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强化练(2025版创新设计)14、专题强化练十四 电场中的功能关系及图像问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强化练(2025版创新设计)14、专题强化练十四 电场中的功能关系及图像问题,共9页。
对点练1 电场中的功能关系
1.如图1所示,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粒子,以初速度v0从A点竖直向上射入真空中的沿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粒子通过电场中B点时,速率vB=2v0,方向与电场的方向一致,则A、B两点的电势差为( )
图1
A.eq \f(mveq \\al(2,0),2q)B.eq \f(3mveq \\al(2,0),q)
C.eq \f(2mveq \\al(2,0),q)D.eq \f(3mveq \\al(2,0),2q)
2.(多选)如图2所示,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一带电金属块由静止开始沿绝缘斜面下滑,已知在金属块下滑的过程中动能增加了10 J,金属块克服摩擦力做功5 J,重力做功20 J,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图2
A.电场力做功5 J
B.合力做功15 J
C.金属块的机械能减少10 J
D.金属块的电势能增加5 J
3.(多选)如图3所示,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将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且质量相同的小球A、B,从同一高度以不同速度水平向右抛出,最终以相同速率落到水平地面上,运动轨迹如图。两球之间的静电力和空气阻力均不考虑,以地面为参考平面,且电势为零,则( )
图3
A.A小球带正电,B小球带负电
B.在运动过程中,两小球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C.在运动过程中,两小球的机械能均守恒
D.两小球抛出的瞬间,两小球的机械能和电势能之和相等
4.(多选)如图4所示,竖直平面内有a、b、c三个点,b点在a点正下方,b、c连线水平。第一次,将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a点以初动能Ek0水平抛出,经过c点时,小球的动能为5Ek0;第二次,使此小球带正电,电荷量为q,同时加一方向平行于abc所在平面、电场强度大小为eq \f(2mg,q)的匀强电场,仍从a点以初动能Ek0沿某一方向抛出小球,小球经过c点时的动能为13Ek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图4
A.a、b两点间的距离为eq \f(5Ek0,mg)
B.a、b两点间的距离为eq \f(4Ek0,mg)
C.a、c两点间的电势差为eq \f(8Ek0,q)
D.a、c两点间的电势差为eq \f(12Ek0,q)
对点练2 电场中的图像问题
5.(2024·北京人大附中阶段检测)一带正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直线运动,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5乙所示。tA、tB时刻粒子分别经过A点和B点(如图甲所示),A、B两点的场强大小分别为EA、EB,电势分别为φA、φB,则可以判断( )
图5
A.EAEB
C.φA=φBD.φAEB,选项A错误,B正确;由v-t图像可知,带正电粒子从A点到B点一直做加速运动,说明电场力方向从A指向B,所以场强方向从A指向B,又由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可知φA>φB,选项C、D错误。]
6.AD [粒子做加速运动,电场力做正功,根据动能定理可得W=qφ0=Ek-0,又ΔEp=-W=-qφ0,可知粒子的电势能减小了qφ0,粒子离开电场时的动能为qφ0,故A正确,B错误;φ-x图像的斜率表示电场强度,所以粒子在电场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有x0=eq \f(1,2)at2,a=eq \f(qE,m)=eq \f(qφ0,mx0),联立解得t=x0eq \r(\f(2m,qφ0)),故C错误;根据动能定理有qφ0=eq \f(1,2)mv2,解得v=eq \r(\f(2qφ0,m)),故D正确。]
7.BD [带正电的粒子(不计重力)从O点静止释放,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带电粒子沿x轴运动,则电场力方向沿x轴正方向,电场线方向沿x轴正方向。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A错误;电场力做正功,动能增加,电势能减小,C错误;由Ek-x图像斜率大小代表电场力大小,斜率正负代表电场力方向,由图可知,场强先减小后增大,方向一直为正方向,电场力F=qE,先减小后增大,一直为正方向,与题中电场强度沿x轴变化一致,B正确;由能量守恒定律有E0=Ek+Ep,动能与电势能之和E0不变,D正确。]
8.D [电子所受的电场力的方向与电场强度方向相反,指向圆心,所以电子向圆心运动,电场强度逐渐增大,根据F=eE,电场力逐渐增大,图线向上,B错误;电子的加速度a=eq \f(eE,m),电子向圆心加速运动,电场强度增大,电子的加速度增大,速度图线的斜率增大,A错误;根据Ep=eEx,电子向圆心运动,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电场强度增大,电势能图线的斜率增大,C错误;根据φ=eq \f(Ep,e),Ep=eEx,解得φ=Ex,电子向圆心运动,逆电场线运动电势升高;电子向圆心运动,电场强度增大,电势图线的斜率增大,D正确。]
9.BC [φ-x图像的斜率绝对值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电场强度的方向,a、c两点电势相等,但电场强度大小和方向均不同,故A错误;图中d点图像斜率为零,表明该点的合电场强度为零,而d点到两点电荷q1、q2的距离之比为2∶1,根据点电荷电场强度公式E=eq \f(kq,r2)可得,q1、q2电荷量之比为4∶1,故B正确;a、c两点电势相等,电势差为零,负电荷从a点移到c点,静电力做功为零,故C正确;c、d间电场强度方向向左,负电荷从c点移到d点,静电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故D错误。]
10.(1)60° 4 m/s (2)0.32 m
解析 (1)平行板间的电场强度E=eq \f(U,d)=2.0×104 V/m
对小球受力分析,可知电场力与重力的合力水平向右,由力的合成矢量三角形的几何关系可得cs θ=eq \f(mg,qE)
代入数据解得cs θ=eq \f(1,2),故θ=60°
小球从A运动到B,由动能定理可得qU=eq \f(1,2)mveq \\al(2,B)
解得vB=4 m/s。
(2)小球刚好到达最高点C点,有mg=meq \f(veq \\al(2,C),R)
小球从B运动到C,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
mg·2R=eq \f(1,2)mveq \\al(2,B)-eq \f(1,2)mveq \\al(2,C)
解得R=0.32 m。
11.(1)10.8mg (2)1.2R (3)15R
解析 (1)由几何关系知,轨道AB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小物块从A点第一次到C点的过程,由动能定理知
(qE+mg)(Lsin 37°+R-Rcs 37°)-μ(qE+mg)·Lcs 37°
=eq \f(1,2)mveq \\al(2,C1)-0
在C点由牛顿第二定律知FN-qE-mg=meq \f(veq \\al(2,C1),R)
联立解得FN=10.8mg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此时小物块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10.8mg。
(2)小物块从A第一次到D的过程,由动能定理知
(qE+mg)(Lsin 37°-Rcs 37°)-μ(qE+mg)·Lcs 37°=eq \f(1,2)mveq \\al(2,D1)-0
小物块第一次到达D点后以速度vD1逆着电场线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由动能定理知-(qE+mg)smax=0-eq \f(1,2)mveq \\al(2,D1)
联立解得smax=1.2R。
(3)分析可知小物块到达B点的速度为零后,小物块就在圆弧轨道上做往复圆周运动
由功能关系知(qE+mg)Lsin 37°=μ(qE+mg)dcs 37°
解得d=15R。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强化练(2025版创新设计)15、专题强化练十五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综合问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k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强化练(2025版创新设计)1、专题强化练一 运动图像问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75 m/s,铯原子喷泉钟是定标“秒”的装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巩固练习第9章 专题强化练13 电场中功能关系及图像问题(含详解),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6qEs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