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行星地球 第1节 宇宙中的地球 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行星地球 第1节 宇宙中的地球 课件第1页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行星地球 第1节 宇宙中的地球 课件第2页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行星地球 第1节 宇宙中的地球 课件第3页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行星地球 第1节 宇宙中的地球 课件第4页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行星地球 第1节 宇宙中的地球 课件第5页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行星地球 第1节 宇宙中的地球 课件第6页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行星地球 第1节 宇宙中的地球 课件第7页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行星地球 第1节 宇宙中的地球 课件第8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4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行星地球 第1节 宇宙中的地球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行星地球 第1节 宇宙中的地球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点3地球的历史,地球的宇宙环境,教材素材变式,知识总结月相变化分析,教材知识萃取,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的历史,地球的圈层结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点1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知识点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知识点4 地球的圈层结构
    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下图所示内容是用天体系统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把甲图中的字母填入乙图空格中,由左向右依次是[3]______________。
    2.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的相对安全性 下图可用来认识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和地球所处的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
    (1)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是[4]__________。
    (2)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同向性、[5]________、近圆性,使行星公转时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3)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B),邻近地球(C)的是金星(A)和火星(D)。
    (4)小行星带位于火星(D)轨道和木星(E)轨道之间。
    (5)上图所反映出来的日地距离[6]______,是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之一。
    3.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图中序号分别代表的内容如表所示:
    日地距离适中、体积和质量适中是最关键的条件。
    变式1 太阳系结构与天文观测
    [人教必修1-P3图1.3、1.4变式]“月掩金星”是指在地球上观测,金星被月球掩盖的自然现象。下图为部分天体及轨道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月伴金星”现象整体所在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 )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可观测宇宙
    【解析】“月伴金星”现象涉及月球和金星,月球所处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是地月系,金星所处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是太阳系,故该现象整体所处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应是太阳系,B正确。
    2.金星和月球可能分别位于( )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据材料可知,“月掩金星”是指在地球上观测,金星被月球掩盖的自然现象。金星位于①位置时,被太阳遮挡,在地球上无法被观测到,不选;月球位于④位置时,位于地球轨道外侧,在地球上无法同时观测到月球和金星,不选;金星和月球分别位于②③位置时,月球位于地球与金星之间,且三者位置成一直线,可以观测到“月掩金星”现象,C正确。
    变式2 地月系结构与月相观测
    [人教必修1-P4活动2变式]北京时间2022年10月9日2时12分,木星与月亮会聚,木星在月亮的背面,形成“木星合月”天象(图1)。图2为地月系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从行星分类上看,木星属于( )
    ①类地行星②巨行星③地内行星④地外行星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解析】太阳系内的八大行星按照质量、体积及距离太阳的远近可以分为: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包括木星和土星;远日行星,包括天王星和海王星。所以木星属于巨行星,①错误,②正确。地内行星指地球公转轨道以内的行星,包括水星和金星;地外行星指地球公转轨道以外的行星,包括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③错误,④正确。故选D。
    4.此次“木星合月”天象出现时,月球可能位于轨道上的位置是( )
    A.甲B.乙C.丙D.丁
    【解析】读图1可知,木星合月天象出现时,月相为满月。由图2中地球轨道弯曲方向和地球、月球亮面朝向可知,太阳位于地球的左侧方向。根据位置判断,月球位于图2中丙处时应为满月,故选C。
    变式3 行星存在生命的条件分析
    [人教必修1-P6知识变式]火星大气以二氧化碳为主,大气浓度大概只有地球的1%。如图是中国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拍摄的首张清晰的火星地表影像,影像中圆形撞击坑、沙丘和条状丘陵清晰可见。据此完成5—6题。
    5.相对于地球,火星更易遭受陨石袭击的原因是( )
    A.火星公转速度更快B.火星更靠近小行星带C.火星大气更稀薄D.火星的质量更小
    【解析】由材料可知,火星的大气浓度大概只有地球的1%,大气稀薄,无法摩擦阻挡来自宇宙的陨石,使大部分进入火星大气层的陨石都落入地表,C正确。火星是类地行星,火星的公转速度、质量与地球接近,火星更靠近小行星带,但受陨石袭击的概率差异不大,A、B、D错误。
    6.若在我国建立火星模拟研究基地,最适合的地点是( )
    A.黄土高原B.四川盆地C.内蒙古高原D.柴达木盆地
    【解析】由材料可知,火星大气浓度只有地球的1%,大气稀薄。选项中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最高,大气最稀薄,且图中显示火星地表沙丘和条状丘陵清晰可见,地表裸露,而柴达木盆地气候干旱,多裸露地表,故适合我国建立火星模拟研究基地,D正确。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人类活动较多,内蒙古高原多草原,地表植被覆盖度较高,故A、B、C不选。
    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①能量来源:直接提供光、热资源;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的太阳能。②动力来源:是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2)全球太阳辐射分布的一般规律及其影响因素①影响全球太阳辐射分布的主导因素是地球形态和地球运动。地球形态使地球上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太阳高度和太阳辐射强度不同;地球运动使地球上不同地点的太阳高度和太阳辐射强度发生周期性变化。
    ②地形、地势与大气状况也影响着太阳辐射的强度,使太阳辐射的分布趋于复杂。下图示意太阳辐射分布的一般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3)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状况
    ①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的总体特征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从总体上看,是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2]______。西部非季风区多于东部季风区,地势高的地区多于地势低的地区。②我国年太阳辐射量的高值中心和低值中心及其形成的原因a.青藏高原成为高值中心的原因: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3]____;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大气中的尘埃含量少,大气透明度高;晴天多,日照时间长。b.四川盆地成为低值中心的原因: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水汽含量大;阴雨天、雾天多,对太阳辐射[4]______作用强。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太阳活动指太阳大气经常发生的大规模运动,其中最主要的是太阳黑子(位于光球层)和[5]______(位于色球层),太阳活动周期约为11年。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影响航天发射基地选址的因素
    变式1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人教必修1-P9知识变式]下图为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新型的可拆装式方舱营房图片。该营房主要由屋顶太阳能面板、玻璃房和起居室三部分组成,具有很好的防寒保暖功能。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方舱营房最适宜布局在( )
    A.西沙群岛B.青藏高原C.四川盆地D.浙闽沿海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太阳能面板可以收集热量,玻璃房具有保温功能。选项中青藏高原海拔较高,气候严寒,需要该新型玻璃房来抵御严寒,且该地太阳辐射强度大,适合用太阳能面板收集热量, B正确。西沙群岛、浙闽沿海纬度较低,气温较高,防寒保暖功能利用率低,A、D错误;四川盆地多阴雨天气,太阳辐射能贫乏,太阳能面板利用率不高,C错误。
    2.大面积建设的太阳能面板会( )
    A.提高地面温度B.削弱太阳辐射C.增强地面反射D.减弱大气逆辐射
    【解析】大面积建设的太阳能面板能吸收较多的太阳辐射,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相应减少,地面温度降低,地面辐射减弱,大气逆辐射减弱,A错误,D正确;太阳辐射与大气透明度 (【点拨】受天气状况影响较大)、太阳高度角和昼长时间有关,与大面积建设的太阳能面板无关,B错误;太阳能面板颜色暗黑,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强,反射能力弱,会减弱地面的反射作用,C错误。
    变式2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分析
    [人教必修1-P9图1.12变式]经过大气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直接辐射与散射辐射之和称为太阳总辐射量。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某地太阳总辐射量季节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该地9月份太阳总辐射量出现小峰值,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太阳高度B.天气变化C.昼长时间D.海拔高程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月份太阳高度比8月份小,昼长比8月份短,太阳辐射应该较少,A、C错误; 9月份晴天多,太阳辐射强,B正确;海拔与9月份出现小峰值没有关系,D错误。
    4.该地利用太阳辐射能发电,最大的限制性因素可能是( )
    A.人口密度B.土地总面积C.发电稳定性D.输电设施
    【解析】西北地区人口密度较小,能源需求量小,太阳能发电消费市场一般在东部,但可通过输电设备将电能输送到东部地区, A错误;西北地区土地总面积大,利于铺设太阳能电池板,不是限制性因素,B错误;该图可知,该地太阳辐射年内变化较大,发电不稳定,会限制该地区太阳能发电,C正确;目前我国远距离输电技术较为成熟,输电设施限制较小,D错误。
    变式3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人教必修1-P12图1.19变式]2022年10月9日,我国首颗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夸父一号”发射成功,此卫星的观测目标可以概括为“一磁两暴”,即太阳磁场、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对其进行研究是为了揭示其形成、演化、相互作用和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能为人类在航天、通信等领域的空间灾害预防上保驾护航。据此完成5—6题。
    5.“夸父一号”探测的规模最大、程度最剧烈的太阳活动现象是( )
    A.太阳磁场B.太阳耀斑C.日冕物质抛射D.太阳风
    【解析】日冕物质抛射表现为日冕结构在几分钟至几小时内发生明显变化,向外抛射大量带电粒子,破坏了太阳风的流动,是规模最大、程度最剧烈的太阳活动现象,故选C。
    6.2024至2025年间太阳就会进入到活动高峰期,“两暴”现象会更加显著,其影响包括( )
    A.绕地球运行的多数人造卫星会报废B.地球上短波通信会受到干扰C.低纬地区极光现象增强D.地球上降水量普遍增多
    【解析】“两暴”现象更加显著,太阳将向地球释放巨幅电磁干扰,卫星、通信等都会受到显著影响, 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卫星中可能有少数距离太阳较近的会报废,地球上局部地区短波通信会受到干扰甚至中断,A错误,B正确;极光现象主要发生在高纬地区,大量带电粒子流进入高纬地区,高纬极光现象会增强,C错误;剧烈的太阳活动会引发地球上的气候变化,有些地方降水量增多,有些地方降水量减少,D错误。
    特别注意:地球环境演化如海洋、陆地分布演化,会影响生物的演化。海洋面积大则多海洋生物,陆地形成则陆生动植物快速发展。因此,化石和地层特征对环境具有指示作用,陆生生物化石、海洋生物化石、陆地环境地层、海洋环境地层也指示着海陆变迁。
    1.地层和化石的关系地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地层形成时的地表环境。化石是确定所在[1]______的年代和古地理环境的重要依据。
    (1)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2]______。
    (2)生物总是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进化的。
    (3)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3]______、越简单生物的化石。
    联合古陆
    1.从过程看: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2.从分布空间看:由海洋向陆地扩展。
    3.生物演化过程中经常出现此消彼长。
    变式1 地球演化历史与古生物研究
    [人教必修1-P17知识、P20自学窗变式]巨型鱼龙化石(下图)在英国被发现,整体长达十几米,头骨就有一吨重。该鱼龙生活在1.8亿年前,从外形上看和海豚十分相近,可以同时在陆地和海洋两个区域生活,属于陆栖爬行动物。据此完成1—2题。
    1.巨型鱼龙属于( )
    A.原始鱼类B.无脊椎动物C.哺乳动物D.有脊椎动物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巨型鱼龙属于陆栖爬行动物,因而不属于鱼类也不属于哺乳动物,A、C错误;图示鱼龙化石有明显的脊椎,因而属于有脊椎动物,B错误,D正确。
    2.鱼龙主要生活的地质年代是( )
    A.古生代早期B.古生代末期C.中生代D.新生代
    【解析】结合上题分析,巨型鱼龙属于陆栖爬行动物,说明其生活在爬行动物时代,即中生代,故选C。
    变式2 地球演化历史与地质年代表
    3.[人教必修1-P19活动变式]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下图为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地层剖面示意图。
    (1)推测该区域从寒武纪至今海陆变迁的过程及依据。(8分)
    【答案】寒武纪到石炭纪,地层内含有三叶虫、海藻、珊瑚等海洋生物化石,为海洋环境;(2分)二叠纪早期,地层中含有陆生动植物遗迹化石,为陆地环境;(2分)二叠纪晚期,地层中含有贝壳、珊瑚等海洋生物化石,为海洋环境;(2分)现今,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为陆地环境。(2分)
    【解题思路】读图,根据地层化石形成时的海陆环境分析即可,如下:
    (2)从生物进化、海陆变迁角度概括地球演化的规律。(4分)
    【答案】生物进化: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不可逆转;(2分)海陆变迁:从海洋到陆地。(2分)
    【解题思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生物进化(【提示】科学家发现,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化石则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 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按照一定顺序出现的事实证明了生物进化的趋势)过程是从生命早期的单细胞生物,进化到目前最复杂的人,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不可逆转;从海陆变迁角度看是从海洋到陆地的演化。
    知识总结地层和化石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根据地层组成物质的性质和化石特征,可以追溯地层沉积时的环境特征。
    1.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1)地震波与地球内部圈层划分
    (2)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为岩石圈。如下图所示。
    2.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1)大气圈(如右图中A):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2)水圈(如右图中B):由地球表层[1]______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3)生物圈(如右图中C):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2]__________的总称。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4)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与岩石圈的关系: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与岩石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它们之间进行着[3]______交换,同时使物质迁移,共同构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变式1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人教必修1-P22图1.34变式]2023年9月9日6时10分,摩洛哥中南部(31.00°N,8.55°W)发生6.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此次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读地球部分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1—2题。
    1.既属于岩石圈,又属于上地幔的圈层是( )
    A.①B.②C.③D.④
    【解析】①②两圈层位于莫霍界面之上,为地壳;软流层以上①②③圈层组成了岩石圈;③④两圈层位于莫霍界面之下,属于上地幔。故③既属于岩石圈,又属于上地幔,选C。
    2.关于此次地震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震源位于③圈层中B.P波早于S波到达并冲击地面C.震中人们先感到水平晃动,后上下颠簸D.当地距离板块张裂边界较近
    【解析】地壳平均厚度为17千米,陆壳厚,平均厚度为33千米,洋壳薄,平均厚度为5—10千米。此次地震震源位于陆地地区地下深度10千米处,应位于地壳中,而③圈层为上地幔顶部,A错误;P波(纵波)传播速度快于S波(横波),故P波早于S波到达并冲击地面,B正确;震中人们先受P波(纵波)影响,上下颠簸(【拓展】P波物质质点震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后受S波(横波)影响水平晃动,C错误;根据经纬度定位可知,摩洛哥濒临直布罗陀海峡和地中海,为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挤压碰撞的消亡地带,D错误。
    [人教必修1-P22知识变式]2023年3月,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富满油田的果勒3C井顺利完钻,井深达9 396米,标志着塔里木油田正式迈入9 000米级油气勘探开发新阶段。据此完成第3题。
    3.果勒3C钻井最深处可达的区域( )
    A.位于莫霍界面以下B.所属圈层厚度均匀C.可能存在软流层D.横、纵波均能到达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陆地壳平均厚度为39—41 km,而果勒3C钻井最深处为9 396 m,可以推知钻井最深处为地壳,应位于莫霍界面以上,A错误;地壳厚度不均,大陆地壳厚,大洋地壳薄,B错误;软流层位于地幔,C错误;地壳物质为固态,横纵波均能通过,D正确。
    变式2 地球外部圈层结构及相互联系
    [人教必修1-P24活动变式]地球各个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形成一个整体。读图完成4—5题。
    4.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个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圈层不连续也不规则B.②圈层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C.③圈层由所有生物组成D.④圈层是厚度最大的圈层
    【解析】依据图示信息可以推知,①圈层可以为②④圈层提供水蒸气和水,为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A错误;②圈层为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B正确;③圈层为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C错误;④圈层为岩石圈,是指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而厚度最大的圈层是大气圈,D错误。
    5.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圈层物质进入②圈层主要依靠水汽输送B.②圈层通过光合作用为③圈层提供氧气等气体C.③圈层有机物进入④圈层依靠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④圈层的矿物质进入①圈层的主要过程是风化
    【解析】①水圈物质进入②大气圈主要依靠蒸发和植物蒸腾,A错误;③生物圈通过光合作用为②大气圈提供氧气等气体,B错误;③生物圈通过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从岩石圈中获取无机物,将有机物释放至岩石圈中,并改造岩石圈,C正确;④岩石圈的矿物质主要通过侵蚀、搬运过程进入①水圈,D错误。

    相关课件

    专题二 行星地球 第3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2025年高考地理专项复习 课件:

    这是一份专题二 行星地球 第3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2025年高考地理专项复习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太阳视运动轨迹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2行星地球课件:

    这是一份广东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2行星地球课件,共60页。

    浙江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二行星地球课件:

    这是一份浙江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二行星地球课件,共60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