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故事中人物的特点。
2.学习联系阅读经验、相关资料和观看影视剧的方法阅读古典名著。
3.激发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原著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原著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
(一)古诗词导入,回顾故事内容
1.齐诵《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这首词是哪本古典名著卷首的开篇词?
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2.回顾故事内容。
根据预习情况,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草船借箭》的主要内容。
(二)聚焦人物,感受形象
诸葛亮——神机妙算 鲁 肃——信守承诺
周 瑜——嫉贤妒能 曹 操——谨慎多疑
1.请学生说说文中主要人物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2.学生默读课文,把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句子画出来。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诸葛亮神机妙算
预设1:
(1)十万支箭十天造好本就困难,诸葛亮为什么主动要求三天造好?
——诸葛亮早就看透了周瑜的心思,所以将计就计,立下军令状。其实他在立军令状前已经想好了应对之策,所以主动要求三天造好。可见他的神机妙算。
(2)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为什么很高兴?
——周瑜以为诸葛亮上当了,自己的阴谋得逞了,所以很高兴。
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来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诸葛亮在推动孙刘联盟的建立和筹划对曹军作战的方略中所表现出的远见卓识和超人才智,使器量狭小的周瑜妒火中烧。
出示相关资料:
(3)学生自由交流观点和看法。
(4)教师总结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借助相关资料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回来报告我。”
——周瑜嫉妒、小气
预设2:
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多名军士。……我的计划就完了。”
——神机妙算,已有计策应对周瑜;心明眼亮,识破周瑜的险恶用心
预设3:
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
——鲁肃忠厚老实、信守承诺
预设4: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预设5:
诸葛亮为什么料定曹操不敢出兵?可以看出诸葛亮什么特点?
——诸葛亮知道曹操疑心重,用兵谨慎,在情况不明朗时,不会轻易出兵。这说明诸葛亮不仅知天文,而且懂人心。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曹操谨慎多疑,诸葛亮胆略过人
预设6:
3.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片段,加深学生对人物形象的了解。
4.教师小结:借助影视剧可以帮助我们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对比阅读,体会语言特点
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草船借箭》后的“阅读链接”,找出与课文对应的段落。
——第8、9自然段。
2.通过对比,体会原著的语言特点。
——半文半白,语言简洁明快。
(四)拓展阅读《单刀赴会》
1.学生默读《单刀赴会》,并谈一谈对关羽的认识。
——关羽:有勇有谋、机智灵活。
2.观看影视作品《单刀赴会》,再次感受人物形象。
3.你还想了解《三国演义》中的哪些故事?课下阅读。
(五)回顾学习,总结学法
1.学生回顾本节课是怎样阅读古典名著的。
2.小结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从聚焦人物、感受形象入手,结合阅读经验、借助相关资料、观看影视剧等方法阅读古典名著。
四、板书设计
草船借箭
周瑜 嫉贤妒能
人物形象
诸葛亮 神机妙算
鲁肃 信守承诺
曹操 谨慎多疑
结合阅读经验
阅读方法 借助相关资料
观看影视剧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五年级下册景阳冈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教学反思,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统编版(2024)草船借箭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要求,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