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陕西省宝鸡市陇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陕西省宝鸡市陇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第1页
    陕西省宝鸡市陇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第2页
    陕西省宝鸡市陇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陕西省宝鸡市陇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陕西省宝鸡市陇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和运用,综合性学习,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积累和运用(共5小题,共17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缄默(jiàn) 连翘(qià) 斡旋(wō) 草长莺飞(yīnɡ)
    B.亢奋(kànɡ) 两栖(qī) 翩然(piān) 天衣无缝(fènɡ)
    C.龟裂(ɡuī) 孕育(yùn) 农谚(yàn) 目空一切(kōnɡ)
    D.怅惘(wǎnɡ) 褶皱(zhé) 追溯(shù) 戛然而止(jiá)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
    A.缄默(jiàn)——jiān,连翘(qià)——qiá,斡旋(wō)——wò;
    C.龟裂(ɡuī)——jūn;
    D.褶皱(zhé)——zhě,追溯(shù)——sù;
    故选B。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屹立 沙砾 大彻大悟 消声匿迹
    B.帷幕 恬静 海枯石烂 人情是故
    C.凋零 陨石 偷偷摸摸 周而覆始
    D.踊跃 彗星 花香鸟语 叹为观止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字形。
    A.消声匿迹——销声匿迹;
    B.人情是故——人情世故;
    C.周而覆始——周而复始;
    故选D。
    3.经典诗文默写。
    (1)无为在歧路,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____________,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____________,君子好逑。(《关雎》)
    (4)溯洄从之,____________。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诗经·蒹葭》)
    (5)中无杂树,________,落英缤纷。(陶渊明《桃花源记》)
    (6)____________,团团围定炕上坐。(贺敏之《回延安》)
    【答案】 (1)儿女共沾巾 (2)坐观垂钓者 (3)窈窕淑女 (4)道阻且跻
    (5)芳草鲜美 (6)米酒油馍木炭火
    4.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我国有“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谚语,英谚也有“世上没有不长草的花园”之说。②由此看来任何事物都有瑕疵。③如何对待这些瑕疵,却因人而异:有些人斤斤计较,换得的是不满和不快乐;有些人一笑置之,换得的是满足和愉悦。④瑕疵创造了奇迹,甚至能铸就别样的美。⑤__________,学会品味瑕疵,才能感受到不完美的完美,才能创造奇迹,收获更大的成功。
    (1)第①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第④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请在第⑤句的横线上填写一个恰当的连接词。
    【答案】(1)将第一个双引号内的句号去掉。
    (2)示例:瑕疵铸就了别样的美,甚至能创造奇迹。
    (3)示例:所以
    【解析】
    (1)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由句子可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是整个句子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被独立引用,所以应将第一个双引号内的句号去掉,和第二个带双引号的句子保持一致。
    (2)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瑕疵创造了奇迹,甚至能铸就别样的美”语序不当,应把“铸就别样的美”和“创造了奇迹”颠倒位置,改为:瑕疵铸就了别样的美,甚至能创造奇迹。
    (3)本题考查关联词。
    由句子“瑕疵铸就了别样的美,甚至能创造奇迹”及“学会品味瑕疵,才能感受到不完美的完美,才能创造奇迹,收获更大的成功”可知,这两句构成因果关系,所以可填关联词:所以。
    名著阅读(3分)
    5.《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请你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赋、比、兴的意义,说数最多。大约这三个名字原都含有政治和教化的意味。赋本是唱诗给人听,但在《大序》里,也许是“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的意思。比、兴都是《大序》所谓“主文而谲谏”,不直陈而用譬喻(pì yù,比喻,打比方)叫“主文”,委婉讽刺叫“谲谏”(jué jiàn,委婉地规谏)。说的人无罪;听的人却可警诫自己。《诗经》里许多譬喻就在比、兴的看法下,断章断句地硬派作政教的意义了。比、兴都是政教的譬喻,但在诗篇发端的叫做兴。
    (1)《诗经》“六义”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赋、比、兴。
    (2)根据以上文段的理解,“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用的是_____(A.赋 B.比C.兴)手法。类似的句子还有我们学过的“________”
    【答案】(1)①风 ②雅 ③颂
    (2)①C ②示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解析】
    (1)考查文学常识。
    《诗经》“六义”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2)考查表现手法。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意为: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结合“《诗经》里许多譬喻就在比、兴的看法下,断章断句地硬派作政教的意义了。比、兴都是政教的譬喻,但在诗篇发端的叫做兴”可知,本句用的是兴的手法,故选C。类似的句子还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二、综合性学习(7分)
    6.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某校开展以“珍爱地球,和谐共生”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活动一·书写主题】请你将本次活动的主题“珍爱地球 和谐共生”正确、规范、工整地写在下面米字格中。
    (2)【活动二·设计标语】学校需要在校园显眼位置张贴有关保护地球的标语,请你拟写一条(至少使用一种修辞)。
    (3)【活动三·巧妙劝说】保护地球环境需要我们节能减排,而小明的爸爸只要一走进自己的卧室,就喜欢打开所有的灯,即使是出来到餐厅吃晚饭、到客厅看电视或外出散步,都不关灯。他总说:“电费便宜,咱家负担得起!”如果你是小明,请问你会如何劝说他?
    (4)【活动四·发出倡议】为了更好地保护地球,请你代表学生会,将下列倡议书的内容补充完整。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爱护地球、维护生态、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尽的责任。“说到不如做到”,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①节约用电,做到“人走灯灭”。
    ②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
    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生存的地球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充满生机,充满绿色的家园!
    校学生会
    2023年4月
    【答案】(1)珍爱地球 和谐共生
    (2)示例:爱护地球家园 拥抱美好明天
    (3)爸爸,关灯并不只是为了节省钱,更重要的是节约电力资源,少用电 还能够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全球变暖也 会给人类带来许多灾难,所以我们要节约能源。您觉得呢?
    (4)①示例:购物时,少用塑料袋,多用环保购物袋;②保护水资源。不要再把废品丢进河里,以免造成污染。
    【解析】
    (1)本题考查汉字书写。
    将“珍爱地球和谐共生”用正楷字正确、规范、工整地写在米字格中。注意“谐”字书写正确。
    (2)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围绕“珍爱地球,和谐共生”主题拟写即可。
    示例:保护碧水蓝天,共建绿色家园。
    (3)本题考查劝说词。围绕保护地球环境需要我们节能减排进行劝说即可。口语交际题,之意称呼和语言得体。
    示例:爸爸,随手关灯是一种良好的习惯,这不仅是勤俭节约的问题,更关乎节能减排保护地球环境的大问题。保护地球人人有责,我们不能将自己置之事外,您说呢?
    (4)本题考查补写。从如何节能减排的具体做法角度,写出两条具体建议即可。
    示例:(1)节约用水,随手关水龙头。
    (2)多做公交车,少开私家车。
    三、阅读(36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如今,得益于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智能生活加速推进,为人们带来更多便利。然而,一些老年人对此却感到力不从心。在火车站,电子客票的推广极大节省了旅客出行的时间,却也给不会网上购票的老人增加了难度;在医院,预约挂号有助于就医问诊秩序井然,但一筹莫展的老人不得不站在挂号机前寻求导医帮助;在餐厅,扫码点餐、移动支付方便又卫生,而还在使用老年机的人就会无所适从。对上了年纪的人来说,看似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也有可能构成一道“数字鸿沟”,造成日常生活的不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因为老年人没有健康码导致无法出入小区、乘坐公交的新闻,一度引起社会关注。
    【材料二】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统计显示,2019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已增至2.54亿人,占总人口的18.1%,“十四五”期间将突破3亿人。有关调查显示,60岁以上人群当中使用电子支付的仅有51%。这也就意味着,尚有一半老年人不会使用电子支付手段。科技进步应当是普惠的,数字化时代也同样属于老年人,老年人不该被数字社会“抛弃”。客观上讲,随着数字化产品越来越多地渗入日常生活,老年人想要融入现代社会,学会使用智能手机等技能很有必要。实际上,对于数字化产品,老年人并非完全排斥,不少“新潮”的老年人与时俱进,主动拥抱“数字化”,迎来了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从这个方面讲,老年人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积极主动融入并适应数字化社会。
    【材料三】
    ①如今,一些老人在生活中实现了“一键操作”。比如,“一键报警”,在老人遇到险情或者突发事件时,触碰按钮,其家属和最近的医院急救站就会接到报警;还有“一键点餐”,只要在触屏上选择喜欢的饭菜和口味,就可以完成点餐。系统给出的菜单,是根据医生之前存入的用户身体状况和饮食禁忌自动生成的,科学健康。对于一些头脑清醒、半失能,但是又不愿去养老机构的老人,专门的起床辅助设施、如厕辅助设备以及上下楼辅助设备,可以方便老人独立生活。老人的家属或医护人员则从手机App端随时掌握老人的身体情况。
    ②这些智能产品之所以深受老年人喜爱,除了使用方便,更重要的是,它们让老年人的生活更有尊严。
    【材料四】
    ①一方面,公共服务要对老年人多一些善意与包容。比如,保留传统的渠道或提供其他替代性的办法,给予他们充足的选择和适应空间;智能设备可以为老年群体“量身定作”,多照顾他们的生活习惯。另一方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相关部门可以对老年人进行公益性培训。比如,通过进社区、进养老院等形式,手把手教老人们使用电脑、智能手机,使其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②帮老年人填平“数字鸿沟”,家庭的作用无可替代。为人子女应当更加重视对老人的“数字反哺”。这不仅需要技术层面上的指导与辅助,更需要在情感上给老人更多慰藉。昨天父母为儿女的成长倾注了大量心血,今天儿女带他们网络冲浪,这样的场景其乐融融,这样的孝心让人欣慰。
    ③对老年人的态度,体现着我们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面对数字化浪潮给老年群体带来的烦恼,只要政府、社会与家庭三者共同努力,给予暖心的帮助和支持,就一定可以让老年群体跨过“数字鸿沟”。
    7.【材料一】中列举电子客票、预约挂号、扫码点餐等生活细节有什么作用?
    8.老年群体怎样才能跨过“数字鸿沟”?请结合材料简要回答。
    9.下面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即将步入老龄化社会,调查显示,我国60周岁以上人口数量还在持续上升。
    B.使用方便是“一键报警”“一键点餐”等智能产品深受老年人喜爱的原因。
    C.子女对老人的“数字反哺”,只需要在情感上给老人更多慰藉,技术层面需由专业人员给予指导和辅助。
    D.我们要以友好的态度对待关注老年人数字生活,因为这体现着我们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答案】7.列举“电子客票”“预约挂号”“扫码点餐”等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的事例,点明了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为人们带来更多便利的同时,也给老年人造成了困惑、不方便,老年人面临“数字鸿沟”的问题。
    8.①老年人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积极主动融入并适应数字化社会;②开发老年人喜爱的、使用方便的,且让老年人有尊严的智能产品;③公共服务要对老年人多一些善意与包容,对老年人进行公益性培训;④子女应当更加重视对老人的“数字反哺”。
    9.D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
    【材料一】描述了“电子客票”“预约挂号”“扫码点餐”等生活细节,从“电子客票的推广极大节省了旅客出行的时间”“有助于就医问诊秩序井然”“扫码点餐、移动支付方便又卫生”等描述可知,它们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根据“给不会网上购票的老人增加了难度”“一筹莫展的老人不得不站在挂号机前寻求导医帮助”“老年人没有健康码导致无法出入小区、乘坐公交”“还在使用老年机的人就会无所适从”等描述可知,也对老年群体造成了困惑和不便,给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增加了交际的困难,在数字化飞速发展的社会,老人们感到力不从心,面临“数字鸿沟”。据此分析概括即可。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概括。
    据【材料二】“老年人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积极主动融入并适应数字化社会”可概括出老年群体跨过“数字鸿沟”的方法有:老年人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积极主动融入并适应数字化社会;
    据【材料三】第①段“如今,一些老人在生活中实现了‘一键操作’……老人的家属或医护人员则从手机App端随时掌握老人的身体情况。这些智能产品之所以深受老年人喜爱,除了使用方便,更重要的是,它们让老年人的生活更有尊严”可知,老年群体跨过“数字鸿沟”的方法有:开发老年人喜爱的、使用方便的,且让老年人有尊严的智能产品;
    据【材料四】第①段“公共服务要对老年人多一些善意与包容”“相关部门可以对老年人进行公益性培训”可知,老年群体跨过“数字鸿沟”的方法有:公共服务要对老年人多一些善意与包容,对老年人进行公益性培训;
    据【材料四】第②段“帮老年人填平‘数字鸿沟’,家庭作用无可替代。为人子女应当更加重视对老人的‘数字反哺’”可知,老年群体跨过“数字鸿沟”的方法有:子女应当更加重视对老人的“数字反哺”。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概括与分析。
    A.据【材料二】“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统计显示,我国60周岁以上人口数量‘十四五’期间将突破3亿人”可知,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而不是即将步入老龄化社会;
    B.据【材料三】第②段“这些智能产品之所以深受老年人喜爱,除了使用方便,更重要的是,它们让老年人的生活更有尊严”可知,让老年人生活更有尊严是智能产品深受老年人喜爱的原因;
    C.据【材料四】第②段“这不仅需要技术层面上的指导与辅助,更需要在情感上给老人更多慰藉”可知,选项中“只需要在情感上给老人更多慰藉,技术层面需由专业人员给予指导和辅助”与原文表述不符;
    故选D。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像花生一样活着
    ①乡下老家种植着大面积的花生,父亲则是种植花生的大户。很多人慕名向他请教,父亲笑眯眯地点起一支烟,说:“花生啊,好活……”声音拉得倍儿长,像讲自己的孩子一样骄傲。
    ②好活?还真是如此。似乎从有记忆开始,秋田里就是一望无际的花生。这一种就是几十年,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
    ③印象里,每年在麦子将要熟的时候,父亲就开始种花生了。一个三角撑子,一把铲子,就是全部工具。不几天,小种子已在土里发了芽。等到麦子收割完,青青的小苗已摇曳满地了。看着它们,我们瞪大了好奇的眼睛,宝贝得不得了。父亲开着农用车一趟一趟拉麦子麦秆,车轮碾在花生苗上,花生苗扁下去,流出了青色的汁液。我们心疼得直哭,父亲却哈哈大笑,说:“没事的,它们结实着呢!”
    ④果然,一段时间后,再见到它们,都好好的,青色的叶间还缀满了小黄花。父亲告诉我们,别小瞧这不起眼的小花,一朵花就是一颗白白胖胖的花生。他又给我们讲花生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特性。我们听得有趣,情不自禁地数起了那些小小的花,一朵,两朵,三朵……心里溢满了欢喜。
    ⑤花生的生命力之强简直让你不敢相信。有一年,麦收过后,邻家图省事,就把田里的麦茬点燃了。谁知火势借着风力殃及到我家的地,一地青青,几个小时后,变成了一片黑乎乎的天地。对花生一向自信的父亲脸色煞白,猛地坐在地头,喃喃地说:“完了!这下花生肯定活不了了……”第二天,父亲就去街上重新买了花生种子。没想到,夜里一场雨后,黑乎乎的田里又冒出了绿绿的嫩芽。
    ⑥花生特别易于管理。一遍除草剂,就任其自由生长了。长长的夏天,容易干旱,花生可不怕。当玉米、棉花耷拉着焦渴的叶片时,花生依然擎着黄色的花蕊,绽成属于自己的一道风景。秋天收获的时候,又会碰上连绵的风雨天,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果实长在下,雨水反而滋润了它。
    ⑦犹记得刚毕业那会儿,我没有经验,只在一个小公司里做着一份打杂的工作,时常心灰意懒。秋忙时节,正赶上放假,我便回去帮父亲收花生。父亲见我闷闷不乐,问缘由,我一股脑儿道出了心中的烦恼和困惑。父亲听了,一边拔花生,一边和我聊起了小时候学过的课文——许地山的《落花生》。他借用许父的话,说:“花生不像好看的苹果、桃子、石榴,把它们的果实悬在枝上,鲜红嫩绿的颜色,令人一望而生发羡慕之心。它只把果子埋在地下,等到成熟,人们才把它挖出来。你看,花生就是这样低调,把自己置于泥土中,一点一点壮大自己,结出珍贵果实。”
    ⑧我也学着父亲的样子,拔出一株花生,抖抖土。白花花的花生,太阳下,晃人的眼,那一刻,我心里豁然开朗。花生是一种怎样的植物呢?像贫苦人家的孩子,容易养,给口吃的,便虎蹿着往上长。它不挑三拣四,安于自己的环境,不抱怨,不气馁,不喧哗,本本分分,安安然然。不管生活赐予的是灿烂阳光,还是一地风雨,它都顽强地活出自己的样子。风光是你们的,热闹是你们的,它只把自己藏在朴实的泥土下,悄悄地成长。
    10.根据文章内容,将表格填写完整。
    11.文章第④段中,我们“心里溢满了欢喜”的原因是什么?
    12.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句子。
    (1)对花生一向自信的父亲脸色煞白,猛地坐在地头,喃喃地说:“完了!这下花生肯定活不了了……”(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2)当玉米、棉花耷拉着焦渴的叶片时,花生依然擎着黄色的花蕊,绽成属于自己的一道风景。(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13.文中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事例简要分析。
    14.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从结尾画线句子中得到的启示。
    【答案】10.A:花生苗惨遭碾压,一段时间后青色的叶间依然缀满小黄花;
    B:“我”心灰意懒时父亲以花生启示“我”,“我”豁然开朗。
    11.因为父亲告诉我们“一朵花就是一颗白白胖胖的花生”,我们数着满地的小黄花,仿佛看到了丰收的情景,所以内心高兴无比。
    12.(1)运用细节(神态、动作、语言)描写,“脸色煞白”“猛地坐”“喃喃地说”形象地写出花生被烧后父亲内心无奈绝望,从侧面衬托花生顽强的生命力。
    (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耷拉”“擎着”赋予玉米、棉花和花生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突出花生顽强的生命力。
    13.①父亲教子有方:当“我”处于人生低谷时,父亲用许地山的《落花生》来开导“我”;②父亲勤劳能干:父亲种植“一望无际的花生”,“很多人慕名向他请教”;③父亲热爱自己的工作:父亲讲起花生就“像讲自己的孩子一样骄傲”,“一种就是几十年”。
    14.示例: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作为学生的我们应抵制住外界的不良诱惑,安于自己的学业,像文中的花生那样“不抱怨,不气馁,不喧哗”,默默努力,结出属于自己的果实。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事件的概括能力。阅读文本,了解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语句提炼概括。阅读第③④段,结合第③段中“父亲开着农用车一趟一趟拉麦子麦秆,车轮碾在花生苗上,花生苗扁下去,流出了青色的汁液”,第④段中“一段时间后,再见到它们,都好好的,青色的叶间还缀满了小黄花”可提炼概括A处答案:花生苗惨遭农用车碾压,一段时间后又缀满小黄花。阅读第⑦⑧段,结合第⑦段“犹记得刚毕业那会儿,我没有经验,只在一个小公司里做着一份打杂的工作,时常心灰意懒……父亲见我闷闷不乐,问缘由,我一股脑儿道出了心中的烦恼和困惑父亲听了,一边拔花生,一边和我聊起了小时候学过的课文——许地山的《落花生》。他借用许父的话,说……”第⑧段“我也学着父亲的样子,拔出一株花生,抖抖土。白花花的花生,太阳下,晃人的眼,那一刻,我心里豁然开朗”可提炼概括B处答案:“我”心灰意懒时父亲用花生启示“我”,“我”心里豁然开朗。据此概括作答即可。
    【11题详解】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阅读第④段,结合“父亲告诉我们,别小瞧这不起眼的小花,一朵花就是一颗白白胖胖的花生”“我们听得有趣,情不自禁地数起了那些小小的花,一朵,两朵,三朵”可知,我们“心里溢满了欢喜”的原因是:父亲告诉我们“一朵花就是一颗白白胖胖的花生”,我们数着花,仿佛看到了一颗颗白胖胖的花生丰收的景象,内心非常高兴。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句赏析能力。
    (1)本题要求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阅读句子,“脸色煞白”是对父亲的神态描写,“猛地坐在地头”是对父亲的动作描写,“完了! 这下花生肯定活不了了”是对父亲的语言描写,这些描写表现了花生被烧后父亲内心的绝望,体现出了花生的损失惨重,结合“没想到,夜里一场雨后,黑乎乎的田里又冒出了绿绿的嫩芽”可以看出,还从侧面衬托出了花生的生命力顽强。
    (2)本题要求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由“耷拉着、擎着”“绽成属于自己的一道风景”分析,本句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耷拉”写出了玉米、棉花叶片因为焦渴而无精打采的情态,“擎着”写出了花生在干旱中依然精神抖擞的情态,作者将玉米、棉花叶片的无精打采和花生的精神抖擞进行对比,并赋予玉米、棉花和花生以人的情态特征,生动形象地突出花生无比顽强的生命力。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从第⑦段“犹记得刚毕业那会……时常心灰意懒”“父亲听了,一边拔花生,一边和我聊起了小时候学过的课文——许地山的《落花生》”可知,父亲教子有方,当“我”处于人生低谷时,父亲用许地山的《落花生》来开导“我”,使“我”豁然开朗;从第①段“乡下老家种植着大面积的花生,父亲则是种植花生的大户。很多人慕名向他请教”,第②段“似乎从有记忆开始,秋田里就是一望无际的花生”可知,父亲勤劳能干,父亲种着“一望无际的花生”,“很多人慕名向他请教”;从第①段“声音拉得倍儿长,像讲自己的孩子一样骄傲”,第②段“似乎从我有记忆开始,秋田里就是一望无际的花生。这一种就是几十年,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可知,父亲热爱自己的工作,父亲讲起花生就“像讲自己的孩子一样骄傲”,“这一种就是几十年”。综上分析,概括作答即可。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阅读感悟能力。解答此题先结合文章内容理解句子内涵,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作答。结合第⑧段“它不挑三拣四,安于自己的环境,不抱怨,不气馁,不喧哗,本本分分,安安然然”理解文章结尾句的含义,划线句子的意思是说花生一直不抱怨、不气馁、不喧哗,本本分分,默默努力着结出属于自己的果实。结合这一理解,结合生活实际,可以从“不受外界诱惑”“安心学习 ”等角度谈自己的感受。示例: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在生活与学习的道路上,要像花生一样“不挑三拣四,安于自己的.环境,不抱怨,不气馁,不喧哗”,不抱怨生活的苦难,不为一时的失败气馁,积极乐观地生活,勤奋努力地学习,争取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此题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①、如绿沉瓜,窈然②深碧、潆回③城下者,皆浣花溪委④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⑤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水木清华⑥,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⑦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节选自钟惺《浣花溪记》)
    【注】①琅玕:常指青玉。②窈然:幽深的样子。③潆回:水流回旋。④委:水流聚集的地方。⑤少陵:即杜甫。⑥清华:清幽而绚丽。⑦舁夫:抬轿子的人。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水尤清冽( ) (2)斗折蛇行( )
    (3)皆浣花溪委也( ) (4)舁夫云通灌县( )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心乐之 能以径寸之木B.不可知其源 其人舍然大喜
    C.以其境过清 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D.乃记之而去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17.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
    18.两篇文章都写到了水,其水各有什么特点?
    【答案】15.(1)格外。(2)像北斗星一样。(3)全,都。(4)说。
    16.C
    17.(1)潭中的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
    (2)从青羊宫往西,因溪水汇流而架设了三座桥,彼此相隔都不到半里路。
    18.小石潭的水清澈;浣花溪的水纤秀碧绿。(意近即可)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1)句意:潭水格外清凉。尤:格外,特别。
    (2)句意: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一样。
    (3)句意:都是浣花溪水流聚的地方。皆:全,都。
    (4)句意:轿夫说通向灌县。云:说。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要求学生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含义,并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里的用法,结合自己对词的积累,根据语境判断,进行比较,得出答案。
    A.代词/助词,的;
    B.代词,指溪水/代词,这个人;
    C.介词,因为/介词,因为;
    D.表承接关系/表转折关系;
    故选C。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翻译时,要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还要抓住关键字词。重点字词:
    (1)可:大约。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空:在空中,名词作状语。皆:全,都。
    (2)自:从。流汇:溪水汇流。桥:架桥。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
    由【甲】文“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可知,小石潭水清澈;
    由【乙】文“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可知,浣花溪的水曲折多变、清澈透明、纤秀碧绿。
    参考译文:
    【甲】我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为之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托也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乙】出成都城南门,左边是万里桥。向西折行的细而美、长而弯,所见像套连的圈儿、像开口的玉环、像带子、像圆规、像弯钩、水色像明镜、像碧玉、像浓绿色的瓜,深幽幽的呈现一派青碧色、在城下回旋着的,都是浣花溪水流聚的地方。然而一定要到草堂一带,然后才有“浣花溪”这一专门名称,这是因为杜甫的浣花故居在那儿罢了。
    行走三、四里就到了青羊宫。溪流一会儿远,一会儿近。青竹翠柏郁郁葱葱,显得对岸浓荫森森,一直延伸到溪的尽头,平望像一片荠菜。水光树色,清幽而绚丽,使人表里澄澈,神清气爽。从青羊宫往西,因溪水汇流而架设了三座桥,彼此相隔都不到半里路,轿夫说通向灌县,或者这就是所谓“江从灌口来”的说法吧。
    四、作文(40分)
    19.按要求作文。
    每个人都生活在改变中,无论是思想,还是身体抑或其他方面,每个人都在不断地改变。一次次的改变塑造了多彩的人生。也许生活中一件小事,一个瞬间,一句话……都可能带来你的改变,影响你的一生。
    请以“改变”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
    【答案】略段落
    主要事件
    ③④
    A:

    花生被大火烧过,夜里一场雨后又冒出绿绿的嫩芽。
    ⑦⑧
    B: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陕西省宝鸡市陇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陕西省宝鸡市陇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和运用,综合性学习,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陕西省宝鸡市陇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陕西省宝鸡市陇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陕西省宝鸡市陇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陕西省宝鸡市陇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宝鸡市陇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陕西省宝鸡市陇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0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