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心脏的壁由组织构成, 受精卵形成部位是, 痰形成的部位是, 氧气进入人体最终要到达, 输送血液的“泵”是, 下列选项含有细胞核的是, 下列能将脂肪彻底分解的物质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心脏的壁由( )组织构成
A. 结缔B. 上皮C. 肌肉D. 神经
【答案】C
【分析】人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各具有不同的功能。
【详解】A.结缔组织的种类很多,骨组织、血液等都属于结缔组织。具有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B.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如皮肤的上皮,小肠腺上皮,消化道壁的内表面等,B不符合题意。
C.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如心肌、平滑肌等。构成心脏的主要组织是肌肉组织,C符合题意。
D.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 在下列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可能是( )
A. 黑猩猩B. 猕猴C. 长臂猿D. 狒狒
【答案】A
【详解】题干中的黑猩猩是类人猿,且一些内部结构和外部特征以及一些最基本的行为方式与人类都十分相似,且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黑猩猩与人类的细胞色素C的差异为零。所以,黑猩猩应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A正确。
3. 受精卵形成部位是( )
A. 输卵管B. 子宫
C. 卵巢D. 子宫内膜
【答案】A
【分析】女性的生殖系统主要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女性的性腺,能够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输卵管能输送卵细胞,是受精的场所;阴道是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
【详解】A.输卵管是受精卵形成的主要场所。当女性排卵后,卵子会在输卵管内游走,等待与精子结合。精子通过阴道、宫颈、宫腔,最终进入输卵管,与卵子在输卵管相遇并结合形成受精卵,A符合题意。
B.子宫是受精卵着床和胎儿发育的场所,但不是受精卵形成的部位,B不符合题意。
C.卵巢是女性生殖器官之一,主要负责产生卵子和分泌女性激素,C不符合题意。
D.子宫内膜是子宫内壁的一层组织,对于受精卵的着床和胚胎的发育至关重要。但它并不是受精卵形成的部位,而是在受精卵着床后为其提供营养和支持,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 痰形成的部位是( )
A. 气管和支气管B. 喉
C. 口腔D. 咽
【答案】A
【分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
【详解】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还能对进入肺的气体做一定的处理,气管和支气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可见痰的形成场所是气管和支气管。A正确。
5. 吞咽的食物和呼吸的气体都要经过的器官是( )
A. 鼻B. 咽C. 喉D. 气管
【答案】B
【分析】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其中消化道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组成;呼吸道由鼻腔、咽、气管、支气管组成。咽是空气和食物进入人体的共同通道。
【详解】消化道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组成;呼吸道由鼻腔、咽、气管、支气管组成。可见人体在吞咽食物和呼吸空气时都必须经过的是咽。
故选B。
6. 氧气进入人体最终要到达( )
A. 肺B. 血液C. 组织细胞D. 心脏
【答案】C
【分析】生物的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主要场所是细胞中的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反应式是: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详解】人体吸入的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途径是:肺部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网→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中,氧气在线粒体中参与将细胞内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内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供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呼吸作用,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7. 输送血液的“泵”是( )
A. 心脏B. 肾脏C. 肺部D. 肝脏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了心脏的作用,结合心脏的结构以及人体内血液循环的动力进行分析。
【详解】A.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心脏昼夜不停的跳动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把血液泵到全身各处,因此输送血液的泵是心脏,A正确。
B.肾脏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当血液流经肾脏时,肾将多余的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尿素等从血液中分离出来形成尿液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B不符合题意。
C.肺部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当血液流经肺部时,从肺泡中获得氧气,将二氧化碳交换给肺泡,经由肺排出体外,C不符合题意。
D.肝脏是动物及人体最大的腺体,除了分泌胆汁促进脂肪的消化、吸收外,还与蛋白质、糖类、脂肪、激素等多种物质的合成、分解、转化和贮存有密切关系,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 下列选项含有细胞核的是( )
A. 红细胞B. 白细胞
C. 血浆D. 血小板
【答案】B
【分析】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详解】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双面凹的圆饼状,其主要功能是运输氧;白细胞呈圆球状,是唯一有细胞核的血细胞,功能是防御疾病;血小板形状不规则且无细胞核。具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故B符合题意。
9. 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成分输血。对于血小板功能低下、贫血、大面积烧伤、创伤性失血的患者,应分别给他们输入( )
A. 全血、红细胞、血浆、血小板B. 血浆、红细胞、全血、血小板
C. 血小板、红细胞、血浆、全血D. 血小板、全血、血浆、红细胞
【答案】C
【分析】(1)输血时不一定都是输全血,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如:身体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其伤面有大量液体渗出,患者丢失的主要是血浆,如果输全血,可能使体内红细胞浓度过高,增加血液的粘滞性而影响血液循环,所以输入血浆。
(2)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过少或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称为贫血。
【详解】由成分输血可知,血小板功能低下的患者应该输入血小板。贫血患者主要是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浓度过低,但总血量并不减少,所以,可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其伤面有大量液体渗出,患者丢失的主要是血浆。如果输全血,可能使体内红细胞浓度过高,增加血液的粘滞性而影响血液循环,故应输入血浆。创伤性失血的患者失去的是全血,应输入全血。
故选C。
10. 下列能将脂肪彻底分解的物质是( )
A. 唾液B. 胃液C. 胆汁D. 肠液
【答案】D
【分析】能够消化脂肪、蛋白质和淀粉的消化液必须含有多种消化酶。
【详解】A.唾液里面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对糖类进行初步的化学性消化,将糖类初步消化成麦芽糖,A不符合题意。
B.胃液里面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化学性消化,对脂肪和糖类不能消化,B不符合题意。
C.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里面不含消化酶,但能够乳化脂肪,将较大的脂肪颗粒乳化为脂肪微粒,增大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对脂肪进行物理性消化,C不符合题意。
D.肠液里面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对糖类和蛋白质、小分子脂肪进行化学性消化,将它们彻底分解,D符合题意。
故选D。
11. 心脏病发作的爷爷因萌萌及时喂药,脱离了生命危险。药物的有效成分被消化道吸收后,随血液循环最先到达心脏的( )
A. 左心室B. 左心房C. 右心室D. 右心房
【答案】D
【详解】血液循环途径如图所示:
从血液循环途径图中看出,药物有效成分被消化道吸收后,药物进入血液后经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因此,药物经过血液循环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
12. 临近中考,刘林妈妈为他设计了一份中餐食谱:米饭、清蒸鲫鱼、红烧牛肉、排骨汤。为了使营养更全面,请补充一种食物( )
A. 馒头B. 炸鸡腿
C. 素炒青菜D. 油焖大虾
【答案】C
【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详解】该家长设计的这份中餐食谱中,米饭、清蒸鲫鱼、红烧牛肉、排骨汤中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较多,而维生素和无机盐的含量偏少,因此添加素炒青菜会使该食谱的营养更合理,C符合题意。
故选C。
13. 试管中有一些植物油,加入配制混合的消化液,充分振荡置入37℃的温水中一小时后植物油不见了。配制的消化液可能是( )
A. 胰液、肠液、胆汁B. 胰液、肠液、唾液
C. 唾液、胃液、肠液D. 胃液、唾液、胆汁
【答案】A
【分析】人体的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和肠腺。各种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对食物的消化能力是不同的,这是与不同的消化液含有的消化酶不同有关;例如唾液中只含有初步消化淀粉的酶,胃液中只含有初步消化蛋白质的酶,而胰液、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
【详解】植物油属于脂肪,脂肪只能在小肠内才能被消化,首先在小肠中胆汁的作用下,脂肪被消化成脂肪微粒,加大了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而后再在肠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因此配制的消化液是胆汁、肠液、胰液。而胃液和唾液都不能消化脂肪,BCD都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14. 一个慢性贫血患者突患急性阑尾炎,到医院做血常规化验,其化验结果可能在正常值范围之外的是( )
A. 血浆、白细胞B. 红细胞、白细胞
C. 红细胞、血小板D. 血小板、白细胞
【答案】B
【分析】正常的人体中,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都有一定范围的值,若身体异常,这个值会发生改变。 贫血指的是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因此如果患贫血,应该是RBC(红细胞)或Hb(血红蛋白)的值偏低。当身体某处受伤时,白细胞可以变形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到受伤的部位,吞噬病菌。此时伤口周围会出现红肿现象,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发炎”。白细胞吞噬病菌后也会死亡,伤口流出的脓液主要是由死亡的白细胞和病菌、坏死的组织等组成的。
【详解】白细胞具有吞噬病菌的作用,当体内有炎症时,白细胞的数量偏多,贫血的原因是红细胞的数量偏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偏低。故选B.
15. 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正确的是( )
A. 鼻、咽、喉、支气管、气管B. 鼻、气管、支气管、肺
C. 呼吸道、肺D. 呼吸道、支气管、气管
【答案】C
【详解】组成呼吸系统的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其中,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有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空气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16. 某人患了地方性甲状腺肿,说明他缺乏以下哪种无机盐?( )
A. 铁B. 碘C. 锌D. 钙
【答案】B
【分析】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约占体重的4% ,是构成人体的重要原料,如钙和磷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重要成分。无机盐还参与人体的各种代谢活动,是人体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
【详解】A.铁是合成血红蛋白必需的原料,人若缺铁,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会使人患贫血症,A错误。
B.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人体必须从外界获取一定量的碘。 缺碘造成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从而引起甲状腺代偿性增生,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B正确。
C. 儿童长期缺锌会引起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C错误。
D.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钙、磷构成骨骼和牙齿,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D错误。
故选B。
17. 下图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表示的是氧气B. ②表示的是氧气
C. 二氧化碳通过a过程排出体外D. 氧气通过b过程进入肺泡
【答案】A
【分析】图中①表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②表示的气体是氧气。a表示呼气,b表示吸气。
【详解】A.图中①表示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A错误。
B.图中②表示氧气扩散进入血液,B正确。
C.a是呼气过程,将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C正确。
D.b是吸气过程,吸气时,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胸廓扩大,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氧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D正确。
18. 小鱼尾鳍内的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下列对毛细血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的血管
B. 把心脏中的血液送到全身各处去的血管
C. 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血管
D. 血流速度最快的血管
【答案】C
【分析】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 从较粗的主干流向较细的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较细的分支汇集而成的较粗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 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
【详解】A.静脉,管壁较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主要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心脏,A错误。
BD.动脉,管壁较厚、弹性大,血流速度最快,主要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BD错误
C.毛细血管的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C正确。
故选C。
19. 心脏的四个腔分别与四种血管相通,下列将这种关系表达正确的是( )
A. 左心室与肺动脉连接
B. 左心房与肺静脉连接
C. 右心室连接上腔静脉
D. 右心房连接肺静脉
【答案】B
【分析】心脏为人体的血液循环提供动力,心脏主要由心肌组成,心脏壁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其中左心室壁最厚
【详解】心脏为人体的血液循环提供动力,心脏主要由心肌组成,心脏壁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其中左心室壁最厚。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概括地说,心室与动脉相连通,心房与静脉相连通。左心房接收肺静脉注入的含氧量高的动脉血,右心房接收上下腔静脉注入的含氧量少的静脉血。故心脏左侧的心腔和血管(左心房、左心室、肺静脉、主动脉),都流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心脏右侧的心腔和血管(右心房、右心室、上下腔静脉、肺动脉),都流含量较少的静脉血。
故选B。
20. 如图是人血涂片示意图,对该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缺铁或蛋白质会影响①的功能
B. ②能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
C. 人患炎症时②的数量会增多
D 输血时血型不合③会凝聚成团
【答案】D
【分析】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血涂片示意图,①是红细胞,②是白细胞,③是血小板。
【详解】①是红细胞,里面含有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血红蛋白在含氧量高的地方能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能与氧分离,有运输氧的功能,缺铁或蛋白质会影响红细胞的功能,A正确。
②是白细胞,有细胞核。白细胞能吞噬发炎部位的病菌,身体的某个部位发炎,白细胞的数量会大大增加,B、C正确。
输血时血型不合①红细胞会凝集成团,阻塞血管,发生危险,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D错误。
21. 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搅拌后在37℃温水中水浴加 热。下列对实验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该实验探究的是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B. 馒头碎屑模拟的是牙齿的咀嚼
C. 37℃模拟的是人体口腔内的温度
D. 实验结果是1号试管变蓝,2号试管不变蓝
【答案】D
【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
【详解】A.1与2对照,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唾液,该实验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A正确。
B.实验中馒头碎屑模拟了牙齿的咀嚼,B正确。
C.人体内在37℃左右酶的催化作用最强,因此37℃是唾液分解馒头碎屑的最适温度,37℃模拟的是人体口腔内的温度,C正确。
D.滴加碘液后,1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全部分解成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2号试管加清水,有淀粉滴加碘液变蓝,D错误。
故选D。
22. 食物中不经过消化酶的作用就能被吸收的营养物质是下列哪一组( )
A. 麦芽糖、葡萄糖、维生素B. 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
C. 无机盐、脂肪、氨基酸D. 水、维生素、淀粉
【答案】B
【分析】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中,水、无机盐、维生素是小分子的物质能够直接被人体消化道吸收,而蛋白质、淀粉和脂肪是大分子物质需经过消化后分别变成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
A、麦芽糖是淀粉的初步消化产物,麦芽糖不能直接吸收,故不符合题意;
B、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都能够被直接吸收,故符合题意;
C、脂肪不能被直接吸收,故不符合题意;
D、淀粉不能被直接吸收,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3. 下面关于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胃是人体消化食物的主要部位B. 胆汁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C.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D. 胃液可初步消化蛋白质和脂肪
【答案】C
【分析】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有糖类、蛋白质、脂肪、水、维生素、无机盐等。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是大分子物质,需经过消化后变成小分子的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详解】AC.小肠是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部位,A错误,C正确。
B.肝脏分泌的胆汁可以乳化脂肪为脂肪微粒,但是胆汁不含消化酶,B错误。
D.胃液中有胃蛋白酶,可以初步消化蛋白质,但不能消化脂肪,脂肪的初步消化是在小肠进行的,D错误。
故选C。
24. 被誉为“第七类营养素”的是( )
A. 蛋白质B. 维生素
C. 胡萝卜素D. 膳食纤维
【答案】D
【分析】人类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六大类,现在有人把膳食纤维列为第七类营养元素。
【详解】膳食纤维是指除淀粉以外较复杂糖类物质,包括纤维素和果胶等,这些复杂的糖类物质人体是不能消化的。膳食纤维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海藻和粮食等植物性食物中,纤维素等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就会排便通畅、降低人体内过高的血脂和血糖,有利于维护心脑血管的健康。因此,现在有人把膳食纤维列为“第七类营养素”。
故选D。
25. 小芳的爸爸最近皮肤干燥,夜晚总看不清东西,可能缺乏下列哪种维生素( )
A. 维生素DB. 维生素C
C. 维生素B1D. 维生素A
【答案】D
【分析】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少,但作用却很大,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如图:
【详解】小芳的爸爸最近皮肤干燥,夜晚总看不清东西,是夜盲症的表现,缺乏维生素A会得夜盲症、皮肤粗糙等。
26. 图为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专家建议应该多吃一些③、④层的食物,主要是因为该层的食物中富含( )
A. 淀粉B. 脂肪
C. 蛋白质D. 维生素
【答案】C
【分析】平衡膳食是指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合适,搭配合理,使人获得全面而平衡的营养。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为了做到合理营养,按“平衡膳食宝塔”均衡摄取五类食物,即谷类食物进食量最多,其后依次是蔬类水果类、鱼、肉、蛋类、豆奶类、油脂类。以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
【详解】图中平衡膳食宝塔由下往上第一层①为谷物类,主要提供糖类;第二层②为蔬菜水果类,主要提供维生素C;第三层③为鱼、肉、蛋类,第四层④为豆奶类,第三层和第四层主要提供蛋白质和钙;第五层⑤为油脂类,主要提供脂肪。淀粉是主要提供能量,脂肪是储能物质,蛋白质是基本物质,组织细胞的修复,维生素既不提供能量,又不构成组织细胞,是生命活动调节重要的物质。综上分析可知,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专家建议应该多吃一些③、④层的食物,主要是因为该层的食物中富含蛋白质。
故选C。
27. 若某战士是B型血,因失血过多需输血时应以输给何种血型的血为原则 ( )
A. B型B. A型C. O型D. AB型
【答案】A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输血的原则。解答时可以从输血的原则方面来切入。
【详解】输血的原则是同型相输。输血前还要做交叉配血实验。若该战士是B型血,失血过多需输血时,应该以输B型血型的血为原则。
故选A。
28. 2000多年前,著名的医学家扁鹊就已经用“切脉”的方式来诊断疾病,扁鹊在“切脉”时是感受腕部哪种血管的搏动( )
A. 毛细血管B. 动脉
C. 静脉D. 毛细淋巴管
【答案】B
【分析】脉搏即动脉搏动,随着心脏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管壁相应的出现扩张和回缩,在体表浅动脉上可触到搏动。
【详解】A.毛细血管是连接动脉和静脉之间的微小血管,其主要功能是进行物质交换,如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输送以及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的排出。由于毛细血管的直径非常小,通常只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宽度,因此它们不会产生明显的搏动。所以,扁鹊在“切脉”时感受到的不是毛细血管的搏动,A不符合题意。
B.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动脉血管大多数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动脉虽然大多数分布在身体的较深部位,但是在体表的个别部位也能摸到。如手腕部的桡动脉、颈部的颈动脉。如中医的“切脉”,按摸到的血管就是桡动脉血管,B符合题意。
C.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输送回心脏的血管。虽然静脉中也有一定的血液流动,但由于静脉壁较薄,且静脉中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所以静脉的搏动并不明显。因此,扁鹊在“切脉”时感受到的不是静脉的搏动,C不符合题意。
D.毛细淋巴管是淋巴系统的一部分,主要负责将组织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和细胞碎片等回收至淋巴循环中。毛细淋巴管非常细小,且没有搏动,因此扁鹊在“切脉”时感受到的不是毛细淋巴管的搏动,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9. 如图是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其中箭头处血管表示静脉的是( )
A. B.
C. D.
【答案】B
【分析】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 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叫做动脉,动脉一般分布较深; 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有的分布较浅,有的分布较深; 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分布最广。判断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血液流动的速度最快;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小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详解】A.血管内的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为动脉血管,A不符合题意。
B.血管内的血液由分支流到主干为静脉血管,B符合题意。
C.血管内红细胞成单行通过为毛细血管,C不符合题意。
D.血管没有表示出分支血管,很难判断其是动脉还是静脉,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0. 关于人体血液循环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叫做动脉
B. 血压是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C. 体循环始于左心室,终止于右心房
D. 静脉血管中都流静脉血
【答案】D
【分析】(1)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中的毛细管网--肺静脉--左心房。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身体各处的毛细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2)人体内的血管有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三种类型。
【详解】A. 动脉血管管壁厚,弹性最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快,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正确。
B. 血压是血液在血管中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健康成年人的动脉血压,一般维持在收缩压12~18.7千帕、舒张压8~12千帕。血压经常超过18.7/12千帕,就称为高血压;经常低于12/6.7千帕,则称为低血压。血压太高和太低都不利于身体健康。正确
C.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身体各处的毛细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因此体循环始于左心室,终止于右心房。正确。
D. 体循环时静脉血管中都流静脉血,肺循环时静脉里流动脉血,如肺静脉中流动脉血,错误。
故选D
二、简答题(共30分)
31. 考场上的你,信心满满,大脑如陀螺般飞速运转,笔尖轻快地写下答案。这些生命活动需要消耗能量能量来自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这个过程是怎样的呢?
(1)分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结构是[ ]_____。
(2)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_____。
(3)在图 2 中 X、Y、Z 三条曲线代表食物中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的变化情况,图中 C 字母代表的器官是图 1 中的[ ]_____,曲线 X代表_____的消化过程。
(4)蛋白质最终被消化为_____才能够被吸收。
【答案】(1)2肝脏 (2)小肠
(3)①. 7胃 ②. 淀粉
(4)氨基酸
【分析】观图可知:5口腔、6食道、7胃、3十二指肠、4小肠、5口腔、9大肠、10肛门、8胰腺、1唾液腺、2肝脏;A是口腔、B是咽和食道、C是胃、D是小肠、E是大肠,X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Y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Z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
【小问1详解】
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其中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含有消化淀粉的唾液淀粉酶;胃腺分泌胃液,胃液含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起乳化作用。胰腺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酶。肠腺分泌小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所以,分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结构是2肝脏。
【小问2详解】
4小肠长,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内有多种消化液,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这些特点与消化和吸收功能相适应。因此,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小问3详解】
图2中,曲线X代表的物质自口腔开始消化,在小肠内被消化完,此物质应为淀粉;曲线Z代表的物质在C胃内开始被消化,在小肠内被分解完毕,此物质应为蛋白质,图中 C字母代表的器官是图1中的7胃;曲线Y代表的物质只在小肠内被消化,此物质应为脂肪。
【小问4详解】
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分解成多肽。进入小肠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
32. .针对“唾液对淀粉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吗?”这一问题,“阳光”生物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将下列探究活动的有关内容填写完整.
(1)取两支相同的洁净试管,分别标记为1号、2号,各加入2毫升淀粉糊.
(2)在1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在2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 ______ ,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设置 ______ 实验。
(3)将两支试管充分振荡,使试管内的物质混合均匀,这相当于口腔中 ______ 的搅拌作用
(4)把两支试管同时放入37℃的温水中,5分钟后取出两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到的现象 ______ 号试管不变蓝,因为淀粉已经被分解。
(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口腔中的 ______ 对淀粉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答案】①. 唾液 ②. 对照 ③. 舌 ④. 2 ⑤. 唾液(唾液淀粉酶)
【详解】(1)“取两支相同的洁净试管,分别标记为1号、2号,各加入2毫升淀粉糊”。
(2)探究“唾液对淀粉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吗?”唯一的变量是唾液,因此“在1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在2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3)“将两支试管充分振荡,使试管内的物质混合均匀”,这相当于口腔中舌的搅拌作用。
(4)“把两支试管同时放入37℃的温水中,5分钟后取出两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到的现象2号试管不变蓝,因为淀粉已经被分解。
(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口腔中的唾液(或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33.图一为模拟膈运动的装置,图二为肺泡处的气体交换,请据图回答:
(1)图一中,②模拟的是_____。
(2)甲表示_____过程,此时肋间肌和膈肌的的状态是_____(填“收缩”或“舒张”)
(3)图二中,A表示的气体是_____,A要穿过_____层细胞到达血液.
【答案】(1)肺 (2)①. 呼气 ②. 舒张
(3)①. 二氧化碳##CO2 ②. 2##二
【分析】(1)呼吸运动是呼吸肌收缩和舒张的结果,人体的呼吸肌主要是膈肌和肋间肌。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外界大气压力大于肺内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呼气时: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借弹性回缩→导致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肺。
(2)图(一)中①玻璃管模拟气管,②气球代表的是肺,③瓶底的橡皮膜代表的是膈肌。
【小问1详解】
②气球代表的是肺,肺是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小问2详解】
甲图表示呼气过程,乙图表示吸气过程。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廓容积增大→肺随着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力→气体入肺。
【小问3详解】
当血液通过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由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二氧化碳较少的动脉血;当血液流经组织处毛细血管时,由于组织细胞里氧气的含量比动脉血中的少,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动脉血中的多,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就扩散到组织细胞里,细胞里的二氧化碳就扩散到血液里,这样,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因此体内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气体A代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需要穿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两层细胞进入血液。
34. 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人们对生育质量越来越关心,如图1和图2分别是有关人体生殖发育 的概念图和女性生殖系统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A是_____,它的主要功能是产生精子。
(2)新生命的起点是_____。
(3)胚胎发育场所是图2中的[ ]_____。发育过程中,胎儿通过_____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4)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_____。
【答案】(1)睾丸 (2)受精卵
(3)①. 3子宫 ②. 胎盘
(4)分娩
【分析】图1表示有关人体生殖发育的概念图,图中A表示睾丸,B表示卵巢,C表示受精过程,D表示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过程,E表示分娩;图2表示女性生殖系统示意图,图中1表示卵巢、2表示输卵管、3表示子宫、4表示阴道,其中主要的性器官是卵巢,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胎盘。
【小问1详解】
受精的过程及胚胎发育过程如图:
从图中可知,A是睾丸,主要功能是产生精子,并能分泌雄性激素。
【小问2详解】
受精卵是个体发育的起点。
【小问3详解】
胎儿的发育在母体的[3]子宫内进行,并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到母体的血液里,再由母体排出体外。
【小问4详解】
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
35. 如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运用泌尿系统的相关知识填空。
(1)形成尿液的器官是_____,该器官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
(2)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有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液约1.5升,比原尿少了许多。这是因为_____具有重吸收作用。
(3)某人到医院进行尿检,发现尿液中出现了蛋白质和血细胞,医生诊断为_____发生了病变。
(4)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_____、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的无机盐被重新吸收。
【答案】(1)①. 肾脏 ②. 肾单位
(2)肾小管 (3)肾小球
(4)葡萄糖
【分析】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可见,若尿中出现蛋白质和血细胞,主要是由于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通透性过大,使原来不能滤过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滤过,从而随尿排出。
【小问1详解】
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
【小问2详解】
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有150升,但实际每天排出的尿液只有约1.5升,这是因为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在肾小管中,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以及部分无机盐被重新吸收回血液,从而使尿液的量大大减少。
【小问3详解】
当某人到医院进行尿检时,如果发现尿液中出现了蛋白质和血细胞,医生可能会诊断为肾小球发生了病变。因为肾小球是负责过滤血液的,当肾小球出现问题时,其过滤功能可能受损,导致蛋白质和血细胞进入尿液中。
【小问4详解】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的无机盐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尿素、尿酸和多余的水等则形成尿液排出体外。这个过程是在肾小管中完成的,它体现了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
36. 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心脏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 ]_____,在1与2、3与4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_____,保证血液在心脏内只能单向流动。
(2)当血液流经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血液变为_____血。
(3)某人患肺炎需在手背静脉处点滴青霉素进行治疗,则药物到达肺部所经历 的途径是经[6]上腔静脉→[3]右心房→[4]右心室→[ ]_____→肺。
(4)血液由2出发,回到3的路径称为_____循环。
【答案】(1)①. 2 左心室 ②. 瓣膜##房室瓣
(2)动脉 (3)7 肺动脉
(4)体
【分析】(1)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
(2)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图中1右心房,2右心室,3左心房,4左心室,5主动脉,6上下腔静脉,7肺动脉,8肺静脉。
【小问1详解】
心脏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左心室,左心室收缩是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输送血液的距离最长,与此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最厚;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具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具有动脉瓣,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
【小问2详解】
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因此当血液流经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血液变为动脉血。
小问3详解】
某人患肺炎需在手背静脉处点滴青霉素进行治疗,则药物到达肺部所经历的途径是经[6]上下腔静脉→[3]右心房→[4]右心室→[7]肺动脉→肺。因此药物随着血液流动,最先进入心脏的3右心房。
小问4详解】
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叫做体循环;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叫做肺循环。血液由2左心房出发,回到3右心房的路径称为体循环。
维生素种类
食物来源
主要功能
缺乏症
维生素A
动物肝脏、鱼肝油、玉米、胡萝卜
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皮肤粗糙、夜盲症
维生素B1
牛肉、动物肾脏、豆类、谷类的种皮
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神经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脚气病
维生素C
绿色蔬菜、辣椒、西红柿
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维生素D
动物肝脏、鱼肝油、蛋类
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
佝偻病、骨质疏松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生物][期中]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试题(解析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心脏的壁由组织构成, 受精卵形成部位是, 痰形成的部位是, 氧气进入人体最终要到达, 输送血液的“泵”是, 下列选项含有细胞核的是, 下列能将脂肪彻底分解的物质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试卷(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下列现象中,不能遗传的变异是,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的特点是, 枯叶蝶的体色和体形酷似枯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4,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生物试卷,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属于有性生殖的是,下列现象中,不能遗传的变异是,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的特点是,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