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5.1 法不可违 2024-2025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课件

    5.1 法不可违 2024-2025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课件第1页
    5.1 法不可违 2024-2025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课件第2页
    5.1 法不可违 2024-2025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课件第3页
    5.1 法不可违 2024-2025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课件第4页
    5.1 法不可违 2024-2025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课件第5页
    5.1 法不可违 2024-2025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课件第6页
    5.1 法不可违 2024-2025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课件第7页
    5.1 法不可违 2024-2025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课件第8页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课文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课文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违法无小事,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哪种违法行为最令你感到惊讶?
    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镜头一:朱某在校园操场拾到苏某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苏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朱某限期归还手表。
    镜头二:李某等人在体育馆场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场内投掷矿泉水瓶、展示不文明标语。体育管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不听。工作人员找来民警将他他们带走。公安机关给予李某等人警告处罚。
    镜头三:17岁的赵某多次持刀抢夺小学生的财务,得赃款1000多元。人民法院认定赵某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其有期徒刑。
    思考:以下行为是不是违法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
    教材47页“探究与分享”
    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因为小勤捡拾的是他人的私有财产,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小勤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所以他被送到派出所。
    你怎么看待小方的言行?
    我们应该如何避免出现类似的行为?
    可以避免。如果小勤懂得法律,知道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他就不会做违法的事情,从而也就可以避免上述行为的发生。
    小勤家里生活比较困难,要强的他想通过勤工俭学减轻家里的负担。看到捡废品能赚钱,小勤决定试试。他来到建筑工地,捡了固定脚手架用的铁卡子,准备拿到废品收购站去卖。工地保安发现后,把他送到派出所。
    ①非机动车驾驶人由于法治意识淡薄,一直存在闯红灯、不佩戴安全头盔、逆向行驶、不按规定车道行驶、未悬挂号牌等违法行为。②通过对违法行为人进行查纠,使其认识到违法行为存在的危害性,潜移默化的提升群众遵纪守法、文明出行的交通安全意识,养成安全文明的出行习惯。③查纠不是目的,规范行为才是初衷。通过整治行动,让每一位交通参与者都能做到文明守法,共建共享安全、有序、畅通、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①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和方向。(指引作用)②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评价作用)③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强制作用)
    治理网暴的法律与制度不断完善
    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镜头一:朱某在校园操场拾到苏某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苏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朱某限期归还手表。
    请判断下列行为是不是违法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
    我国民法典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归还失主。
    镜头二:李某等人在体育馆场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场内投掷矿泉水瓶、展示不文明标语。体育管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不听。工作人员找来民警将他他们带走。公安机关给予李某等人警告处罚。
    我国治安管理处罚规定,对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应予以处罚。
    我国刑法规定,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予以定罪处罚。
    镜头三:陈某为牟取非法利益,介绍杨某向吴某等人(均另案处理)非法收购走私入境的马来穿山甲(Ⅰ类濒危野生动物)。经人民法院审理,陈某构成非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
    欠债不还、侵犯他人的财产和人身权利、辱骂他人等。
    扰乱社会治安、滥用职权、违反交规、偷税漏税等。
    故意杀人、制毒贩毒、渎职贪腐、抢劫等。
    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危险,返还财产,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等。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行政制裁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等形式;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等。
    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如《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
    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如《刑法》及刑事类司法解释等。
    违反民事法律法规,如《民法典》。
    侵害个别或部分公民利益。
    归纳: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两者之间的联系?
    不同点: 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触犯的法律不同,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
    相同点: 都是违法行为,都对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联 系: 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如果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陷入犯罪的泥沼。
    违法不一定犯罪,但犯罪一定违法
    技能提升:判断违法行为的方法
    1、一看违反的法律类别(行政法、民事法、刑法)2、二看违法行为的危害(轻或重)3、三看违法者的被处罚结果(1)行政违法行为:拘留、罚款、开除、记过,处罚主体是政府。(2)民事违法行为:赔偿、赔礼道歉等,处罚主体是法院。(3)刑事违法行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等。处罚主体是法院。
    3.李某在放学回家途中用弹弓把沿街路灯打破了4盏,被公安机关处以200元罚款。
    2.王某在网上公开谩骂侮辱他人,被人民法院判决向当事人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
    1.王某在家无聊,打电话到119,谎称邻居家着火了。
    4.小李醉驾开车导致五车连环相撞,被判处拘役两个月并处罚金一万元。
    5.小王因酒驾被交警依法处以200元罚款,15日拘留。
    下列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
    照相馆没有经过他人同意,将其艺术照片展出,以招徕顾客。
    民事违法行为(民对民)
    (1)民事活动:如购置财产、签订合同、劳动就业、经营创业、结婚等。民事活动由民法规定权利与义务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
    (2)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侵犯他人民事权利 没依法履行合同
    我们如何做到遵章守法,避免民事违法行为发生?
    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小王家里铜养的宽物狗经常夜里狂吠,邻居很有意见,多次与小王交涉,小王却理直气壮地说:“我有权养狗,狗叫是正常现象。”邻居于是报警,说狗叫扰乱了他们的正常生活秩序,侵犯了他们的权利。小王被公安机关予以警告处罚。
    问题思考:1.公安机关为什么会处罚小王? 2.为避免类似行为的发生,请你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小王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扰乱了他人的正常生活秩序,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具有社会危害性,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5.如何做到遵章守法?
    ①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②在社会生活中,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行政违法行为) ③在社会交往中,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①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②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③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1、江西某家知名企业因废气和污水排放超标,被江西省环保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五连罚”,罚款共计500.6万元。这告诉我们( )A.任何排污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应受到刑罚处罚B.法律是维护权益的最有利武器C.任何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D.知名企业违法要罪加一等,严厉处罚

    相关课件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说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说课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违法无小事,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课堂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课堂教学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框,违法行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教学演示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教学演示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违法无小事,1法律的作用,行为规范,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P51相关链接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