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沪科版(2024)第十二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同步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沪科版(2024)第十二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同步训练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J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如图所示是用来说明原子内部结构的示意图,由图可知构成宇宙中物质的最小粒子是 ( )
A.原子 B.夸克 C.中子 D.原子核
2.从微观世界到无限宇宙,人们一直在探索着自然的奥秘。1897年,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了电子,揭示了 是可分的;物理学家 在前人的研究积累上,发现日月星辰的运转与苹果下落有着某些相似,建立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
3.人类在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中,认识到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而原子核又是由 和 构成的。
4.(多选)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J.J.汤姆孙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的电子,让科学家认识到原子也具有内部结构。为了探究原子的结构,1909 年,新西兰科学家卢瑟福开始做“用一束高速 α 粒子(质量接近氦原子质量的带正电的粒子)轰击非常薄的金箔”的实验,如图所示。大量实验发现:绝大多数 α 粒子的运动方向不发生改变,极少数 α粒子的运动方向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个别 α 粒子甚至原路返回。卢瑟福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于1911年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卢瑟福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用到了( )
A.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D.α粒子比电子的质量大得多
第二节 看不见的运动
1.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下列加点的古诗文中属于
扩散现象的是 ( )
A.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B.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C.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D.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两个相同的杯子中装有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分别向两杯中放入同样的糖块,冷水杯中的糖块比热水杯中的溶解得慢,这是因为冷水温度低导致 ( )
A.物质分子不运动 B.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C.糖分子间没有斥力 D.物质分子运动缓慢
3.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
A.春风拂面,柳絮飞扬 B.晨曦微露,雾漫山野
C.百花齐放,花香四溢 D.天寒地冻,大雪纷飞
4.端午时节,人们佩戴装有中药材的香囊,我们能闻到淡淡的药香,说明 ( )
A.分子间有引力 B.分子间有斥力 C.分子是运动的 D.分子间有空隙
5.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压紧,两铅块就会粘在一起、并能吊起多个钩码,如图所示。该现象说明 ( )
A.分子间有空隙 B.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C.分子间存在排斥力 D.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6.小明在“探究液体扩散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他猜想液体扩散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质量和液体的种类有关;
(1)在“探究液体扩散快慢与液体温度是否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在三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相同质量的热水、温水和冷水,用三个滴管同时往三个烧杯中各滴入一滴红墨水,发现热水最先全部变红,温水其次,冷水最后变红。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2)如表是小明设计的“探究液体扩散快慢与液体种类是否有关”的记录表格;
①请将表格中a、b的内容填写完整:
a. ;b. ;
②同组小红同学认为小明的实验设计存在不合理之处,原因是 ,改正方法是: 。
第三节 探索宇宙
1.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太阳是恒星,它是银河系的中心 B.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没有间隙
C.在电子、质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质子
D.卢瑟福通过研究,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2.如图甲、乙所示分别为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太阳系模型,太阳系的中心是 ,若将太阳系类比为原子核式结构,我们居住的地球相当于原子结构中的 。
3.著名天文学家、自然科学先驱 用“日心说”否定了影响人类达千年之久的“地心说”;伟大物理学家 在前人的研究积累上,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建立了著名的运动定律。
4.“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到达火星,标志着我国在太空探测领域更进一步,为人类探索浩瀚宇宙作出了中国贡献。下列空间尺度最小的是 ( )
A.宇宙 B.银河系 C.太阳系 D.火星
5.人类对物质世界两极的探索永未停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对微观世界的探索是由大到小不断深入的
B.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核是由更小的微粒组成
C.“中国天眼”射电望远镜使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越来越远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
6.我国自主研发的“嫦娥号”和“祝融号”已分别成功登陆月球和火星。未来人们对宇宙的探索会不断深入,假如你是航天员,你想登录宇宙中的哪颗星球,并希望发现什么?(举出一例即可)
7.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太阳 (选填“是”或“不是”)宇宙的中心。如图所示,向粘有金属小颗粒的气球中打气时,任一金属小颗粒与周围的其他小颗粒都相互远离。同理,我们观察到所有的星系正在离我们远去,我们就会得出宇宙正在 (选填“膨胀”或“收缩”)的结论。
第四节 跨学科:弘扬科学家精神
1.约翰·克劳瑟(Jhn Clauser)等三位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了量子力学的预测理论,从而获得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我国成功发射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是 ( )
A.天宫号 B.嫦娥 C.墨子号 D.北斗号
2.我们所学习的每一条物理结论都是无数科学家经过反复实验论证的心血结晶,学习物理也应该了解物理学漫长而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杨振宁被誉为中国物理学之父 B.丁肇中在粒子物理学方面有巨大成就
C.钱三强是我国两弹一星功勋获得者 D.李政道获得过诺贝尔奖
3.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 和印刷术,加速了知识和思想的传播,加快了文明的进程。
4.“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是学生认识物理的起点,关于物理研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理世界是一个绚丽多彩、充满神奇、有趣有用的世界
B.物理世界里科学家们的科学思维方式、科学研究方法以及他们身上的优良品质是人类认识世界、战胜困难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C.现在世界上拥有高、精、尖的科学团队,科学无国界,我们不再需要拼命去研究科学了,坐享其成就可以了
D.物理来源于自然、生活,自然界中的种种神奇现象,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奇妙现象与困惑,粗略地告诉了学生物理的研究对象
5.学习了大国功勋的科学精神之后,小桂发现很多食品包装袋设计有“锯齿”形状,如图所示:
①他猜想袋口“锯齿”形状处可减小撕开时用力的大小。
②他先在“锯齿”状处、后在平边处撕开包装袋,比较两次用力大小。
则环节②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分析论证
6.为效仿大国功勋的科学精神,某校科技节在物理馆前进行降落伞比赛,2班同学制作的降落伞夺得冠军。赛后同学们对于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的问题展开了讨论,小白认为“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可能与降落伞的面积有关”,这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设计实验 D.分析论证
答案
第一节 走进微观
1.B
2.原子 牛顿
3.质子 中子
4.ABD
第二节 看不见的运动
1.B
2.D
3.C
4.C
5.B
6.
(1)液体扩散快慢与液体温度有关 ;
(2)①a. 液体温度 ;b. 液体扩散快慢 ;
②液体体积不同,无法通过全部变红所需时间反映液体扩散的快慢 比较相同时间变红体积的大小反映液体扩散的快慢 。
第三节 探索宇宙
1.D
2.太阳 核外电子
3.哥白尼 牛顿
4.D
5.B
6.解析 假如我是航天员,我想登陆火星,探索火星地面附近大气压的大小。
7.不是 膨胀
第四节 跨学科:弘扬科学家精神
1.C
2.A
3.造纸术
4.C
5.C
6.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册(2024)第十二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单元测试巩固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信息阅读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册(2024)第九章 浮力同步训练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浮力产生的根本原因是,3 N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八章 压强课后练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无滑雪,不冬天,下列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