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21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五年(2020-2024)高考化学真题专项分类汇编(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考点21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五年(2020-2024)高考化学真题专项分类汇编(含答案),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填空题
1.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含氯化工产品的生产。硫酰氯及1,4-二(氯甲基)苯等可通过氯化反应制备。
(1)硫酰氯常用作氯化剂和氯磺化剂,工业上制备原理如下:
①若正反应的活化能为,则逆反应的活化能____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②恒容密闭容器中按不同进料比充入和,测定温度下体系达平衡时的(为体系初始压强,,p为体系平衡压强),结果如图1。
图1中温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___________,判断依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点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温度下用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
③图2曲线中能准确表示温度下随进料比变化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1,4-二(氯甲基)苯(D)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中间体,可由对二甲苯(X)的氯化反应合成。对二甲苯浅度氯化时反应过程为
以上各反应的速率方程均可表示为,其中分别为各反应中对应反应物的浓度,k为速率常数(分别对应反应①~⑤)。
某温度下,反应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保持体系中氯气浓度恒定(反应体系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测定不同时刻相关物质的浓度。
已知该温度下,。
①30 min时,,且30~60 min内,反应进行到60 min时,___________。
②60 min时,,若0~60 min产物T的含量可忽略不计,则此时___________;60 min后,随T的含量增加,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酸在多种反应中具有广泛应用,其性能通常与酸的强度密切相关。
(1)酸催化下与混合溶液的反应(反应a),可用于石油开采中油路解堵。
①基态N原子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____。
②反应a:
已知:
则反应a的____。
③某小组研究了3种酸对反应a的催化作用。在相同条件下,向反应体系中滴加等物质的量的少量酸,测得体系的温度T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
据图可知,在该过程中____。
A.催化剂酸性增强,可增大反应焓变
B.催化剂酸性增强,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
C.催化剂分子中含H越多,越有利于加速反应
D.反应速率并不始终随着反应物浓度下降而诚小
(2)在非水溶剂中,将转化为化合物ⅱ(一种重要的电子化学品)的催化机理示意图如图,其中的催化剂有____和____。
(3)在非水溶剂中研究弱酸的电离平衡具有重要科学价值。一定温度下,某研究组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两种一元弱酸(X为A或B)在某非水溶剂中的。
a.选择合适的指示剂其钾盐为,;其钾盐为。
b.向溶液中加入,发生反应:。起始的物质的量为,加入的物质的量为,平衡时,测得随的变化曲线如图。
已知:该溶剂本身不电离,钾盐在该溶剂中完全电离。
①计算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在该溶剂中,____;____。(填“>”“0”或“”“1.0时,随着进料比增大,减小,排除A、B;结合②中计算可知,当,体系达到平衡时,体系中生成的的分压也应为60 kPa,即,对照图像可知,表示温度下随进料比变化的是D。
(2)①30~60 min内X的转化浓度为,因此60 min时。②0~60 min产物T的含量可忽略不计,说明在此阶段D、G的消耗速率可忽略不计。D、G均由M生成,任意时刻两者的生成速率之比。D、G的初始浓度均为0,任意时刻生成的浓度之比等于其速率之比,因此60 min时。60 min后,D、G开始生成T,两者的消耗速率之比为。结合两者的生成速率知,D生成得快而消耗得慢,G生成得慢而消耗得快,因此会增大。
2.答案:(1);;BD
(2)AcOH;KI
(3);>;>
解析:(1)①N的原子序数为7,位于第二周期第ⅤA族,基态N原子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②由已知可得:Ⅰ.,;Ⅱ.,;Ⅲ.,;
Ⅳ.,;由盖斯定律可知,目标方程式可由方程式Ⅰ-Ⅱ-Ⅲ+Ⅳ得到,故反应;③A.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焓变,A项错误;B.由图示可知,酸性:硫酸>磷酸>乙酸,催化剂酸性增强,反应速率提高,B项正确;C.一个硫酸分子中含有2个H,一个磷酸分子中含有3个H,一个乙酸分子中含有4个H,但含H最少的硫酸催化时,最有利于加速反应,C项错误;D.由图示可知,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反应物浓度减小,但反应速率加快,反应速率并不始终随着反应物浓度下降而减小,D项正确;故选BD。
(2)催化剂参与化学反应,但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并未改变,由催化机理示意图可知,催化剂有AcOH和KI;
(3)由变化曲线图可知,当时,,设初始,则初始,转化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可列出三段式如下:
由,即,解得,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解得;
②根据图像可知,当时,设此时转化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可列出三段式如下:
此时,即,则,则平衡常数,则;
由于,则,。
3.答案:(1)①;②
(2)①;②AB
(3)①0.36;②3:4
(4);,由L守恒可知;则;M的平衡转化率为
解析:(1)①基态由Fe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失去2个电子得到,所以其3d电子轨道表示式为。②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可知离子方程式中需要补充的物质为。
(2)①由图可知,三组实验起始时相同,则浓度越大,单位时间内反应的越多,则三组实验对应的曲线分别为Ⅰ、Ⅱ、Ⅲ,时,在0~1 min内,由图中曲线Ⅲ可知的平均消耗速率为。②对于反应,加水稀释,平衡往粒子数增加的方向移动,即逆向移动,含量增加,含量减小,所以增大,A正确;浓度增加,平衡转化率增加,故,B正确;图中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反应速率的值,观察图像可知,三组实验的反应速率都是先增加,后减小,到平衡时保持不变,C错误;硝酸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体系由橙红色转变为淡蓝色所需时间越短,故,D错误。
(3)①由题可知,时,,且,,所以。②中含有两个L,则与ML的浓度之比应为与之比,即。
4.答案:(1)①181;②CD;③;
(2)
(3)①阴;②;③bac
解析:(1)①由题给键能数据可计算出=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②反应ⅰ为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反应ⅱ正向为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缩小体积即增大压强,反应ⅰ平衡不移动,反应ⅱ平衡正向移动,但达平衡时体系中所有物质的浓度均增大,A项错误;反应ⅰ是吸热反应,反应ⅱ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ⅰ平衡正向移动,反应ⅱ平衡逆向移动,即两个平衡均朝着NO浓度增大的方向移动,B项错误;移除,反应ⅱ平衡正向移动,达平衡时NO浓度降低,C项正确;降低浓度,反应评衡逆向移动,达平衡时NO浓度降低,D项正确。③初始时体系中和的浓度分别为和,平衡体系中,NO在反应ⅰ中生成,在反应ⅱ中消耗,NO在反应ⅰ中的生成浓度=平衡浓度+在反应ⅱ中的消耗浓度,故反应ⅰ中的消耗浓度为,反应ⅱ中的消耗浓度为,则平衡体系中的浓度为;只在反应ⅰ中发生反应,消耗的浓度为,平衡体系中的浓度为,则。
(2)由题给速率方程的表达式可知,将1、2组数据代入速率方程,解得,将1、3组数据代入速率方程,解得,故速率方程为,将1、4组数据代入并相除,可得第4组的反应速率为。
(3)①由题意电解合成,N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故应在电解池的阴极发生反应(电解池阴极发生还原反应)。②由题给条件“氨燃料电池和氢燃料电池产生相同电量时,理论上消耗和的质量比为”可得消耗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即3 ml氢气失去的电子数与失去的电子数相等,则反应中失电子生成,该反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则电极反应式为。③由题中信息可知,三种催化剂上都存在一对竞争反应:电还原为和电还原为,这两个电还原反应均为多个基元反应构成的连续反应,其中所需能量最高的一步是整个反应的决速步骤,由图1可知,对于三种催化剂上发生的电还原为的反应,催化剂b对应决速步骤所需能量最小,反应最容易发生,其次为催化剂a,所需能量最大者为催化剂c。由图2可知,在三种催化剂上发生电还原为的反应时,反应的决速步骤所需能量由小到大依次为cab,即在三种催化剂上电还原为由易到难依次为cab。综合以上分析可知,三种催化剂中,催化剂b最有利于电还原为反应的发生,其次为催化剂a,催化剂c的催化效果最差,即三种催化剂对电还原为反应的催化活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bac。
5.答案:(1);相同质量的LiOH吸收的量比KOH的多
(2)①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考点25 有机合成路线综合—五年(2020-2024)高考化学真题专项分类汇编(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考点20 工艺流程综合—五年(2020-2024)高考化学真题专项分类汇编(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考点10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五年(2020-2024)高考化学真题专项分类汇编(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