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作文 热爱生活 热爱写作 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 人教版2024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326893/0-173063946405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单元作文 热爱生活 热爱写作 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 人教版2024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326893/0-173063946407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单元作文 热爱生活 热爱写作 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 人教版2024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326893/0-173063946408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单元作文 热爱生活 热爱写作 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 人教版2024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326893/0-1730639464101/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单元作文 热爱生活 热爱写作 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 人教版2024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326893/0-1730639464121/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单元作文 热爱生活 热爱写作 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 人教版2024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326893/0-1730639464136/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单元作文 热爱生活 热爱写作 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 人教版2024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326893/0-1730639464148/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单元作文 热爱生活 热爱写作 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 人教版2024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326893/0-1730639464158/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单元热爱写作,学会观察授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单元热爱写作,学会观察授课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多维度立意与选材,高分片段,高分作文,名师点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技法点一 调动“五感”观察
1.注意培养观察生活细节的意识。捕捉到有趣的、有意义的细节,调动自己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记录下事物的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触感等。例如:观察“花”,从远处看它们在枝头是什么样的(大小、开花紧凑还是稀疏);走近看,它的花朵呈什么状态(全开/半开/花骨朵儿)、什么颜色的,花蕊有何特点,摸摸它的触感如何,再闻一闻它的香味等,增加感官,对事物进行立体的描写。
2.用心锤炼语言,可运用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选取贴切的修饰词,将观察到的事物生动地表达出来。
课文典例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拟人)。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比喻、排比)。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想象)。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喻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从里,像眼睛,星星( 比喻),还眨呀眨的( 拟人)。节选自朱自清《春》
技法分析视觉:开花紧凑+拟人视觉:花的颜色+比喻、排比嗅觉:花的甜香听觉:蜜蜂叫声+拟人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并使用饱含感情的修饰词,写出春花的美丽与生机。
小练笔1:请你调动感官,选择一处景物进行观察,写一个200字左右的片段。 提示:可以先回答以下问题,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多调动几种感官,多用几种修辞方法,适当运用贴切、特别一点的形容词,自然就会写得丰富精彩了。 ①视觉:你看到了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什么大小? ②听觉:是否听到了声音?这种声音让你联想到什么? ③味觉:是否有味道?如果有,这种味道像什么? ④嗅觉:闻到香味了吗?这种香味该如何形容? ⑤触觉:触摸起来质感如何?皮肤有什么感受?有温度吗?最后可以写一写:它带给你怎样的触动?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想象?
高分片段:乡间的秋美得像一幅画(比喻)。独自走在石子铺成的小路上,头顶的太阳温温柔柔地洒下来,风也不再燥热(温度),它缓缓而来,吹黄了树叶,吹熟了作物,为人们奏响了丰收的赞歌(拟人)。道路两旁,左边菜畦尽头的树林中,叶子们褪去一身纯绿外衣,换上一袭半绿半黄的长裙(颜色),在枝头翩翩起舞(拟人);右边田地里,玉米们为了迎接秋天的到来,一个个精神饱满,一阵微风吹过,他们摇头欢呼,唱出了“沙沙,沙沙”(声音)的悦耳的歌(拟人)。
①总写乡间的秋像一幅画,比喻。②将太阳、风拟人化,运用“温温柔柔”“缓缓”等词,生动形象。
调动视觉、听觉双重感官,“纯绿”“半绿半黄”等色彩、“沙沙”的声音,让画面富有立体感;巧用动词“褪去”“换”“摇头欢呼”,将叶子、玉米拟人化。
又沿着小路继续向前走了几十米,隐约听见“哗啦啦”的流水声(声音),我不由高兴起来,循着水声从曲曲折折的土路下去,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现身在我眼前。河水清可见底,不徐不疾地流着,河边草丛中的蛙们被惊动,唱起了低沉而嘈杂的歌(拟人)。一阵饭香混着烟火味儿传来(气味),我抬头远看,人家的烟囱上,炊烟正袅袅。
小河流水声、蛙鸣声、烟火味儿、袅袅炊烟……综合运用听觉、视觉、嗅觉描写,勾勒出一幅“小河流水人家”的诗意画面。
技法点二 聚焦事物典型特征观察
观察事物最具典型和代表性的一面,如《济南的冬天》,聚焦济南冬天的“山”和“水”。写山就聚焦下点儿小雪后的山,先整体概写再聚焦局部,仔细观察。
课文典例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比喻)。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拟人、比喻)。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拟人、比喻);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拟人)。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拟人)。节选自老舍《济南的冬天》
技法分析聚焦冬季济南山上最典型的“雪景”观察顺序:整体(选点描绘:矮松上的雪、山尖)聚焦局部详写(山坡)
小练笔2:请仿照《济南的冬天》片段,描写家乡的一个季节,写一个200字左右的片段。提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①抓特征:用一个字来形容家乡的某个季节,你觉得最合适的是哪个字? ②选景物:哪些景物最能体现你所选择的这个特点? ③排顺序:用什么顺序来观察这些景物?(远近、动静、俯仰、四季、早晚……)最后可以写一写:景物中可以寄托怎样的情感?
高分片段:我喜欢家乡冬天的林间。远远望去,满眼灰黄暗淡,同灰白色的天空连在一起,整个旷野一片寂静。眼前树上零稀的叶子,干瘪地挂着,坚强地抵抗着寒风,枝丫间,坐落着数不清的黑色鸟巢,谁也不知道勤劳的鸟儿什么时候搭建的。树下金黄的叶子铺得很厚,我不禁踩在上面,聆听那咯吱咯吱的清脆悦耳声。旁边的杂草枯黄了,但顶端的草穂籽粒儿依然饱满,明年春天,它们会让整个的草地重新焕发绿意。几只喜鹊在林间飞来飞去,偶尔停驻在草地上觅食。麻雀叽叽喳喳的,时而在草地上蹦跳,时而“扑棱”的一声飞向天空。
①聚焦于家乡冬天林间“萧索寂静”的特征,下文选取树上的枯叶、鸟巢,树下的落叶和枯草等,突出该特征。②妙用“坚强”“勤劳”将叶子和鸟儿拟人化。③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用脚踩落叶的声音、鸟儿的叫声,和“扑棱”声,突出“静”。
写作实践一片段写作。九月份,由夏人秋,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增大,自然景物、人们穿戴等方面也相应发生了许多变化。你注意到这些变化了吗?到生活中去细心观察、体验,选取一个场景,写一段文字,描述这些变化。 提示: 1.关键是要善于发现,观察、感受到的点点滴滴都可能成为写作的素材,可以先积累下来。 2.注意“九月份”这个特定的时节,写出由夏入秋的各种变化。要写得具体明确,比如你的感受是“秋高气爽”,就要用特定的景物把这个感觉描绘出来。审题指导 1.审导语。①强调时间——注意特定时节(九月份,秋季)。②“细心观察”强调要将注意力集中在自然景物、人们穿戴等方面的变化上,在写作时详细描写。③“体验”强调文中要明确表达自己的感受、联想和思考。 2.审命题形式。要求以“由夏入秋的变化”为话题,“变化”是写作的核心,要描绘入秋季节景物的不同之处,在对比中体现变化,突出九月的季节特征。
辞夏入秋孟江岳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九月,告别盛夏,大地褪去了炎热,微风拂过,带来丝丝凉意。路旁的银杏树不再是稚嫩的青绿,而是典雅的金黄,像少女的裙摆在风中摇曳,演绎出或快或慢的圆舞曲。槐树和柳树还保持着老样子,唯独少了闹人的蝉鸣,显得格外恬静。电线杆上偶有飞来的几只麻雀,不如酷暑时那样精瘦,有些微微发福,身形圆润。小草应该是怕秋的,不像春季时“遥看近却无”的顽皮,也没有夏季时喷薄而出的气势,此时此刻有些蔫头耷脑,失了神采。秋天也有下雨的时候,却不像夏天下雨时那样火爆直爽,轰轰烈烈。秋天的雨,细腻温柔,情意绵绵,仿佛在你耳边喃喃细语,似乎在你眼前覆上柔软纱丽。一年四季,春有生机,夏富活力,冬含蕴藏,而秋季,淡然内敛别有一番韵味。
亮点赏析①条理清晰,结构井然。文章首先写由夏入秋时气温的变化,接着写植物和动物,然后写秋天的雨,由静及动,条理清晰。②细节生动,语言优美。以细腻独到的眼光,发掘身边事物入秋时的细微变化。多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及四字词语,语言诗意盎然。 点评教师:马云韵
写作实践二升入初中,来到新校园,走进新教室,见到新老师,结识新同学……你一定会有许多新的见闻吧?试着做一番观察,拿起笔,将自己印象最深的一点写下来,字数不限。 提示: 1.全新的校园环境、不一样的课堂活动、视次见面的老师和同学……都可能成为写作的内容。要试着打开思路,放出眼光,丰富自己观察的角度。 2.印象之所以“深”,想必是因为带给了你不一样的触动。在讲述的同时,也要注意表达你真实而独特的感受。 3.写完之后与同学分享,看看各自的所见所感有什么相似和不同。相信通过这样的交流,你不仅会结识新朋友,也会在如何观察和思考方面得到更多的启发和灵感。 审题指导 1.审导语。“升入初中”限制了选材必须围绕升入初中后的校园见闻和感受;“新”是材料着重强调的字眼,与“旧”相对,即所写的见闻是不同以往的,是进人初中校园新产生的。 2.审题目关键词。①此题是以“升入初中的见闻”为话题,要求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一点写作。②选其中一个方面即可(参考提示1),不用面面俱到。
校园里安静的角落李沁元 邢台市第三中学来到这所新校园不久,我就发现,在这个热闹的校园里,有一处安静的角落,那就是文化长廊的一角。早晨,太阳刚刚把光芒洒到这个世界,长廊就伴随着学生的欢声笑语苏醒了。看吧,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青春的朝气与灿烂,他们昂首挺胸,迈着自信的步伐走过长廊。阳光透过枝藤洒向地面照亮了旁边花草树木的脸,好像给它们镀了一层薄金,镶了一道金边。微风悄悄拂过,吹拂
亮点赏析①环境描写,场景生动。通过环境描写,将阳光、微风、花儿等元素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幅宁静且充满生机的校园场景。
着花儿的脸庞,梳弄着枝藤的长发,顺便把花儿的芬芳带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但风吹不动的,是挂在长廊墙上的伟人像。他们静静地守护着这里,守护着这片安静的土地,守护着校园里的学生,默默地陪伴着他们成长。等到傍晚,长廊给人的感觉又不一样了。如果早晨是朝气蓬勃,那么傍晚就如母亲般柔和温雅。阳光已没那么刺眼,变成了柔和的橘黄色,透过枝藤洒在地上,一小块一小块的,仿佛一朵朵飘落在地上的小花,像一片片铺在地面上的大理石,偶尔有几片枯叶落在光斑上,更是增添了几分美感。尽管已经放学,同学们还是手捧书本来到这里,他们静坐在长廊中,尽情享受着学习的乐趣。而我作为其中的一员,也沉浸在书的世界里,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和美好。在这个充满文化气息的长廊中,时间仿佛凝固了,只剩下书本翻页的声音和偶尔传来的轻微交流声。此刻,长廊成了一个温暖的避风港,让我们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找到了一丝慰藉和放松。
亮点赏析②时间顺序,思路清晰。作者根据时间顺序,分别写出了早晨、傍晚、夜晚三个时间段内长廊的不同景色,脉络清晰,层次分明。③专注细节,烘托氛围。作者并未直接描写学生在这里看书和谈论的场景,而是通过“翻页的声音”和“轻微交流声”两个细节,勾勒出一个具体的场景。
情感丰沛,语言生动。文章借物歌颂静心求学的人,选取最普通的校园场景,全文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歌颂了读书人的最高境界心灵的宁静。全文语言生动形象,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具有表现力。指导老师:方芳 邢台市第三中学一级教师,优秀班主任
到了夜晚,这里就显得安静而神秘了。长廊内空无一人,只有远处的楼上还有教室亮着灯,好像夜空的星星,又像深夜树林中的萤火虫。这时,月亮出来了,月光温柔地、淡淡地洒落地面,给长廊也裹上了一层轻纱,让它比平时更加神秘,更加安静,远远望去像一颗白玉石镶在校园上空。此时,还有几个学生陆陆续续离开校园,或成群,或独行,但共同的一点是脸上都写满获取知识的满足与喜悦。甚至还有人恋恋不舍,想在那月光下再读一会儿书呢!新校园的文化长廊是安静的,来到这里读书的人也是安静的,手捧诗书,独居一隅,时光都是为此而静止的,浮躁的心也为此而沉寂,这个地方真是一个“宝地”!
写作实践三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欢笑,有感动,当然也会有泪水,有悲伤……这些都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体验,一点一滴都是生命中宝贵的财富。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有什么事情让你深受触动,难以忘怀?回忆当时的情景,把它写下来。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提示: 1.生活中让你动情的事可能有好几件,要从中选择一件让你最受触动的事情来写。可以先把这件事讲给身边的同学们听,看看他们的反应,然后再落笔。 2.在记叙时,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让记叙眉目清楚。 3.除了记叙经过,还要抒发自己的感受。可以开门见山或篇末点题,也可以与记叙相结合来表达。审题指导 1.审导语。“成长过程中”提示我们需从自己成长过程中有价值的、值得记录的经历中选材。②“欢笑”“感动”“泪水’悲伤”提示了选材的方向,但注意要选择带给自己成长感悟的事情写作。③“深”“难”二字,强调文章所叙述的事情给自己的成长带来了深刻的意义和启示。 2.审题目关键词。以“一件深受触动、难以忘怀的事情”为话题,写作前先围绕所写事情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3.审写作要求。①以回忆的形式来记叙过去发生的故事,交代清楚自己所选取故事中的成长经历(包括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突出自己的成长过程,写作时要注意文意清晰、逻辑顺畅。②字数不少于 500 字。
成长的印记赵一诺 太原市外国语学校微微的沉木味,发黄的墙纸,钟表里静止的时针,走起路来咯吱咯吱的地板。今天,我又回到了陪我长大的老房子里,见到了属于我的独特的“成长手册”——一根柱子。我呆呆地站在柱前,一动不动。望着微微发黄的柱子上已经随着时间流逝而逐渐变淡的笔迹和血痕,仿佛看到了当初的自己,“爷爷,帮我量一下身高!”四岁的我满脸期待,用憧憬的眼神望向爷爷,爷爷捏了捏我稚嫩的小脸,转身去拿柜子里的卷尺和记号笔,疼爱地说:“咱们就在这根柱子上量吧。你把鞋脱了,乖乖站好哦!”说罢,
亮点赏析①调动多种感官,营造氛围感。“微微的沉木味”“发黄的墙纸”“咯吱咯吱的地板”,作者从嗅觉、视觉、听觉等多角度进行描写,为读者呈现出一个生动、立体的场景。
我立刻放下手中的布娃娃,挺直了腰板靠在柱子上。几秒钟后,爷爷用笔在柱上画了一道印记。就这样,我和这根柱子的缘分开始了。 之后的每一天里,我都会跑到柱子前,看看自己有没有长高。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柱子上的刻度越来越高,我也在慢慢长大。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不知不觉中我已经成为一名小学生。我记得,那是一个下午,所有人都出门了,只有我一个人在家,突发奇想,我想自己量身高,就从柜子里翻出卷尺和笔,一边扯出尺子一边打开笔帽。刚在柱子上画了一道,笔却突然掉在地上,我下意识地去捡笔,却没意识到卷尺没卡住,正在以闪电般的速度收回去。“啊!”我痛得大叫,点点血珠顿时溅到了柱子上,低头一看,虎口处被卷尺割了一道大口子,血肉模糊,豆大的眼泪落在伤口上,一阵阵痛感从伤口直达心尖。我急忙收起卷尺,从地上爬起来,冲向药柜,拉开抽屉,涂抹碘伏,轻吹伤口,动作一气呵成。我擦干眼角的泪水,又跌跌撞撞地跑到座机前,熟练地拨通号码。听到电话那边熟悉而温柔的
亮点赏析②用词精准,场景真实。运用“一看”“一道”“一阵阵”这些简短的词语,真实地表达出“我”受伤时的场景,让读者也感同身受,体会到“我”当时的疼痛。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写作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教学ppt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文题一例文,文题二例文,文题三例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写作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课前预习课件ppt,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文题一例文,文题二例文,文题三例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作文 作文技巧:热爱生活,热爱写作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本节课程的意义及作用,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经典回顾,花的色彩多么美丽,花的味道多么怡人,雨的四季刘湛秋,展示诱惑,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