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夜间飞行的秘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340993/0-173093490177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上《夜间飞行的秘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340993/0-173093490179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夜间飞行的秘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1.学习从词、句、段等写法的角度进行提问。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结构清晰、表达严谨的表达特点。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从词、句、段等写法的角度进行提问。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结构清晰、表达严谨的表达特点。
【教学流程】
学习活动一:回顾从写法的角度提问
(一)梳理问题,确定重点
1.读一读上节课学生从多个角度提的问题。
2.师生交流:
(1)梳理提问的角度:可以分为从内容、写法、启示三个角度进行提问。
(2)发现提问的难点:从写法的角度提问数量比较少,难度比较大。
3.定位: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学习从写法的角度提问。
(二)回顾所学,建立联系
1.出示一组问题。读一读,说一说你的发现。
(1)《观潮》:第2自然段为什么要描写人们的表现呢?
(2)《走月亮》:“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抱着”这个词可以换成“映着”吗?为什么要反复写“啊,我和阿妈走月亮……”这句话呢?
2.师生交流:
(1)这是以前学习课文时老师提的问题。
(2)这些问题是从写法的角度提问的。
学习活动二:示范从写法的角度提问
(一)读一读,想一想
1.出示老师提供的三个从写法的角度提出的问题:
(1)课文第4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要连用两个“许多”呢?(词语)
(2)第3自然段结尾的疑问句有什么作用?(句子)
(3)同样写实验过程,为什么第4自然段写得很详细,而第5自然段没有具体来写呢?(段落)
2.师生交流:
(1)从词语方面的提问:作者为什么要连用两个“许多”呢?
针对两个“许多”,还能怎么问呢?
比如:①这句话中的两个“许多”可以去掉吗?②这句话中的两个“许多”可以换成“一些”吗?
引导思考:从两个“许多”,可以感受到科学家们在实验中设置的障碍多,故意增大蝙蝠飞行的难度。
(2)从句子方面的提问:第3自然段结尾的疑问句有什么作用?
引导提问的方式:针对这个疑问句你还会怎么提问呢?
比如:①这一段的结尾为什么要用这个疑问句呢?②这一段的结尾用上疑问句有什么好处?
引导思考:疑问句一方面紧承上面的内容,引起读者的注意;一方面也为下文起到了连接的作用。
(3)从段落方面的提问:同样写实验过程,为什么第4自然段写得很详细,而第5自然段没有具体来写呢?
引导提问的方式:这段话还可以怎么问呢?
比如:同样写实验过程,第4自然段写得很详细,第5自然段没有写具体,这样安排详略有什么原因?
引导思考:因为三次实验中实验准备都是一样的,后两次的实验结果也一样,所以为了避免重复,作者只对第一次实验进行了详写,后面两次则是略写,这样的写法就叫“有详有略”,这样的写法,会使文章更简洁精练。
(二)理一理,说一说
1.说一说从写法的角度提问的作用。
交流:能够让我们深入地体会作者语言表达的准确,体会作者详略运用的好处。
2.理一理从写法的角度提问的方法。
梳理:
(1)可以从词语、句子、段落等方面进行提问。
(2)每一种提问的方式都是多样的。
(3)一般会使用“为什么”“作用”“好处”“更换”“详略”等词语。
学习活动三:尝试从写法的角度提问
(一)尝试提问
每个人分别从词语、句子、段落三个方面,从写法的角度提问。提问时,要求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有思考、有答案。
(二)师生交流
1.词语类,预设:
问题1:第4自然段中的“几个”“一个”“一根”这些表示数量的词有什么作用?
思考1:“几个钟头”说明时间长;“一个”“一根”说明了蝙蝠飞行的本领非常高。
问题2:第7自然段中的“反复”和“终于”可以去掉吗?
思考2:不能。这两个词作者用得很准确,让我们感受到了揭开这个秘密不易。
2.句子类,预设:
问题1:第5自然段中为什么要把“蝙蝠”比作“没头苍蝇”?
思考1:这个打比方,特点很相近,与熟悉事物联系,很形象,也很生动有趣。
问题2:第6自然段中,直接说夜里飞行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不是更简洁吗?
思考2:“不是……而是……”这样的句式是为强调课文中的观点,不是我们以为的靠眼睛,突出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
3.段落类,预设:
问题1:作者写蝙蝠的超声波和雷达的无线电波,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思考1:把蝙蝠和雷达的相似的特点非常清晰地写了出来。
问题2: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思考2:开头以飞机的夜间飞行引出话题,结尾处回应了开头,写出了答案。使得课文首尾呼应,更为完整。
学习活动四:拓展从写法的角度提问
(一)拓展练习
1.默读课后习题《它们是茎,还是根?》。
2.出示要求:从写法的角度你会提出什么问题?
(二)师生交流
预设1:用“肥肥胖胖”“圆头圆脑”这两个词有什么好处呢?(胖嘟嘟、圆圆的很可爱,就像胖娃娃。这样写,突出了特点,很形象,也很生动。)
预设2:为什么要把洋葱和大蒜头一瓣一瓣的比作鳞片呢?(作者通过一个打比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它的外形特点。)
预设3:第2自然段采用总分的结构来写有什么作用?(先总后分,叙述有条理。)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夜间飞行的秘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a href="/yw/tb_c401709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夜间飞行的秘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游戏导入,课文赏析,感悟提升,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夜间飞行的秘密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夜间飞行的秘密教学设计,共4页。
四年级上册夜间飞行的秘密获奖教案: 这是一份四年级上册夜间飞行的秘密获奖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语文要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