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展开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页,两大部分,共21小题,满分70分,时间6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本部分共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我们要积极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下列做法符合这
一理念的是()
①利用暑假在科技馆当志愿讲解员 ②把共享单车骑回家方便家人使用
③就校门口交通拥堵的问题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 ④在家不用父母督促也能认真学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 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关于“点”“线”“网”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②个人可以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
③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④每个人都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 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下列俗语、诗句体现
的社会关系与其建立的基础对应不正确的是()
A.“儿行千里母担忧,夜半灯前念远游。”-----血缘关系
B.“同乡同姓仍同榜,喜见烟中跨灶楼。”----地缘关系
C.“两心宜一体,同舍又邻居。”------业缘关系
D.“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业缘关系
4.中央网信办2024年4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系列专项行动,从严整治漠视公共利益、违背公序良俗、扰乱公共秩序,为了流量不择手段、丧失底线的“自媒体”。这警示“自媒体”博主( )
①要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 ②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③要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④言论自由在网络世界无法实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5. 观察漫画《直播带货》,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 )
A.理性对待直播,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B.无条件信任网络,接受所有直播内容
C. 健全法律法规,依法规范行业发展
D.坚持抵制直播,直播扰乱市场环境
6. “手边留情花似锦,脚下留意草成茵"“孝敬父母,团结邻里,遵纪守法,做合格公民"
“实干苦干,撸起袖子加油干”漫步在街道上,处处都是彰显正能量的公益标语,引领着我们成长,也号召着广大市民构建和谐社会。这表明( )
①个人成长离不开社会提供物质支持
②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③公益标语是传递正能量的唯一方式
④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精神滋养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7. “笔直的黄瓜喷了药,”“紫菜是塑料制成的",“肉松面包是棉花做的",“金龙鱼油是地沟油做的!”。近期新一波食品谣言来袭,为此国家有关部门方面发布科普知识和辟谣信息,
另一方面对制造散布谣言的违法犯罪人员予以打击,面对网络谣言,我们应该( )
①树立法律意识,严格遵守互联网法律法规。②明辨是非,做到不信谣,不传谣,让谣言
止于智者!③发现谣言及时举报,共同维护健康的网络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秩序④对微信中的有些信息偶尔看看,转发一下,也没有关系。(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教育部大力提倡广大中小学生和大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与社会真正“亲密接触”。因为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
①会让学生感受到社会实践比学习更重要 ②使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
③使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④有利于引领学生探索新的知识领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9.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下列日常行为与其所体现的规则对应一致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杨熊曰“人而无礼,焉以为德"
这些先哲名言告诫我们()
A.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B. 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C. 文明有礼主要表现为举止文明 D.文明有礼就能获得他人尊重
11. 近日,江西省石城县人民法院审结一起因危害国家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非法狩猎案件,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六千元。经审理查明,被告人刘某某在未办理狩猎证的情况下,猎杀“水鸭”一只,经鉴定此“水鸭”为鸳鸯,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从法律的角度,刘某某的“遭遇”启示我们中学生要()
A尊重自然,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B. 厉行法治,及时制裁违法犯罪行为
C.增强法治观念,违法事情坚决不做 D.行已有耻,做到自觉树立道德底线
12. “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一个集体往往靠一种相互支撑维系着成员之间的和谐与默契。尊重是把火炬,在心灵与心灵之间传递着信任与爱;尊重是把金钥匙,能打开所有上锁的灵魂。这段文字告诉我们()
①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
②尊重是相互的,尊重他人就是为了成就自我
③尊重是与他人友好交往的必备品质
④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 我国自古就有重诺守信的传统。下列属于我国历史上重诺守信的典故有()
①孟母三迁 ②曾子杀猪 ③悬梁剌股 ④南门立木
A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某校开展了“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的法治宣传活动,教育同学们要坚决抵制不良行为。下列属于不良行为的有()
①逃课旷课,夜不归宿 ②吸食毒品,注射毒品
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④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A ①② B. ②③ C.②④ D.①③
15.某市进行的一项专题调查表明,在校学生中23%的学生有过被校内外不法分子敲诈,勒索、抢劫、搜身、欺负的经历。假如你遇到不法侵害应该()
①以牙还牙,进行报复 ②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③自认倒霉,以防遭到更大的侵害 ④大胆地挺身而出,及时制止非法侵害行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家境贫困的高中生小白骑车失控,撞在了路边的宝马车上,他拿出仅有的311元钱,写了一张道歉条,塞进车门内侧并记下车主电话后才离开。车主薛战民被他的真情深深打动,决定不追究“肇事者”,不仅自己花了1.39万元把损坏的车修好,而且双方还成了要好的朋友。这体现了()
①讲究诚信,赢得他人信任 ②勇担责任,争做道德卫士
③心怀善良,宽容善待他人 ④乐善好施,弘扬中华美德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7.下列能正确反映某一案例诉讼程序的是()
①人民法院庭审 ②向人民法院起诉 ③人民法院判决 ④人民法院受理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 ④→②→③→① D.③→②→①→④
第二部分(本部分4个小题,共36分。)
18. (8分)观察漫画后,小明同学认为,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我们的责任,不应该将见义
勇为从《中学生守则》中删除。
请你辨别与分析小明的观点。
19. (12分) 以下是中学生明明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情境一 学校计划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志愿者社团,明明回家告诉妈妈“我想参加”。可妈妈不同意,说“耽搁时间,影响学习。”
明明应该: (2分)
理由: (2分)
(2)情境二 明明与同学小强一起过马路,他们遇到了红灯,小强说:“没关系,咱们跑得快,没事。”
明明应该: (2分)
理由: (2分)
(3)情境三 明明班的班主任准备按照期中考试成绩排座位,成绩好的同学坐好的位置,成绩差的同学坐在不好的位置。班主任正在征求大家的意见
明明应该: (2分)
理由: (2分)
20. (6分)临近春节,某小区附近工地为赶工期,白天干活,晚上也干活,工地施工的机器声严重影响到小区居民休息。小区居住的小强同学在政府网络平台留言:“希望政府能合理解决该问题,还小区居民一个清静的生活环境”
(1)小强的行为体现了网络的一种作用。你认为这一作用是什么? (2分)
(2)老师了解此事后,在班级表扬了小强。请你结合“网络生活新空间”的相关知识,分析老师为什么会表扬小强? (4 分)
21. (10分)文明,是一座城市最好的名片。柘城县已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文明城市,全县上下积极开展“文明城共创建”、“大手拉小手”等文明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活跃在“创文”活动中,成为文明城市建设的参与者、推动者和监督者。
以下是我县的中学生在此次“创文”活动中的两个场景:
场景一:给市民发宣传单 场景二:清理路边垃圾
(1)你还会以哪些实际行动参与文明城市的创建?请列举两例,(2分)
(2)上述行为的养成对同学们的成长会产生哪些积极影响?(答出两方面即可,4分)
(3)结合图片和你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谈谈如何养成上述行为? (答出两方面即可,4分)序号
日常行为
规则
①
对给予帮助的人说“谢谢”
法律
②
过马路自觉走斑马线
法律
③
主动扶起摔倒的老人
道德
④
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校纪、校规
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共7页。
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第一部分选择題,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2021-2022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期中道德与法治考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2021-2022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期中道德与法治考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D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