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14.穿棉衣为什么暖和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14.穿棉衣为什么暖和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自主探究,课后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材共2页,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认识为什么穿上毛衣、棉衣会感到暖和。
课文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天气变冷时,我们穿的衣服有什么变化?”对于学生来说,这几乎是人人都能回答上来的——不仅衣服的数量增加了,衣服的类型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单衣变为了厚实的毛衣和棉衣。课文紧接着提出:“为什么穿上毛衣、棉衣会感到暖和?”这一问题看似简单,但学生们未必认真思考过。当提出这样的问题后,可能有少数的学生会认为衣服可以给我们增加热,即衣服能生热,但有一些学生会认为衣服本身是不会产生热的,它所能起到的是保温的作用,既可以阻止身体已有的热散发出去,又阻挡外面的冷空气进入。到底衣服能不能生热呢?怎样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呢?活动便自然而然地展开了。当学生对于“穿毛衣、棉衣感到暖和,是因为它们能产生热吗?”这一问题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后,怎样才能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呢?课文明确指出:“先猜测一下原因,然后动手研究。”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来进行验证。怎样设计实验呢?讨论讨论吧。在这个活动中,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自主地商讨并开展实验。课文中以图片的方式介绍使用温度计测量折叠的毛衣的温度,并且观察当时的气温状况,通过观察毛衣下的温度与当时气温的异同,认识毛衣能否产生热量,当然,这是最直接的实验方案。
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毛衣、棉衣自己不会产生热量,而是起到保温的作用,课文紧跟着引导学生进行了第二个相关的实验活动:“在三个一样的杯子中倒进同样多的热水,其中两个分别用毛衣、布包起来,用手在杯子外面摸一摸,有什么感觉?”并且指出“过几分钟后,测量每个杯子里的水温并记录下来。”实验后,课文指导学生“比较三个杯子里水的温度。说一说,水温的不同说明了什么。”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收集的数据可以作出肯定的回答——衣服本身是不会发热的,它可以起保温作用。
由于课文在指导学生进行相关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具有相当大的开放性,并没有特别强调完全按照课文提供的实验进行探究活动,而是鼓励同学想更多的其他方法去探究。因此,课文特别指出:“大家还用了哪些办法研究?结果怎样?和同学交流。”
通过思维论证,又通过实验验证,学生会深切体会到衣服是不能给我们增加热的,就在这样的状态下,课文第二部分引导学生思考:“生产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保温或隔热?”通过引导学生在头脑里再现相关情景,促使他们产生更多新的问题。而这样一些新的问题能促进他们主动地思考,主动地探究,这正是我们科学课所追求的目标。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在经历本单元前四课的探究活动后,对衣服的面料、衣料的吸水性和衣服上水的蒸发等相关科学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为什么在天气变冷时,我们穿上毛衣、棉衣会感到暖和?”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学生未必认真思考过。所以同学们还是很有兴趣要一探究竟的。本课以小组合作、探究发现等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采用合作探究、分组讨论的学习方式掌握知识。
教学目标
1.知道不同衣料的保温性不同,毛衣棉衣保温性较好。
2.能设计实验研究穿棉衣为什么暖和,并做出合理解释。
3.会正确使用温度计,准确测量水的温度。
4.能列举生活中保温和隔热的事例。
5.在探究活动中注意采集数据,尊重事实。
6.意识到科学知识能改善我们的生活,体会到科学能使生活更美好。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不同衣料的保温性不同,毛衣棉衣保温性较好。
难点:设计实验研究穿棉衣为什么暖和,并做出合理解释。
评价任务
1.对穿毛衣、棉衣感觉暖和的原因进行推测。
2.设计实验验证棉衣的保温作用。
3.列举生活中保温和隔热的事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为每组同学准备开水、液体温度计、气温计、水杯等。
学生准备:毛衣、棉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今早出门收到一条短信:荆门阴到小雨,气温4℃~9℃。同学们听到这条短信你有什么想法?(学生发言)
我注意到我们班的很多同学衣着和前几天相比有了变化。来说说你今天穿的是什么衣服?
是啊,天气变冷了,穿上棉衣会更暖和。同学们,为什么穿上毛衣、棉衣会感到暖和?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问题。板书课题:穿棉衣为什么暖和
二、自主探究
1.对提出的问题,学生小组内进行讨论。
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同学们现在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看哪个小组能找出原因。开始讨论。
2.汇报交流各自的猜测。
引导学生大胆猜测,老师不要发表意见。(它们能生热吗)
3.各组分别进行相关的实验设计。
各小组都得出了结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下面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结论是不是正确的。
4.各组汇报交流实验设计方案。
请各组汇报你们小组的实验方案。
5.选择实验材料,交代注意事项。
(1)控制好对比实验的相同条件。
(2)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手拿温度计的上端。温度计伸入液体时不要碰到容器壁及底部。读温度计时,眼睛要平视刻度。
(3)注意安全,不要烫到。(重点强调)
6.各小组进行实验探究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巡视时对实验有困难的小组加以指导。并指正学生实验不规范的地方。
7.分小组汇报交流:你们做了那些研究?发现了什么现象?
8.分析实验现象:比较三个杯子里水的温度。水温的不同说明了什么?
9.讨论根据你的实验结论,说说为什么穿上毛衣、棉衣会感到暖和?
10.小结。穿上毛衣、棉衣会感到暖和是因为它能起到保暖的作用,既可以阻止身体已有的热散发出去,又阻挡外面的冷空气进入。
三、课后拓展
1.思考:生产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保温?哪些地方利用了隔热?(冰棒隔热、馒头保温……)
2.课后研究保温杯,热水瓶是怎样保温的?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借助实验器材,指导学生科学地观察、分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安排的各项活动,充分给予学生探究的空间和时间,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各方面的能力。
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实验当中,通过实验,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验证猜想,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寻求其他组同学甚至老师的帮助,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性的探究空间,同时也培养了他们敢想、敢做、敢说的科学品质。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3 听觉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授,小结与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青岛版 (五四制2017)四年级上册27 设计小台灯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学习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青岛版 (五四制2017)五年级下册29 设计水火箭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视频导入主题,自主探究,表达交流研究成果,总结,拓展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