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六年级下册4.月球上有什么教学设计
展开本课旨在教会学生怎样通过不同的渠道去获取关于月球的资料,怎样从这些资料中找到我们需要的信息以及怎样根据这些基本的信息分析关于月球的问题。为此教材设计了以下几个部分的内容。
一、学生相互交流关于月球的已经知道的情况。课本直接揭示“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从古到今,人类对月球不停地进行着探索”,接着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关于月球的已经知道的情况。
二、指导学生分析整理提供的资料。为了解决学生关于月球的疑问,首先就必须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教材在这个部分为学生提供了一段关于月球基本情况的资料,其中介绍了月球的体积大小,月地平均距离,月球表面的地形、大气和水的状况、表面温度等等。
三、根据信息资料分析讨论一系列问题。在介绍了月球上的一些基本信息资料以后,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提出了一系列的研究问题:月球上有像地球上这样的风雨雷电现象吗?月球上有众多的环形山,你认为这些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一个大力士在地球上所举起的重物,在月球上一个小学生也能够将它举起,这是什么原因?月球上有像地球上这样的鱼虫鸟兽、花草树木吗?
四、用望远镜观察月球表面。在教材的最后部分,向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要求他们在农历十五左右用望远镜观察月球,并记录自己的发现。通过这个活动,可以让学生在通过间接方法了解月球之后,直接借助仪器观察月球表面的情况。由于需要使用望远镜,所以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展这项活动。
学情分析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一颗卫星,自古以来,人们就对月球不停的进行着探索。尽管如此,在课堂上学生能够采取的探索月球的手段却少得可怜,很明显让学生通过亲身观察和实验探究月球上有什么是不现实的。但是,今天人类对于月球的了解已经到达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这使我们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认识月球。如今发达的信息交流手段使学生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渠道获取关于月球的基本情况的资料,这位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习目标
1.了解月球的体积,直径,月地距离,月球表面地形,知道月球表面没有水和空气,月球的引力比地球小。
2.能够通过查阅书刊和其他的信息源了解关于月球的更多信息,能够根据这些信息通过逻辑推理分析月球上一些现象产生的原因。
3.愿意与其他同学交流关于月球的信息,讨论月球上一些现象产生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阅读资料,了解月球的概况。
难点:能够通过查阅书刊和其他的信息源了解关于月球的更多信息,能够根据这些信息通过逻辑推理分析月球上一些现象产生的原因。
评价任务
1.通过阅读资料,了解月球的概况。
2.通过查阅书刊和其他的信息源了解关于月球的更多信息。
教学准备
介绍月球基本情况的资料(文字,视频,图画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出研究问题
1.教师提问:你们对于月球已经知道哪些情况?
2.每个学生将自己的认识写下来,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将共同的看法归为一类,将有争议的看法归为一类。
3.板书根据汇报结果汇编成的班级记录:
我们对于月球已经形成的共识、我们对于月球还存在的争议……
4.教师提问:你们怎么知道形成共识的内容是正确的?怎样解决存在的争议?
二、分析处理关于月球的资料
1.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资料(如果有条件,可以播放介绍月球的录像资料),搜集其中介绍月球基本情况的信息。
2.教师提问:根据资料你了解了哪些关于月球的信息?(月球上有没有水?月球上有没有空气?月球的体积有多大?月球表面的地形有几种类型?月球上的引力和地球是不是一样?……)你掌握的这些信息来自哪段资料?
3.简单归纳并且板书月球的基本信息。
三、探究月球上的各种独特现象
1.教师提问并且给每个组的学生提供类似下面的辅助文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
①月球上有像地球上这样的风雨雷电现象吗?(地球上的风雨雷电现象是怎样产生的?产生风雨雷电等天气现象需要什么条件?月球上是否有产生各种天气现象的条件?)
②月球上有众多的环形山,这些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提供环形山、地球上的火山、陨石坑的图片](从图片来看,环形山和地球上的山脉有什么不同的特点?环形山和地球上的什么地形类似?地球上这些类似环形山的地形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月球上有众多的环形山而地球上却没有?)
③一个大力士在地球上举起的重物,在月球上小学生也能够举起来,这是什么原因?(同样的重物在地球上和月球上受到的重力是一样的吗?如果不一样,那么它在月球上和地球上受到的重力有什么区别?)
④月球上有像地球上这样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吗?(地球上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生存下来需要什么条件?月球上是否有生物生存需要的条件?)
2.学生小组讨论上面的问题。
3.学生分组汇报、交流讨论的结果。
4.教师结合学生的讨论结果介绍目前科学家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情况。
四、课后拓展
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利用农历十五用望远镜观察月球表面,把发现的结果记录下来。
第二课时
(月球上值得研究的东西又很多,作为上一节课的拓展,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探究月球上环形山大小不同的原因)
一、提出研究问题
1.展示月球上不同大小的环形山的图片,介绍比较著名的环形山。
2.教师提问:月球上最大的环形山是南极附近的贝利环行山,直径295千米,比海南岛还大一点。小的环行山甚至可能是一个几十厘米的坑洞。月球上的环形山为什么大小不一呢?
二、形成假设性解释
1.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为什么月球上的环形山的大小不一样?(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你认为环形山的大小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教师在小组内来回巡视,聆听学生的讨论,并提出一些指导性的问题。
2.让学生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并且简单地板书学生讨论的结果
三、制定研究计划
1.把学生按照提出的假设性解释分成不同的小组,设计一个验证试验来研究自己的解释。
2.教师引导学生在设计中思考下面的问题:
①在实验中用什么模拟月球表面的土壤?用什么模拟撞击月球的天体?
②为了验证假设,在实验中要改变什么条件?哪些条件应该保持不变?
③怎样测量和比较模拟出的环形山的大小?
④怎样记录实验中搜集的数据?怎样减小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重复试验)
四、进行验证试验
1.让学生按照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记录试验中的数据。
2.让学生汇报实验中搜集的数据,对实验的结果进行总结。
五、得出研究的结论
让学生根据不同小组的汇报总结:环形山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教学反思
早在学生上这节课之前,他们肯定就已经在脑海中形成了关于月球的诸多印象:月亮会改变形状;月亮比地球小;已经有人在月亮上行走等等诸如此类。但是他们肯定也有很多关于月球的谜团:为什么有时候会发生月食?月相的变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交流关于月球情况的部分,目的就是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以便教师了解学生对月球知道些什么,还有哪些疑问?从而为后面的教学过程打下基础。在这里,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列举出关于月球已知的情况和存在的疑问,然后进行简单的总结,分类板书在黑板上。
接着课本介绍了月球的概况,这些资料是学生开展进一步讨论的事实根据,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前通过查阅书刊、上网、访问等方式搜集关于月球的更为翔实的资料,如果没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就以教材中提供的这段文字作为信息源(在参考资料中附有一些资料,教师可以加以必要的补充)。在学生阅读以上信息资料的之前,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搜集相关信息,了解月球上的基本情况。例如:月球上有没有水?月球上有没有空气?月球的体积有多大?月球表面的地形有几种类型?月球上的引力和地球是不是一样?在学生阅读资料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回答以上问题并且说明信息来源。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探究讨论环节的问题是这节课的重要部分,体现了本节课的核心目标,而解决这些问题的金钥匙就是上面所提供的关于月球的信息。造成月球表面各种现象的原因或直接或间接地与月球的基本信息存在联系,例如月球上有没有像地球上的风雨雷电现象,就和月球上的大气状况有着直接的联系。我们知道地球上各种天气现象实际上是大气和水循环运动的结果,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自然也不会产生风雨雷电等天气现象。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为他们搭建一个解决问题的支架,也就是说教师要帮助学生在月球表面的各种现象和月球的基本信息之间建立某种联系,这就需要教师把有待讨论的问题分解成更为具体的小问题。例如面对“月球上有没有像地球上这样的风雨雷电现象?”这个问题,教师就可以把它分解成以下几个问题:“地球上的风雨雷电现象是怎样产生的?产生风雨雷电现象需要什么条件?月球上是否有产生风雨雷电现象的条件?”,进而使学生根据掌握的信息推断月球上是否会产生风雨雷电现象。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生在知识水平上存在着差异,因此教师需要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提供指导。
小学科学鄂教版五年级上册6 谁吃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鄂教版五年级上册<a href="/kx/tb_c7108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6 谁吃谁教学设计</a>,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认识食物链,研究稻田里的食物网,保护青蛙,维护生态平衡教育,课外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3 听觉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3 听觉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授,小结与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青岛版 (五四制2017)四年级上册27 设计小台灯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青岛版 (五四制2017)四年级上册27 设计小台灯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学习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