脂和糖蛋白。近期,《细胞》杂志发表的一项重要研究表明,在小鼠的中性粒细胞外表面发现一种全新的糖基化分子─RNA上连接多糖分子的“糖RNA”。该项研究还表明,小鼠体内的中性粒细胞被招募到炎症组织的过程与细胞外表面的糖RNA有关。下列关于糖脂、糖蛋白及糖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都是以单糖为单体构成的生物大分子
    B. 糖RNA分子中至少存在两种糖类
    C. 除细胞膜上,RNA在细胞质和细胞核部位也有分布
    D. 糖RNA分布于细胞外面,可能与细胞识别功能有关
    【答案】A
    【分析】糖脂是由多糖和脂质组成;糖蛋白是由多糖和蛋白质组成;糖RNA是由多糖和RNA组成。
    【详解】A、糖脂、糖蛋白及糖RNA中的糖都是多糖,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A错误;
    B、糖RNA中的糖都是多糖,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同时RNA中含有核糖,B正确;
    C、细胞核中可以通过转录形成RNA,RNA进入细胞质参与翻译等过程,C正确;
    D、糖RNA分布于细胞外面,和糖蛋白一样,可能与细胞识别功能有关,D正确。
    故选A。
    2. 科学家在衣藻细胞膜上发现一种光敏感通道蛋白(ChR),蓝光照射可激ChR使钠离子通过它流入细胞内。用技术手段将ChR嵌入动物神经元的细胞膜上,可人为精确控制神经元的活动,沿着这个思路,发展出风靡神经科学领域的光遗传学技术。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是( )
    A. ChR在核糖体中合成,需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和转运
    B. 钠离子通过ChR时需要与ChR结合并使其构象发生改变
    C. 用蓝光照射含有ChR的神经细胞,可使其处于兴奋状态
    D. 在蓝光照射下,钠离子顺浓度梯度通过ChR流入细胞内
    【答案】B
    【分析】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进行传导,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
    【详解】A、ChR为膜蛋白,其合成场所为核糖体,且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的加工和转运,A正确;
    B、ChR为通道蛋白,钠离子通过ChR时不需要与ChR结合,B错误;
    C、蓝光照射可激活ChR使钠离子通过它流入细胞内,因此用蓝光照射含有ChR的神经细胞,可使其钠离子内流形成动作电位,产生兴奋,C正确;
    D、根据题意“蓝光照射可激活ChR使钠离子通过它流入细胞内”,说明蓝光照射下,钠离子顺浓度梯度通过光敏感通道蛋白流入细胞内,D正确。
    故选B。
    3. 春笋被誉为春天里的“菜王”,不论是用于炒肉还是炒蛋都相当美味。黔南的崇山峻岭之中,分布着各种春笋,新采摘的春笋在几天内就会产生酒味并腐烂。为探究延长春笋储存时间的方法,研究员使用消毒液浸泡春笋后,分别在正常空气和高氧环境中进行储存,发现高氧环境中春笋产生的酒精少,腐烂程度更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正常空气中,春笋细胞内线粒体不能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水
    B. 可用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检测春笋产生酒精的情况
    C. 高氧环境中储存的春笋细胞呼吸产CO2的部位是线粒体基质
    D. 使用消毒液浸泡春笋减少了春笋表明微生物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答案】C
    【分析】(1)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ATP的过程。
    (2)无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质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详解】A、线粒体不能直接分解葡萄糖,葡萄糖先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和[H],丙酮酸和[H]在线粒体中继续氧化分解成CO2和水,A正确;
    B、在酸性条件下,酒精可使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变为灰绿色,故可用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检测春笋产生酒精的情况,B正确;
    C、高氧环境中春笋产生的酒精少,即高氧环境中存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则细胞呼吸产CO2的部位是线粒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C错误;
    D、因为微生物也要进行呼吸作用,会对实验有干扰,因此要排除这一无关影响,使用消毒液浸泡竹笋减少了竹笋表面微生物对实验结果的影响,D正确。
    故选C。
    4.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雌激素能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其机理如下图所示。雌激素促进细胞周期蛋白D(cyclinD)与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4/6(CDK4/6)结合并使CDK4/6活化,进而促使癌细胞由G1期转变为S期。紫杉醇等药物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因而常用于临床治疗乳腺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M时期细胞中DNA聚合酶、RNA聚合的活性较高
    B. 紫杉醇抑制癌细胞的纺锤体形成从而抑制同源染色体分离
    C. 研制CDK4/6抑制剂有望将癌细胞的细胞周训阻滞于G1期
    D. 乳腺癌细胞的产生可能是乳腺细胞中的抑癌基因表达过量所致
    【答案】C
    【分析】一般来说,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是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增殖所必需的,这类基因一旦突变或过量表达而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过强,就可能引起细胞癌变。相反,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或者促进细胞凋亡,这类某因一旦突变而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减弱或失去活性,也可能引起细胞癌变。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具有以下特征: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等等。
    【详解】A、M时期细胞中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DNA双链不易打开,不能进行DNA复制和转录,细胞中DNA聚合酶、RNA聚合的活性较低,A错误;
    B、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癌细胞的增殖为有丝分裂,紫杉醇抑制癌细胞的纺锤体形成导致着丝粒分裂形成的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B错误;
    C、雌激素通过促进细胞周期蛋白D与CDK4/6结合并使CDK4/6活化,促使癌细胞由G1期转变为S期,若抑制CDK4/6,则CDK4/6不会被活化,因而癌细胞不能由G1期转变为S期,故可将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C正确;
    D、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或者促进细胞凋亡,这类基因一旦突变而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减弱或失去活性,可能引起细胞癌变。因此乳腺癌细胞的产生可能是乳腺细胞中的抑癌基因表达减少所致,D错误。
    故选C。
    5. 细胞分裂过程中,着丝粒的分裂会发生如图所示的横裂和纵裂,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该过程不可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B. 横裂结束后,异常子染色体上存在相同基因
    C. 纵裂形成的而的子染色体上的基因完全相同
    D. 分裂结束后,每个子细胞中的基因数目相同
    【答案】D
    【分析】(1)有丝分裂后期特点,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分向两极的两套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
    (2)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前,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连续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详解】A、着丝粒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件数第二次后期,因此该过程不可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A正确;
    B、横裂形成的染色体,每条染色体的两条臂是经过复制而来的,所以可能一条染色体的两条臂上有相同的基因,B正确;
    C、纵裂形成的而的子染色体是通过复制而来的,则两个子染色体上的基因完全相同,C正确;
    D、分裂结束后,如果染色体进行的是异常横裂,则每个子细胞中的基因数目可能不相同,D错误。
    故选D。
    6. 在生物的各项生命活动中,常涉及到“分离”和“结合”。下列有关“分高”和“结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DNA与蛋白质分离
    B. DNA复制过程中,DNA聚合酶和Taq酶都可以使DNA的两条母链分离
    C. 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需要和基因的起始密码子结合才开始合成RNA
    D. 翻译过程中,氨基酸结合在RNA的3'端后运输至核糖体上进行肽链延伸
    【答案】D
    【分析】(1)转录过程以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RNA的过程。转录过程中需要RNA聚合酶与DNA上的启动子识别并结合启动转录,转录的场所主要在细胞核内。
    (2)翻译过程以氨基酸为原料,以转录过程产生的 mRNA为模板,在酶的作用下,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多肽链的过程。在翻译过程中往往一条mRNA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多肽链经过折叠加工后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
    (3)密码子是指mRNA上编码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tRNA上含有反密码子,能与相应的密码子互补配对。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而一种氨基酸可以由一种或多种tRNA转运。
    【详解】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大肠杆菌分离,A错误;
    B、DNA复制过程中,DNA聚合酶和Taq酶都可以使子链延伸,使两条母链分离的酶为解旋酶,B错误;
    C、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需要和基因的启动子结合才开始合成RNA,C错误;
    D、翻译过程中,氨基酸结合在tRNA的3'端后运输至核糖体上进行肽链延伸,D正确。
    故选D。
    7. 小鼠体色的黄色和灰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科学家发现用甲基化饲料(含甲基叶酸)饲喂的动物,其后代甲基化水平升高,引起后代性状改变,甲基化可随DNA的复制而遗传。为验证小鼠的体色是否受所喂饲料的影响,科学家选取若干只黄色和灰色亲本进行三组杂交实验,并对子代小鼠体色进行统计,结果如下,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实验1:黄色×灰色→F1灰色(饲喂普通饲料)
    实验2:黄色×黄色→F1黄色(?)
    实验3:黄色×黄色→F1棕褐色(?)
    A. 实验1可判断黄色为隐性性状,亲本灰色和子代灰色基因型不同
    B. 实验2与实验3饲喂的饲料不完全相同,实验2饲喂普通饲料
    C. 实验3中,产生棕褐色小鼠可能与饲喂含甲基叶酸的甲基化饲料有关
    D. 实验3中,为确定F1棕褐色可遗传,可用棕褐色雌雄个体相互交配,饲喂甲基化饲料
    【答案】D
    【分析】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叫作表观遗传。表观遗传现象普遍存在于生物休的生长、发育和衰老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
    【详解】A、根据实验1:黄色×灰色→F1灰色,可以判断出,黄色为隐性性状,灰色为显性性状,若用A/a表示,实验1组中亲本灰色的基因型是AA,子代灰色基因型为Aa,A正确;
    B、黄色为隐性性状,黄色与黄色杂交的后代应该都为黄色,而实验2与实验3中F1的表型不同,说明实验2与实验3饲喂的饲料不完全相同,实验2中F1为黄色,说明饲喂普通饲料,B正确;
    C、实验3中,亲本都为黄色,F1为棕黄色,已知用甲基化饲料(含甲基叶酸)饲喂的动物,其后代甲基化水平升高,会引起后代性状改变,因此实验3中产生棕褐色小鼠可能与饲喂含甲基叶酸的甲基化饲料有关,C正确;
    D、实验3中,为确定F1棕褐色可遗传,可用棕褐色雌雄个体相互交配,饲喂普通饲料,观察子代性状,后代全为棕褐色,可确定F1棕褐色可遗传,D错误。
    故选D。
    8. 2023年全国群众跑步水平大幅度提升,全程马拉松项目累计参赛人数64.17万。马拉松赛程中运动员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出汗、脱水、心跳加快和呼吸加快。下列关于比赛中运动员生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运动时,副交感神经的活动占优势,使心跳加快
    B. 运动时,体液中CO2浓度升高,使呼吸加快
    C. 运动时,胰高血糖素促进肌糖原分解为葡萄糖以维持血糖稳定
    D. 运动时,出汗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垂体合成抗利尿激素增加
    【答案】B
    【分析】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而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则占据优势,此时,心跳减慢,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会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详解】A、运动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A错误;
    B、运动时,体液中CO2浓度升高,通过刺激相关化学感受器,引起脑干呼吸中枢产生兴奋,进而使呼吸加深加快,肺的通气量增加,加速CO2的排出,B正确;
    C、运动时,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以维持血糖稳定,肌糖原不能水解为葡萄糖,C错误;
    D、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分泌,垂体释放,D错误。
    故选B。
    9. 糖皮质激素(GC)可通过抑制细胞因子释放等途径,调控免疫系统的功能。当出现应激刺激时,机体通过途径I增加GC的分泌。脑—脾神经通路是一条从下丘脑CRH神经元到脾内的神经通路,该通路也可调节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调节过程如途径Ⅱ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应激刺激时,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下丘脑分泌促糖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B. 应激刺激时,乙酰胆碱在该免疫活动调节过程中起神经递质传递信号的作用
    C. 适度应激刺激,通过脑—脾神经通路传导激活B细胞并分泌抗体,降低免疫力
    D. 过度应激刺激,糖皮质激素(GC)分泌增加,抑制细胞因子释放,降低免疫力
    【答案】D
    【分析】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下丘脑在受到刺激后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能刺激垂体合成和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能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当血液中糖皮质激素含量增高时,就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使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减少。
    【详解】A、据图可知,应激刺激时,神经系统释放神经递质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因此应激刺激时,机体通过神经调节使下丘脑分泌促糖皮质激素释放激素,A错误;
    B、据图可知,乙酰胆碱是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属于细胞因子,B错误;
    C、B细胞不能产生抗体,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浆细胞可产生抗体,C错误;
    D、过度应激刺激,糖皮质激素(GC)分泌增加,糖皮质激素(GC)可抑制细胞因子释放,从而使免疫力降低,D正确。
    故选D。
    10. 近年来,很多学校通过打造农业科技园开展劳动教育,同学们通过参与农作物的种植、管理、采摘等全过程,体验劳动收获的乐趣,提升了实践创新能力。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播种时,种子细胞内脱落酸与赤霉素比例的适度降低可解除种子休眠
    B. 扦插时,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可能会相同
    C. 管理中,高浓度2,4-D能杀死双子叶植物杂草,可作为除草剂使用
    D. 采摘后,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利可作为信息分子直接促进果实的成熟
    【答案】D
    【分析】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促进麦芽糖化,促进营养生长,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
    【详解】A、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因此播种时,种子细胞内脱落酸与赤霉素比例的适度降低可解除种子休眠,A正确;
    B、生长素对扦插枝条生根存在两重性,因此扦插时,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可能会相同,B正确;
    C、双子叶植物杂草对生长素类似物敏感,因此管理中,高浓度2,4-D能杀死双子叶植物杂草,可作为除草剂使用,C正确;
    D、采摘后,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利分解会释放出乙烯,乙烯作为信息分子促进果实的成熟,D错误。
    故选D。
    11. 铅等重金属污染鱼塘会因为逐渐富集到养殖的鱼类体内,最终影响到人类的健康。下列关于生物富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水草可以通过根系和叶片富集非生物环境中的铅
    B. 池塘中的铅通过生产者进入生物群落,通过分解者回归无机环境
    C. 肉食性鱼类体内的铅浓度往往高于植食性鱼类
    D. 铅能沿食物链富集的原因是铅可用于合成各种生物大分子,不易被排出
    【答案】D
    【分析】生物富集,是指生物有机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上的许多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使生物有机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该物质浓度的现象。
    【详解】A、植物可以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铅,通过叶片吸收空气中的铅,A正确;
    B、植物体和动物都可以吸收环境中的铅,即铅可以通过生产者、消费者进入生物群落,通过分解者分解遗体残骸等回归到非生物环境中,B正确;
    C、铅会沿着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营养级越高,体内铅的浓度就越高,因此肉食性鱼类体内的铅浓度往往高于植食性鱼类,C正确;
    D、生物大分子由蛋白质、核酸和多糖,三类大分子中都不含铅,因此铅不能用于合成各种生物大分子,铅可在生物体内形成多种比较稳定的化合物,不易被生物体排出,从而使其沿食物链富集,D错误。
    故选D。
    12. 下列有关生物数量、种群密度等的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对调查数据结果及应用分析错误的是( )
    A. 样方法调查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时,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均影响调查的准确性
    B. 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计数时,直接吸取上层菌液时结果会出现偏大
    C. 在某群落中调查多种植物不同时期的相对密度可了解群落演替方向
    D. 对农田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可间接了解土壤有机质的分布情况
    【答案】B
    【分析】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的实验中,注意事项:(1)由于酵母菌就是单细胞微生物,因此计数必须在显微镜下进行;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线的酵母菌,应只计固定的相邻两个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数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3)每天计算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4)溶液要进行定量稀释。(5)本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和重复,因为该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对照,只要分组重复实验,获得平均值即可。
    【详解】A、样方法的注意事项:①随机取样;②样方大小适中;③样方数量不易太少;所以样方法调查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时,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均影响调查的准确性,A正确;
    B、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直接吸取上层菌液,由于没有混合均匀,酵母菌主要在底部,所以所得数值比实际数值偏小,B错误;
    C、调查不同时期的相对密度可预见群落发展的方向,可了解群落演替方向,C正确;
    D、土壤中有机质的分布决定了土壤小动物的分布,所以对农田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可间接了解土壤有机质的分布情况,D正确。
    故选B。
    13. 随着野生动植物的资源锐减,为满足人类生活对鱼、虾、蟹的需要,人们把目光投向了人工养殖。下图是一个生态环境改善型鱼塘物质循环流程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中的生态系统结构完整,可作为物质循环的渠道
    B. 图中螺蛳属于分解者,可以促进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增加沉水植物的数量能促进其对鱼、虾、蟹粪便中有机物的吸收
    D. 花津蟹和青虾既有竞争又有捕食关系,与草食性鱼类却没有关系
    【答案】B
    【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就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
    【详解】A、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就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中缺少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故生态系统结构不完整,A错误;
    B、螺蛳以有机废弃物为食是分解者,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促进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正确;
    C、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废弃物中的有机物,需要分解者将有机物分解后,吸收其中的矿质元素,C错误;
    D、由图可知,花津蟹、青虾和草食性鱼类都以沉水植物为食,三者为中间竞争,花津蟹又以青虾为食,两者之间为捕食关系,D错误。
    故选B。
    14. 图1为细菌X合成初生代谢丁的过程,其中间产物乙是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其中基因A、基因B、基因C分别能控制酶A、酶B、酶C的合成;图2为某实验小组利用野生型X菌培育高产乙的突变型X菌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由图1可知,野生型X菌的乙物质产量很低
    B. 初生代谢物有糖类、脂质、酚类、蛋白质和核酸等
    C. 由图2可知,培养基I和培养基Ⅱ的成分不完全相同
    D. 若培养基Ⅲ不含物质丁,不能确定培养基Ⅱ上菌落3和5为高产乙的突变X菌
    【答案】B
    【分析】通过图1代谢途径可知,从物质甲转变成丁,需要酶A、酶B、酶C的逐步催化,而相应的酶分别由基因A、基因B、基因C依次控制合成。图2中,培养基Ⅰ是液体培养基,菌体大量繁殖,诱变处理之后接种在固体培养基Ⅱ形成菌落,然后影印法接种在培养基Ⅲ进行筛选。
    【详解】A、由图1可知,甲物质在酶A作用下合成乙,乙合成后会在酶B和酶C作用下被逐步分解为丁,因此野生型X菌的乙物质产量很低,A正确;
    B、 初生代谢是生物生长和生存所必需的代谢活动,初生代谢产物有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酚类不是生物生长和生存所必需的,因此酚类不是出生代谢物,B错误;
    C、 培养基Ⅰ是液体培养基,菌体大量繁殖,诱变处理之后接种在固体培养基Ⅱ形成菌落,培养基Ⅰ和Ⅱ成分的区别是培养基Ⅰ不含琼脂,故培养基I和培养基Ⅱ的成分不完全相同,C正确;
    D、 若培养基Ⅲ不含物质丁,为选择培养基,菌落3和5在不含物质丁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基因A、B、C突变都有可能,而高产乙的突变型 X 菌应是基因B突变导致酶B不能发挥作用而使得乙积累,所以不能确定培养基Ⅱ上的菌落3和5为高产乙的突变型X菌,D正确。
    故选B。
    15. 兰花人工种子由人工种皮、原球茎和人工胚乳构成。原球茎是由胚性细胞组成、形态类似球茎的结构,可发育成完整植株。人工胚乳(即MS培养基)可调控原球茎的休眠,并为原球茎的发育提供营养成分和激素。不同成熟度椰子的椰子水对原球茎生长的促进效果不同。椰子水中含有脱落酸。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从盆栽兰花获取茎尖,对其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形成完整植株,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B. 不同成熟度椰子的椰子水对原球茎生长的促进效果不同,可能是其中营养物质和激素的含量存在差异
    C. 对人工胚乳中的MS培养基浓度和椰子水的添加比例进行调整,可延长人工种子的保存时间
    D. 人工胚乳中添加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处理的椰子水,使原球茎的休眠时间变长
    【答案】D
    【分析】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等,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形成完整植株的技术,其原理为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组织培养中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条件为:离体、严格的无菌条件、适宜的培养条件及适宜浓度和比例的激素。
    【详解】A、取茎尖,经植物组织培养形成完整植株,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A正确;
    B、不同成熟度椰子的椰子水对原球茎生长的促进效果不同,可能是由于不同成熟度椰子的椰子水中营养物质和激素的含量存在差异,B正确;
    C、椰子水中含有脱落酸,为了延长人工种子的保存时间,通过实验调整人工胚乳中的 MS 培养基浓度和椰子水的添加比例,C正确;
    D、椰子水中含有脱落酸,高压蒸汽灭菌法处理的椰子水中脱落酸被破坏,会导致原球茎的休眠时间变短,D错误。
    故选D。
    16. 红豆草是一种品质优良的豆科多年生高蛋白牧草作物,被誉为“牧草皇后”。为提高红豆草的耐盐性、增大种植范围,科研人员将盐生植物碱蓬中的耐盐基因SsPSL转入红豆草中,对转基因耐盐红豆草DNA进行PCR,再对PCR的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利用PCR获取和扩增耐盐基因SsPSL,需添加一种引物,四种核糖核苷酸等组分
    B.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是培育转基因耐盐红豆草的核心工作
    C. 将植物材料和农杆菌共同培养之前,植物材料需要消毒处理
    D. 凝胶中的DNA分子通过染色,可以在波长为300nm的紫外灯下被检测出来
    【答案】A
    【分析】PCR的产物一般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来鉴定。在凝胶中DNA分子的迁移速率与凝胶的浓度、DNA分子的大小和构象等有关,凝胶中的DNA分子通过染色,可以在波长为300 nm的紫外灯下被检测出来。
    【详解】A、利用PCR获取和扩增耐盐基因SsPSL,需添加两种引物,四种脱氧核苷酸等组分,A错误;
    B、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是基因工程的核心,B正确;
    C、为防止杂菌污染,将植物材料和农杆菌共同培养之前,植物材料需要消毒处理,C正确;
    D、DNA分子的大小和构象等有关,凝胶中的DNA分子通过染色,可以在波长为300 nm的紫外灯下被检测出来,D正确。
    故选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
    17. 青山绿意浓,春茶正当时。近日,贵州民航史上首班春茶专机飞往杭州,载运春茶23.8吨,贵州是国内唯一兼具高海披、低纬度、寡日照、多云雾适宜种茶制茶条件的茶区,得天独厚的条件使贵州几乎县县产好茶。茶叶细胞中的毫多酸具有很好的抗氧化功能,可清除有害自由基,具有延缓衰老,抗辐射等功效。多酚氧化酶可以将无色的酚类物质氧化成褐色。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作用具有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其作用机理是_______。
    (2)绿茶的品质特点是“绿叶、绿汤”,在制作过程中用高温炒制,防止其褐变,其原理是_______。
    (3)贵州多县市采用“林下种植模式”种植茶树。研究人员为研究树林对茶树光合作用的影响,用遮光率不同的遮阳网模拟树林遮荫效果,相关实验结果如下。
    ①据图分析茶树在树林下能更好生长的原因_______。
    ②间作与“林下种植模式”均能有效降低茶园的光照强度,且间作还可增加经济收入。玉米是适宜与茶树间作的作物之一,与茶树等C3植物相比,玉米等C4植物叶肉细胞中特有的PEP羧化酶对CO2亲和力较强,能充分利用低浓度的CO2,在PEP羧化酶作用下,叶肉细胞中的CO2转化成C4,C4被运入维管束鞘细胞后会释放CO2参与卡尔文循环,作用机理如图丙。玉米与茶树间作能有效缓解茶树的“光合午休”现象(中午光合作用减弱),而玉米却无“光合午休”现象,据此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推测玉米的CO2补偿点比茶树_______(填“高”或“低”)。
    图丙
    【答案】(1)①. 高效性、专一性、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②. 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2)高温使酶变性失活
    (3)①. 树林的遮蔽减小光照强度,从而增大了茶树的气孔导度,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利用 ②. 玉米与茶树间作能降低茶树的光照强度,从而使茶树的气孔导度增大,有利于二氧化碳吸收,进而有效缓解茶树的“光合午休”现象;玉米气孔导度小,外界环境吸收的二氧化碳少,但可以利用C4被运入维管束鞘细胞后会释放CO2 ③. 低
    【分析】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的特征是在光驱动下生成氧气、ATP和NADPH的过程,暗反应阶段是利用光反应生成NADPH和ATP进行碳的同化作用,使气体二氧化碳还原为糖。
    【小问1详解】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专一性、易受环境因素(PH和温度)的影响。酶作用机理是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从而加快化学反应的速度。
    【小问2详解】绿茶的品质特点是“绿叶、绿汤”,在制作过程中用高温炒制,防止其褐变,其原理是高温使酶变性失活,从而减少色素的氧化分解。
    【小问3详解】①据图分析,遮光程度比例大,净光合速率大,气孔导度较大,因此茶树在树林下能更好生长的原因树林的遮蔽减小光照强度,从而增大了茶树的气孔导度,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利用。
    ②玉米与茶树间作能降低茶树的光照强度,从而使茶树的气孔导度增大,有利于二氧化碳吸收,进而有效缓解茶树的“光合午休”现象;玉米气孔导度小,外界环境吸收的二氧化碳少,但可以利用C4被运入维管束鞘细胞后会释放CO2进行光合作用,因此玉米没有午休现象。由于玉米可以利用C4被运入维管束鞘细胞后会释放CO2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在光照强度较弱的情况下即可以达到光合速率等于细胞呼吸速率,即玉米的CO2补偿点比茶树低。
    18. 高产、优质、多抗一直是水稻杂交育种的三大目标。科研上作者选育了抗稻瘟病水稻雄性不育系谷丰B与感病水稻LTH杂交,子代植株对不同稻瘟病菌系的抗感表现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水稻植株对稻瘟病抗病与感病的不同表现,属于相对性状,其中隐性性状为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2)表中的数据表明,稻瘟病抗性的遗传机制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孟德尔的遗规律,且抗病与感病这一对相对性状至少受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相同亲本对不同的稻瘟病菌系产生不同的抗感表现,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3)水稻在整个生育期内都有可能爆发稻瘟病,请尝试利用高产、优质、不抗病水稻品种为材料,提出一种培育高产、优质、抗稻瘟病水稻品种的定向育种方案:______。
    【答案】(1)①. 感病 ②. 抗稻瘟病水稻雄性不育系谷丰B与感病水稻LTH杂交,F1都抗病
    (2)①. 遵循 ②. 两##2 ③. 不同的稻瘟病菌的致病机理不完全相同
    (3)选取抗稻瘟病基因,导入高产、优质、不抗病水稻细胞,获得高产、优质、抗稻瘟病水稻品种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子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小问1详解】由于抗稻瘟病水稻雄性不育系谷丰B与感病水稻LTH杂交,F1都表现为抗病,所以感病为隐性性状。
    【小问2详解】据表分析,F2对2003313B297054菌系的抗病:感病=15:1,对97054菌系的抗病:感病=3:1,说明稻瘟病抗性的遗传机制遵循孟德尔的遗规律,由于F2对2003313B297054菌系的抗病:感病=15:1,符合9:3:3:1的变形,即两对基因的自由组合,所以至少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由于不同菌系的致病机理不同,则水稻的抗性基因不能发挥相同的抗病作用,所以相同亲本对不同的稻瘟病菌系产生不同的抗感表现。
    【小问3详解】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可以定向改造遗传性状,所以获取抗稻瘟病基因,然后导入高产、优质、不抗病水稻的细胞中,通过筛选获得高产、优质、抗稻瘟病水稻品种。
    19. 近年来糖尿病患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增加,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主要表现为高血糖和尿糖,若血糖含量长期超标,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部分患者会患老年痴呆(SAD)。研究发现,啮齿类动物(如大鼠、小鼠)的基因组与人类基因组有较高的同源性,因此,啮齿类动物常用作动物模型来进行病理机制的研究和药物研发。某研究人员用药物M进行了如下实验:给甲组大鼠注射药物M,乙组大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饲养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大鼠的相关生理指标。实验结果表明:乙组大鼠无显著变化;与乙组大鼠相比,甲组大鼠的血糖浓度升高,尿中葡萄糖含量增加,进食量增加,体重下降。回答下列问题:
    (1)由上述实验结果可推测,药物M破坏了胰腺中的______细胞,使该细胞失去功能,从而导致血糖浓度升高。
    (2)由上述实验结果还可推测,甲组大鼠肾小管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增加,导致肾小管液的渗透压比正常时______(填“高”或“低”),从而使该组大鼠的排尿量______。
    (3)实验中测量到甲组大鼠体重下降,推测体重下降的原因是______。
    (4)在研究糖尿病合并老年痴呆(SAD)发病机制的动物模型研究过程中,发现动物大脑皮层不仅存在高密度的胰岛素受体,而且能分泌胰岛素,部分老年痴呆(SAD)大鼠经药物M诱导后,大脑局部的葡萄糖利用下降,脑组织能量代谢障碍,原因可能是______。
    【答案】(1)胰岛B
    (2)①. 高 ②. 增加
    (3)由于W导致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葡萄糖进入细胞代谢受阻,细胞本身缺乏能量,导致脂肪、蛋白质加速分解供能,满足机体需要,导致机体蛋白质、脂肪含量分解,体重减轻
    (4)药物M抑制了大脑皮层神经元的胰岛素受体
    【分析】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过程如下: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引起胰岛素的合成并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某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的活动,使胰岛B细胞合成并释放胰岛素,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贮存,从而使血糖下降;当血糖下降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引起胰高血糖素的合成和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另一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A细胞的活动,使胰高血糖素合成并分泌,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使血糖上升,并且下丘脑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发出神经支配肾上腺的活动,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强,肾上腺素也能促进血糖上升。
    【小问1详解】胰岛B细胞能分泌胰岛素,促进血糖下降,由题意知:甲组大鼠注射药物W,乙组大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最终乙组大鼠无显著变化,而甲组大鼠的血糖浓度升高,尿中葡萄糖含量增加,说明药物W破坏了胰腺中的胰岛B细胞,使细胞失去功能,从而导致血糖浓度升高。
    【小问2详解】甲组大鼠肾小管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增加,导致肾小管液的渗透压比正常时高,从而使该组大鼠的排尿量增加。
    【小问3详解】由于W导致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葡萄糖进入细胞代谢受阻,细胞本身缺乏能量,导致脂肪、蛋白质加速分解供能,满足机体需要,导致机体蛋白质、脂肪含量分解,体重减轻。
    【小问4详解】根据题意,部分老年痴呆(SAD)大鼠经药物M诱导后,大脑局部的葡萄糖利用下降、脑组织能量代谢障碍,原因可能是药物M抑制了大脑皮层神经元的胰岛素受体。
    20. 某养殖基地以牛和兔子进行下列实验,下表为相关实验数据。请回答问题:
    (1)实验过程中用了3000只兔子和10头牛遵循了______原则。
    (2)为什么10头牛消耗了75kg的食物,体重却才增加了18kg?______。
    (3)繁殖季节,雌性兔子会产生一种气味吸引异性完成交配,这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此处表明这种功能的作用是______。
    (4)上述食物链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比自然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______(填“高”或“低”),为什么?______。
    【答案】(1)等量
    (2)牛同化的能量大部分通过呼吸作用散失
    (3)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4)①. 24% ②. 高 ③. 在人工生态系统中,通过人为调节,将饲料能量尽可能地转化为动物产品
    【分析】(1)分析图表可知:实验中10头牛和3000只兔子的总体重相同,即实验设计应遵循等量原则。
    (2)一般而言,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
    【小问1详解】分析图表可知:实验中10头牛和3000只兔子的总体重相同,即实验设计应遵循等量原则。
    【小问2详解】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同化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即牛同化的能量大部分通过呼吸作用散失,导致10头牛消耗了75kg的食物,体重却才增加了18kg。
    【小问3详解】雌性兔子会产生一种气味吸引异性完成交配,由此可见,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小问4详解】能量传递效率=某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100%,该人工食物链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8÷75×100%=24%,或者72÷300×100%=24%,这一传递效率高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最高值(20%);因为在人工生态系统中,通过人为调节,将饲料能量尽可能地转化为动物产品(因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动物运动性明显降低,能耗减少,转化率提高)。
    21. 苏云金杆菌是杀灭玉米螟的重要生物,灭蚊球抱菌具有杀灭蚊子的效能,某人将这两种菌的原生质体融合获得既能杀蚊又能杀螟的新菌株,过程见下图。微生物原生质体的物产品获得等过程和植物的类似。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试管中加入PEG的作用是_______,若使用高浓度PEG,则融合细胞中可能会发生_______(填变异类型)。
    (2)离心洗涤后向培养液中加入的酶可能是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
    (3)对检出的融合株进行个体生物学测定,图中的甲实验和乙实验是_______实验,思路是_______。
    【答案】(1)①. 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②. 基因重组
    (2)①. 溶菌酶 ②. 溶解细菌的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
    (3)①. 灭蚊实验和杀灭玉米螟实验 ②. 将融合菌株分别喷施到蚊子和玉米螟上,观察蚊子和玉米螟的存活情况
    【分析】题图分析:图中①为诱导苏云金杆菌和灭蚊球孢菌的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②为筛选杂种融合体。
    【小问1详解】试管中加入PEG的目的是诱导A、B原生质体融合,若使用高浓度PEG,获得的融合株由两种细菌融合而来,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则融合细胞中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
    【小问2详解】离心洗涤后向培养液中加入的酶可能是溶菌酶,溶菌酶可溶解细菌的细胞壁,以获得原生质体。
    【小问3详解】图中的甲实验和乙实验是指个体水平上进行灭蚊实验和杀灭玉米螟实验,思路是将融合菌株分别喷施到蚊子和玉米螟上,观察蚊子和玉米螟的存活情况。
    菌系
    杂交组合
    抗感表现
    F1
    F2/株
    抗病
    感病
    2003313B297054
    谷丰B×LTH
    抗病
    601
    40
    97054
    谷丰B×LTH
    抗病
    333
    111
    10头牛
    3000只兔子
    总体重/kg
    6000
    6000
    日均消耗食物/kg
    75
    300
    日均体重增加/kg
    18
    72

    相关试卷

    [生物]贵州省安顺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解析版):

    这是一份[生物]贵州省安顺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次考试为闭卷笔试, 丙型肝炎由丙型肝炎病毒, 艾滋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贵州省黔南州2024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贵州省黔南州2024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2024届贵州省黔南州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解析版):

    这是一份[生物]2024届贵州省黔南州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解析版),共20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