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5 草船借箭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342372/0-17309463542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5 草船借箭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342372/0-173094635423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5 草船借箭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342372/0-173094635424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5 草船借箭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342372/0-1730946354263/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5 草船借箭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342372/0-1730946354276/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5 草船借箭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342372/0-1730946354295/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5 草船借箭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342372/0-1730946354308/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5 草船借箭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342372/0-1730946354326/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集体备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集体备课ppt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不要淋湿,足智多谋,嫉贤妒能,计谋得逞,十万支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罗贯中:生于元末明初,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著有《三国演义》等。
《三国演义》:章回体小说,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等战争的描写波澜起伏、惊心动魄,《草船借箭》就是赤壁之战里的著名桥段。
近义词吩咐一 推却一 妒忌一神机妙算一反义词妒忌一 推却一 吩咐一神机妙算一
委托:请人或机构等代办。
紧急:必须立即采取行动、不容许拖延的。
预计:预先计算、计划或推测。
军令状:旧小说、戏曲中,将士于接受军令后所立的文书,上面载明如不能完成任务,愿受军法处分。
私自:背着组织或有关的人,自己做不合乎规章制度的事。
布置:对一些活动做出安排。
探听:多指方式比较秘密、措辞比较含蓄的。
调度:管理并安排(工作、人力、车辆等)。
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情势,决定策略。
下面不属于上下结构的字是?
形容预先计算、计划或推测的是?
默读起因部分,思考:
周瑜是怎样“请”诸葛亮商议军事的?他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从哪儿看出来?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周瑜假借“公事”逼迫诸葛亮承担造箭任务。从周瑜不动声色的话中反映出他的险恶用心。
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
周瑜既然有心要陷害诸葛亮,可见十天造十万支是有困难的,是完不成任务的。
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
诸葛亮有信心可以在三天之内完成任务。
思考:三天造十万支箭这么难,诸葛亮为什么主动立下军令状?
一方面诸葛亮顾全大局,为了维护蜀、吴联盟和战胜曹操的十万大军,所以不和周瑜计较。
另一方面诸葛亮对于向曹操借箭的计划早就成竹在胸,所以他欣然地立下了周瑜想置他于死地的“军令状”,表现出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思考:周瑜为什么高兴?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周瑜确定三天打造十万支是根本不可能的,而三天又是诸葛亮自己提出来的,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诸葛亮受罚的样子。
在三国时期,曹操率八十万大军想要征服东吴。孙权、刘备便打算联手伐魏。孙权手下有位大将叫周瑜,智勇双全,可是心胸狭窄,妒忌刘备手下诸葛亮。相传周瑜曾说:“既生瑜,何生亮。”
为什么周瑜如此费劲心机地要惩罚诸葛亮呢?
默读“故事经过”部分,思考:诸葛亮成功“借”到箭的原因是什么?画出文中体现人物特点的语句。
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多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从“果然”一词,你体会到鲁肃是个怎样的人?
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
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诸葛亮为什么要把船连接起来?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
为了撤退的方便,节省时间。
诸葛亮为什么要调转船头?
诸葛亮下令……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
为了制造进攻的假象,让曹操以为敌人来袭。
诸葛亮为什么下令军士擂鼓呐喊?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使敌人不明真相,误以为敌人来袭。
诸葛亮为什么选择这样的天气?
你从“一定不敢”看出了什么?
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诸葛亮识人知人,对曹操了如指掌。
使用“草船”,诸葛亮不怕曹操放火箭吗?想一想:为什么诸葛亮料定曹操不会使用火箭?
火箭极易受潮,不便保管,必须事先准备好,草船借箭是在曹操没有防备时候突发事件,至于船上是真人还是假人,当时不在曹操考虑范围内,所以迅速地以普通弓箭击退敌军是自然而然的选择。
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诸葛亮那边船轻水急,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船轻水急有利于撤退,体现诸葛亮神机妙算。
默读“故事结果”部分,思考:这一部分写了什么?体现了人物什么特点?
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周瑜派来的五百个军士已经等在江边了。每条船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反衬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想一想: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都体现在哪些地方?
①诸葛亮对周瑜的险恶用心早已了然于胸。
③对曹操和鲁肃的个性把握准确透彻。
思考:文章题目为什么要用草船“借”箭,不用“骗”“取”“偷”呢?
1.文章最后,军士齐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所以用骗不好。”
2.联系火烧赤壁,诸葛亮把箭又还给曹军了,所以用借最好。
周瑜妒忌诸葛亮,要诸葛亮十天造十万支箭,陷害诸葛亮。
诸葛亮算准神机妙算,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成功。
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主题概括:本文讲述周瑜为陷害诸葛亮,要诸葛亮在三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诸葛亮神机妙算,以草船向曹军借箭。既借得箭,又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 。
课文中的诸葛亮是一个 的人。
诸葛亮下令叫船上的军士一边___鼓,一边呐喊。
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因 高兴。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5 草船借箭课文课件ppt,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诸葛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5 草船借箭示范课ppt课件,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识人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5 草船借箭作业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草船借箭,三国演义,罗贯中,事情发展,快乐阅读,旁边好像没有人一样,大惊失色,告诉大家不要惊慌,神机妙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