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2.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345697/0-173102000508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2.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345697/0-173102000511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祖父的园子》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本单元以“童年往事”为主题,四篇不同的课文引导学生走进不同年代、不同人物的童年生活,品味他们对童年的深刻记忆,体会其中浓浓的情意,并关注自己正在经历的童年生活。课文《祖父的园子》一文将情感蕴含在园中的花朵、虫子、鸟儿的具体事物和主人公经历的事中。课后的“阅读链接”补充了整本书的结尾,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获得更加丰富的阅读体验和情感体悟。
二、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能说出祖父园子里有什么,“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
2.能有感情地朗读并体会园子里事物的自由自在,“我”在园子里快乐无忧的心情,体会祖父对我深深的爱,“我”对祖父的怀念和对童年生活的眷恋。
3.领悟作者运用反复手法和寄情于景、寄情于事的表达手法。
三、教学重难点
1.体会园子里事物的自由自在,“我”在园子里快乐无忧的心情,体会祖父对我深深的爱,“我”对祖父的怀念和对童年生活的眷恋。
2.领悟作者运用反复的修辞和寄情于景、寄情于事的表达手法。
四、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1.上节课,我们了解到这是一个样样都有的园子,这是一个一切自由的园子。作者通过写园中景表达了自己表达了对园子深深的喜爱之情。
园子里那些再寻常不过的景物,为什么会带给“我”这么多的快乐和自由呢?
任务二:品读语段,品味园中事
活动一、探寻园中事,体会园中乐
1.默读课文第4—14自然段,“我”在祖父的园子里做了哪些有趣的、好玩的事情?浏览课文,填写在学习单上。
学习单二:
2.小小园子里竟可以做这么多有趣的事儿,读着“我”和祖父在园中的活动,你感受到了什么?用一个词来概括。
预设:自由快乐
3.想一想“我”在园子里做的哪一件事最有趣,为什么?抓住关键词句,谈谈自己的感受。
预设一: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
——踢出的是泥土和种子,飞出去的却是快乐!
预设二: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分析:交流:“我”和祖父浇菜有什么不同?想象:“我”大喊着下雨时的神情是怎样的?加上适当的动作。有感情地朗读。
——作者扬起的不仅是水,更是她的无忧无虑。
小结:不管是栽花、拔草、种菜、铲地、嬉戏,还是浇水,作者都是在瞎闹、乱钩、乱闹。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作者的童年生活是自由快乐的。其实,“我”在园子里的一切快乐、自由、有趣、好玩,都源自一个重要的人——祖父。
活动二、品读园中事,感悟祖孙情
1.当“我”在园子里胡闹时,祖父是怎样的表现?读读祖父表现的句子,说说你心目中这位祖父的形象。
分析:抓住描写祖父笑的语句来体会。
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
——我在闹,祖父在笑。
2.祖父和“我”说话的时候从头到尾一直在笑。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祖父?(慈祥、和蔼、宽容)
3.补充阅读,进一步体会祖父的人物特点。关于笑,《呼兰河传》里还有一个片段:
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是在干什么。我把他的草帽给他插了一圈的花,红通通的二三十朵。我一边插着一边笑,当我听到祖父说:
“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就把我笑得哆嗦起来。我几乎没有支持的能力再插上去。
等我插完了,祖父还是安然地不晓得。他还照样地拔着垄上的草。我跑得很远地站着,我不敢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所以我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来,还没有等我回到园中,祖父也进屋来了。
那满头红通通的花朵,一进来祖母就看见了。她看见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父亲母亲也笑了起来,而以我笑得最厉害,我在炕上打着滚笑。
祖父把帽子摘下来一看,原来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为今年春天雨水大的缘故,而是那花就顶在他的头上。
他把帽子放下,他笑了十多分钟还停不住,过一会一想起来,又笑了。祖父刚有点忘记了,我就在旁边提着说:
“爷爷,今年春天雨水大呀……”一提起,祖父的笑就来了。于是我也在炕上打起滚来。
4.小结:因为祖父宽容、慈祥,所以,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铲地——“我”也铲地,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在园子中,“我”爱胡闹,祖父从来不恼。这个园子在“我”心里又是怎样的呢?
预设:这是一个充满爱的乐园。
任务三:阅读链接,整本书分析
1.聚焦课题,思考讨论:题目为什么不是“快乐的园子”或“童年的园子”,而是“祖父的园子”?
2.读课后“阅读链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萧红回忆园子里的景物,园子里的事,其实是在回忆自己快乐、自由的童年,思念自己的祖父。
分析:(1)祖父去世,“我”离开了呼兰河,至今仍然怀念着园子里的一切,怀念慈爱的祖父。
(2)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普通的园子,园子中有作者温暖的回忆。
3.思考:为什么小说的结尾说“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
4.补充了解萧红的生平。
萧红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呼兰县,幼年丧母。因为是个女孩,被父亲、继母、祖母、姑姑等家人嫌弃,唯一疼爱她的只有祖父。萧红18岁的时候,祖父去世了。20岁时,她为了反抗包办婚姻,离开了自己的家,她的生活从此陷入了困顿,四处颠沛流离。1940年,萧红辗转来到香港。贫病交加的她在寂寞、苦闷中写下了回忆童年往事的《呼兰河传》。1942年,萧红病逝,年仅31岁。
5.读一读茅盾对《呼兰河传》的评价。
6.推荐阅读:《呼兰河传》。
我在园子里的活动
你的感受
跟着祖父
栽花、( )、( )、( )
自己游戏
摘黄瓜、( )、( )、( )
用瓢泼舀水、( )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分类识记,扫清障碍,深入课文,理清脉络,课时小结,存疑待解,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教案,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