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第1页
    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第2页
    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泡椒藕带是湖北知名特产。藕带与莲藕为同源器官,条件适宜时,藕带膨大后就成为了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利用莲子繁殖,属于无性生殖
    B. 利用地下茎——藕繁殖,有利于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
    C. 莲花的主要结构是雌蕊和雄蕊
    D. 藕断“丝”连——“丝”是茎中的输导组织
    【答案】A
    【分析】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 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
    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如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
    花蕊(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它们是花的主要结构。
    【详解】A.莲花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才能产生莲子,因此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A错误。
    B.利用地下茎,繁殖后代,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有利于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B正确。
    C. 花蕊分为雄蕊和雌蕊。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花药里有许多花粉。 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子房内有一个或多个胚珠。 花蕊(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它们是花的主要结构。故莲花的主要结构是雌蕊和雄蕊,C正确。
    D.输导组织包括在茎、叶脉、根尖成熟区等处的导管和筛管,具有运输营养物质的作用,如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藕中的“丝”是茎中的输导组织,具有运输营养物质的作用,D正确。
    故选A。
    2. 鄂州市梁子湖的沼山胡柚富含多种维生素和人体所需的氨基酸以及磷、钾、铁、钙等元素,营养价值很高,是经过国家农业部门审核通过的绿色有机水果。胡柚的种植技术一般选用嫁接技术:将胡柚枝条接在枳上。下面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选择性状优良的胡柚枝条做接穗
    B. 嫁接具有缩短开花结果时间,保持原来优良品质的特点
    C. 嫁接时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要紧密结合
    D. 嫁接的植株主要表现砧木的性状
    【答案】D
    【分析】 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详解】A.接上去的芽或枝叫作接穗,由题干所知,“胡柚富含多种维生素和人体所需的氨基酸以及磷、钾、铁、钙等元素,营养价值很高”,故选择性状优良的胡柚枝条做接穗,A正确。
    B.嫁接既能保持接穗品种的优良性状,又能利用砧木的有利特性,达到早结果(缩短开花结果时间)、增强抗寒性、抗旱性、抗病虫害的能力,还能经济利用繁殖材料、增加苗木数量,B正确。
    C.嫁接时应确保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在一起。因为形成层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的细胞,使接穗和砧木生长到一起,以确保接穗成活,C正确。
    D.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D错误。
    故选D。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小题:
    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到:“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词中描写了一片祥和的农村夏日夜景。
    3. 关于词中涉及到的生物,小明同学结合语文和生物学科,做出了以下笔记,请找出不正确的一项( )
    A. 鸠占鹊巢——繁殖B. 金蝉脱壳——防御
    C. 稻花香里——传粉D. 蛙鸣蒲叶下——求偶
    4. 下面关于喜鹊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鹊卵有坚硬的外壳保护,卵壳上有许多气孔
    B. 卵黄和卵白内贮存丰富的营养物质供胚胎发育需要
    C. 能发育成雏鸟的结构主要是卵黄和卵白
    D. 卵黄上的小白点是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
    【答案】3. B 4. C
    【分析】(1)动物的行为复杂多样,按获得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按行为的功能、不同表现可分为觅食行为、贮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领域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会行为等。
    (2)卵黄是鸡卵的主要营养部分,外面包裹着卵黄膜。鸟卵的卵黄表面中央有一盘状的小白点,称为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鸟卵既可贮存丰富的营养物质供胚胎发育需要;又有卵壳、卵壳膜的保护,能减少水分的丢失。这都有利于鸟类在陆地上繁殖后代。
    【3题详解】A.繁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鸠占鹊巢的目的是哺育后代,属于繁殖行为,A正确。
    B.金蝉脱壳是蝉的幼虫经过最后一次蜕皮,发育成成虫,属于生物的生长,不是防御,B错误。
    C.稻花香里描写了水稻开花并有香气飘散,有利于传粉,C正确。
    D.蛙鸣的目的是雄蛙吸引雌蛙,是求偶行为,D正确。
    故选B。
    【4题详解】A.鹊卵有坚硬的卵壳保护,卵壳上有许多气孔,在钝端尤其多,利于进行气体交换,A正确。
    B.卵黄是鸡卵的主要营养部分,卵白能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营养物质,B正确。
    CD.鸟卵的卵黄表面中央有一盘状的小白点,称为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因此,能发育成雏鸟的是胚盘,C错误,D正确。
    故选C。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小题:
    糖尿病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就是注射胰岛素。要获得胰岛素,最初只能从牛和猪的胰脏中提取。但是,每100千克动物胰腺只能提取出4~5克胰岛素,产量低,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科学家把控制合成人体胰岛素的那一段基因“剪切”下来,转入大肠杆菌里,通过后者的快速繁殖大量生产胰岛素,全球大多数糖尿病人才得到了很好的胰岛素治疗。
    5. 能合成胰岛素的大肠杆菌的培养应用了哪项技术( )
    A. 克隆技术B. 转基因技术
    C. 杂交技术D. 组织培养技术
    6. 该项技术说明了性状和基因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其中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基因和性状都能遗传给下一代
    B. 基因控制着性状
    C. 所有性状都不受环境的影响
    D. 性状控制着基因
    【答案】5. B 6. B
    【分析】1.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的生物技术。它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遗传操作,按照预先设计的蓝图把一种生物的基因分离出来,在体外进行拼接组合,然后转入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从而改造某些遗传性状,最终获得人们所需要的新品种。
    2.基因控制性状,受环境影响。
    【5题详解】A.克隆指的是先将含有遗传物质的供体细胞的核移植到去除了细胞核的卵细胞中,然后促使这一新细胞分裂繁殖发育成胚胎。 当胚胎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再被植入动物子宫中使动物怀孕,便可产下与提供细胞核者基因相同的动物。与题干描述的技术不符合,A错误。
    B.科学家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后,对大肠杆菌进行大规模培养,使之大量生产胰岛素,该生产过程利用了转基因技术,B正确。
    C.杂交技术是将父母本杂交,形成不同的遗传多样性,再通过对杂交后代的筛选,获得具有父母本优良性状,且不带有父母本中不良性状的新品种的方法,与题干描述的技术不符合,C错误。
    D.植物的组织是指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和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的技术。与题干描述的技术不符合,D错误。
    故选B。
    【6题详解】性状的表现是基因和外界环境的共同作用,基因控制着性状即以基因为主,性状受环境影响,即外界环境为辅,如长期在野外工作的人皮肤较黑,他的这个肤色性状是由环境引起的,体内遗传物质(基因)并没有改变,就不能遗传给下一代,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小题:
    长江江豚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通过环境DNA检测技术检测水体中江豚的体液、皮肤碎屑、排泄物等中的DNA,即可揭示水体中是否生活着江豚。即使在江豚密度较低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有效监测。目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白鳍豚馆生活着11头长江江豚,6头雄性,5头雌性,其中,4头为人工环境下成功繁育。已知长江江豚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2对,性别决定方式和人类相同。
    7. 下面关于江豚的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B. 一条染色体上有一条DNA分子
    C. 一条DNA分子上有一个基因
    D. 雄性江豚的体细胞染色体组成为21对+XY
    8. 关于长江江豚的繁殖,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一头江豚生命的起点是受精卵
    B. 在江豚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DNA和基因都是成单存在的
    C. 江豚的性别由卵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决定
    D. 正常情况下,雌性江豚产生的卵细胞中含有22条染色体
    【答案】7. C 8. C
    【分析】 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称为XY染色体。 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分别进入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故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 所以,男性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组成表示为“22对常染色体+XY”,那么男性产生的生殖细胞内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22条+X或22条+Y。女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为:22对常染色体+XX,产生的卵细胞(生殖细胞)只有一种:22条+X。 所以,精子和卵细胞,其中的染色体数都是23条,性染色体数都是1条。 所以,一条染色体一般有一个DNA分子,因此人的卵细胞含有23个DNA分子。
    【7题详解】ABC.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而且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即一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含有许多基因,C错误,AB正确。
    D.由题干“已知长江江豚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2对,性别决定方式和人类相同。”可知,雄性江豚的体细胞染色体组成为21对+XY,D正确。
    故选C。
    【8题详解】A.动物体的产生要经历由雌雄生殖细胞结合,卵细胞和精子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动物体,因此,一头江豚生命的起点是受精卵,A正确
    B.一条染色体一般有一个DNA分子,有许多基因,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故在江豚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DNA和基因都是成单存在的,B正确。
    C.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雄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雌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雌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雄性。 江豚的性别由精子中的性染色体决定,C错误。
    D.由题干“已知长江江豚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2对,性别决定方式和人类相同”可知正常情况下,雌性江豚产生的卵细胞中含有22条染色体,D正确。
    故选C。
    9. 2024年3月12日长江三峡库区举办珍稀濒危植物丰都车前野外回归栽植活动。两年前,4000粒丰都车前种子跟随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经过183天的太空遨游后返回地球,并由科研人员展开栽培试验。此次栽植的丰都车前植株,有500株是太空诱变育种繁育的后代。太空诱变育种培育新品种,其根本原因是( )
    A. 改变生物的性状B. 改变生物的生活环境
    C. 基因重组D. 基因突变
    【答案】D
    【分析】太空育种的原理是在太空条件下,利用太空较强辐射诱导动植物的遗传特性发生变异,再从变异群体中选择符合人们某种要求的单株/个体,进而培育成新的品种或种质的育种方法。
    【详解】A.遗传物质或环境的改变,都可能改变生物的性状,A不符合题意。
    B.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而遗传物质或环境的改变,会培育出新的生物品种,需要适应生存环境才能生存,B不符合题意。
    C.基因重组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基基因的重新组合产生新的基因型,使性状重新组合,C不符合题意。
    D.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产生了新的基因,出现了新的性状,所以太空诱变育种培育新品种,其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D符合题意。
    故选D。
    10. 在最近一期《科学》杂志上,科学家利用一只不起眼的海洋蜗牛——萨克斯滨螺,揭开了生物从卵生到胎生这一重要进化步骤中的基因之谜。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不包括( )
    A. 由微小到庞大B. 由简单到复杂
    C. 由低等到高等D. 由水生到陆生
    【答案】A
    【分析】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详解】 生物的进化历程可概括为: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从无性生殖到有性生殖,从卵生到胎生,即从结构上,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在生活环境上,由水生到陆生, 不包括由微小到庞大,A错误,BCD正确。
    故选A。
    二、非选择题(共3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30分)
    11.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桑基鱼塘是一种“塘基种桑、桑叶喂蚕、蚕沙(蚕粪)蚕蛹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的高效人工生态系统。桑基鱼塘历史悠久,被评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在桑基鱼塘这样一个生态系统里,初夏的夜晚,晚风习习,树上桑叶沙沙作响,蝉隐匿其中,发出“知了知了”的叫声,池塘里的青蛙鼓着鸣囊“呱呱”作响,蛐蛐低声在“弹琴”……好一副美丽的乡村景象。
    (1)请根据第一段材料,写一条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中涉及到的食物链:_______。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养蚕缫丝和织绸的国家。家蚕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_______和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从幼体到成体有较大的变化,称为_______发育。
    (3)青蛙的发育过程经过了卵、蝌蚪、幼蛙和成蛙四个阶段,其中蝌蚪时期用鳃呼吸,成蛙用_______和_______呼吸。蝌蚪和成蛙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区别很大,属于_______发育。
    (4)蝉蜕在李时珍的著作《本草纲目》中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蝉因其体表的_______会限制它的发育和长大,所以需要定期蜕皮。
    (5)“春蚕到死丝方尽”这句诗从家蚕的发育过程来说,有不妥之处,请改变其中两个字使之既有科学性,又不失艺术性_______。
    【答案】(1)桑叶→蚕→鱼
    (2)①. 蛹 ②. 完全变态
    (3)①. 肺 ②. 皮肤 ③. 变态
    (4)外骨骼
    (5)春蚕化蛹丝方尽(其它合理亦可)
    【分析】(1)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食物链的写法:①起始环节是生产者;②箭头指向捕食者;③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虫的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3)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特征是:有性生殖、卵生、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小问1详解】食物链体现的是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第一段材料中的食物链是:桑叶→蚕→鱼。
    【小问2详解】家蚕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虫的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称为完全变态发育。
    【小问3详解】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蛙可以在陆地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蝌蚪和成蛙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区别很大,属于变态发育。
    【小问4详解】昆虫体表的外骨骼,不仅是能保护自己的“盔甲”,还能起到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但外骨骼会限制昆虫的发育和长大,所以昆虫需要定期蜕皮。昆虫一生中蜕皮的次数一般是固定的,通常发育成成虫后就不再蜕皮。
    【小问5详解】蚕吐丝结束时并没有死,而是进入了不食不动的蛹期,因此,“春蚕到死丝方尽”可以改成“春蚕化蛹丝方尽”。
    12. 果蝇作为研究材料的诺贝尔奖有5次,是生物学的功勋动物。某课题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饲养了若干果蝇并进行了相关记录。根据相关记录回答下面问题。
    (1)饲养过程中发现有的果蝇是直翅,有的果蝇是卷翅,果蝇的直翅和卷翅在遗传学上被称为一对_______。
    (2)图一表示均为直翅的亲代果蝇杂交后子代的性状表现。亲代都是直翅果蝇,子代却出现了卷翅果蝇,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现象。用B、b分别表示控制翅型性状的基因,从图一可以推测出卷翅为_______性状,基因组成为_______。子代直翅果蝇中,基因组成为BB的概率是_______。
    (3)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图二表示的是纯种长翅与纯种残翅果蝇进行杂交,子代幼虫在不同温度下发育成不同翅型果蝇的实验。两只纯种果蝇杂交产生的幼虫在不同温度下发育成不同性状,说明生物的性状是基因与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因饲养温度不同导致子代翅型发生的变异_______(填“能”或“不能”)遗传给下一代。
    (4)课题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其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由X、Y染色体决定,请写出一只雄性果蝇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组成:_______。
    【答案】(1)相对性状
    (2)①. 变异 ②. 隐性 ③. bb ④. 1/3
    (3)①. 环境 ②. 不能
    (4)3条+X或3条+Y
    【分析】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
    2.遗传是指生物亲子间的相似性。 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中既有显性基因,也有隐性基因,是杂合体。
    4.生物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遗传物质的改变有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引起的,这种变异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可遗传的变异。生物的变异是由于环境条件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这种变异一般不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
    5.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
    【小问1详解】果蝇的直翅和卷翅是果蝇翅膀的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相对性状。
    【小问2详解】亲代都是直翅果蝇,子代却出现了卷翅果蝇,是亲代与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亲代都是直翅,子代却出现卷翅,说明卷翅是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bb控制。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中既有显性基因,也有隐性基因,是杂合体即Bb。则亲代:Bb×Bb→子代:1BB、2Bb、1bb,子代基因型BB、Bb的表现型是直翅,出现基因型BB的概率是1/3。
    【小问3详解】图二是亲本选取纯种长翅果蝇与纯种残翅果蝇进行杂交,子代幼虫在不同温度下发育成不同翅型果蝇的实验。现在选取亲本为图一中的甲和乙果蝇进行交配。由图二可知,如果将子代幼虫置于35℃条件下培养,子代全部为全为残翅果蝇。这个实例说明性状表现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变异是由于环境条件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这种变异一般不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
    【小问4详解】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 所以,雄性果蝇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组成表示为“3对常染色体+XY”,那么雄性产生的生殖细胞内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3条+X或3条+Y。
    13. 白化病是一种皮肤及附属器官黑色素缺乏或合成障碍所导致的遗传性白斑病。患者视网膜无色素,虹膜和瞳孔呈现淡粉色,怕光。皮肤、眉毛、头发及其他体毛都呈白色或黄白色。白化病属于家族遗传性疾病,常发生于近亲结婚的人群中。如图表示一个家庭肤色的遗传情况。请回答以下问题。
    (1)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是_______。
    (2)染色体主要是由_______和_______构成的。
    (3)如果第三代个体10和11是一对同卵双胞胎,他俩之间的血缘关系属于_______(填“直系”或“旁系”)血亲。
    (4)根据遗传图可以判断出白化病属于_______(填“显性”或者“隐性”)遗传病。
    (5)控制皮肤和毛发是否白化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用字母A、a表示,个体1号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个体6号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
    (6)就性染色体来看,个体6号将含有_______的性染色体传给个体10号。
    (7)经基因检测发现某肤色正常男性是白化病基因携带者,若其与个体9号婚配,生出白化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
    (8)下面疾病中不属于遗传病的是( )
    A. 血友病B. 艾滋病
    C. 红绿色盲D. 21三体综合征
    【答案】(1)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
    (2)①. DNA ②. 蛋白质
    (3)旁系
    (4)隐性
    (5)①. Aa ②. AA或Aa
    (6)Y
    (7)1/4##25%
    (8)B
    【分析】1.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DNA是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故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2.直系血亲的直接血缘关系,是指出生关系(又称“生育关系”)。
    3.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中既有显性基因,也有隐性基因,是杂合体。
    4.受精卵或母体受到环境或遗传的影响,引起的下一代遗传物质改变(包括基因和染色体两部分)形成的先天疾病,称之遗传病。
    【小问1详解】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小问2详解】 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而且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小问3详解】直系血亲的直接血缘关系,是指出生关系(又称“生育关系”)。包括生出自己的长辈(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更上的长辈)和自己生出来的晚辈(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更下的直接晚辈)。因此,第三代个体10和11是一对同卵双胞胎,他俩之间的血缘关系属于旁系。
    【小问4详解】第二代中,3号、4号是正常的,子代8号患病,则患病是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因此白化病属于隐性遗传。
    【小问5详解】控制皮肤和毛发是否白化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用字母A、a表示,根据遗传图可以知道,第一代2号、第二代5号都是白化病,基因型是aa,5号的基因型来自亲代1号、2号个体,故1号个体的基因型是Aa,6号的表现型是正常的,即基因型可能是AA或者Aa。
    【小问6详解】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个体6号是男性,个体10号男性,故就性染色体来看,个体6号将含有Y的性染色体传给个体10号。
    【小问7详解】9号个体的基因型来自亲代5号、6号个体,且5号是白化病患者,基因型是aa,则9号个体的基因型是Aa。经基因检测发现某肤色正常男性是白化病基因携带者,则该男子的基因型是Aa,因此,若其与个体9号婚配,亲代:Aa×Aa→子代:1AA、2Aa、1aa,子代基因型aa的表现型是白化患者,出现概率是1/4。
    【小问8详解】ACD.血友病、红绿色盲、21三体综合征都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疾病,属于遗传病,ACD不符合题意。
    B. 艾滋病全是由人类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B符合题意。
    故选B。

    相关试卷

    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