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沙区等五地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沙区等五地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酝酿(niàng)应和(hè)棱镜(líng)咄咄逼人(duō)
B.粗犷(guǎng)莅临(wèi)吝啬(lìn)翻来覆去(fù)
C.贮蓄(zhù)着落(zhuó)静谧(mì)截然不同(jié)
D.澄清(chéng)分歧(qí)侍弄(sì)人迹罕至(hǎ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瘫痪 憔悴 絮叨 各得其所B.诀别 烂漫 分岐 翻来覆去
C.祷告 云宵 鉴赏 截然不同D.化妆 烘托 徘徊 美不盛收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他的演讲慷慨激昂、抑扬顿挫,赢得了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B.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C.王老师讲课风趣幽默,让人忍俊不禁地大笑起来。
D.小明学习很认真,总是咬文嚼字,对每一个知识点都要弄清楚。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义务教育法》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C.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D.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应当吸取教训,努力改进工作方法。
5.古诗文默写。(8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___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3)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__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观沧海》中表现诗人博大胸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名著阅读。(5分)
《朝花夕拾》原名《》,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在《》一文中,作者回忆了自己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在《____________》一文中,作者回忆了儿时去看五猖会的情景,揭示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古诗词阅读(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诗人人在他乡、漂泊羁旅的境况。
B.颔联描绘了一幅潮水上涨、江面宽阔、孤帆高悬的江景图,意境恢弘阔大。
C.颈联中“生”“入”两个动词用得极为精妙,生动地表现了昼夜更替、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
D.尾联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之感。
8.“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句诗蕴含着怎样的哲理?请简要分析。(2分)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9.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不亦说乎说:____________
(2)人不知而不愠愠:____________
(3)吾日三省吾身省:____________
(4)思而不学则殆殆:____________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1.“吾日三省吾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____________的修养。(4分)
12.请从选文中找出一个成语,并说说它现在的意思。(2分)
成语:____________
现在的意思:____________
13.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你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理解。(3分)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8题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4.文章围绕“我”与母亲写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4分)
15.结合语境,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6分)
(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2)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16.文章第③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5分)
17.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6分)
18.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请你结合全文内容,说说“我”懂得了什么。(4分)
三、写作(50分)
19.请以“那一刻,我长大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1)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出真情实感;(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3)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C 2.A 3.A 4.B
5.(1)随风直到夜郎西(2)夜发清溪向三峡(3)不知何处吹芦管(4)正是江南好风景(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6.《旧事重提》;《藤野先生》;《五猖会》
二、阅读理解
(一)古诗词阅读
7.D
8.这句诗蕴含着新旧交替的哲理,表现出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的更迭。
(二)文言文阅读
9.(1)说:通“悦”,愉快(2)愠:生气,恼怒(3)省:反省(4)殆:疑惑
10.(1)学习了知识然后按时去温习它,不是很愉快吗?(2)温习旧的知识,进而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
11.忠诚;诚信;复习;品德
12.温故知新;指温习旧的知识,进而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
13.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茫,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这句话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两者缺一不可。
(三)现代文阅读
14.(1)我瘫痪后暴怒无常,母亲默默忍受并安慰我;(2)母亲提出带我去看花,我拒绝后她仍耐心等待;(3)母亲重病仍央求带我去看花;(4)母亲病逝,我后悔没有多陪伴她。
15.(1)“偷偷地”写出了母亲对“我”的关心和怕刺激到“我”的小心翼翼。(2)“央求”表现了母亲希望“我”能出去散心的迫切心情和对“我”的关爱。
16.语言描写;表现了母亲对“我”的关爱,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同时也展示了她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17.(1)无私关爱;(2)坚强乐观;(3)细心体贴。
18.“我”懂得了母亲对“我”的关爱和期望,要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妹妹一起好好生活。
三、写作
19.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沙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学生版+教师版),文件包含2024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沙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教师版docx、2024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沙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沙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下列语句判断正确的是, 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沙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沙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沙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