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广东省河源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广东省河源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第1页
    广东省河源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第2页
    广东省河源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广东省河源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河源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 S 32 Cl 35.5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挖掘文物价值,讲好广东故事”。下列广东博物馆收藏文物的主要成分不同于其他材料的是( )
    【答案】B
    【解析】
    【详解】清·德化白釉觚、战国琉璃珠、清·镂空双耳高足瓷盖罐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东汉规矩纹铜镜的主要成分是合金,故选B。
    2. 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反应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钟乳石的形成B. 豆科植物根瘤菌固氮
    C. 用作自来水消毒剂D. 食物的腐败
    【答案】A
    【解析】
    【详解】A.钟乳石的形成是碳酸钙与碳酸氢钙的相互转化,不涉及元素化合价变化,A项符合题意;
    B.固氮是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的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项不符合题意;
    C.ClO2具有强氧化性,可杀死自来水中的病菌,起到消毒作用,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项不符合题意;
    D.食物的腐败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 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A. 与的反应B.
    C. 固体溶于水D. 碳酸钙受热分解的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与的反应为吸热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故B符合题意;
    C.固体溶于水的过程为吸热过程,故C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钙受热分解的反应为吸热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 结合已学知识,下列物质转化至少可以通过两种途径一步实现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通过浓硝酸的分解反应、浓硝酸与碳反应、浓硝酸与金属反应等均可以实现一步转化为,故A符合题意;
    B.溶液与二氧化碳或适量盐酸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铝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铝,则不能一步生成,故B不符合题意;
    C.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SO2,SO2经催化氧化生成SO3,则S不能一步生成SO3,故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则二氧化硅不能一步转化为硅酸,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 下列装置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 甲:用 NH3 做红色喷泉实验
    B. 乙:验证溴的得电子能力强于碘
    C. 丙:证明 CuSO4 溶液对 H2O 分解的催化作用
    D. 丁:用 CaO和浓氨水制备少量 NH3
    【答案】C
    【解析】
    【详解】A.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圆底烧瓶内压强减小,且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故可产生红色喷泉,A正确;
    B.溴水滴入淀粉-KI溶液,发生反应,淀粉-KI溶液变蓝色,说明溴的得电子能力强于碘,B正确;
    C.加热双氧水,也能加快其分解,干扰实验,两个试管应该都不能加热,C错误;
    D.CaO与浓氨水混合后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氨气同时放出大量热量,促使挥发,可用此装置制备,D正确;
    故答案选C。
    6. 为了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图中为大小 、形状完全相同的纯 Zn片,稀硫酸浓度与体积也相同)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能量转化形式不同
    B. 产生气体的速率不同
    C. 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相同
    D. 图 1和图 2中温度计的示数相等,且均高于室温
    【答案】D
    【解析】
    【详解】A.图1中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放热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图2中形成原电池,将化学能部分转化为电能,部分转化为热能,A项正确;
    B.图2中形成原电池,能加快反应速率,图2中产生气体的速率比图1快,B项正确;
    C.总反应均为锌置换酸中的氢的反应,离子方程式相同,均为Zn+2H+=Zn2++H2,C项正确;
    D.图1中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图2中将化学能部分转化为电能,部分转化为热能,图1中温度计示数高于图2的示数,D项错误;
    故选D。
    7. 劳动有利于“知行合一”。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有关联的是( )
    【答案】A
    【解析】
    【详解】A.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不易被X射线穿透,故用硫酸钡做钡餐检查胃病,A项符合题意;
    B.用给农作物施肥,是因为所含铵根离子中的氮元素是植物的营养元素,是一种氮肥,与受热易分解无关,B项不符合题意;
    C.擦干已洗净的铁锅,是防止电化学腐蚀生锈生成氧化铁,与铁丝在中燃烧生成无关,C项不符合题意;
    D.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吸附室内的有害气体,与活性炭的还原性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 三氟化氮能用作高能燃料,可由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制得,工业利用和合成氨。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含有中子数个
    B. 和混合后充分反应,生成物中含有个键
    C. 消耗时,题中反应过程中被氧化的分子的数目为个
    D. 标准状况下,溶于足量的水,所得溶液中分子的数目为个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为1ml,氢原子无中子,含有个中子,A项错误;
    B.合成氨反应是可逆反应,和反应过程中生成的小于2ml,故能形成键的数目小于个,B项错误;
    C.中F元素由0价下降到-1价,N元素由-3价上升到+3价,消耗时,生成1mlNF3,反应过程中被氧化的分子数为个,C项正确;
    D.标准状况下,溶于足量的水,由于会发生电离产生铵根离子和氢氧根,所得溶液中分子数小于个,D项错误;
    故选C。
    9. 部分含N及S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氮元素由游离态转化化合态,氮元素一定被还原
    B. 人为活动中排放的c和d大部分来自于汽车尾气
    C. 工业上制取1mld’只需要投料64gc’和足量的氧气即可
    D. e和e’的浓溶液久置于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前者减小,后者增大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氮、硫的价-类图可以得出,a’为H2S,b’为S,c’为SO2,d’为H2SO3,e’为H2SO4,a为NH3,b为N2,c为NO,d为NO2,e为HNO3,以此解答。
    【详解】A.氮元素由游离态转化为化合态,氮元素化合价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氮元素可能被还原,也可能被氧化,A项错误;
    B.人为活动中排放的氮氧化物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的排放,B项正确;
    C.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是可逆反应,制取需要加入的质量大于64g,C项错误;
    D.HNO3和H2SO4的浓溶液久置于空气中,前者溶质质量分数前者减小是因为溶质挥发,后者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是因为浓硫酸吸水,D项错误;
    故选B。
    10. 工业上水煤气生产的主要反应原理为,某条件下无催化剂存在时,该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时刻体系处于平衡状态
    B. 曲线①表示的是逆反应的关系
    C. 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时刻小于时刻
    D. 在时刻,压缩容器体积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A.时,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体系未达到平衡状态,A错误;
    B.开始反应物浓度最大,生成物浓度为0,所以曲线①表示的是正反应的关系,曲线②表示的是逆反应的关系,B错误;
    C.反应还未开始时,气体为,相等分子质量为18,若反应能完全进行,生成等物质的量的CO和H2,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15,说明该反应在反应过程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减小,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时刻大于时刻,C错误;
    D.在时刻,压缩容器体积增大压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都增大,故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D正确;
    故选D。
    11. 下列陈述I与陈述II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答案】C
    【解析】
    【详解】A.久置空气中的漂白粉遇盐酸产生是由于次氯酸钙变质,次氯酸钙和空气中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故A项不符合题意;
    B.无导电性,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是因为其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故B项不符合题意;
    C.蔗糖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形成多孔炭主要是蔗糖在浓硫酸的作用下脱水炭化,得到的碳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逸出时形成的通道为孔状,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和脱水性,故C项符合题意;
    D.氨气溶于水会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氨水能导电,但氨水导电并非因氨气的自身电离,故氨气不是电解质,故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2. 取一定体积的两种试剂进行反应,改变两种试剂的滴加顺序(试剂浓度均为),反应现象明显不同的是( )
    【答案】B
    【解析】
    【详解】A.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混合,反应方程式为,反应现象为生成白色沉淀,现象与滴加顺序无关,A不符合题意;
    B.向KOH溶液中滴加溶液,一开始KOH溶液过量,反应现象为无沉淀生成,向溶液中滴加KOH溶液,反应现象为先有沉淀生成,后沉淀溶解,B符合题意;
    C.溶液与溶液混合,离子方程式为,反应现象为有气泡产生,现象与滴加顺序无关,C不符合题意;
    D.溶液和溶液混合,离子方程式为,反应现象为溶液变红色,现象与滴加顺序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将稀硫酸全部加入装置I的试管中,关闭活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装置I中试管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 降低稀硫酸浓度,装置I中试管内出现浑浊所需的时间会变长
    C. 装置II中品红溶液褪色,与氯水使品红溶液褪色原理相同
    D. 装置III试管中出现浑浊,说明具有氧化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硫代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SO2,方程式为,SO2在装置Ⅱ中表现漂白性,使品红褪色,在装置Ⅲ中表现氧化性,与硫化钠生成S沉淀,在装置Ⅳ中表现酸性,与NaOH反应使酚酞褪色。
    【详解】A.硫代硫酸钠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项正确;
    B.降低稀硫酸浓度,反应速率减慢,装置I中试管内出现浑浊所需的时间会变长,B项正确;
    C.装置II中品红溶液褪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与氯水使品红溶液褪色,体现HClO的强氧化性原理不相同,C项错误;
    D.装置III试管中出现浑浊说明有S生成,S2−被SO2氧化,D项正确;
    故选C。
    14. 复旦大学研发出新型钙-氧气电池,可在室温条件下充放电,具有高柔性、高安全性、成本较低等优点,是有望用于穿戴系统的纺织电池,该电池放电时的模拟装置如图所示。放电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极发生还原反应
    B. 向a极迁移
    C. 每消耗,理论上转移2ml电子
    D. 该电池中电解质溶液能采用水或酸作溶剂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图可判断,O2在a极得到电子生成CaO2,a极是正极,Ca在b极失去电子生成Ca2+,b极是负极。
    【详解】A.由分析可知,a极是正极,O2在a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CaO2,A正确;
    B.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迁移,向a极迁移,B正确;
    C.O2在a极得到电子生成CaO2,电极方程式为:O2+2e-+Ca2+=CaO2,若消耗,物质的量为=1ml,理论上转移2ml电子,C正确;
    D.钙和都易与水或酸反应,电解质不能采用水或酸作溶剂,D错误;
    故选D。
    15. 日光灯中用到的某种荧光粉的主要成分为。已知:X、Y、Z和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元素,W为金属元素,X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Y的氢化物的水溶液能用于刻蚀玻璃,Z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与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为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非金属性:
    B. 原子半径:
    C. Y或W的单质都能与水反应生成气体
    D. 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具有强氧化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X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故X为O元素,Y的氢化物水溶液可以刻蚀玻璃,故Y为F元素,Z最高化合价与最低化合价代数和为2,且原子序数大于9,则Z为P元素,W为金属元素,根据化学式推知,W为Ca元素。
    【详解】A.非金属性递变规律为同一周期从左到右依次增大,同一主族从上到下依次减小,故非金属性:F>O>P,即Y>X>Z,A错误;
    B.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电子层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大,则原子半径:F

    相关试卷

    [化学][化学]辽宁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化学][化学]辽宁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期中]广东省河源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联考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化学][期中]广东省河源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联考试题(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广东省普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化学:广东省普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下列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