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5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讲义与练习(新高考通用)
2025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 --工业流程题 讲义与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 --工业流程题 讲义与练习,共40页。
已知:Be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Al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类似。
回答下列问题:
(1)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2)“沉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氧化、除铁”过程中,氧化剂可使用H2O2或NaClO,氧化相同量的Fe2+,理论上消耗 。
(4)试剂X选择氨水而不选择NaOH溶液的原因是 。
(5)写出“合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转化”时需要真空环境的原因是 ,该反应类型为 (填基本反应类型)。
2.(2024·江西南昌·模拟预测)碱式碳酸铜在烟火、农药、颜料、杀菌剂等方面应用广泛。一种以辉铜矿(,含有和少量等杂质)为原料制备碱式碳酸铜的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有关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
②常温稳定,在热水中会分解生成;
③。
回答下列问题:
(1)加快“浸取”速率,除将辉铜矿粉碎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 (任写一种)。
(2)滤渣Ⅰ经提取后可获得一种淡黄色副产品,则滤渣Ⅰ中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浸取”过程中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常温下“除铁”时加入的试剂A可用CuO,调节pH的范围为 ,若加A后将溶液的pH调为5,则溶液中的浓度为 。
(4)写出“沉锰”(除)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赶氨”时,最适宜的操作方法是: 。
3.(24-25高三上·安徽芜湖·开学考试)高压氢还原法可直接从溶液中提取金属粉。以硫化铜精矿(含Zn、Fe元素的杂质)为主要原料制备Cu粉的工艺流程如图。
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如表:
回答下列问题:
(1)用硫酸浸取硫化铜精矿时,提高浸取率的方法有 。(写出一种即可)
(2)写出“浸取”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用NH3中和调pH的范围为 。
(4)实验室在进行过滤操作时,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种。
(5)写出“还原”时的离子方程式 。
(6)第二次过滤操作中,如何证明Cu表面杂质已洗净 。
(7)滤液中主要的盐有 、 (写化学式)。已知溶液中某离子浓度小于时可认为沉淀完全,则开始沉淀时浓度为 ml/L。
4.(24-25高三上·广东·开学考试)对废水进行处理可有效利用金属资源。某废水处理渣的主要元素组成为铁、钴、铜、钨,其一种回收利用工艺的部分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ⅰ、氨性溶液由NH3·H2O、(NH4)2SO4、NH4NO3配制而成;
ⅱ、氨浸时,氨与Cu2+、C2+、C3+等离子可形成稳定配合物;
ⅲ、Kb(NH3·H2O)=10-4.7
ⅳ、萃取剂LiX973的萃取原理为Cu2+(aq)+2HRCuR2+2H+(aq),P507的萃取原理与其相似。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C2+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
(2)处理渣中的Cu(OH)2在“氨浸”步骤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常温下,pH=12的氨性溶液中, 1(填“>”“”或“Ka2,故Ka1=10-1.4,Ka2=10-6.5;
②B点坐标中的平衡常数为10-1.4,曲线II对应的是;
③亚磷酸为二元弱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正盐为Na2HPO3;
④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用NaOH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显酸性,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浓度,根据电荷守恒:,故<。
(2)①该装置为电解池装置,左侧石墨电极为阳极,水失去电子生成氧气和氢离子,阴极为右侧石墨电极,水得电子生成氢气和氢氧根离子,原料室中原料为Na2HPO3稀溶液,应通过AM膜移向产品室,故AM膜为阴离子交换膜,左侧阳极室应为氢离子通过CM膜迁移到产品室,故CM膜为阳离子交换膜;
②阳极室水失去电子生成氧气,电极反应为:,产品室中迁移过来的氢离子和反应生成亚磷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3.(1) 2H2O22H2O+O2↑
(2) AC 85 98.8 大于
【详解】(1)①由方程式可知,碘化钾是第一步反应的反应物、第二步反应的生成物,则总反应为碘化钾做催化剂条件下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故答案为:2H2O22H2O+O2↑;
②由方程式可知,第一步反应为吸热反应、第二步反应为放热反应,第一步反应为慢反应、第二步反应为快反应,则第一步反应的活化能大于第二步反应,所以有碘化钾参与的两步反应的能量历程图为,故答案为:;
(2)①A.由反应ii可知,由碘单质在碘化钾溶液中的溶解度大于水中溶解度,所以烧杯乙中剩余的碘单质的质量比甲的小,故正确;
B.室温下,若向甲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水,溶液仍为饱和溶液,I2(aq)浓度不变,故错误;
C.烧杯甲和烧杯乙中均含有碘,则反应i两个烧杯中I2(aq)的浓度相等,故正确;
D.由方程式可知,反应ii为放热反应,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所以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小于640,故错误;
故选AC;
②由方程式可知,反应ii平衡常数K2==640,所以ab=,故答案为:;
③由盖斯定律可知,反应iii-i得到反应,则反应的平衡常数K==≈85;则萃取效率为×100%≈98.8%;若将四氯化碳等分成2份,分两次萃取该碘水,有机相中碘的浓度增大幅度大于水相中碘的浓度增大幅度,则萃取总效率将大于一次性萃取的效率,故答案为:85;98.8;大于。
14.(1)环形玻璃搅拌棒
(2)减少实验过程的热量损失
(3)偏小
(4) 不相等 相等 中和热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l水时放出的热,与强酸强碱的量无关
(5)
(6)吸热
【详解】(1)为了加快酸碱中和反应,减少热量损失,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
(2)为了减少热量损失,在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
(3)大烧杯上盖硬纸板是为了减少气体对流,使热量损失,若不用中和热偏小;
(4)若改用60mL 0.50 ml·L-1盐酸跟50mL 0.55 m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盐酸的量增多,放出的热量偏多,但中和热不变,因为中和热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l水时放出的热,与强酸强碱的量无关;
(5)由盖斯定律可知,可得反应,故该反应的;
(6)该反应的,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15.(1)15
(2) 取代
(3)+HCN+H++2H2O→+
(4) 16 和
(5)
【分析】
从图中可知,B发生催化氧化生成的C中含有醛基,则B为醇,B的结构简式为,A反应生成B,结合A的分子式可知A为,C发生信息I的反应生成D,则D为,F和H反应生成I,根据I和H的结构简式可知,F为,E发生信息II的反应生成F,则E为,G反应生成H,则G为。
【详解】(1)
B为,该分子相当于甲烷分子中的2个氢原子被苯基、-CH2OH取代,甲烷中最多有3个原子共面,苯环上以及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共面,单键可以旋转,因此B分子中最多有15个原子共面。
(2)
G为,G与发生取代反应生成H和HBr。根据分析可知,F的结构简式为。
(3)
C发生信息I的反应生成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N+H++2H2O→+。
(4)
D的同分异构体苯环上有四个取代基,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1ml同分异构体消耗3mlNaOH,能水解且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该同分异构体含有酚羟基且苯环上其中一个取代基为,要满足苯环上有4个取代基,则另外两个取代基都是甲基,若为这一结构,有3个位置,若为这一结构,有3个位置,若为这一结构,有2个位置,若为这一结构,有3个位置,若为这一结构,有2个位置,若为这一结构,有3个位置,因此共有16种同分异构体。其中有四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且个数比为6:2:1:1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和。
(5)
甲苯发生硝化反应生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乙酸发生信息II中的反应生成CH3COCl,和CH3COCl发生类似题干中F和H生成I的反应得到乙酰对甲基苯胺,合成路线为
16.(1) a
(2) 防止空气中的和进入B 偏小 83.2
(3) 将产生的全部鼓入U形管中
(4)大量固体析出,少量液体剩余
【分析】侯氏制碱法的原理:先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通入氨气,再将二氧化碳通入氨化后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发生反应:,使溶解度小的碳酸氢钠从溶液中析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得到纯碱,据此解答。
【详解】(1)制备时,先通入氨气,再将二氧化碳通入氨化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使溶解度小的碳酸氢钠从溶液中析出,因氨气极易溶于水,需要防倒吸,则制备时,应先从a口通入;
(2)①A装置中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中碱石灰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和进入B;若无C装置,B中增重的质量偏大,导致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偏大,所测的纯度偏小;
②经测定B中增重,根据差量法:,即,,解得,则的纯度为:;
(3)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后,打开,关闭,A处通入空气,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从A通一段时间空气,将装置中的二氧化碳排干净,之后再关闭,打开,让分液漏斗中稀硫酸和试样溶液反应,用浓硫酸吸收CO2中的水蒸气,U形管中的碱石灰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碳,球形干燥管中的碱石灰防止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进入U形管,干扰实验。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的目的是:将产生的全部鼓入U形管中;
(4)蒸发结晶时,蒸发至大量固体析出,少量液体剩余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干。
17.(1) △H1+△H2 K1×K2
(2)D
(3) <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压强一定时,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H3OH的物质的量分数减小 <
【详解】(1)根据盖斯定律,反应③=反应①+反应②,则△H3=△H1+△H2,K3= K1×K2
(2)A.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平衡状态,不影响反应物的转化率,故A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放热,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反应速率加快,但平衡逆向移动,NO 的转化率降低,故B不符合题意;
C.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平衡正向移动,NO的转化率提高,但降温反应速率减慢,故C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中正反应是气体总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缩小容器的容积,相当于加压,反应速率变快,平衡正向移动,NO 的转化率提高,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压强一定时,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H3OH的物质的量分数减小,故T1<T2;压强为p1,温度为T1时,CH3OH的物质的量分数为40%,列三段式有
则,解得x=ml/L,气体总浓度为ml/L,则Kp==;
③容器固定,若再充入1mlCO和2mlH2,相当于在原来基础上加压,平衡正向移动,CO转化率增大,则α1<α2。
18.(1) 焰色反应
(2)盛放碳酸氢钠的气球先鼓起来,而且体积大于碳酸钠
(3) D
(4)
(5)
【分析】碳酸氢钠具有热不稳定性、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比碳酸钠的更剧烈。
氨气极易溶于水所得溶液呈碱性,饱和食盐水中通氨气、继续通过量二氧化碳则生成碳酸氢根,碳酸氢钠溶解度小、形成碳酸氢钠的过饱和溶液而析出晶体,则沉淀池中主要沉淀物是碳酸氢钠,过滤出的碳酸氢钠在煅烧炉中分解得到碳酸钠。
【详解】(1)检验钠元素的常用方法是焰色试验;方法I中在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离子方程式为;
(2)等质量的碳酸氢钠固体、碳酸钠固体分别和盐酸反应,碳酸氢钠的反应速率更快、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更多,则方法II能鉴别和的现象是:盛放碳酸氢钠的气球先鼓起来,而且体积大于碳酸钠;
(3)碳酸氢钠具有热不稳定性、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则方法III、IV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其中加热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图可知,IV可以做到用一套装置同时进行两个实验,而III不行,则选D;
(4)若用方法IV验证和的稳定性,A处固体受热温度高、但不分解,B处固体受热温度较低、但会分解,则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是;
(5)氨气极易溶于水所得溶液呈碱性,饱和食盐水中通氨气、继续通过量二氧化碳则生成碳酸氢根,碳酸氢钠溶解度小、形成碳酸氢钠的过饱和溶液、析出碳酸氢钠晶体,则沉淀池中主要沉淀物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5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工业流程题 讲义与练习,共4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中有价值金属回收的工艺流程如下,利用菱镁矿制取镁的工艺流程如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工业流程题 讲义与练习,共3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层状结构薄膜能用于制作电极材料,硼酸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工业流程题 讲义与练习,共3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制备硫酸锰,其工艺流程如图,钪是一种稀有金属,完成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