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新市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新市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同学们准备好了吗?要细心哦!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 2023年4月24日是第八个“中国航天日”,今年的主题是“格物致知,叩问苍穹”。下列有关航天的课题属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是( )
A. “嫦娥二号”探月卫星轨道的计算
B. 发射“神舟”系列飞船的火箭所需新型燃料的研制与生产
C.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对接
D. “祝融号”火星车与“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之向的信息传递
【答案】B
【解析】
【详解】A、“嫦娥二号”探月卫星轨道的计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故A错误;
B、发射“神舟”系列飞船的火箭所需新型燃料的研制与生产,属于化学研究范畴,故B正确;
C、“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对接,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故C错误;
D、“祝融号”火星车与“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之向的信息传递,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故D错误。
故选:B。
2.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氮气制造化肥B. 稀有气体作电光源
C.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D. 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
【答案】B
【解析】
【详解】A、利用氮气制造氮肥,是利用了氮气能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稀有气体用作电光源,是利用了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C、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利用了氧气能供给呼吸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稀有气体作保护气,是利用了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3. 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纺织厂和煤矿都有的图标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纺织厂和煤矿都含有易燃物,应该禁止烟火
A、表示有毒物质,不符合题意;
B、表示节约用水,不符合题意;
C、表示禁止鸣笛,不符合题意;
D、表示严禁烟火,符合题意;
故选:D。
4.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装粉末药品
C. 收集氧气 D. 熄灭酒精灯
【答案】C
【解析】
【详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可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为使所收集到的氧气较纯,需尽可能将集气瓶中的空气排出,因此需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底部,且不触及底部,图中导管伸入集气瓶中太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C。
5. 下列做法不符合“节能降耗、保护环境、促进健康”这一主题的是( )
A. 利用LED灯作为光源,节约能源B. 研制太阳能电池、海洋电池等
C. 每天吸入大量纯氧,有利于身体健康D. 推广垃圾分类存放、回收和处理
【答案】C
【解析】
【详解】A、利用LED灯作光源,节约能源,符合“节能降耗、保护环境”,故A不合题意;
B、研制太阳能电池、海洋电池等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符合“节能降耗、保护环境”,故B不合题意;
C、每天吸入大量纯氧,不利于身体健康,也不符合“节能降耗、保护环境”,故C符合题意;
D、推广垃圾分类存放、回收和处理是有效防止环境污染的方法,符合“节能降耗、保护环境”,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6.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是( )
A. 洁净的海水液氮B. 稀有气体二氧化碳
C. 冰水混合物过氧化氢D. 五氧化二磷河水
【答案】D
【解析】
【分析】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
【详解】A、海水含有水以及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液氮是液态的氮气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B、稀有气体包括多种气体属于混合物,二氧化碳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C、冰水混合物是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过氧化氢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D、五氧化二磷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河水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符合题意;
故选:D。
7. 用“W”形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将注射器中的过氧化氢溶液推入管中与二氧化锰接触。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二氧化锰可以增加生成氧气的质量
B. 若a处粉末是木炭粉,能看到有白光产生
C. 若a处粉末是硫粉,b处产生的气体会污染空气
D. 用“W”形玻璃管进行实验可以节约药品、减少污染
【答案】A
【解析】
【详解】A、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催化剂,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选项错误;
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若a处粉末是木炭粉,加热木炭粉,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选项正确;
C、若a处粉末是硫粉,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会污染空气,选项正确;
D、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可以节约药品、减少污染,操作简便,选项正确。
故选A。
8. 下列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是( )
A. 氯化氢氨气氯化铵B. 木炭氧气二氧化碳
C. 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D.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答案】B
【解析】
【详解】A、该反应为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但不属于与氧气的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为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且该反应为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该选项符合题意;
C、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有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但该反应为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为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且该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 下图是某同学整理的关于氧气性质的知识网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B. 氧气始终是无色透明的
C.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以作为燃料
D. I类反应放出热量、Ⅱ类反应吸收热量
【答案】A
【解析】
【详解】A、标准情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氧气不易溶于水,该选项说法正确;
B、通过低温低压,可使氧气液化成淡蓝色透明的液体,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氧气能支持燃烧,但不具有可燃性,则不能作燃料,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燃烧和缓慢氧化均放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10.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老师利用传感器实时测定了实验装置(如图1)内的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三条曲线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
①红磷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②集气瓶中气压瞬间变大是O2迅速消耗造成的
③X曲线表示是温度变化 ④图2中BC段对应的变化过程是红磷燃烧
⑤图2中CD段对应的变化过程是水倒吸进集气瓶
其中不正确的有( )
A. ③④⑤B. ①②④C. ①②⑤D. ②③⑤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为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红磷要足量,需要把空气中氧气完全消耗掉,说法错误;
②集气瓶中气压瞬间变大是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气体受热膨胀引起的,说法错误;
③红磷燃烧放热,容器内的温度升高,反应结束后容器内的温度逐渐下降至室温,故X曲线表示的是温度变化,说法正确;
④图2中BC段对应的变化过程是红磷燃烧放热,气体受热膨胀,集气瓶中气压瞬间变大,说法正确;
⑤该装置中压强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是先增大后减小,图2中CD段对应的变化过程温度降低,压强减小,DE段是水倒吸进集气瓶,平衡内外压强,说法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4分)
11.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很重要的作用。
(1)如下图是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流程图,利用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_______不同,该方法属于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流程图中空格①处应填写的物质是________,该成分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分数为_____。
(2)下表为我市空气质量数据,由此可知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是______,减少该污染的一项措施为______。
(3)洁净的空气对人类非常重要。下列有利于保护大气的做法是_______
A. 使用新能源共享汽车
B. 将工厂的烟囱造高,有害气体排向高空,以减少工厂周围的大气污染
C. 植树造林,保护森林
D. 加强大气监测,改善环境状况
(4)部分冰箱用“气调保鲜”的方式达到对食物保鲜的效果。图是工业上用膜分离技术实现“气调保鲜”的流程示意图,在空气分离后,进入冰箱保鲜室内的气体是_____(选填“富氧空气”或“富氮空气”),这一保鲜原理主要是利用氮气的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 沸点 ②. 物理 ③. 稀有气体 ④. 0.94%
(2)①. PM2.5 ②. 植树造林等(合理即可)
(3)ACD
(4)①. 富氮空气 ②.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做保护气
【解析】(1)由于液态氮的沸点是-196℃,比液态氧的沸点(-183℃)低,因此氮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余的主要就是液态氧了,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流程图中空格①处应填写的物质是稀有气体,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94%;
(2)污染指数越大,污染越严重,根据监测点当天的空气质量数据,可知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是PM2.5;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可大力开展绿化工程,植树造林,栽花种草等;
(3)A、使用新能源共享汽车,可以减少化石燃料使用,从而有利于大气的保护,故选项正确;
B、将工厂的烟囱造高,也无法减少工厂周围的大气污染,故选项错误;
C、植树造林,防止扬尘污染,从而有利于大气的保护,故选项正确;
D、加强大气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从而有利于大气的保护,故选项正确;
故选ACD;
(4)氧气具有氧化性,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做保护气,因此在空气分离后,进入冰箱保鲜室内的气体是富氮空气,避免了食物因氧化而发生变质。
12. 给下列物质分类,按要求将序号或化学符号写在横线上。
①五氧化二磷;②液氧;③冰水混合物;④洁净的空气;⑤四氧化三铁;⑥高锰酸钾;⑦稀有气体;
(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含有氧气的是________(填序号)。
(3)暗紫色固体的是_____(填化学符号),白色固体是________(填化学符号)。
(4)写出能生成⑤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④⑦
(2)④②
(3)①. ④ ②. ①
(4)
【解析】(1)①五氧化二磷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②液氧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含有氧气;③冰水混合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④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⑤四氧化三铁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⑥高锰酸钾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⑦稀有气体含有氦气、氖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填④⑦;
(2)④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故填④;
(3)⑥高锰酸钾是一种暗紫色固体,故填⑥;①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故填①;
(4)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⑤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13.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
(1)实验室用少量的块状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大理石存放在________中,量筒量取稀盐酸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与________________;向试管中放入大理石时使用的仪器为_______。
(2)①蜡烛燃烧时火焰上罩干冷的烧杯会有小水珠,取下烧杯后加入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填“剧烈”或“缓慢”)氧化反应。
②铁丝绕用砂纸打磨是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末端系火柴的作用是______。等火柴快燃尽时,再把铁丝放入集气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完成上铁丝燃烧实验时,事先都需在集气瓶底部装少量水,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④对比硫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得出结论: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_______(填“剧烈”或“不剧烈)。
【答案】(1)①. 广口瓶 ②. 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③. 镊子
(2)①. ②. 剧烈 ③. 物理 ④. 引燃铁丝 ⑤. 防止消耗过多氧气再次铁丝无法被引燃 ⑥. 防止溅落的熔化物使集气瓶受热不均而炸裂 ⑦. 剧烈
【解析】(1)固体药品存放在广口瓶内;
量筒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取用块状药品需要使用镊子
(2)①蜡烛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文字表达式是:;
该反应发光放热使剧烈的氧化反应;
②铁丝绕用砂纸打磨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铁丝不易被引燃,因此末端系火柴是为了提供热量引燃铁丝;
快燃尽再伸入是为了防止火柴燃烧消耗氧气,导致氧气浓度不够铁丝无法燃烧;
③铁丝在纯氧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少量水是为了防止溅落熔化物使集气瓶炸裂;
④根据在纯氧中燃烧比在空气中剧烈说明氧气浓度越高燃烧越剧烈。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14.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常见装置,请问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E中仪器的名称有导气管、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A的一处明显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改正装置A后,并在试管口放上__________可用作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
(3)与装置C相比,用装置B制取氧气的优点是________,若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为_________(填字母),并且需要在__________时,再开始收集氧气。
(4)小军同学用气密性良好的装置A、D制取氧气,证明氧气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
【答案】(1)①. 水槽 ②. 集气瓶
(2)①. 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②. 一团棉花 ③.
(3)①.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②. E ③. 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
(4)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解析】(1)装置E中仪器的名称有导气管、水槽、集气瓶;
(2)装置A为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对试管中的固体进行加热时,为防止试管口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故装置A的一处明显错误是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改正装置A后,并在试管口放上一团棉花可用作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原理是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
(3)装置B、C均为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其中装置B可以通过注射器控制液体药品的滴加,从而控制反应速率,因此与装置C相比,用装置B制取氧气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速率;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进行收集,其中用排水法能收集到一瓶较纯净的氧气,故应选择的收集装置为E;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需要在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时,再开始收集氧气;
(4)小军同学用气密性良好的装置A、D制取氧气,证明氧气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15. 实验小组研究不同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查阅资料】A.(二氧化锰)、(氯化铁)均可作为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催化剂
B.锥形瓶内氧气浓度达到最大值时,表明过氧化氢已完全分解。
【实验准备】组装右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略),经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实验I:比较催化剂种类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进行实验】如下表所示,在锥形瓶中放入催化剂,用注射器推入过氧化氢溶液,记录实验数据。
(1)用(氯化铁)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达成实验1的目的,需要被控制成相同的变量有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________和________。
(3)依据实验1的数据可推知、两种催化剂,____催化效果更好。
实验2:继续探究质量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进行实验】如下表所示,在锥形瓶中放入,用注射器推入5%过氧化氢溶液,记录实验数据。
【解释与结论】
(4)由实验2可得结论:过氧化氢溶液体积等条件相同时,质量在0.03g~0.05g范围内时,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5)实验小组用1-2的方案制备氧气,发现反应速率偏慢。根据上述实验结论,你认为可采取的改进措施有_______(写出一条)。
(6)将过氧化氢溶液平均分成a和b两等份,只向b中加入少量,另一份不作处理。则生成氧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的图像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 B.
C. D.
【答案】(1)
(2)①. 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 ②. 催化剂的质量
(3)MnO2
(4)氯化铁质量越大,催化效果越好
(5)增加氯化铁的质量或将氯化铁换成二氧化锰
(6)B
【解析】(1)过氧化氢在氯化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产生水和氧气,故文字表达式为:;
(2)要比较催化剂种类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需要控制过氧化氢的浓度、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催化剂的质量相同,只存在催化剂种类不同一个变量;
(3)依据实验1中氧气浓度传感器的数据可知,产生同等浓度的氧气,二氧化锰所需时间比氯化铁短,说明MnO2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大于FeCl3。
(4)由表中数据可知,过氧化氢溶液体积等条件相同 时,氯化铁质量在0.03~0.05g范围内,氯化铁质量越大,催化效率越好,故填:氯化铁质量越大,催化效率越好;
(5)实验小组用1—2的方案制备氧气,发现反应速率偏慢,根据上述实验结论,可采取的改进措施有增加氯化铁的质量或者将氯化铁换成二氧化锰等;
(6)氯化铁有催化作用,可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故生成同等氧气所需的时间较不加催化剂短,过氧化氢从0点开始即可分解产生氧气,故图像正确的是B。
污染项目
CO
污染指数
49
95
9
0.8
42
序号
药品
氧气浓度传感器的数据
1-1
3mL、5%过氧化氢溶液
0.03g(二氧化锰)固体
1-2
3mL、5%过氧化氢溶液
0.03g(氯化铁固体
序号
的质量
5%的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
过氧化氢完全分解所用的时间
2-2
0.03g
3mL
61s
2-2
0.04g
3mL
56s
2-3
0.05g
3mL
40s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优化学选卷(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常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