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浙江湖州德清县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327054/0-173064298423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浙江湖州德清县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327054/0-173064298428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浙江湖州德清县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327054/0-173064298431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浙江湖州德清县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湖州德清县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正确、美观地抄写句子, 看拼音写词语, D,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根据情景完成对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90分钟)
积累与运用
1. 正确、美观地抄写句子。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书写能力。
解答此题时,要认真阅读题目给出的句子,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书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同时注意书写时要自左向右逐字依次抄写。一定要做到工整、规范、正确。
书写时注意“莫、闲、年、悲、切”的正确写法。
2. 看拼音写词语。
垃圾分类利国利民,环保大计人人有责。目前,学校垃圾分类活动开展得热火朝天,bù jì qí shù( )的家庭也参与其中,共同yǔn nuò( ):学会正确分类,jù jué( )乱扔垃圾!大家用行动践行shì yán( )。不论黎明时分,还是yè mù jiànɡ lín( ),随处可见人们mánɡ lù( )的身影。
【答案】 ①. 不计其数 ②. 允诺 ③. 拒绝 ④. 誓言 ⑤. 夜幕降临 ⑥. 忙碌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解答此题时,要认真拼读题目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一定要做到工整、规范、正确。
书写时注意“数、诺、誓、幕、降、碌”的正确写法。
根据要求完成选择。
3. 下面每小题中都有一个带点字的读音是错的,把它选出来。
(1)( )
A.红晕(yūn) B.勉(miǎn)强 C.脊(jǐ)背 D.床铺(pù)
(2)( )
A.执拗(niǜ) B.酵(jià)母 C.嫉(jí)妒 D.湖畔(pàn)
(3)( )
A.偏僻(pì) B.美差(chāi) C.传(zhuàn)记 D.眸(mó)子
【答案】3. A 4. A
5. D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汉字的读音。
晕:[ yūn ]用于“头晕、晕头晕脑、晕头转向”等。[ yùn ]日光或月光通过云层中的冰晶时经折射而形成的光圈。
红晕(yūn)——yùn;
故选A。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汉字的读音。
拗:[ niù ]固执;不随和;不驯顺:执~。[ à ]不顺;不顺从:~口。
执拗(niǜ)——niù;
故选A。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汉字的读音。
眸子(mó)——móu;
故选D。
4. 下面每小题中都有一个词语含有错别字,把它选出来。
(1)( )A.稀罕 B.述说 C.忘怯 D.众星拱月
(2)( )A.涨潮 B.隐敝 C.汛期 D.寸草不生
(3)( )A.陷坑 B.协调 C.爱慕 D.政通人合
【答案】4. C 5. B
6. D
【解析】
【小问1详解】
(1)——(3)考查易错字的辨析。
C.忘怯——忘却。
故选C。
【小问2详解】
B.隐敝——隐蔽。
故选B。
【小问3详解】
D.政通人合——政通人和。
故选D。
5. 下面有一个成语填入划线部分最恰当,把它选出来( )
在象棋比赛中,琳琳先输一局,但她_________,酝酿着后面的反击。
A. 不动声色B. 气急败坏C. 处心积虑D. 居安思危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
A.不动声色:不说话,不流露感情;形容神态镇静。
B.气急败坏:形容因愤怒或激动而慌张地说话、回答或喊叫。
C.处心积虑:存在着某种想法,早已有了打算。形容用尽心思地谋划(贬义)。
D.居安思危:处在安定环境中,要想到可能出现危难祸害。
分析可知,本句形容琳琳在象棋比赛中先输一局,但她神态镇静,酝酿着后面的反击。故搭配“不动声色”。
故选A。
6. 下面有一个成语填入划线部分最恰当,把它选出来( )
为了战斗的胜利,他作出的牺牲让人__________。
A. 永难磨灭B. 绝口不提C. 不可估量D. 难以置信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
A.永难磨灭:比喻永远不能磨灭。同“永垂不朽”。
B.绝口不提:意思是这件事情绝对不和别人说。出自《琐忆》。
C.不可估量:难以估计。
D.难以置信:事情发生得出乎意料,让人难以相信。
由题干“为了战斗的胜利,他作出的牺牲让人……”可知,“他”做出的牺牲是令人想象不到的,D与语境相符。
故选D。
7.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诗与读书有关。
B. 民间故事是千百年来老百姓智慧的结晶,讲的时候不可以随意变换情节的顺序。
C. 说明性文章以“说明白了”为成功,而不是以“说具体、生动”为成功。
D. 集中注意力,连词成句地读,可以提高阅读速度;带着问题读,也可以加快阅读速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诗句理解、民间故事积累、阅读策略与方法。
B.讲述民间故事时,为了让故事更有新鲜感,我们可以大胆想象,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还可以变换情节的顺序。
故选B。
8.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用不同的说明方法把下面的对话补充完整。
星期天,我们一家去郊外玩,走到半路,我突然指着眼前的树激动地喊道:“快看,这棵树真高啊!”
①妈妈回答:“是呀,这棵大树大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数字)
②爸爸摸摸我的头,笑着说:“的确是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比较)
③妹妹激动地喊道:“哥哥,这棵树远远望去,____________________。”(打比方)
(2)把“沸腾”的场面写具体、写生动。
老师一宣布要去秋游的消息,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8. ①. 五六十米高 ②. 看上去比周围的山丘还要高不少 ③. 就像一把巨大的伞
9. 同学们个个兴高采烈,有的欢呼,有的鼓掌,有的开心地从座位上跳了起来,还有的已经开始讨论起秋游去哪里、带什么物品等细节。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补充句子。
①列数字:从数量上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本题中需运用列数字方法形容大树的高度,表述合理即可。
示例:这棵大树大概有四五十米高。
②作比较: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等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本题中需运用作比较的方法来突出大树的高,表述合理即可。
示例:的确是高,这棵树比它旁边的这些树都要高。
③打比方:指的是通过比喻的修辞方法来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方法。本题中需运用打比方的方法来形容大树的高,表述合理即可。
示例:这棵树远远望去,像一个昂首挺立的巨人。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情景写话。
解答时,先理解词语的意思,再用具体的情景表现来写话,答案不唯一,只要合理即可。沸腾:比喻情绪高涨或人声喧闹。
示例:大家互相讨论着秋游的计划,分享着要带的物品,去哪里玩什么等等。有的人兴奋地高声喊叫,有的人则激动地手舞足蹈。整个教室充满了欢声笑语和热闹的气氛,仿佛已经能够感受到秋游带来的欢乐和期待。
9. 根据课文内容答题。
(1)一花一鸟总关情。“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鹭在郭沫若的眼中是一首________________的散文诗;“风一更,雪一更,聒碎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风雪之夜纳兰性德的思乡之情。
(2)一动一静总相宜。“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朝窠里飞去”;夜晚来临,“________________,清泉石上流”中“流”字呈现了动态之美;我还学过含有动态描写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言一语藏着爱。爱家国,“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关切;爱学习,“_______________,学而不厌,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出了学习该有的态度。
【答案】 ①. 韵在骨子里 ②. 乡心梦不成 ③. 点点归鸦急急匆匆 ④. 明月松间照 ⑤. 两个黄鹂鸣翠柳 ⑥. 一行白鹭上青天 ⑦. 家祭无忘告乃翁 ⑧. 不拘一格降人才 ⑨. 默而识之 ⑩. 诲人不倦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名句、名人名言的理解记忆能力。
(1)书写时要注意“韵、骨、梦”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要注意“鸦、匆、照”的正确写法。
含有动态描写的诗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3)书写时要注意“家、祭、翁、拘、默、诲、倦”的正确写法。
阅 读
10. 根据情景完成对话。
学校正热火朝天地开展爱心义卖活动,商品琳琅满目,小德和小清被一堆读物吸引了。
小德:哇,这么多民间故事,有《牛郎织女》《阿拉丁和神灯》《西游记》《孟姜女》……
小清:不对呀,我喜欢读民间故事,你说的《_______________》不是民间故事。
小德:哦,我记错了。除了课文中的,你还喜欢读哪个民间故事?给我介绍一下吧。
小清:我喜欢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德:听说还有跟民间故事《女郎织女》有关的古诗呢。
小清:对对,诗名叫《_____________》,我还记得其中的诗句,“七夕今宵看碧霄,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西游记 ②. 白蛇传 ③. 故事讲述了白娘子和许仙的爱情故事 ④. 乞巧 ⑤. 牵牛织女渡河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经典名著、民间故事及语言表达能力。
①中国民间的四大爱情故事是指《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简称四大名著,是指《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这四部作品都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文学的瑰宝,对中国文化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故《西游记》不是民间故事。
②③根据课外知识积累,选一个自己喜欢民间故事介绍即可。例如:
《牛郎织女》传说古代天帝的孙女织女擅长织布,每天给天空织彩霞,偷偷下到凡间,私自嫁给河西的牛郎,过上男耕女织的生活,此事惹怒了天帝,把织女捉回天宫,只允许他们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在鹊桥上相会一次。他们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无数喜鹊飞来,用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喜鹊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会。
④“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出自唐朝诗人林杰的《乞巧》意思是:七夕佳节,人们纷纷抬头仰望浩瀚天空,就好像能看见牛郎织女渡过银河在鹊桥上相会。
书写时注意“织、牵、渡”的正确写法。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胡萝卜趣谈
【材料一】
①在新疆,胡萝卜或当地的黄萝卜是抓饭中除了羊肉、皮牙子(洋葱)的必备原料之一。胡萝卜的清淡能化解羊油的油腻感,也能为抓饭补充重要的膳食纤维和类胡萝卜素。在中国版图的另一端,东北人同样选择用胡萝卜搭配羊肉。
②善于充分挖掘食材潜力的中国人,有上百种让胡萝卜融入菜肴的方法。胡萝卜为鱼香肉丝补充了生脆的口感,是素馅包子中的“常客”。胡萝卜的脆爽质地让它尤其适合作为凉拌菜的主角。流传于江浙一带的素蟹粉是一道著名的“仿荤菜”,其中一味原料就是胡萝卜。
【材料二】
①胡萝卜中含有不可溶的膳食纤维,可以增强肠道蠕动,从而改善胃肠功能。此外,膳食纤维还具有调节餐后胰岛素反应、降低胆固醇、调节食欲和降低冠心病风险等作用。
②胡萝卜素属于不饱和的类胡萝卜素。胡萝卜中含有3种胡萝卜素,其中,对人体有益的主要是β-胡萝卜素。科学家发现,吃富含类胡萝卜素的水果和蔬菜有助于预防包括癌症、脑血管疾病和白内障在内的多种疾病。
③胡萝卜中还含有花青素,花青素有帮助预防心血管疾病、提高抗癌活性、控制糖尿病发展和改善视力等作用。
【材料三】
①胡萝卜和萝卜的关系其实很远,如果用动物来类比,就相当于猫和狗的关系。萝卜属于十字花科,和花菜、白菜是近亲。胡萝卜属于伞形科,和香菜、党参是近亲。萝卜植物包括白萝卜、水萝卜、青萝卜和红萝卜等,而胡萝卜一般为紫色、黄色或橙红色。
②大多数名字中带“胡”的植物,都是两汉西晋时由西北传入中国的,例如胡桃。不过,据《本草纲目》记载,胡萝卜是在元朝传入中国的。
③胡萝卜除了最外层的外皮和内部黄色的木质部外,中间橙色的部分都是韧皮部。韧皮部是植物体内负责输送养分的器官,同时具有较强的韧性和弹性,能起到抗折断的作用。因此,发达的韧皮部是胡萝卜口感“为什么这么脆”的原因。
11. 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材料一举“鱼香肉丝、素馅包子”等例子是为了说明胡萝卜适合做凉拌菜。( )
(2)胡萝卜中含有膳食纤维、胡萝卜素和花青素等有助于身体健康的营养成分。( )
(3)胡萝卜和萝卜属于不同的科类。( )
(4)韧皮部具有较强的韧性和弹性,只起到抗折断的作用。( )
12. 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新疆人和东北人都很喜欢吃胡萝卜。B. 胡萝卜非常适合做配菜。
C. 胡萝卜融入菜肴的方法有很多。D. 中国人善于烹饪胡萝卜。
13. 下列不能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是( )
A. 胡萝卜的类别B. 胡萝卜的菜式
C. 胡萝卜与萝卜的区别D. 胡萝卜传入中国的时间
14.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胡萝卜传入中国的时间是元朝。
B. 新疆地区和东北地区都常用胡萝卜搭配羊肉。
C. 胡萝卜中的花青素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D. 胡萝卜中间的韧皮部抗折断,所以口感脆,常常成为凉拌菜的主角。
15. 文中画线句“胡萝卜中含有3种胡萝卜素,其中,对人体有益的主要是β-胡萝卜素。”这句话中的“主要”能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妹妹不喜欢吃胡萝卜,综合材料内容,你会怎么劝她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 ①. × ②. √ ③. √ ④. × 12. C 13. B 14. B
15. 不能 “主要”表示除了β-胡萝卜素之外,其他的胡萝卜素也对人体有益,去掉,则表示只有β-胡萝卜素对人体有益,与原意不符。体现了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
16. 妹妹,胡萝卜不仅清淡脆爽,味道可口,还有丰富的营养,能改善视力,预防疾病,多吃对身体有益哦!(主要从营养价值及功效角度劝告)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1)根据材料一第②自然段的“胡萝卜的脆爽质地让它尤其适合作为凉拌菜的主角。流传于江浙一带的素蟹粉是一道著名的‘仿荤菜’,其中一味原料就是胡萝卜”可知,举“素蟹粉”例子是为了说明胡萝卜适合做凉拌菜。故题干说法错误。
(2)根据材料二中的“胡萝卜中含有不可溶的膳食纤维”“胡萝卜素属于不饱和的类胡萝卜素。”“胡萝卜中还含有花青素”可知,题干说法正确。
(3)根据材料三内容中的“胡萝卜和萝卜的关系其实很远,如果用动物来类比,就相当于猫和狗的关系。萝卜属于十字花科,和花菜、白菜是近亲。胡萝卜属于伞形科,和香菜、党参是近亲。”可知胡萝卜和萝卜是不同科类。故可知题干说法正确。
④根据材料三第③自然段“韧皮部是植物体内负责输送养分的器官,同时具有较强的韧性和弹性,能起到抗折断的作用”可知题干表述错误。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的能力。
阅读材料一内容可知,胡萝卜是新疆抓饭中必备原料之一;东北人用胡萝卜搭配羊肉;胡萝卜为鱼香肉丝补充了生脆的口感,是素馅包子中的“常客”;江浙一带的素蟹粉中的一味原料,据此可以概括为胡萝卜融入菜肴的方法有很多。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
材料三第①自然段介绍了胡萝卜的类别和胡萝卜与萝卜的区别,第②自然段介绍了胡萝卜传入中国的时间。故不能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是胡萝卜的菜式。
故选B。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B.根据材料一第①自然段内“在新疆,胡萝卜或当地的黄萝卜是抓饭中除了羊肉、皮牙子(洋葱)的必备原料之一。”容可知,新疆是把胡萝卜或当地的黄萝卜当作抓饭中的原料之一。题干说法有误。
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词的理解与赏析。
结合句子“胡萝卜中含有3种胡萝卜素,其中,对人体有益的主要是β-胡萝卜素。”可知,这句话中的“主要”一词说明对人体有益的除了β-胡萝卜素,还有其他元素,如果去掉就说明对人体有益的只有β-胡萝卜素,与事实不符。“主要”一词的使用也体现了说明文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故不能去掉。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语言表达能力。
结合材料内容,可以从吃胡萝卜对人身体有益的角度来劝告。书写时注意字迹工整、语句通顺、书写无误即可。例如:妹妹,胡萝卜中含有不可溶的膳食纤、对人体有益的β-胡萝卜素和花青素,这些对人的身体都有很大好处,你可以尝试一下吃胡萝卜。
阅读
烟斗
①十九岁的张三,由爹托人介绍,入城当了学徒工。刚进厂,张三机灵能干,深得老工人喜欢。下班后,张三也常在角落里研究图纸。有一回吃午饭,竟将机油误当作蘸馒头的酱油。
②那段时间厂里常有贼盗行窃,车间主任就叫他值夜班。深夜无聊,张三想起爹的生日,一时孝心大发,就偷偷挑了厂里的几块黄铜,耗费了几晚,无师自通,竟然打磨出一只锃亮的铜烟斗。张三心里得意,特地请假回家送给老爹,说是自己在商店里买的。张爹信了。干活儿间隙,他总将烟斗摩挲于手心,很招人眼。一次,张爹赶集,迎着风口抽烟,恰好被张三同厂的一个工友撞见,工友觉得烟斗的材质跟厂里新进的铜料差不多,便回厂向领导报告。
③张三被领导叫去问话,他不肯承认,心存侥幸。张爹听说了,连夜进城,当着全车间人的面,红着脸交出铜烟斗,又向领导赔不是,说自己教子不当。物证俱全,厂里将张三辞退。张三既愧也悔,更怨老爹绝情。他整日躲在房内,不敢也不愿见人。每至深夜,他也会偷偷起床,摸到后院仰头看星星,心里还不忘打磨烟斗时的美妙声音,哧哧,沙沙。张三娘不忍心,做了面条,端进儿子房内。“听说三十里外有个老铜匠,铜壶铁漏,烟斗口哨,什么都能打磨,你不如跟他学点儿手艺,也好养家糊口……”张三还是蔫蔫的,但眼睛亮了亮。
④一日吃饭,娘又递给他一碗饺子。张爹冲了进来,将碗摔了个粉碎。张三娘呜咽:“他爹,总要让娃儿吃饭啊!”“吃再多,心里瞎黑瞎黑,有啥用?”张三受不了,当夜就卷了包袱,按照娘的地址,去找那铜匠。那夜瓢泼大雨,铜匠闭门不见,张三在门外冷风冷雨里熬着,终于感动了老艺人。
⑤几个冬春过去,张三学艺归来,在城里开了间工作室。他制作了许多玩器,就数烟斗最多。其中有一支烟斗被外国人看中高价买下,后来还被国外一家著名的展览馆收藏。
⑥岁末,已经有些发福的张三,开着车,给老铜匠送来昂贵的礼品,感谢他的数年栽培。老铜匠目光凝重,缓缓道:“你不用谢我。”张三不解。“你呀,要谢的是你爹。”“我爹?他连见都不想见我!他心里有气。”“徒弟啊,你如今成才都是你爹使的激将法呀。为了让我收下你,他不知求了我多少回!”张三泥塑般僵住。
⑦当天,顶着鹅毛大雪,张三带着妻儿回了老家。小路蜿蜒,远远地,他看见村口的一棵苍柏,踉跄着扑过去,在树旁的坟头跪倒。他有太多太多的话想和爹说说。可是……爹再也看不见听不到了。张三抚摩墓碑,泪如雨下。
17. 依据词语的解释,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空。
(1)指没有经过老师或他人的传授和指点就能理解或者通晓某种东西。( )
(2)形容雨下得非常大的样子。( )
(3)指眼泪像大雨一样落下,比喻非常悲痛。( )
18. 根据文章内容,梳理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场景。
张爹托人送张三进厂→____________→工友看到张爹的烟斗报告领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三得知真相,在张爹坟前大哭。
19. 用“——”画出一处表现张爹喜欢张三送的烟斗的描写。
20. 画“﹏﹏”的句子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描写,表现了张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一回吃午饭,竟将机油误当作蘸馒头的酱油”通过细节描写体现张三工作的投入。
B. 张三出于孝心为父亲制作烟斗,却被父亲上交,体现了父亲的绝情。
C. 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场面描写表现了张三知道真相后的悔恨和难过。
D. 从文章结果来看,张爹之所以要将张三的碗摔碎,其实是为了激张三外出学艺。
22. 如果你是张爹,你会到厂里主动交出烟斗吗?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7. ①. 无师自通 ②. 瓢泼大雨 ③. 泪如雨下
18. ①. 张三用厂里的铜料为张爹做烟斗 ②. 张爹进厂交烟斗/张三被辞退 ③. 张爹摔碗逼张三离家
19. 干活儿间隙,他总将烟斗摩挲于手心,很招人眼
20. ①. 动作 ②. 对制作烟斗的喜爱 21. B
22. 我会主动交出烟斗。烟斗是不义之财,作为张三的父亲,对于儿子的错误不能包庇,而是要借此机会让张三牢记教训,成为一个品行端正的人。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对词语的理解。
无师自通:指没有经过老师或者其他人的传授和指点帮助就能理解、摸透或者通晓某种东西。
结合第②自然段句子“深夜无聊,张三想起爹生日,一时孝心大发,就偷偷挑了厂里的几块黄铜,耗费了几晚,无师自通,竟然打磨出一只锃亮的铜烟斗。”可知,句子表达的意思是:深夜无聊,张三想起爹的生日,一时孝心大发,就偷偷挑了厂里的几块黄铜,耗费了几晚,没有经过老师或者其他人的传授和指点帮助就能打磨出一只锃亮的铜烟斗。
瓢泼大雨:像用瓢泼水那样的大雨,形容雨下得非常大的样子。
结合第④自然段句子“那夜瓢泼大雨,铜匠闭门不见,张三在门外冷风冷雨里熬着,终于感动了老艺人。”可知,句子表达的意思是:那夜雨下得非常大,铜匠闭门不见,张三在门外冷风冷雨里熬着,终于感动了老艺人。
泪如雨下:指眼泪像大雨一样落下,比喻非常悲痛。
结合第⑦自然段句子“张三抚摩墓碑,泪如雨下。”可知,句子表达的意思是:张三抚摩墓碑,眼泪像大雨一样落下,非常悲痛。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梳理与概括。
结合第②自然段句子“深夜无聊,张三想起爹的生日,一时孝心大发,就偷偷挑了厂里的几块黄铜,耗费了几晚,无师自通,竟然打磨出一只锃亮的铜烟斗。”第③自然段“张爹听说了,连夜进城,当着全车间人的面,红着脸交出铜烟斗,又向领导赔不是,说自己教子不当。”第④自然段“一日吃饭,娘又递给他一碗饺子。张爹冲了进来,将碗摔了个粉碎。”可依次概括为:张三用厂里的铜料为张爹做烟斗、张爹进厂交烟斗、张爹踹门踢碗逼张三离家。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结合第②自然段的句子“干活儿间隙,他总将烟斗摩挲于手心,很招人眼。”可知张爹对张三送的烟斗的喜欢。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对描写手法的辨析及对句子的理解。
阅读第③自然段句子“每至深夜,他也会偷偷起床,摸到后院仰头看星星,心里还不忘打磨烟斗时的美妙声音,哧哧,沙沙。”其中的“起床、摸到、仰头看”可知,句子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表现出张三对制作烟斗这件事情的喜爱之情。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B.根据文章内容第③自然段中的“张爹听说了,连夜进城,当着全车间人的面,红着脸交出铜烟斗,又向领导赔不是,说自己教子不当。”第⑥自然段中的“徒弟啊,你如今成才都是你爹使的激将法呀。为了让我收下你,他不知求了我多少回!”可知,张三出于孝心为父亲制作烟斗,却被父亲上交,是为了不让张三走错路,纠正张三的错误行为,体现出了父亲对张三的深沉的爱。题干说法错误。
故选B。
【22题详解】
本题是开放型题目。
结合文章内容及自己的生活实际作答,合理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工整、语句通顺、书写无误即可。
示例:我会主动交出烟斗。张三虽然是因为一片孝心才制作烟斗,但是他不应该偷拿厂里的黄铜材料,而应该自己花钱购买合适的材料。如果是我,我也会主动交出烟斗,这是正直的表现,也是为了让张三牢记教训,希望张三成为一个正直的人。
23. 习 作
生活中,总有一些特别的事物,给你欢乐,给你启发,让你感动,让你铭记……这是一件怎样的事物?你和它之间发生了什么难忘的事情?它对你有什么重要意义?请你把它写下来,记录你的真情实感。要求:题目自拟,400字左右。
【答案】例文:
溜冰鞋的故事
在我小时候,生日那天,叔叔送我一双新的溜冰鞋。我高兴得手舞足蹈,因为这是我梦寐以求的生日礼物。
那双溜冰鞋是蓝色的,鞋面上有我喜欢的卡通形象。我迫不及待地穿上它,感觉自己好像已经成为了溜冰场上的明星。在叔叔的鼓励下,我勇敢地踏出了第一步。
那是我人生中最糟糕的溜冰体验。我跌跌撞撞,连站都站不稳。叔叔把我扶起来,告诉我不要放弃。他说:“学习溜冰需要时间和耐心,只有通过不断的尝试和失败,你才能掌握它。”我听了叔叔的话,决定重新站起来。我一次又一次地摔倒,一次又一次地站起来。我的膝盖和手肘上布满了伤痕,但我并没有放弃。我知道,只有通过不断的尝试和失败,我才能学会溜冰。在我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我终于学会了溜冰。我在溜冰场上自由地滑行,感觉自己好像可以飞翔。我感到无比的快乐和成就感。
那双溜冰鞋不仅给我带来了乐趣和快乐,还让我学会了坚持和勇气。每次我遇到困难时,我都会想起叔叔的话,让自己重新站起来。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我们就可以克服任何困难。
溜冰鞋是我成长路上的好伙伴,它见证了我从失败到成功的历程。虽然现在我已经长大成人,但我依然珍藏着那双蓝色的溜冰鞋,因为它是我童年最珍贵的回忆之一。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本题为自命题作文,要求介绍一种你印象深刻的事物。写之前,想清楚从哪几方面来介绍。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来写,要言之有序,运用细腻、生动的描写,介绍事物的来历和特点,把自己的喜爱之情融入字里行间,并根据表达需要分段表述,并注意承上启下,写好段与段之间的衔接。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
开头:开篇点题,写出介绍对象。
中间: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等描写详细具体写事物的样子、来历和与自己之间的故事。
结尾:总结全文,抒发情感。
项 目
格 数
答对格数
等 第
积累与运用
35格
阅 读
35格
习 作
30格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宁波鄞州区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卷面整洁,字迹清楚,书写端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六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与“沉鱼落雁”意思相近的成语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成语对对子,数字俗语,根据上联填下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英溪小学三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汉字积累屋,结合句意,选择括号里恰当的词语,阅读语段,完成练习,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语文实践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