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4.3.1 角教案
展开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2020QJ07SXRJ072
学科
数学
年级
七
学期
秋季
课题
角(一)
教科书
书名: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年 10 月
教学人员
姓名
单位
授课教师
徐康
北京市三帆中学
指导教师
刁卫东
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角的度、分、秒及其换算.
2.借助生活中含有角的实例,经历图形的抽象的过程,通过观察、比较,
能主动尝试用语言描述角的特征.
3.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借助学习线段、射线、直线的经验,体会角的
有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体会数学的学习特点,养成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积极思考,反思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表示方法;会对度、分、秒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难点:经历图形的抽象的过程,能用语言描述角的特征;会对度、分、秒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一、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都是几何图形,而且都是基本的几何图形.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另一种几何图形——角. 小学时我们学习过角,知道角也是一种基本的几何图形.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实物都给我们以角的形象,比如,一把打开的扇子,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自行车的车架,有斜坡的屋顶,墙角等.
在我们前面的学习过的一些几何图形中,如,棱锥相交的两条棱,三角尺两条相交的边线,也给我以角的形象.
教学环节
二、学习新知
(一)角的定义
根据生活中我们所看到的有关角的形象,你能说说角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这些角它们都有一个点,还有两条线.
由此,我们得到角的如下定义:
定义1: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两条边.
思考:一把扇子在打开的过程中,扇子的柄每停在一个位置,就得到一个角,这些角是怎么形成的呢?
定义2:角是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
当边继续旋转,终边与始边成一条直线时,形成什么角?继续旋转,终边与始边重合时,又形成什么角?
当终边OB和始边OA成一条直线时,成平角;
当终边OB和始边OA重合时,成周角.
根据角的两个定义的不同特点,我们把定义1称为角的静态定义,由于定义2形象地说明了角的形成过程,因此把它称为角的动态定义.
(二)角的表示方法
思考:如何用字母来表示一个角呢?
一个角,我们要掌握它的多种表示方法:
记法1:用三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当该顶点只有一个角时,也可用一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
记作:∠AOB 或 ∠BOA 或 ∠O
记法2:用一个数字表示;
记作:∠1
记法3:用一个小写希腊字母表示;
记作:∠α
例1 将图中的角用不同方法表示出来,并填写下表:
∠1
∠3
∠4
∠α
∠BCA
∠ABF
解:
∠1
∠2
∠3
∠4
∠α
∠β
∠BCE
∠BCA
∠BAD
∠ABC
∠BAC
∠ABF
1
2
例2 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图中的每个角.
(1) (2)
解:(1)∠ABC或∠B
(2)图中的三个角分别表示为∠1, ∠2,∠ABC
注意:能用一个字母或数字表示的角,尽量不用三个字母表示.
(三)角的度量
思考:线段的长短用长度单位米、厘米等来表示,那么角的大小用什么表示呢?
ºʹʺ
把一个周角360等分,每一份就是1度的角,记作1º;
1周角=360º,1平角=180º,
把1度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分的角,记作1ʹ;
1º =60ʹ,
把1分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秒的角,记作1ʺ.
1ʹ =60ʺ 1º=3600ʺ
例如∠α的度数是48度56分37秒, 记作∠α=48º56ʹ37ʺ.
角的度、分、秒是六十进制的,这和计量时间的时、分、秒是一样的.
以度、分、秒为单位的角的度量制,叫做角度制.
此外还有其他的度量角的单位制,例如我们以后将要学到的以弧度为基本度量单位的弧度制,比如π弧度等于180º,1弧度=57º17ʹ44ʺ.
在军事上经常使用角的密位制,
把一个圆角6000等分, 每一份是1密位,1密位=.
除了量角器以外,在工程测量中,还经常用经纬仪来测量角的大小.
经纬仪
电子测角仪
钟表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请你算出相应钟表上时针与分针构成的角.
120º 90º 30º 0º
例3 计算:
(1)1.45º =_________ʹ =___________ʺ;
解:1.45º = (1.45×60)ʹ =87ʹ,
87ʹ = (87×60)ʺ =5220ʺ;
(2)1800ʺ =_________ʹ =___________º;
解:1800ʺ÷60=30ʹ,
30ʹ÷60=0.5º;
(3)58.37º=____º____ʹ_____ʺ;
解:0.37º = (0.37×60)ʹ =22.2ʹ,
0.2ʹ = (0.2×60)ʺ =12ʺ;
(4)15º32ʹ24ʺ=________º=_________ʺ.
解:24ʺ÷60=0.4ʹ,
(32ʹ+0.4ʹ) ÷60=0.54º,
15º+0.54º =15.54º,
15.54º = (15.54×3600)ʺ =55944ʺ.
练习1:
(1)5400ʺ =_________ʹ =___________º;
(2)27.08º=____º____ʹ_____ʺ;
(3)18º43ʹ12ʺ=________º=_________ʺ.
课堂小结
知识方面:角的定义和表示方法,角的度量和换算.
思想方法:在结合实际生活情境抽象图形的过程中,发现了角的图形特征;在角的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类比了线段、射线、直线的学习经验.
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4.3 角4.3.1 角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a href="/sx/tb_c8848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4.3 角4.3.1 角教案设计</a>,共4页。
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4.3.1 角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a href="/sx/tb_c8848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4.3.1 角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4页。
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4.3 角4.3.1 角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a href="/sx/tb_c8848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4.3 角4.3.1 角教学设计</a>,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