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2024)一年级下册4.给动物建个“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2024)一年级下册4.给动物建个“家”教案,共4页。
《给动物建个“家”》是第二单元的第4课,在上一节课《观察一种动物》中孩子们已经观察了蜗牛,但是要进一步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就需要饲养蜗牛,给蜗牛营造一个栖息地。本课以蜗牛生存需要为暗线,指向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聚焦、研讨、设计、制造蜗牛的栖息地,观察蜗牛在“家”中的生活情况,观察蜗牛吃食物,发现蜗牛更多的秘密。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认识动物的生存需求,体会动物与环境的关系,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热爱和亲近小动物的情感。
学情分析:
经过前一课的学习,学生对蜗牛的身体构造、运动方式已有一定的了解,自然产生了饲养蜗牛的想法。并且学生在第一节课后已经把蜗牛养起来了,并对怎样饲养和建“家”有了一些体验。在课前调查中,发现学生饲养时给蜗牛布置的环境非常简单,几乎都是只放一些菜叶。那么在饲养蜗牛时,有什么要求,蜗牛怎么生活等问题,由于一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他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是比较粗浅和零散的,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正向迁移、集体梳理,串联起对蜗牛的整体认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蜗牛生活在适宜的栖息地中,并在栖息地进行各种生命活动;2.知道动物必须生活在适宜的环境中。
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长时间饲养一种动物,并持续观察动物的活动;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观察蜗牛的生命活动。
科学态度目标:1.能够对蜗牛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获取更多信息;2.愿意倾听他人的想法,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动物的生存与环境息息相关,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给蜗牛建一个“家”,知道动物的生存需要适宜的栖息地。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法观察蜗牛的进食活动,并能坚持长时间观察。
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材料:饥饿的蜗牛、菜叶、饲养盒、土壤、石子、树枝、菜叶等;软白板及磁贴
教师准备:蜗牛、课件等
聚焦:给蜗牛建个“家”
1.谈话:上节课我们一起给蜗牛们办了一场运动会,你们还想继续观察蜗牛吗?有两位小朋友和你们一样想知道蜗牛更多的秘密,可是他们在找蜗牛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麻烦,是什么呢?一起来看一看吧!
2.观看微视频:两位小朋友想要继续观察蜗牛,于是寻找蜗牛,并发现蜗牛爬出了普通的塑料盒。通过两位小朋友的对话,知道我们要给蜗牛建家的目的是为了方便继续观察蜗牛,也能让蜗牛喜欢,并提出任务——该给蜗牛建一个怎样的家呢?
3.学生提取信息:这两位小朋友遇到了什么麻烦?
4.揭题:给动物建个家,不仅能继续观察蜗牛,也能让蜗牛喜欢。
设计意图:给蜗牛建个“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让孩子们继续观察动物,并且这个“家”能与蜗牛自然栖息地相似。因此通过微视频引导的方式,顺延第三课的观察任务,简明扼要地提出本课任务。
讨论:蜗牛的“家”是什么样的?
1.思考:(PPT出示仓鼠家的图片)那给动物的家应该怎么建呢?我们先来看看人们仓鼠建的家里有什么呢?
预设:滑滑梯——运动的地方
有食物——有吃的东西
有木屑——提供生活环境
屋子——睡觉的地方
设计意图:在前期调查中,发现学生对蜗牛的“家”有很多不同的想法,如蜗牛的壳是它的家,在蜗牛的家里放床、桌子等,能和它们一起生活等。而本节课给蜗牛建的“家”是能够提供给蜗牛各项生命活动的生活条件。因此以生活中常见的仓鼠作为例子,引导孩子去交流我们给动物建的“家”是有一些和自然栖息地相似的生活条件。
2.过渡:仓鼠的家真不简单,有这么多的东西,提供给它进行各种生命活动!那蜗牛的家会是这样子吗?
3.思考:蜗牛的家是这样的吗?蜗牛的“家”需要有什么?
预设:能让蜗牛四处爬
要保持湿润——生活环境
有吃的东西——(食物)
设计意图:通过类比讨论,有利于学生对蜗牛的“家”的讨论聚焦在蜗牛生活需要的生活条件上,为建“家”活动积累依据,初步理解蜗牛对环境的需要。
设计并制作蜗牛的“家”
过渡:我们对蜗牛的家有了很多自己的想法,接下来我们就给蜗牛设计一个“家”。
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一张给蜗牛建个家的设计图,还给你们准备了一些蜗牛生活可能需要的生活条件的磁贴,请小朋友们一起讨论哪些生活条件是蜗牛需要的,并把它们贴在设计图上。不需要的生活条件就放回袋子里。等一下我们要比一比哪些小组是又安静又快地设计好蜗牛的家。
2.学生活动:设计3分钟
3.展示:同屏展示所有小组的设计图
再集体评议:哪个小组愿意上来分享你们的设计图?
请你们给大家介绍下在蜗牛的家里安放了……,因为……
Q:你们有不一样的吗?
4.小结:通过刚才我们的讨论,蜗牛的家里需要安放湿土、食物、落叶等生活条件。(板贴)这些都是我们根据生活中的观察蜗牛在大自然中的生活环境,来模拟设计了小蜗牛们的家,我觉得你们就像小科学家们一样,会联系生活,做出科学的判断,给你们一个大大的赞!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小朋友表达能力还比较弱,想要经历自主设计蜗牛的“家”是比较困难的,因此需要教师搭建脚手架,提供充足而又结构性的材料——磁贴,降低学生学习和活动的难度,也节省了时间。另外通过希沃教学助手,同屏展现学生的作品,让作品的展示更加的方便快捷,也让每位小朋友有设计作品的成功体验。
5.建家活动:根据设计图给蜗牛建个家。
6.欢迎仪式请蜗牛入住“新家”
在小朋友们的帮助下,蜗牛们已经入住新家了!
设计意图:给小蜗牛入住新“家”一个欢迎仪式,一是能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给蜗牛建家的乐趣,二是能让他们在长时间的活动中得到一个放松。
观察蜗牛怎样吃菜叶
1.过渡:接下来我们要观察小蜗牛们更多的秘密啦,先从蜗牛怎样吃菜叶的开始吧?
2.提问:刚才我们已经用科学的方法给小蜗牛建了家,那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观察蜗牛怎样吃菜叶?你打算用眼睛、放大镜观察蜗牛的哪些部位呢?
3.微视频指导观察方法
4.给学生6分钟时间观察蜗牛在新“家”的活动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微视频指导小朋友们在观察的时候要有序、有目的,并提醒他们要给蜗牛进食一个安静的环境,增强保护小动物的意识。给足时间,能让孩子在细致观察中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
分享蜗牛“家”中趣事
1.引导:你们观察到蜗牛是怎样吃菜叶了吗?你能用手来模仿下吗?
2.思考:还有其他有趣的发现吗?
3.过渡:蜗牛还有很多很多秘密等待我们去发现,所以啊,我们继续长期地观察它们。那要把蜗牛的家放在什么地方比较合适呢?
4.拓展活动:1只蜗牛一天吃多少菜叶?蜗牛还喜欢吃什么食物?蜗牛喜欢什么时候出来找食物?
设计意图:课堂的时间毕竟有限,蜗牛身上又有很多“秘密”,因此引导并鼓励小朋友们在课外继续饲养和观察蜗牛。给小朋友们一些观察的任务,能让他们的观察活动更有方向性。
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2024)一年级下册4.给动物建个“家”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重难点,活动资源,注意事项,活动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一年级下册4.给动物建个“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一年级下册4.给动物建个“家”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