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人教版)解一元一次方程(二)(1)-1教学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6338037/0-173086851585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数学七年级上册3.1.1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上册3.1.1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共2页。
课例编号
2020QJ07SXRJ046
学科
数学
年级
7
学期
1
课题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1)
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年 7月
教学人员
姓名
单位
授课教师
唐文
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
指导教师
丁瑾
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
指导教师
刁卫东
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会通过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
通过观察带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与不带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异同,发现解决
问题的关键点,提高学生观察、转化的能力;
体会数学中的化归思想.
教学重点:解带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去括号法则解一元一次方程,特别是括号外因数是负数的方程.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
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复习
引入
通过习题,复习上节课所学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新课
1.问题:观察方程,思考能不能直接利用上一节课的方法解方程?
答:因为方程中有括号,不能直接移项,所以要先去括号.
2.复习去括号法则.
3.带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如.
例题
1. ;
2. ;
3. ;
4. .
解方程中要注意,当括号前的因数是负数时,去括号后,原括号里的各项与原来的符号相反,使用乘法分配律时,不要漏乘.最后系数化1时,两边同时除以未知数的系数,一是要注意结果的符号,二是要注意,若不能整除,写成分数时,注意除数与被除数的位置.
小结
首先对于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它的一般步骤是这样的.第一步去括号,去括号利用的去括号法则和乘法分配律,要注意符号的变化,在使用乘法分配律的时候,注意不要漏乘;第二步移项,利用的等式性质1,把含有未知数的项和常数项分列等号两边,注意移项要变号;第三步合并同类项,利用的是乘法分配律;第四步系数化为1,利用等式性质2,注意结果的符号,结果如果表示为分数形式,还要注意不要将分子分母上的数写颠倒.
其次,这里面还渗透着数学学习中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化归思想,就是把一个新的未知的问题,转化为一个已知的问题去解决.
练习
1.;
2.;
3.;
4..
课堂
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解带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解这样的方程的基本步骤为,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其中去括号这一步,是本节课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它的依据是:整式加减的去括号法则和乘法分配律.去括号需要注意,1.去括号前后的符号变化,2.乘法分配律不要漏乘.另外,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还体现了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化归思想,当遇到一个新的问题时,我们要通过观察、分析、类比等思维过程,把它转化为在已知知识范围内已经解决或容易解决的问题.
作业
解下列方程:
1.; 2.;
3.; 4.;
5.; 6..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3.1.1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3.1.1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共6页。
这是一份初中3.1.1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设计,共5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