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评优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评优课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下列材料说明了什么,生产大于需求,国家干预经济,整顿金融体系,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总结拓展,知识归纳,-1933年,中考试题链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1933—1935—1939)
一、危机前的繁荣: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1913-1930年,美国经济空前繁荣
结合前面材料一、二想一想:1928年,胡佛为什么能够说出如此自信的话?
因为1928年,美国的经济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
美国第31任总统胡佛(任期:1929-1933年)
为什么19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
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使世界处于相对稳定的时期
根据材料想一想:美国繁荣表象下存在怎样的问题?
贫富差距大、生产过剩、大多数美国人的实际消费能力不足等问题。
二、繁荣背后的隐患: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根据材料想一想:资本家们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能会造成什么严重后果?
鼓励分期付款,刺激消费。
美国福特汽车的广告,上面用英文写着“世界上最好的生活方式,只有美国这一种方式”
加剧了生产过剩与实际消费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
这是发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的场景。 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身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 “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小女孩在瑟瑟发抖。 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 钱买煤。” “妈妈,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呢?” “因为煤太多了。”
想一想:如何才能解决生产过剩问题?资本主义社会为什么没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三、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
1929年10月,美国股票价格突然暴跌,引发了世界性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经济大危机时期美国穷人居住的棚户区—“胡佛村”
阅读课本59页的这段文字,分析1929-1933年经济危机具体有哪些表现?有什么特点?
表现(危害):工业产量下降,贸易额减少;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激增等。
特点: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大。
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情况表
根据材料分析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
1933年3月12日罗斯福通过无线电发表第一次“炉边谈话”6000万人收听
四、对症下药: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认为,要使美国走出经济大危机,就要先解决美国人民的就业问题。政府要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推行“以工代赈”。
中心措施:加强对工业的指导
依据材料分析罗斯福新政的“以工代赈”有什么作用?
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生产和消费能力。
依据材料分析罗斯福新政的《社会保障法》的颁布有什么作用?
观察下面图表,结合课本内容,说一说罗斯福新政的效果如何?
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
1.所谓“彻底的革命”是指什么?
资本主义制度就像一棵出现枯枝烂叶的树一样,激进分子说:“把它砍倒。”保守分子说:“不要动它。”我则采取折衷的办法:“让我们把它修剪一下,这样我们既不会失去老树干,也不会失去新枝。”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2.“旧民主秩序”是指什么? “新运用”指的是什么?
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
3.由此可见,罗斯福新政的前提是什么?
实质: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深刻而全面的改造
依据材料并结合课本内容说说罗斯福新政的局限性是什么?
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经济危机仍然周期性发生。
评价罗斯福新政:1.实质: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深刻而全面的改造。2.积极影响:直接影响(经济):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间接影响(政治):缓解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是美国避免在危机形势下走上法西斯道路。深远影响: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美国经济从此进入一种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局限性: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经济危机仍然周期性发生。
1.要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的内部机制和政策,适时调整生产关系,确保经济的持续发展。2.有利于改善民生、创造就业的项目应该优先支持。3.加大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力度,大幅度提升社会基本保障水平。4.加强政府对市场的监管职能。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工业产量下降,贸易额减少;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激增等
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力大
整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推行“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1.“他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材料评述的是A.美国南北战争 B.罗斯福新政C.“欧洲复兴计划” D.美国“新经济”2.(2022·黑龙江鸡西·23)罗斯福1938年谈到“新政”时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其中“新应用”指的是A.革新技术完成产品升级换代B.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缓和危机C.通过殖民扩张开拓海外市场D.发挥信息技术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第13课 罗斯福新政获奖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开始国家,经济危机,一桶桶牛奶倒入河水,5特点,无所畏惧,课堂小结思维导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第13课 罗斯福新政精品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世纪70年代,世纪60年代,世纪30年代,英国殖民压迫,黑人奴隶制,经济大危机,政府对经济放任自由,生产的社会化,根本原因,主要表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试讲课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政措施,材料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