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讲义1.3地球的历史(2份,原卷版+解析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讲义1.3地球的历史(原卷版).docx
    • 讲义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讲义1.3地球的历史(解析版).docx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讲义1.3地球的历史(原卷版)第1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讲义1.3地球的历史(原卷版)第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讲义1.3地球的历史(原卷版)第3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讲义1.3地球的历史(解析版)第1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讲义1.3地球的历史(解析版)第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讲义1.3地球的历史(解析版)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综合训练题,文件包含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讲义13地球的历史原卷版docx、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讲义13地球的历史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01
    目标任务
    02
    预习导学
    1.地球成长史
    46亿年-38亿年间的地球:在距今46亿年左右时,地球诞生了。最初的地球可不是蓝色的,而是一个红色的火球。随着时间推移,宇宙中的物质与地球不断撞击、融合,地球地表的温度慢慢下降,固态的地核逐渐形成了。密度大的物质向地心沉降,密度小的物质浮在地球表面,最终形成了一个表面主要由岩石组成的地球。在地球演变早期,地球上是没有大气的。随着物质的重新组合和分化,原先在地球内部的各种气体上升到地表,成为了新的大气层。
    38亿年-25亿年间的地球:这一时期,大海中出现了原核生物——细菌、古菌,为生物的进化打下了基础。随后,出现了最早的植物——蓝绿藻,地球上逐渐热闹起来。同样是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地球形成以来的第一次冰河期,一直延续了5亿年。
    25亿年-5.4亿年间的地球:这是一个藻类、菌类繁盛的时期,它们经过几亿年的发展、进化、积累,为大型宏观藻类的出现做好了准备。这也是一个由原核生物向真核生物演化、从单细胞原生动物向多细胞后生动物演化的重要阶段。
    5.4亿年-至今的地球:这是一个“看得见生物的年代”,我们所熟知的三叶虫、菊石、始祖鸟、恐龙、猛犸象……包括我们自己,都生活在这个年代。46亿年,对于人类而言,是一段难以想象的漫长时间。如果将1亿年算作1岁的话,地球大约有100岁的寿命;如果将地球比作一个人的话,他现在正处于壮年。

    2.恐龙的繁盛与灭绝
    恐龙是生活在距今大约2.4亿年至6600万年前的一类动物,是中生代的多样化优势脊椎动物,大多数属于陆生(栖息在陆地上的)爬行动物。恐龙是所有陆生爬行动物中体格最大的一类,很适合生活在沼泽地带和浅水湖里,那时的空气温暖而潮湿,食物也很容易找到。所以恐龙在地球上统治了1亿多年的时间,但不知什么原因,它们在6600万年前很短的一段时间内突然灭绝了,今天人们看到的只是那时留下的大批恐龙化石。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人们仍在不断地研究。长期以来,最权威的观点认为,恐龙的灭绝与6600万年前的一颗大陨星有关。除了“陨星碰撞说”以外,恐龙灭绝的主要观点还有气候变迁说、物种斗争说、大陆漂移说、被子植物中毒说等。

    3. 化石的形成条件
    虽然一个生物是否能形成化石取决于许多因素,但是有三个因素是基本的:
    (1)有机物必须拥有坚硬部分,如壳、骨、牙或木质组织。然而,在非常有利的条件下,即使是非常脆弱的生物,如昆虫或水母也能够变成化石。
    (2)生物在死后必须立即避免被毁灭。如果一个生物的身体部分被压碎、腐烂或严重风化,这就可能改变或取消该种生物变成化石的可能性。
    (3)生物必须被某种能阻碍分解的物质迅速地埋藏起来。而这种掩埋物质的类型通常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海生动物的遗体通常都能变成化石,这是因为海生动物死亡后沉在海底,被软泥覆盖。软泥在后来的地质时代中则变成页岩或石灰岩。较细粒的沉积物不易损坏生物的遗体。在德国的侏罗纪的某些细粒沉积岩中,很好地保存了诸如鸟、昆虫、水母这样一些脆弱的生物的化石。
    (4)被埋藏的生物尸体还必须经历长时间的石化作用后才能形成化石。有时生物死后虽然被迅速埋藏,但不久因冲刷等各种因素暴露出来而遭到破坏,也不能形成化石。有一些保存在较古老岩层中的化石,因岩层的变形和变质作用,使化石遭到破坏。
    (5)沉积物在孤寂成岩的过程中,压实作用和结晶作用都会影响化石的石化作用和保存。

    知识点一 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1.地层
    (1)研究地球历史最主要的途径:研究 。
    (2)地层的概念:地层是具有 的层状岩石。
    (3)沉积岩地层的特点
    ①结构特点:具有明显的 构造,可能会含有化石。
    ②时间特点:一般情况下,先沉积的地层在下,后沉积的地层在上。
    2. 化石
    生物的 在沉积物中保存下来,形成化石。
    3.地层与化石的关系
    (1)不同时代的地层所含的化石不同,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 的化石。
    (2)生物总是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进化的,且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故越 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
    4.地球历史研究的依据
    (1)研究地层的性质、厚度和相互关系,可以了解 和地球运动特征。
    (2)研究化石可以了解地球的生命历史和古地理环境。
    2. 地质年代表
    (1)划分基础:地球演化呈现明显的 。
    (2)划分方法:根据地层顺序、生物演化阶段、 等,把漫长的地球历史按照宙、代、纪等时间单位,进行系统性地编年。
    (3)地质年代
    知识点二 地球的演化历程
    1. 前寒武纪
    (1)时间:自地球诞生到距今5.41亿年,包含 、太古宙、元古宙,约占地球历史的90%。
    (2)演化特点
    = 1 \* GB3 ①海陆演化:海洋和陆地慢慢形成。
    = 2 \* GB3 ②大气演化:由原始大气的无氧环境演变为有氧环境。
    原始大气主要成分是 、一氧化碳、甲烷和氨;太古宙时期,蓝细菌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
    = 3 \* GB3 ③生物演化:由原核生物演化出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冥古宙:只有一些 ,没有生命的迹象。
    太古宙:出现蓝藻等原核生物。
    元古宙:蓝藻大爆发,演化出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 4 \* GB3 ④地质矿产:是重要的成矿时期,大量的 等矿藏出现在这一时期的地层中。
    2. 古生代——“远古的生物时代”
    (1)时间:距今5.41亿年—2.52亿年,可分为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
    (2)演化特点
    = 1 \* GB3 ① 海陆演化地壳运动剧烈海陆格局发生多次大的变迁后期各块大陆汇聚成一个整体,称为联合古陆
    = 2 \* GB3 ② 生物演化
    = 3 \* GB3 ③矿产:晚古生代是地质历史上重要的 期。
    = 4 \* GB3 ④物种灭绝:古生代末期,发生了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物种灭绝事件,几乎95% 的物种从地球上消失,古生代由此告终。
    3. 中生代——“中间的生物时代”
    (1)时间:距今2.52亿年—6600万年,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 。
    (2)演化特点
    = 1 \* GB3 ①海陆演化: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开始 ,各大陆向现在的位置漂移。
    = 2 \* GB3 ②生物演化动物:爬行动物盛行,中后期一些爬行动物开始向鸟类发展,出现小型哺乳动物:裸子植物在陆地植物中占主要地位
    = 3 \* GB3 ③地质矿产:是主要的 。
    = 4 \* GB3 ④物种灭绝:中生代末期发生了物种大灭绝事件,绝大多数物种从地球上消失,包括恐龙,成为中生代结束的标志。
    4. 新生代——“最近的生物时代”
    (1)时间:距今6600万年至今,分为古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
    (2)演化特点
    = 1 \* GB3 ①海陆演化: 最终解体,各大陆板块漂移到现在的位置,形成了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地壳运动剧烈,形成了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
    = 2 \* GB3 ②生物演化: 高度繁盛,草原面积扩大, 快速发展。第四纪出现了人类,这是生物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
    = 3 \* GB3 ③气候演化:第四纪时期,全球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
    A.气候寒冷期:冰川范围扩大,海平面下降,许多生物向较低纬度迁移。
    B.气候温暖期:冰川范围缩小,海平面上升,海水浸没了若干低洼的地方。目前,地球处于一个温暖期。
    1.自主判断
    (1)化石是地层中保留的生物体。( )
    (2)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 )
    (3)研究地层和化石可以了解地球的生命历史和古地理环境。( )
    (4)我们可以在大部分煤层中找到被子植物化石。( )
    (5)海洋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的时代是早古生代。( )
    03
    核心整合
    核心01地层和化石
    【核心整合】
    1 地球历史的书页——地层(主要是沉积岩层)
    (1)图示地层(沉积岩层)的特征
    (2)研究地层的性质、厚度和相互关系,可以了解古地理环境和地球运动特征。
    地层的性质不同,则说明形成时的沉积环境不同,如暖湿环境形成的地层与冷干环境形成的地层有很大差异;地层厚度大,说明沉积时间长或沉积速度快。
    2地球历史的文字——化石
    (1)古生物学家通过研究地层中的生物遗体或遗迹,能够确定生物的体型特征、行走速度、外貌举止及饮食特性等;结合化石所对应的沉积岩特征,可推断古生物生存时代的地理环境。
    (2)古生物学研究的意义:①了解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多样性与环境的关系;②探讨地球生命发展规律;③为应对未来环境变化提供重要信息。
    (3)生物的进化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在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含有不同的化石,根据这些化石可以推断出这些化石所在地层的地质年代。
    【小试牛刀】
    读“甲、乙两地岩层分布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A岩层相比,Y岩层的形成时间( )
    A.较早B.较晚C.相同D.无法判断
    (2)D地层中生物兴盛的地质年代,甲地的地理环境可能是( )
    A.炎热干旱B.寒冷干燥C.热带海域D.森林密布
    核心02地球生命演化史
    【核心整合】
    1.地质年代与生物发展阶段对照表
    2.地球环境演化历史的四条线索
    (1)海陆的演变:①地球形成,原始海洋出现。②古生代,形成一块联合大陆。③中生代,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解体,各大陆漂移。
    (2)大气层的演变:①原始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缺少氧气。②现代大气:主要成分是氨气和氧气。
    (3)动物演化: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
    →鱼类时代→两栖动物时代→爬行动物时代→哺乳动物时代→人类时代。
    【小试牛刀】
    海蜘蛛,也叫皆足虫,形似蜘蛛,故名海蜘蛛。海蜘蛛形似蜘蛛,但不属于昆虫,属于无脊椎动物一种,常匍匐于海中的海藻上或岩石下,几乎各大洋中都有它们的存在,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无脊椎动物之一。如图为海蜘蛛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海蜘蛛在地球上出现时期( )
    A.海洋中鲸鱼出现B.海洋中笔石繁盛
    C.陆地上植物繁茂D.陆地上巨兽横行
    (2)自地球上海蜘蛛出现至今,地球上生物经历的演化历程是( )
    A.原始细菌——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
    B.无脊椎动物——鱼类——爬行动物——哺乳动物
    C.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
    D.海生藻类——陆生藻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04
    重难拓展
    一、地层顺序的确定方法
    (1)根据地层年龄确定:如果地层年龄已经确定,则可根据年龄越大的地层形成的时间越早,反之越晚的规律来判断。
    (2)根据地层分布确定:在地层没有受到剧烈地壳运动影响的正常情况下,地层是按顺序排列的,先形成的在下面,后形成的在上面。
    (3)根据化石确定:生物进化过程是不可逆的,每种生物在地球上灭绝后就不再重复出现,因此不同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不同种属的化石,所以可根据化石对应年代来确定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
    〔典例〕读下面地层与化石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C地层中最古老的是 层,最年轻的是 层。
    (2)地点3 缺失B地层,推测其原因。
    (3)若地点1的A地层含有煤炭,当时的地理环境为 。若地点2的B地层含有珊瑚化石,当时的地理环境为 。
    二、借助示意图掌握地球的演化历程
    〔典例〕地球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下图为科学家绘制的地球生命演化和大气中O2含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乙所处的地质时期( )
    A.鱼类开始出现B.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
    C.恐龙从盛行至消失D.灵长类动物出现
    (2)丙所处的地质时期是一个重要的成煤期,主要是由于当时( )
    ①裸子植物极度兴盛②蕨类植物繁盛
    ③第四纪全球气候出现冷暖交替变化④地壳运动剧烈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05
    知识总结
    06
    强化训练

    考点01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1.化石和地层具有紧密的联系体现在( )
    A.越新的地层含有的生物化石越简单B.不同时代的地层可能具有相同的化石
    C.地层及所含化石有助于研究古地理环境D.地层由老到新所含化石是陆生到水生生物的更替
    地球有悠久的过去,还有着漫长的未来。生物的出现和进化只是其中的一小段,而人类的历史更是短暂的一瞬,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爱护动植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下列关于地层和化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
    ②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高级、越复杂生物的化石
    ③研究地层及其包含的化石,是研究地球生命演化的重要途径
    ④在岩浆岩形成过程中,生物遗体或者遗迹保留下来形成化石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③
    3.2016年4月,我国在湖南两座石灰岩山顶上发现珊瑚化石群,可推断其古地理环境是( )
    A.高温的热带荒漠B.寒冷的极地冰川
    C.温暖洁净的浅海D.温热茂密的森林
    考点02地球的演化历程
    要想了解地球历史,就要了解地层和化石,就要学会读地质年代表。图左为彩虹恐龙化石,图右为地质年代表部分年代的气候变化及动物发展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古生代晚期两栖动物向爬行动物进化阶段的主要气候变化是( )
    A.变冷干B.变暖湿C.变冷湿D.变暖干
    5.据图判断二叠纪时期相较于志留纪时期( )
    A.物种更丰富B.冰川范围缩小C.陆地面积扩大D.海平面上升
    6.彩虹恐龙生活的时期( )
    A.古老的两栖动物灭绝B.陆地蕨类植物生长茂盛
    C.形成丰富的煤炭资源D.喜马拉雅山脉迅速崛起

    如图示意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材料,新生代第三纪初期的气候特点应该是( )
    A.冷湿B.冷干C.暖湿D.暖干
    2.在石炭纪向二叠纪过渡时期( )
    A.被子植物极其繁盛B.大陆冰川面积较广
    C.海平面略高于现代D.喜马拉雅山脉形成
    3.图中化石对应生物生存的地质时期被称为( )
    A.爬行动物时代B.海生脊椎动物时代
    C.海生无脊推动物时代D.灵长哺乳动物时代
    奇虾类动物作为最早称霸海洋的大型掠食动物和顶级捕猎者,其化石记录约为距今5.2~4.0亿年。近日,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对云南澄江生物群一块完整奇虾化石(图)进行研究,发现其为新属种,将其命名为帽天山开拓虾。完成下面小题。

    4.奇虾类动物所在地层主要形成于( )
    A.前寒武纪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
    5.与帽天山开拓虾所在地层形成时期有关的是( )
    A.蓝细菌出现B.联合古陆形成
    C.恐龙盛行D.被子植物繁盛
    山东诸城是中生代地层较为发育的小型盆地,被古生物专家誉为“世界恐龙化石宝库”。下图是诸城发掘出土的角龙科恐龙化石。据研究,该类恐龙体型较大,多以植物的嫩枝叶和多汁的根、茎为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推测该角龙存在时期诸城的气候特征为( )
    A.温暖湿润B.炎热干燥C.寒冷干燥D.低温湿润
    7.推测该角龙存在的地质时期( )
    A.联合古陆形成B.是主要的成煤期
    C.现代海陆位置形成D.三叶虫等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
    8.恐龙繁盛的地质年代,兴盛的植物是( )
    A.蕨类植物B.被子植物C.裸子植物D.藻类植物
    下图表示某中学生在自然博物馆看到的四块动物化石,甲、乙、丙、丁分别为恐龙化石、三叶虫化石、哺乳动物化石和鱼类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关于图中四块化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B.丁乙丙甲C.乙丁甲丙D.乙丁丙甲
    10.与图中甲化石相同的地质年代,陆地上繁盛的植物是( )
    A.蕨类植物B.被子植物C.海生藻类D.裸子植物
    11.随着环境变迁,生物在不断演化,新生代时期植物发展阶段进入( )
    A.裸子植物时代B.被子植物时代C.蕨类植物时代D.藻类植物时代
    近日,广东省河源市博物馆的黄氏河源龙化石入选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主办的“寻找中国美丽化石”名单。黄氏河源龙化石在广东省东北部的河源地区发掘出土。下图为黄氏河源龙复原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据复原景观图推测黄氏河源龙可能是恐龙向( )演化的中间生物。
    A.哺乳动物B.鸟类C.两栖动物D.鱼类
    13.黄氏河源龙生活的地质年代最可能是( )
    A.石炭纪B.三叠纪C.白里纪D.古近纪
    14.读某时期地质年代简表,回答下列问题。
    (1)甲是 ,该时期距今 ~ 。
    (2)A是 ,B是 ,C是 ,D是 ,E是 ,F是 。
    (3)描述该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进化特征。
    (4)说明该历史时期地壳运动和海陆格局的变化特点。
    15.材料南漳—远安动物群是全球最早的海生爬行动物群落之一,是揭示早三叠纪海洋生物复苏和海生爬行动物起源与演化的关键窗口。近年来,湖北鳄、鱼龙和始鳍龙等多种海生爬行动物化石相继在该地区发现。下图是卡洛董氏扇桨龙化石照片及素描图。

    [问题探究]
    (1)推测卡洛董氏扇桨龙生活时期的地理环境。
    (2)推测卡洛董氏扇桨龙反映的当时生物演化特征。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1.通过阅读教材知道地层和化石在确定地质年代和恢复古地理环境中的意义。
    2.结合“地质年代表”示意图认识地球历史阶段性时间单位划分。
    3.运用地质年代等资料掌握不同地质时期重要的地壳运动、生物演化以及矿产形成。
    早古生代
    晚古生代
    动物
    海洋 ,如三叶虫、笔石、鹦鹉螺等
    脊椎动物,随着海洋面积缩小和气候变干旱,由鱼类向两栖类再向 进化
    植物
    陆上低等植物
    开始出现,蕨类植物繁盛,形成茂密的森林

    相关试卷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人口容量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人口容量课后练习题,文件包含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讲义13人口容量原卷版docx、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讲义13人口容量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植被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植被课时训练,文件包含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讲义51植被原卷版docx、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讲义51植被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精品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精品巩固练习,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质年代表,中生代,新生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