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语文7孔雀东南飞并序课堂提升训练新人教版必修2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338230/0-173087014713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高中语文7孔雀东南飞并序课堂提升训练新人教版必修2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338230/0-173087014718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2 *孔雀东南飞并序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2 *孔雀东南飞并序综合训练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没有通假字的一组,对古代文化常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请解释画线诗句的意思,下面两句话在诗句中的正确意思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或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
A.踯躅(zhí zhú,缓慢不进) 日冥冥(míng,生命终结) 否泰(pǐ,坏运气)
B.婀娜(ē nuó,姿态美好) 赍钱(lài,赠送) 娇逸(yì,文雅)
俜(pīng,孤单的样子) 磐石(pán,厚而大的石头) 流纨素(wán,绸子)
D.愆违(qiān,过错) 令才(lìng,美好) 明月珰(dāng,耳坠)
解析:B项中的“赍”应该读“jī”。
答案:B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都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
①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 ②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③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④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⑤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⑥死生,昼夜事也 ⑦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⑧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A.①③⑤⑦ B.①②④⑧ C.③⑤⑥⑦ D.④⑤⑥⑧
解析:本题中的偏义复词有:③“父母”偏义于“母”,“弟兄”偏义于“兄”;⑤“作息”偏义于“作”;⑥“死生”偏义于“死”;⑦“异同”偏义于“异”。注意⑧中的“死生”不能理解为偏义复词。
答案:C
“相”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组( )
①儿已薄禄相 ②会不相从许 ③及时相遣归 ④相见常日稀 ⑤还必相迎娶
⑥好自相扶将 ⑦嬉戏莫相忘 ⑧仰头相向鸣 ⑨六合正相应 ⑩怅然遥相望
eq \\ac(○,11)誓天不相负 eq \\ac(○,12)黄泉下相见
A.①⑦/②③④⑧⑩ eq \\ac(○,12)/⑤⑥⑨ eq \\ac(○,11) B.①/②③⑤⑦⑩ eq \\ac(○,11)/④⑥⑧⑨ eq \\ac(○,12)
C.① eq \\ac(○,11)/②③⑤⑥⑨/④⑦⑧⑩ eq \\ac(○,12) D.①⑤ eq \\ac(○,12)/②④⑥⑩/③⑦⑧⑨ eq \\ac(○,11)
解析:①句中作名词,面相,福相。②③⑤⑦⑩B11各句中都是副词,有指代作用。根据文意可分别翻译为“你”“我”“你”“她”“我”“他”“你”。④⑥⑧⑨B12句中的“相”都是副词,互相。
答案:B
4.选择没有通假字的一组( )
①终老不复取 ②伏惟启阿母 ③箱帘六七十 ④摧藏马悲哀 ⑤幸复得此妇
⑥泪落便如泻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⑤⑥ D.②⑤⑥
解析:本题中的通假字有:①取—娶;③帘—奁;④藏—脏。
答案:D
5.对古代文化常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初七及下九”中“下九”指农历每月十九,在汉代,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B.“六合正相应”中“六合”指十二地支两两相合的意思,“履至尊而制六合”中“六合”指天地和东南西北四面,实指天下。
C.“黄昏”“夜半”“人定”“鸡鸣”“平旦”五个词均为古代表示时段的名称,若按时间先后为序,可排列为:夜半、鸡鸣、平旦、黄昏、人定。
D.“往昔初阳岁”中的“初阳岁”是指冬至以后,立春以前。
解析:按时间先后为序,可排列为:黄昏(19时至21时)、人定(21时至23时)、夜半(23时至1时)、鸡鸣(1时至3时)、平旦(3时至5时)。
答案:B
综合·应用
一、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一)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6.请解释画线诗句的意思。
7.这段话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意在强调什么?
(二)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8.下面两句话在诗句中的正确意思是( )
①事事四五通 ②腰若流纨素
A.①每穿好一件衣服,都要更换四五次。 ②腰束纨素的带子,光彩像泉水一样地流动。
B.①每穿好一件衣服,都要更换四五次。 ②身穿洁白的绸衣,光闪闪像有泉水在流动。
C.①每穿戴一件衣饰,都更换四五次。 ②身穿洁白的绸衣,光闪闪像有泉水在流动。
D.①每穿戴一件衣饰,都更换四五次。 ②腰束纨素的带子,光彩像泉水一样地流动。
9.刘兰芝离开焦家时如此精心打扮,原因是什么?对此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临别时故意精心修饰,是对封建家长制的无言的抗争。
B.临别时有意精心修饰,以博得焦母的好感,来促使焦母改变主意。
C.借此延缓别离时刻的到来,反映出兰芝痛苦矛盾的心情。
D.这是兰芝自尊自强的显示,外柔内刚的性格使然。
6.解析:这句话是刘兰芝主动要求自遣之辞,表现了她的自尊、清醒与刚强。
答案:我既然担当不了你家的使唤,白白留着也没有用。反映了刘兰芝对焦母的刁难和虐待的反抗精神。
7.解析:要了解古代民歌常用的表现手法,如赋、比、兴的形式和表达效果。
答案:这是一种纵的铺陈,即赋的手法。意在强调刘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为被逐作铺垫。
8.解析:要准确理解“事事”的意思,根据上文,当指穿衣和打扮。对“流”和“纨素”的理解,也要结合语境。
答案:D
9.解析:刘兰芝具有反抗精神,说其“有意精心修饰,以博得焦母的好感,来促使焦母改变主意”是错误的。
答案:B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0—13题。
新婚别
杜 甫
菟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傍。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10.仔细阅读上面的诗歌,说说诗歌首句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11.此诗采用独白的形式,塑造了一个新婚女子的形象,请你简要分析一下诗歌中新妇的感情变化过程。
12.这首诗表达了这个新婚女子怎样的思想感情?
13.本诗与《孔雀东南飞》相比较,塑造的女主人公的性格是否有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10.解析:菟丝是一种蔓生的草,常寄活在别的植物上。此处用菟丝来比喻妻子,用菟丝需要寄生在其他的植物上才能生存来比喻妻子需要依靠丈夫才能生存。但是蓬和麻也是小植物,当一个征夫的妻子,就犹如菟丝寄生在蓬麻上,命运没有多少依靠。
答案:比喻。
11.解析:此题要求能够深刻理解诗句的含意,细心体悟诗中复杂的情感。
答案:“菟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到“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表现出开始对嫁了一个征夫的不满与哀怨;“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到“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表现出对丈夫的关切之情,愿意同丈夫一起去出征,但是“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至“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一段又写妻子经过一番痛苦的倾诉和内心的激烈斗争后,从个人的不幸和对丈夫的关切中跳了出来,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忠贞,以及对丈夫的期望和鼓励。
12.解析:只要能够领悟诗歌的含意就能感受到其中散发出的一种哀怨之情,尤其是最后一句:“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更是一种绵绵长长的哀痛,夫妻俩不能在一起,只能在心中相互遥望。一个在军中思念家中的妻子,一个在家中挂念军中的丈夫。
答案:表现出女子的一种哀怨之情。
13.解析:此诗中的女主人公并不是一味地哭哭啼啼,悲悼自己的不幸命运或者一定要跟随丈夫出征,而是深刻地明白“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表现出其明智和对世情的洞察的一面,而对爱情的坚贞则是通过诗中对丈夫的一种关切和痴情来表现,如“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答案:有。两首诗都表现了女主人公明智、对世情的洞察力和对爱情的坚贞不渝。
二、语言运用
“为”字意思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为仲卿母所遣 ②为诗云尔 ③君既为府吏 ④非为织作迟 ⑤君家妇难为 ⑥黄泉共为友 ⑦始尔未为久 ⑧阿母为汝求 ⑨时时为安慰 ⑩遣丞为媒人 eq \\ac(○,11)自名为鸳鸯
A.①⑧/②/③⑤⑥⑨⑩/④⑦ eq \\ac(○,11) B.①/②/③⑤⑩/④⑦/ eq \\ac(○,11)/⑥⑨/⑧
C.①⑧/②/③⑤⑩/④⑦ eq \\ac(○,11)/⑥⑨ D.①/②/③⑤⑥⑨⑩/④⑦ eq \\ac(○,11)/⑧
解析:①是被的意思;②是作的意思;③是作为的意思;④是因为的意思;⑤是作为的意思;⑥是当作的意思;⑦是因为的意思;⑧是替的意思;⑨是当作的意思;⑩是作为的意思; eq \\ac(○,11)是是……名字的意思。
答案:B
三、写作训练
15.这首诗结尾用浪漫主义手法,写焦仲卿、刘兰芝两人化成了鸳鸯,给故事带来了一点亮色。请从中外文学作品中再举出一些类似的例子,谈谈你对这种结尾的看法,写一篇400字左右的评析片段。
解析:类似的例子中国有牛郎织女传说(两人化为天上的星座,一年得以见一次面),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两人合葬,化为蝴蝶);外国的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两人合葬,他们所在的两个家族消除宿怨);等等。又如中国古代戏曲作品里,《窦娥冤》的结尾写窦娥的鬼魂申冤报仇,最后将一个个坏人绳之以法,《梧桐雨》的结尾写唐明皇和杨贵妃在天上团圆等,也算得上是这一类型的结尾。
故事从总体上来说是悲剧性的,而结尾处又有一些亮色,这种结尾向人们表明,美好的情感或事物具有强大的力量,它们虽然一时被压制住,但胜利终将是它们的。同时,这种结尾也反映了民心,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
答案:略
回顾·展望
16.(2010福建高考)请为下面的消息拟一条导语。(不超过40个字。)
最近,法国科学研究中心和欧洲南方天文台说,天文学家去年利用位于智利的超大望远镜拍摄到另一个“太阳系”行星的照片。这颗系外行星的体积是太阳系最大行星(木星)的5倍,温度是它的10倍。这颗系外行星围绕一颗年轻的棕矮星运行。但棕矮星与行星很难区分。天文学家早先说过他们发现了一个距离地球230光年的物体围绕棕矮星运行,亮度仅为后者的1/100。但他们不能确定这个物体是一颗棕矮星,还是绕棕矮星运行的系外行星。可今年早些时候的观测报告根据它一年来的运动轨迹证明,该物体确实是系外行星。这也是迄今为止第一次拍到系外行星的照片。
解析:同样,按照四要素的原则,人物“欧洲科学家”这五个字是不能不说的。至于时间,即是文段开头二字“最近”。事件可以概括到“第一次拍到另一个‘太阳系’的行星照片”。整合以上所有信息,再把句子连贯通顺,那就是相当准确得体的一条导语。
答案:欧洲科学家最近表示,他们相信自己第一次拍到了另一个“太阳系”的行星照片。
17.(2010全国高考卷Ⅰ)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遍布华夏的古村落,作为乡土建筑的精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形成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①却辉映着辉煌的过去 ②鲜明地折射出中国悠久的历史
③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④它们看似陈旧
⑤生动地展现着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
⑥成为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一种重要窗口
A.④①③⑥②⑤ B.②⑤⑥①④③ C.③⑤②⑥④① D.⑥④①③②⑤
解析:解这道题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排除法,同时要注意隐藏信息。思考时应当首先注意②⑤⑥句,因为⑥句很明显是一个带有总结性的句子,而②⑤句又明显被镶嵌在⑥句之中,先说文化,后说历史,也就是⑤必须在②前面,而只有C选项符合推测,其他则可排除,所以答案很轻松就选出来了。
答案: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高中语文7琵琶行并序课堂提升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释义,根据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选择性必修 下册2 *孔雀东南飞并序综合训练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全不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对古代文化常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6 孔雀东南飞 并序同步达标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巩固,阅读鉴赏,女年十五束发,以示成年,语言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