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2023_202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11月期中试题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340400/0-173090976305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德阳市2023_202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11月期中试题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340400/0-173090976313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德阳市2023_202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11月期中试题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340400/0-173090976316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德阳市2023_202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11月期中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德阳市2023_202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11月期中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68变为4, 25℃时,在①0,01ml⋅L−1的盐酸中c=0, 已知, 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所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A. 明矾水解形成的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
B. 将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备胶体,利用的是盐类水解原理
C. 纯碱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热碱液去油污更好
D. 某雨水样品采集后放置一段时间,pH由4.68变为4.28,是因为溶液中的发生水解
【答案】D
【解析】
【详解】A.胶体具有吸附性,明矾水解形成的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故A正确;
B.将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备胶体,其反应,故B正确;
C.纯碱为碳酸钠,其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水解为吸热反应,加热水解程度增大,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除去油污效果更好,故C正确;
D.水解与类似,水解呈碱性,,溶液pH增大,某雨水样品采集后放置一段时间,pH由4.68变为4.28,pH变小,是因为溶液中二氧化硫溶于水形成亚硫酸,亚硫酸被氧气氧化形成硫酸,溶液酸性变强,故D错误;
故选D。
2. 25℃时,在①0.01ml/L的盐酸,②pH=2的醋酸,③pH=12的氨水,④0.01ml/L的NaOH溶液4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的大小关系是
A. ②>①>④>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①=④ D. ②<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酸或碱抑制水电离,酸中氢离子浓度或碱中氢氧根离子浓度越大,其抑制水电离程度越大,
①0.01ml⋅L−1的盐酸中c(H+)=0.01ml⋅L−1,c(H+)水=c(OH−)= ,
②pH=2的醋酸中c(H+)=0.01ml⋅L−1,c(H+)水=c(OH−)水=,
③pH=12的氨水中c(OH−)=0.01ml⋅L−1,c(H+)水=,
④0.01ml⋅L−1的NaOH溶液中c(OH−)=0.01ml⋅L−1,c(H+)水=,
则由水电离出的c(H+)大小关系①=②=③=④,
故选B。
【点睛】水电离的c(H+)或c(OH-)的计算技巧(25 ℃时)
(1)中性溶液:c(H+)=c(OH-)=1.0×10-7 ml·L-1;
(2)酸或碱抑制水的电离,水电离出的c(H+)=c(OH-)10-7 ml·L-1,即为水电离的c(H+);若给出的c(H+)0,工业上可利用此反应生产合成氨原料气H2,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图象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增大水碳比,甲烷的转化率应增大,A错误;
B.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所以T2>T1,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H2的含量增加,B正确;
C.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C错误;
D.当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该反应为气体系数之和增大的反应,继续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v逆应该大于v正,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B。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氢氧化钠分批加入反应更充分,测定的中和热数值误差更小
B. 一定温度下,反应的△H>0、△S>0
C. 500℃、30MPa下,将0.5ml 和1.5ml 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g),放热19.3kJ,则其热化学方程式
D.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汽车排气管中使用催化剂,可提高尾气的平衡转化率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氢氧化钠分批加入,会导致热量损失较多,测定的中和热数值误差更大,A错误;
B.该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即>0,反应中有气体生成,是熵增反应,即,B正确;
C.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其热化学方程式的 kJ/ml,C错误;
D.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反应的反应方向,D错误;
故答案为:B。
13. 浓度均为0.10 ml·L-1、体积均为V0的MOH和R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随lg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MOH的碱性强于ROH的碱性
B. 当lg=2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增大
C. 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c(OH-)相等
D. ROH的电离程度:b点大于a点
【答案】B
【解析】
【分析】从图中可知,MOH溶液的体积每增大十倍,其pH减小1,说明MOH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而ROH溶液体积稀释至10000倍,pH减小值小于3,说明其为弱电解质,稀释过程中电离程度增大。
【详解】A.MOH为强电解质而ROH为弱电解质,浓度相同的情况下,MOH的碱性强于ROH,A正确;
B.当=2,即溶液体积稀释至原来的100倍,此时两溶液同时升温,c(M+)无变化,而ROH为弱电解质,升温促进其电离,c(R+)增大,则减小,B错误;
C.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两溶液的pH均无限接近于7,它们的c(OH-)也相等,C正确;
D.ROH为弱电解质,b点在a点的基础上进行了稀释,则ROH的电离程度增大,b点的电离程度大于a点,D正确;
故答案选B。
14. 利用传感技术可以探究压强对2NO2(g)N2O4(g)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在室温、100 kPa 条件下,往针筒中充入一定体积的 NO2气体后密封并保持活塞位置不变。分别在t1、t2 时刻迅速移动活塞并保持活塞位置不变,测定针筒内气体压强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点处NO2的转化率为3%
B. E点到H点的过程中,NO2的物质的量先增大后减小
C. E、H两点对应的正反应速率大小为vH<vE
D. B、E两点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为MB>ME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温度、体积不变时,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设起始时NO2的物质的量为n,反应的物质的量为2x,列出三段式:,气体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则,,NO2的转化率为,故A错误;
B. t2时刻移动了活塞,压强迅速增大,说明针筒体积减小,保持活塞位置不变后,此时体系因体积减小而压强增大,平衡将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使得压强逐渐减小,直至达到平衡状态,F点后,压强减小,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直至达到平衡状态,所以E点到H点是NO2的物质的量先减小后增大的过程,故B错误;
C.压强影响气体的化学反应速率,压强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H点的压强大于E点的压强,则E、H两点对应的正反应速率大小为,故C错误;
D.t1时刻移动了活塞,压强迅速减小,说明针筒体积增大,保持活塞位置不变后,此时体系因体积增大而压强减小,平衡将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平衡逆向移动,混合气的物质的量逐渐增大,根据可知,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质量减小,则MB>ME,故D正确;
答案选D。
二、非选择题(共4题,总计58分)
15. 请回答下列问题:
室温下6种稀溶液:①、②、③、④、⑤氨水、⑥,回答下列问题:
(1)中和等体积、pH相同的①②③溶液消耗NaOH最多的是_____(用序号填写)
(2)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③、⑥混合,则溶液的pH_____7(填“>”、“”、“
(3)7;
【小问3详解】
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①HCl、⑤氨水等体积混合后,两者若完全反应生成NH4Cl,会发生水解:,使溶液显酸性,若溶液显中性,则还有氨水剩余,氨水体积大于盐酸体积,故消耗两溶液的体积①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州市2023_202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已知汽车尾气处理反应之一为,45ml/B,2 kJ/ml,则白磷更稳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兴文县2023_202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11月期中试题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南充市2023_202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11月期中试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本答题卡一并交回, 已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