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门头沟区2024年中考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展开1.本试卷共10页,共两部分,37道小题。
2.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用2B铅笔和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3.考试时间70分钟,试卷满分7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5分)
本部分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气体是
A. 二氧化碳B. 氮气C. 氧气D. 稀有气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空气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故选B。
2. 家庭常用液体的pH如下,酸性最强的是
A. 洁厕精:1.0B. 洗发露:7.6
C. 洗衣液:10.5D. 漂白液:13.4
【答案】A
【解析】
【详解】液体pH越小,则酸性越强,洁厕精pH最小,酸性最强;
故选A。
3. 生活中的下列物品,主要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 全面毛巾B. 塑料水桶C. 不锈钢盆D. 青花瓷瓶
【答案】C
【解析】
【详解】A、全棉毛巾是由棉线制成的,棉线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不锈钢是一种铁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符合题意;
D、青花瓷瓶是一种陶瓷制品,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 香蕉中含有丰富的钾,这里的“钾”是指
A. 原子B. 分子C. 元素D. 单质
【答案】C
【解析】
【详解】香蕉中含有丰富的钾,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钾”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C。
5. 下列饮品属于溶液的是
A. 蔗糖水B. 牛奶C. 果粒橙D. 豆浆
【答案】A
【解析】
【详解】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牛奶属于乳浊液,果粒橙、豆浆属于悬浊液,它们不均一、不稳定;糖水是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故选A。
6. 化肥能提高农作物产量。下列物质能用作磷肥的是
A. K2SO4B. K2CO3C. NH4Cl D. C(H2PO4)2
【答案】D
【解析】
【详解】A、K2SO4中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
B、K2CO3中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
C、NH4Cl中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D、Ca(H2PO4)2中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符合题意。
故选D。
7.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 SiB. AlC. OD. Fe
【答案】C
【解析】
【详解】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氧、硅、铝、铁、钙等,因此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故选C。
8. 下列氧气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不易溶于水B. 能支持燃烧C. 密度比空气的大D. 无色无味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不易溶于水属于氧气的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能支持燃烧属于氧气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C、密度比空气大属于氧气的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无色无味属于氧气的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9.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倾倒液体B. 稀释浓硫酸
C. 加热液体D. 滴加液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试剂瓶瓶口紧挨试管,图示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慢慢地沿烧杯内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散失,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以防止酸液飞溅,图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C、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 在生活中,烧碱可用来去除油污,烧碱是
A. 碳酸钠B. 碳酸氢钠C. 氢氧化钠D. 氢氧化钙
【答案】C
【解析】
【详解】A、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故选项错误;
B、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故选项错误;
C、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故选项正确;
D、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消石灰,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1. 下图是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实验的三步操作。
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 ①②③B. ③②①C. ③①②D. ②③①
【答案】C
【解析】
【详解】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操作为:先将粗盐溶解,溶解后过滤,再将得到的滤液蒸发结晶;结合图示可知操作的顺序为③①②;
故选C。
12. 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A. 用作气体肥料B. 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 用浓硫酸作食品干燥剂D. 用稀有气体作电光源
【答案】C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碳可以参加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可用二氧化碳作气体肥料,故A不符合题意;
B、熟石灰属于碱性物质,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B不符合题意;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实验中可以用浓硫酸干燥气体,但浓硫酸具有腐蚀性,不可用浓硫酸作食品干燥剂,故C符合题意;
D、稀有气体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发出不同颜色光,可作电光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 张青莲院士主持测定的锑、铈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铈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原子中的质子数为58B. 铈为金属元素
C. 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gD. 元素符号是Ce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8;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中的质子数为58,故A正确;
B、铈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B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省略不写,不是“g”,故C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是Ce,故D正确。
故选:C。
14. 铜能被加工成导线,主要利用铜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
A. 导电性B. 金属光泽C. 导热性D. 抗腐蚀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铜能被加工成导线,主要利用铜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
故选:A。
15.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2个氯分子”的是
A. 2ClB. 2Cl2C. 2Cl-D.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Cl可表示为:2个氯原子,该选项错误;
B、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Cl2表示为:2个氯分子,该选项正确;
C、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2Cl﹣可表示为2个氯离子,该选项错误;
D、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可表示为氯元素化合价为-1,该选项错误;
故选B。
16. 配制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仪器不会用到的是
A. 烧杯B. 量筒C. 托盘天平D. 酒精灯
【答案】D
【解析】
【详解】配制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步骤分别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托盘天平用于称取固体氯化钠、量筒与胶头滴管用于准确量取水、烧杯用于完成溶解操作、玻璃棒用于溶解时的搅拌,无需使用酒精灯;故选D。
17. 2022北京冬奥会场馆使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循环制冰技术。利用液态二氧化碳蒸发吸热完成制冰。下列关于液态二氧化碳蒸发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增大B. 二氧化碳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C. 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D. 二氧化碳分子不再运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二氧化碳在跨临界直冷循环过程中发生了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二氧化碳分子本身不变,包括二氧化碳分子的构成、二氧化碳分子的大小、二氧化碳分子质量都不变,变化的是二氧化碳分子之间的间隔,二氧化碳分子始终在不断运动。故选A。
18. 下列可以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的物质是
A. 氢氧化钠B. 氢氧化钙C. 碳酸氢钠D. 氯化钠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于胃酸过多症,故选项错误。
B、氢氧化钙具有腐蚀性,不能用于胃酸过多症,故选项错误。
C、碳酸氢钠呈弱碱性,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能用于胃酸过多症,故选项正确。
D、氯化钠不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不能用于胃酸过多症,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9. 用下图电解水实验研究水的组成,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中b管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B. 实验中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1:2
C. 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H2+O2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实验中b管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实验中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由此可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20. 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一周后发现只有①中铁钉生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①②说明铁生锈需要与O2接触
B. ①③说明铁生锈需要与H2O接触
C. ②③说明铁生锈需要与O2和H2O同时接触
D. 蒸馏水需要煮沸后迅速冷却,以除去水中溶解的O2
【答案】C
【解析】
【详解】A.①中铁钉可以和氧气、水接触,②中由于植物油存在,铁锯只能和水接触而①生锈而②未生锈。则①②说明铁生锈需要有O2参与,故A正确;
B.③中为干燥氧气,而①中既有O2又有水、则①③说明铁生锈需要与水接触,故B正确;
C.②③中铁钉不生锈.无法说明铁生锈需要和O2和H2O同时接触,故C错误;
D.蒸馏水煮沸后需迅速冷却、目的为除去溶解的O2,故D正确。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铁锈蚀的条件(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1. 下列物质中,不可能用作供氧剂的是
A. CH4B. CO2C. H2OD. CO(NH2)2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宏观实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进行解答。
【详解】A.CH4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不含氧元素,不可能用作供氧剂,故符合题意;
B.CO2中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能用作供氧剂,故不符合题意;
C.H2O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能用作供氧剂,故不符合题意;
D.CO(NH2)2中都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能用作供氧剂,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 香兰素(C8H8O3)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可食用香料,下列关于香兰素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香兰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香兰素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1
C. 一个香兰素分子由19个原子构成
D. 香兰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为×100%
【答案】B
【解析】
【详解】A.香兰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A正确;
B.香兰素中碳元素、氢元素质量比是(12×8):(1×8)=12:1,故B错误;
C.每个香兰素分子的构成是由8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构成的,则每个香兰素分子中含有19个原子,故C正确;
D.元素质量分数=,故香兰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为×100%,故D正确。
故选:B。
20 ℃时,按下表数据配制NaCl溶液。完成下面小题。
23. ③中溶液的质量为
A. 26 gB. 100 gC. 126 gD. 136 g
24. 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A. ②B. ②③C. ③④D. ④
【答案】23. C 24. D
【解析】
【23题详解】
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 g,其含义是20 ℃时,100 g水中最多溶解36.0 g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状态,该条件下,26 g氯化钠能完全溶解,③中溶液的质量为26 g+100 g=126 g;
故选:C。
【24题详解】
20 ℃时,NaCl溶解度为36.0 g,其含义是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36.0 gNaCl,溶液达到饱和状态,配制的4组溶液中水的质量均为100 g,故加入氯化钠质量小于36 g为不饱和溶液,大于等于36 g则为饱和溶液,故④形成饱和溶液,其余均属于不饱和溶液。
故选:D。
25. 二氧化碳和甲烷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其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利用该反应可实现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只有丙
B. 丁可以做气体燃料
C. 丁中的氢元素全部来自乙
D.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答案】A
【解析】
【分析】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甲是二氧化碳、乙是甲烷、丙是一氧化碳、丁是氢气,则该反应是由二氧化碳和甲烷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该反应中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两种氧化物,即甲和丙,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由分析可知,丁是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因此丁中的氢元素全部来自乙,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生活现象解释】
26. 材料、环境、能源跟生活密切相关。
(1)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天然气。
(2)我国“西气东输”工程输送的是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为了减小燃烧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人们一方面开发利用清洁高效的新能源,如_____(写一种);另一方面提值“低碳生活”下列符合“低碳生活”做法的是_____(填数字序号)。
①人走灯灭 ②少用一次性筷子 ③多使用空调调节温度
【答案】(1)石油 (2)
(3)①. 氢能(答案合理即可) ②. ①②
【解析】
【小问1详解】
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
【小问2详解】
我国“西气东输”工程输送的是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其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为了减小燃烧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人们一方面开发利用清洁高效的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氢能等;另一方面提倡“低碳生活”:①人走灯灭可以节约电能,符合“低碳”要求;②少用一次性筷子可以减少树木的砍伐,符合“低碳”要求;③多使用空调调节温度会浪费电能,不符合“低碳”要求。
27. 下图是有关水的两个实验
(1)图1为简易净水装置,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假如你是水质检验员,检验时发现图1装置处理后的水硬度高,你建议饮用前可采取的处理办法是______。
(2)图2为蒸馏装置,河水先后经图1装置和图2装置处理后,所得的水是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答案】(1)①. 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②. 煮沸 (2)纯净物
【解析】
小问1详解】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图1装置处理后的水硬度高,可采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小问2详解】
小卵石和石英砂可以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蒸馏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因此河水先后经图1装置和图2装置处理后,所得的水是纯净物。
【科普阅读理解】
28. 中国人自古就有喝茶的习惯,茶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以及多种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分别准确称取约3.000 g七种茶叶,加入100.0 mL 100 ℃的超纯水浸泡30 min,检测出铁元素的含量见下表。
表1不同种类茶水中铁元素含量
泡茶方方式对茶水中几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有较大影响。使用100.0 mL100℃的超纯水浸泡3.000 g某种茶叶不不同时间、不同次数后,测得茶水中铜、铁、锌元素的含量如图1、图2。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茶叶中含有铁元素的量比较高,但茶叶中的铁吸收率极低,达不到补充铁元素的效果,同时茶叶中的茶多酚还对铁元素的吸收具有阻碍效果,所以摄入补充铁元素的阶段不宜饮茶。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元素中,人体摄入量过低会引起贫血的是_______。
A. 铜B. 铁C. 钙D. 锌
(2)根据表1可知,相同条件下,茶水中铁元素含量最高的茶叶是_______。
(3)根据图2可知,茶水中锌元素含量与浸泡次数的关系是_______。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①泡茶时浸泡时间越长,茶水中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均越高。______
②根据实验可知,泡茶时,浸泡时间以10-30 分钟为宜,浸泡次数最好不要超过3次。______
③茶叶中含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元素,所有人群都适合饮茶。______
【答案】(1)B (2)肉桂茶
(3)浸泡次数越多,茶水中锌元素含量越少
(4)①. 错 ②. 对 ③. 错
【解析】
【小问1详解】
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料,人体摄入量过低会引起贫血的是铁。选B。故填:B。
【小问2详解】
根据表1可知,相同条件下,茶水中铁元素含量最高的茶叶是肉桂茶。故填:肉桂茶。
【小问3详解】
根据图2可知,茶水中锌元素含量与浸泡次数的关系是浸泡次数越多,茶水中锌元素含量越少。故填:浸泡次数越多,茶水中锌元素含量越少。
【小问4详解】
①根据图2可知,泡茶时浸泡时间越长,茶水中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均越低,该说法错误。故填:错;
②根据实验可知,浸泡时间以10﹣30分钟,微量元素的含量是增加的,浸泡次数超过3次,茶水中元素的含量降低到最小,所以泡茶时,浸泡时间以10﹣30分钟为宜,浸泡次数最好不要超过3次,该说法正确。故填:对;
③茶叶中含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元素,但是并不是所有人群都适合饮茶,该说法错误。故填:错。
【生产实际分析】
29. 研究人员用铝-镓合金制取氢气,利用太阳能解决部分能源问题,主要流程如下图。
(1)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整个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_______。
(3)氢气燃烧能提供能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答案】(1)2Al2O34Al+3O2↑
(2)铝镓合金 (3)2H2+O22H2O
【解析】
【小问1详解】
②中是氧化铝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为铝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O34Al+3O2↑;
【小问2详解】
观察流程图发现开始的反应物是铝镓合金,最终的生成物是铝镓合金,所以铝镓合金能循环使用;
【小问3详解】
氢气燃烧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
30. 氯化铁浸出废金属(铁铜合金)回收海绵铜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图。
(1)浸出池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Fe+2FeCl3=3FeCl2,涉及铁元素的化合价有_______种。
(2)分离器中采用的物质分离方法是_______。
(3)酸洗槽中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
【答案】(1)3 (2)过滤 (3)置换反应
【解析】
【小问1详解】
浸出池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其中铁单质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氯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涉及铁元素的化合价有3种;
【小问2详解】
分离器中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则采用的物质分离方法是过滤;
【小问3详解】
由流程图可知,分离器中出来的固体是铜和少量铁,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铁>氢>铜可知,铜不能和盐酸反应,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因此酸洗槽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
31. 下图是的制取和性质实验。
(1)实验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制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实验2,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_____、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1)①. 集气瓶 ②.
(2)火星四射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仪器a为集气瓶;
制取氧气的反应为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实验2中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32. 用下图装置研究二氧化碳的制法和性质。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能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现象是______。
(3)将a、b处的湿润紫色石蕊小花换成燃烧的小木条,观察到b处燃烧的小木条先熄灭,a处燃烧的小木条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性质______。
(4)如果想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需要补做的实验是______。
【答案】(1)
(2)b处湿润紫色小花比a处先变红色
(3)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4)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燥紫色石蕊小花变色
【解析】
【小问1详解】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则A中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b处湿润紫色石蕊小花比a处先变红色,能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小问3详解】
将a、b处的湿润紫色石蕊小花换成燃烧的小木条,观察到b处燃烧的小木条先熄灭,a处燃烧的小木条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小问4详解】
如果想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还需要补做的实验是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燥紫色石蕊小花变色,与二氧化碳使湿润紫色石蕊小花变红对比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小花变红色。
33. 从A或B中任选一个作答,在答题卡标明你选择的是A还是B。
【答案】①. 4P+5O22P2O5 ②. 通入O2前乙中白磷不燃烧,通入O2后乙中白磷燃烧 ③. 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④. 4P+5O22P2O5 ⑤. 为了充分消耗瓶内氧气 ⑥.
【解析】
【详解】实验A:
(1)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由此书写化学方程式为:。
(2)通入O2前乙中白磷不燃烧,通入O2后乙中白磷燃烧,由此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3)通入氧气后,甲中白磷不燃烧,是20℃水温度没达到白磷着火点,乙中80℃的水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白磷燃烧,由此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故答案为:;通入氧气前乙中白磷不燃烧,通入氧气后乙中白磷燃烧;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实验B:(1)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由此书写化学方程式为:。
(2)为了充分消耗瓶内氧气,白磷应过量。
(3)说明气体体积为200mL。进入A中水的体积为200mL﹣50mL=150mL,则氧气的体积为150mL,故该家用制氧机制得的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100%。
故答案为:;为了充分消耗瓶内氧气;。
34. 利用下图装置研究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1)向试管①中,通入二氧化碳,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向试管②中,滴加适量碳酸钠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3)向试管③中滴加适量的酚酞试液,再逐滴滴加稀盐酸至过量,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能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_。
【答案】(1)
(2)产生白色沉淀 (3)①. ②. 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解析】
【小问1详解】
澄清石灰水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向试管①中通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①中发生反应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澄清石灰水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向试管②中滴加适量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因此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
【小问3详解】
向试管③中滴加适量的酚酞试液,澄清石灰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再逐滴滴加稀盐酸至过量,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稀盐酸、氯化钙溶液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因此能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的现象是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35. 为验证铜、银、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同学们设计了下图所示的6个实验,其中孔穴1、2滴加FeSO4溶液, 孔穴3、4滴加AgNO3溶液,孔穴5、6滴加CuSO4溶液。
(1)6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设计4的目的是______。
(3)下列实验能得出铜、银、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_______。
A. ①②B. ①③C. ②⑤D. ④⑥
【答案】(1)
(2)验证铜比银活泼 (3)D
【解析】
【小问1详解】
6中,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4中,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则设计4的目的是验证铜比银活泼。
【小问3详解】
A、①硫酸亚铁和铜不反应,说明铁比铜活泼;②银和硫酸亚铁不反应,说明铁比银活泼,无法比较银和铜的活动性顺序,故错误;
B、①硫酸亚铁和铜不反应,说明铁比铜活泼;③铁和硝酸银反应,说明铁比银活泼,无法比较银和铜的活动性顺序,故错误;
C、②银和硫酸亚铁不反应,说明铁比银活泼,⑤银不与硫酸铜反应,说明铜比银活泼,无法验证铁和铜的活动性顺序,故错误;
D、④铜和硝酸银反应,说明铜比银活泼,⑥铁和硫酸铜反应,说明铁比铜活泼,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铁>铜>银,故正确。
故选:D。
【科学探究】
36. 红枣和紫薯同时具有抗氧化、降血糖和抑制肿瘤等多种功能,某小组同学尝试将二者共同放入酸奶中,并对影响酸奶感官品质的因素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①酸奶采用纯牛奶、红枣和紫薯为主要原料,制备流程可以概括为:原料处理→调配→均质→灭菌→冷却→接种→发酵→冷藏后熟→成品。
②酸奶感官品质从组织状态、口感、气味、色泽等方面打分,感官评分越高,酸奶品质越好。
【进行实验】
将纯牛奶与按制备好的红枣汁、紫薯浆、和白砂糖按比例混合调配,加入3%乳酸菌,并按流程进行制备,将制备好的酸奶进行感官评分,实验记录如下:
【解释与结论】
(1)酸奶的制备过程中,发酵属于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实验①②③的目的是______。
(3)由实验②④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4)根据实验可知,制备红枣紫薯风味酸奶的最佳配方为:红枣汁添加量______,紫薯浆添加量______,白砂糖添加量7%,乳酸菌3%。
【继续实验】
(5)补做实验探究乳酸菌加入量对酸奶感官品质的影响。实验方案:将纯牛奶与制备好的红枣汁9%,______,并按流程进行制备,将制备好的酸奶进行感官评分。
【答案】(1)化学变化
(2)探究红枣汁添加量对酸奶感官评分的影响
(3)其他条件相同时,在实验研究的范围内,紫薯浆添加量在10%时,酸奶感官评分最高
(4)①. 9% ②. 10%
(5)平均分成三份,分别加入白砂糖7%,再分别加入乳酸菌2%、3%、4%
【解析】
【小问1详解】
发酵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小问2详解】
根据表格信息,实验①②③紫薯浆添加量和白砂糖添加量都相同,变量是红枣汁添加量,故实验①②③的目的是探究红枣汁添加量对酸奶感官评分的影响;
【小问3详解】
根据表格信息,实验②④⑤红枣汁添加量和白砂糖添加量都相同,变量是紫薯浆添加量,因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其他条件相同时,在实验研究的范围内,紫薯浆添加量在10%时,酸奶感官评分最高;
【小问4详解】
根据实验②的酸奶感官评分最高可知,制备红枣紫薯风味酸奶的最佳配方为:红枣汁添加量9%,紫薯浆添加量10%,白砂糖添加量7%;
【小问5详解】
探究乳酸菌加入量对酸奶感官品质的影响,则需控制其他实验条件相同,变量为乳酸菌加入量,故可设计实验方案为:将纯牛奶与制备好的红枣汁9%,平均分成三份,分别加入白砂糖7%,再分别加入乳酸菌2%、3%、4%,并按流程进行制备,将制备好的酸奶进行感官评分。
【实际应用定量计算】
37. CO2加氢制甲醇(CH3OH)技术在发展清洁能源以及减碳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若产生16kg甲醇,计算理论上减排CO2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答案】22 kg
解:设理论上减排CO2的质量为x,
答:理论上减排CO2的质量为22 kg。
【解析】
【详解】见答案。
溶液序号
①
②
③
④
资料卡片20 ℃时, NaCl的溶解度为36.0 g;5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7.0 g。
NaCl质量/g
6
16
26
40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茶水种类
龙井
毛峰
富硒茶
子竹茶
肉桂茶
铁观音
金骏眉
含量μg/mL
0.0039
0.0141
0.0104
0.0164
0.0872
0.0165
0.0388
实验A: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
实验B:测定家用制氧机制得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实验步骤及现象
通入O2前,白磷均不燃烧;通入O2后,甲中白磷不燃烧,乙中白磷燃烧。
打开a、b,向A中鼓入一定量气体后,关闭a、b。观察到B中水的体积为200 mL。用凸透镜引燃白磷,待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b,观察到B中水流入A中,最终B中剩余水50 mL。(装置气密性良好,A为250 mL集气瓶)。
实验装置
问题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现象是______。
(3)通入氧气后,对比甲中白磷不燃烧,乙中白磷燃烧的现象,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实验中白磷应过量,原因是______。
(3)A装置内鼓入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写计算式)。
实验序号
红枣汁添加量/%
紫薯浆添加量/%
白砂糖添加量/%
感官评分
①
10
10
7
74.9
②
9
10
7
85.5
③
8
10
7
75.7
④
9
9
7
76.6
⑤
9
11
7
77.2
⑥
9
10
8
75.3
⑦
9
10
6
79.2
化学:北京市门头沟区2024年中考一模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化学:北京市门头沟区2024年中考一模试卷(解析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94%,二氧化碳0, 下列饮品属于溶液的是, 化肥能提高农作物产量,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原卷版docx、2024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饮品属于溶液的是,化肥能提高农作物产量,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