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三节+幼儿记忆的发展(教案)-《幼儿心理学》(人教版第二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二章+第三节+幼儿记忆的发展(教案)-《幼儿心理学》(人教版第二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记忆的概述,幼儿记忆的发展,婴儿的记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 题
第二章 第三节 幼儿记忆的发展
课 型
新授
课 时
2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
教材分析
本小节是来自幼儿师范学校课本《幼儿心理学》第二版王振宇主编,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记忆的概念、记忆的种类、记忆过程的三个环节、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幼儿记忆发展的形式和其主要特点以及幼儿的记忆策略,内容比较多且非常重要,对于学生理解学前儿童记忆特点以及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有重要的意义。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该小节内容时,因为之前课程的学习,已经储备了与该内容相联系的部分有关知识点,做好承上启下、新旧知识有机衔接工作的准备。针对本节课程的教学内容,学生有一些相关的生活经验,学习起来相对容易。
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中职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老师要做到因材施教、采取变通灵活的教学策略。
学习目标
1.理解记忆的概念、了解记忆种类;
2.掌握记忆过程的三个环节及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3.掌握幼儿记忆发展的形式及其主要特点;
4.掌握幼儿的记忆策略并运用其中合理的策略提高记忆效果;
5.学会用相应的教育措施来解决幼儿记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学习重难点
1.记忆过程的三个环节及相关知识;
2.幼儿的5大记忆策略,以及幼儿如何使用这些策略。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导学案、教案
教学媒体
本章节PPT、各种关于记忆的教学案例、记忆的小游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活动一:
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新课导入:比一比,记一记。
1.请你读下面的数字,只能读一遍,然后尽可能按顺序把这些数字都写出来。
8 5 1 7 4 9 3
2.现在再做一个测试。还是读下面的数字,只能读一遍,然后尽可能按顺序把这些数字都写出来。
7 1 8 3 5 4 2 9 1
6 3 8 4 2 7 0 6
进行记忆小游戏的比赛。
通过游戏引起学生兴趣,引出课堂新知。
活动二:
调动思维
探究新知
一、记忆的概述
1.概念:一个人对自身经验的信息保存、加工和提取的心理过程。
2.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
再认和回忆是记忆再现的两种水平;再认是回忆的初级水平,回忆比再认要复杂的多。
3.分类:
(1)按照记忆的内容划分
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
(2)按照记忆的态度划分
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3)按照记忆的方式划分
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4)按照记忆保持时间划分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4.遗忘及其规律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遗忘现象做了系统的研究,他用无意义的音节作为记忆的材料,把实验数据绘制成一条曲线,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它的纵坐标代表保持量。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遗忘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到了相当的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也就是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婴儿的记忆
1.婴儿期记忆缺失现象:没有人能记住生命最初两、三年的事情。
2.自传体记忆:儿童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具体事件的记忆。
自传体记忆的作用是什么?
有助于利用已有的经验预测将来的事件,有利于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通过观看图片的形式进行新知的学习
列举现实生活中各种记忆的具体实例。
关于遗忘曲线,请同学们举出具体事例来说明。
游戏:回忆你的成长经历,并与大家分享。
将抽象逻辑思维转化为具体形象思维,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加深对各种记忆现象的理解。
进一步理解人的遗忘规律。
活动三:
调动思维
探究新知
三、幼儿记忆的发展
1.识记
(1)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无意识记:没有自觉的识记目的,不需要特定的识记方法,不需特殊的意志努力的识记。
引起幼儿无意识记的因素:既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外部因素是材料必须直观、鲜明、生动;内部因素与幼儿的兴趣、情绪状态、态度有关,也与儿童的智力活动和活动方式有关。其中,幼儿的情绪状态是影响无意识记的关键因素。(过生日时收到的礼物,印象深刻)
有意识记:具有自觉的识记目的,需要一定的识记方法,需要意志努力的识记。
无意识记是幼儿的主要记忆形式,其本质依然是一种理解性的记忆。整个幼儿期,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都在发展。一般说来,幼儿无意识记的效果明显好于有意识记。
(2)机械识记与意义识记
机械识记:在不理解内容的条件下主要利用复述完成的识记。比如:记住一个陌生的电话号码。
意义识记:在理解材料的内容后,依靠已有经验的联系形成的识记。如懂得一条定律之后记住一条相应的公式。
幼儿运用机械识记多,但记忆的效果还是意义识记好。
2.再认与回忆
幼儿的再认能力比回忆的能力强,在2-4岁阶段,再认和回忆效果都有提高,但再认总是比回忆效果好。
幼儿的回忆能力受活动的性质影响,在目标明确的活动中,回忆效果明显提高。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幼儿对处于开始部位和结尾部位的信息再现效果明显好于中间部位。
3.记忆恢复现象
记忆恢复现象是幼儿特殊的记忆现象。记忆恢复现象是指在识记后的某段时间,对材料的回忆量比刚学习完的回忆量有所提高的现象。
幼儿的记忆恢复现象发生在识记后的1~2天内。当记忆材料比较复杂时,记忆恢复现象更加明显。幼儿园小班儿童的记忆恢复现象比大班明显。在智力落后的儿童身上,未发现有记忆恢复现象。
4.幼儿的记忆策略
记忆策略指为了提高记忆效果而采用的手段。
(1)视觉复述策略:将自己的视觉注意力有选择地集中在要记住的对象上。(玩具鸟)
这是幼小儿童经常使用的最简单的策略。
(2)特征定位策略:在儿童必须自己选择某些材料进行加工并加以记忆时,幼儿会对识记对象附加上一个特定的“标签”,以帮助记忆。(棋盘)
5岁儿童具有特征定位的策略。
复述策略:在记忆活动中,复述是一个最常用也最有效的策略。
(4)组织性策略:是将记忆材料按不同的意义,分别组成不同类别,编入各种主题,使材料产生意义联系,或对内容加以改组,以便于记忆的一种策略。(分类)
(5)提取策略:再认和回忆都需要提取。回忆过程中的提取要比再认过程中的提取更加困难。提取策略的核心是对线索的利用。
四、知识点补充——提高幼儿记忆力的方法
1.运用教具:形象记忆具体形象、生动鲜明的物体,能引起幼儿的兴趣。
如:学习数的组成、加减法,知识比较抽象,教师利用教具演示、讲解,幼儿就能理解知识,加之幼儿动手操作,很快掌握了知识。
2.开展游戏:兴趣记忆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
如: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教师讲述故事后让幼儿进行表演游戏,小蝌蚪寻找自己的妈妈在哪里,幼儿在表演的浓厚兴趣中记住了青蛙的外形特征和生长过程。
3.多种感官:尝试记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参与活动,能获得最好的尝试记忆效果。
如:小班认识苹果,通过看、摸、闻、尝,了解了苹果的颜色、形状、味道,最后让幼儿画苹果,加深了尝试后对知识的记忆。
4.动作演示:准确记忆有些知识,利用动作演示,幼儿就会准确理解并记忆。
如:看图讲述“猴子过河”,图片中一群猴子看到河对岸有许多桃子,急得抓耳搔腮,教学中可让幼儿学猴子着急的动作,通过模仿,引出“抓耳搔腮”这个词,幼儿理解了词意,就能很准确地用于讲述中。
5.善用比喻:善于运用一些浅显易懂的比喻手法破解难点,在幼儿的脑海里留下难忘的印象。
如:画金鱼的尾巴时,可告诉幼儿尾巴分开的叉像一片片的柳树叶,幼儿记住了尾巴的样子,又能较容易地画出来。
6.找准异同:比较记忆在引导幼儿认识类似的事物时,可通过比较,找出异同点,帮助幼儿比较记忆。
如:认识鸭子,可在认识嘴、脚时,出示鸡,让幼儿比较鸡嘴和鸭嘴的形状,鸡脚和鸭脚的样子,根据不同,明确记住鸡、鸭各自的特征。
活动四:
巩固练习
素质提升
课堂练习:
1.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
A.先慢后快
B.前后一样快
C.先快后慢
D.没有规律
2.童年时的伙伴多年已忘记,但偶然相逢还能认出来,这一心理活动属于( )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总结:
一、记忆的概述
1.概念:
2.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
3.分类:
4.遗忘及其规律
二、婴儿的记忆
1.婴儿期记忆缺失现象:
2.自传体记忆:
三、幼儿的记忆发展
1.识记
2.再认与回忆
3.记忆恢复现象
4.幼儿的记忆策略
四、知识点补充—提高幼儿记忆力的方法
作业:
1.完成本节课后练习题;
2.整理本节课知识点,完成思维导图。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幼儿记忆的发展
一、记忆的概述
1.概念: 识记
2.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 保持
3.分类: 再认和回忆
4.遗忘及其规律:艾宾浩斯曲线 给我们的启示-及时复习
二、婴儿的记忆
1.婴儿期记忆缺失现象:
2.自传体记忆:
三、幼儿的记忆发展
1.识记
2.再认与回忆
3.记忆恢复现象
4.幼儿的记忆策略 (1)视觉复述—多看几遍
(2)特征定位策略—选一个好地方、显眼位置
(3)复述策略—多读几遍,如默写古诗
(4)组织性策略—幼儿将东西分类
(5)提取策略-利用线索
教学反思
在教授这部分内容时,如何结合记忆规律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对学生的帮助最大,也最能激发学生对心理学学习的热情。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第一章+第一节+心理学与幼儿心理学概述(教案)-《幼儿心理学》(人教版第二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心理学和幼儿心理学的概述,心理现象及心理过程的分类,幼儿心理学的内容,幼儿心理学的任务,研究幼儿心理学的意义,心理学及儿童心理学建立的时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一章+第三节+研究幼儿心理的方法(教案)-《幼儿心理学》(人教版第二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研究方法在时间取向上可以分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五章第三节幼儿的性格(教案)-《幼儿心理学》(人教版第二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性格的概述,幼儿性格的特点, 影响儿童性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