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政治 (道德与法治)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道德与法治第1课 追求向上向善的道德精品课堂检测
展开教学质量诊断测试
单选题(共15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1、下列关于道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道德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B.道德是由人们的思想觉悟决定的
C.道德为人类社会所特有
D.道德的内容在各个时代都是相同的
2、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着力点是( )。
A、 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B、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C、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D、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3、以下不属于社会公德的是( )
A.文明礼貌 B.依法治国 C.助人为乐 D.保护环境
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_ 为指导,以 为核心。( )
A、 集体主义 马克思主义 B、 中华传统美德 集体主义
C、 马克思主义 为人民服务 D、 为人民服务 马克思主义
5、对公园里的花木草地、街道两旁的建筑物、马路上的井盖路标等加以保护,不损坏、不私占,这是社会公德中___的体现。( )
A、 爱护公物 B、 助人为乐 C、 文明礼貌 D、 遵纪守法
6、谚语说,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奢侈败家门。这里提倡的家庭美德是( )。
A、 尊老爱幼 B、 夫妻和睦 C、 勤俭持家 D、 邻里和睦
7、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最终都要落实到个人品德的养成上。个人品德是( )。
A、 个人性格中先天固有的道德因素
B、 社会上实际存在着的道德关系和道德原则规范
C、 个人在道德行为中偶尔表现出来的内心状态和心理特征
D、 个人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的总和
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反映了( )
A.和谐的邻里关系 B.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C.夫妻和睦,相伴到老 D.男女平等的家庭关系
9、下列行为不符合职业道德中奉献社会要求的是( )
A.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际,无数医护人员奔赴一线,舍小家保大家
B.近年来,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人数逐年增长,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生命的长度
C.职校生小张毕业后成为一名宾馆服务员,在岗位上兢兢业业,服务人民
D.在校生小明嫌弃老人身上气味重,不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敬老院义务服务活动
10、某旅游景点,一名游客骑到伟人雕像的脖子上照相,当周围人指责他时,他破口大骂,还向雕像吐口水。这名游客的做法反映出她在( )方面出了问题。
A.社会公德 B.男女平等 C.职业道德 D.诚实守信
11、下列格言警句中,反映了励志自强树立崇高理想的中华传统美德的是( )
A.礼之用,和为贵 B.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C.民生在勤,不勤则匮 D.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12、下列不符合家庭美德的做法是( )。
A.在小区遇到邻居,主动问好 B.遇事与父母沟通,尊重父母意见
C.追求名牌,讲排场、摆阔气 D.陪爷爷奶奶聊天,分享自己的成绩
13、下列关于社会公德的说法正确的是()。
A.网络空间道德建设不属于社会公德建设的内容
B.社会公德仅仅体现人与人的关系
C.社会公德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D.新时代社会公德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
14、德不孤,必有邻。”“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些名言警句启示我们( )。
A、 注重家庭美德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B、 不断加强学习、注意观察思考
C、 注意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D、 在人际交往中加强个人品德建设
15、某班同学就如何对待“忠”和“孝”的传统道德展开热烈讨论,下列说法正是( )。
A.应该全部摒弃已经过时的“忠”“孝”观念
B.对“忠”“孝”传统道德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C.全面继承传统道德中的“忠”“孝”观念
D.“忠”“孝”都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二、判断题(判断为正确写上“A”,判断为错误写上“B”。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家庭美德是家庭幸福美满的保障。( )
2、男女平等是家庭和睦的前提。( )
3、自律是个人为人处事的重要品行。( )
4、宽厚正直,是个人成功的必备素质。( )
5、道德以善恶为评价方式,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主要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 )
6、 个人品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 ( )
7、个人品德既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衡量社会道德水准的重要指标。()
8、保护环境,是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维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道德责任。()
9、中华传统美德是传统道德的精华部分,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道德建设的不竭源泉。()
10、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
三、简答题(共5题,每题6分,共30分)
1、如何正确对待中华传统美德?
2、我们中职生如何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3、做讲社会公德好公民的要求是什么?
4、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5、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的作用?
四、阅读材料,完成下面问题(共1小题,共计20分))
1、“德”在甲骨文中,是“行”和“直”的组合,表示人要遵循规律,走正道,不要误入歧途。这正是道德的“德”最初的含义,反映出古人遵照正确原则行事的道德观念。
结合“德”的本义,谈谈对“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的理解。
附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C 2.C 3.B 4.C 5.B 6.C 7.D 8.B 9.D 10.A 11.C 12.B 13.C 14.D1 5.B
二、判断题
1.A 2.A 3.B 4.B 5.A 6.A 7.A 8.A 9.A 10.A
三、简答题
1、答:第一: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对待中华传统美德。
第二:大力弘扬古圣先贤、民族英雄、志士仁人的嘉言懿行。
第三:把中华传统美德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2、答: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我们中职生要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在勤学求知中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3、答:第一、要树立公德观念,恰当处理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
第二、奉献爱心。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第三、增强责任心,主动监督违反社会公德的言行;
第四、身边小事做起,注重细节,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的好习惯,推动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4、答: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5、答:家庭美德是塑造公民良好品德的起点。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个家庭应注重言传身教,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从小就培养做人的气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
家庭美德是家庭幸福美满的保障,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庭美德为人们处理好家庭关系提供了价值标准,有助于促进家庭和睦美满。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建设好自己的“小家”,服务好“大家”,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四、综合题
1、第一:道德是衡量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对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道德作为一种国家治理手段,可以规范人们行为,调节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道德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第二:道德是衡量个人素质水平的重要标尺,对每个人的人生发展和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高尚的道德能够帮助人们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提高精神境界,促进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
职业道德与法治第10课 养成遵纪守法好习惯精品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职业道德与法治<a href="/zz/tb_c403755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10课 养成遵纪守法好习惯精品课后复习题</a>,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法律区别于道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政治 (道德与法治)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道德与法治第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精品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中职政治 (道德与法治)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道德与法治<a href="/zz/tb_c4037551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精品课后复习题</a>,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依法治国,说法不正确的是,我国现行宪法是,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我国《宪法》规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政治 (道德与法治)职业道德与法治第3课 增强职业道德意识精品精练: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职业道德与法治<a href="/zz/tb_c403754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3课 增强职业道德意识精品精练</a>,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实训实习的看法正确的是,劳动精神,在无人知晓,对“干一行,爱岗敬业集中体现为乐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