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第5章 章末检测试卷(五).pptx
    • 练习
      第5章 章末检测试卷(五)(讲义).docx
    • 练习
      第5章 章末检测试卷(五)(练习).docx
    第5章 章末检测试卷(五)第1页
    第5章 章末检测试卷(五)第2页
    第5章 章末检测试卷(五)第3页
    第5章 章末检测试卷(五)第4页
    第5章 章末检测试卷(五)第5页
    第5章 章末检测试卷(五)第6页
    第5章 章末检测试卷(五)第7页
    第5章 章末检测试卷(五)第8页
    第5章 章末检测试卷(五)(讲义)第1页
    第5章 章末检测试卷(五)(讲义)第2页
    第5章 章末检测试卷(五)(讲义)第3页
    第5章 章末检测试卷(五)(练习)第1页
    第5章 章末检测试卷(五)(练习)第2页
    第5章 章末检测试卷(五)(练习)第3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二册课件+讲义 第5章 章末检测试卷(五)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二册课件+讲义 第5章 章末检测试卷(五),文件包含第5章章末检测试卷五pptx、第5章章末检测试卷五讲义docx、第5章章末检测试卷五练习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同步课件章末检测试卷(五)(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果蝇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中一个脱氧核苷酸发生了改变,则A.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一定减少B.表达的蛋白质分子结构不一定改变C.碱基配对方式发生改变D.染色体上所有基因碱基序列都发生改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酵母菌细胞中一个基因发生突变后,使mRNA中段增加了连续的三个碱基AAG(终止密码子有UGA、UAG、UAA)。据此推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突变后的基因在复制时参与复制的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比例不改变B.突变后的基因编码的多肽链最多只有两个氨基酸与原多肽链不同C.突变后的基因表达时可能会在mRNA增加AAG的位置停止翻译D.突变前后的基因在编码多肽链过程中需要的tRNA种类可能相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基因中嘧啶数与嘌呤数始终相同,因此基因突变后,参与基因复制的嘧啶脱氧核苷酸比例不变,仍为50%,A正确;根据题意可知,突变后使得mRNA中段增加了连续的三个碱基,若增加的三个碱基插在了一个氨基酸对应的碱基中间,则可能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其后面所有的氨基酸都将不存在了,B错误、C正确;在正常情况下,运输氨基酸的tRNA有几十种,突变前后的基因在编码多肽链过程中需要的tRNA种类可能相同,D正确。3.已知某植株中1号染色体发生片段缺失,无正常1号染色体的种子不萌发。该植株体内控制宽叶(B)和窄叶(b)的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现用该植株自交,F1出现了窄叶植株,下列关于窄叶植株出现原因的推测不合理的是A.环境因素影响基因表达B.基因B突变为基因bC.B基因发生了甲基化修饰D.B和b基因发生了基因重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A.长期吸烟的男性人群中,年龄越大,肺癌死亡 累积风险越高B.肺部细胞中原癌基因执行正常生理功能时,细 胞生长和分裂失控C.肺癌患者体内的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活性降低D.该调查的自变量不只是男性的年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4.某国家男性中不同人群肺癌死亡累积风险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是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增殖所必需的,当肺部细胞中原癌基因发生突变后可能导致细胞生长和分裂失控,B错误。212223245.某二倍体生物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图甲、乙、丙、丁4种类型的变异,图甲中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A.图中所示的生物变异都是染色体变异B.如果图乙为精原细胞,则该细胞一定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C.图丙所示的变异类型不能产生新的基因,图丁所示的变异类型可以产 生新的基因D.图中所示的变异类型在减数分裂中均可能发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图甲、乙、丙、丁所表示的变异类型分别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染色体数目变异、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A错误;三体进行减数分裂可能产生正常的配子,B错误;只有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图丙、丁所示的变异类型均不能产生新的基因,C错误。6.B基因在人肝脏细胞中的表达产物是含100个氨基酸的B-100蛋白,而在小肠细胞中的表达产物是由前48个氨基酸构成的B-48蛋白。研究发现,小肠细胞中B基因转录出的mRNA靠近中间位置某一CAA密码子上的C被编辑成了U。以下分析推理错误的是A.B-100蛋白前48个氨基酸序列与B-48蛋白相同B.B-100蛋白和B-48蛋白的空间结构不同C.肝脏和小肠细胞中的B基因结构有差异D.小肠细胞中编辑后的mRNA第49位密码子是终止密码子UA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同一生物体内的不同体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经有丝分裂而来的,含有相同的DNA,所以肝脏和小肠细胞中B基因结构相同,C错误。212223247.经过诱变处理后,基因A发生了如图所示基因突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肽链A1形成的原因最可能是基因A中发生 了碱基的替换B.肽链A2形成的原因一定是基因A中发生了 碱基的缺失C.肽链A3形成的原因一定是基因A中发生了 碱基的增添D.三种肽链的形成体现出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的特点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A1肽链不变,形成的原因最可能是基因A中发生了碱基的替换,mRNA长度以及翻译出来肽链的长度和之前一样,A正确;肽链延长或缩短,需要根据基因中碱基增添或缺失后,转录出的mRNA中终止密码子延后出现还是提前出现来定,B、C错误;三种肽链的形成体现出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的特点,D错误。8.(2020·全国Ⅱ,4)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组的叙述,错误的是A.二倍体植物的配子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B.每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C.每个染色体组中都含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D.每个染色体组中各染色体DNA的碱基序列不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二倍体植物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其配子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A正确;每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等均不相同,都是非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DNA的碱基序列均不同,B、D正确;不含性染色体的生物,每个染色体组中都不含性染色体,如豌豆、玉米等,C错误。9.(2022·贵州贵阳高一期末)关于低温诱导洋葱(二倍体)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解离后的洋葱根尖应漂洗后才能进行染色B.残留的卡诺氏液需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C.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D.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方面,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似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在制作装片过程中,细胞已失去活性,所以在显微镜下不可能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C错误。10.生物的某些变异可通过细胞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甲、乙两模式图分别表示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环形圈”“十字形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A.甲、乙两图中两种变异类型分别属 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重组B.图甲是个别碱基的增添或缺失导致 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改变的结果C.图乙是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互换的结果D.甲、乙两图所示现象常出现在减数分裂Ⅰ的前期,染色体数与核DNA 数之比为1∶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甲、乙两图变异都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A错误;图甲中部分基因发生了增添或缺失,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改变,B错误;图乙中的右上角含s基因的黑色部分与左下角含w基因的白色部分发生互换,且它们之间的互换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所以该变异为易位,而不是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互换的基因重组,C错误。232411.如图表示某基因型为AaBb的二倍体动物(2n=4)中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B.该细胞中的每一极的3条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C.该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D.若该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参与受精,形成的后代为三体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该细胞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A错误;该生物体一个染色体组中只有2条染色体,该细胞中的每一极的3条染色体不能组成一个染色体组,B错误;该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变异,无法判断是否发生了基因突变,C错误。12.人类遗传病通常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类遗传病都是由一种或多种致病基因引起的B.线粒体DNA缺陷所导致的遗传病不可能是染色体遗传病C.患镰状细胞贫血的妇女与正常男性婚配适宜选择生女孩D.多基因遗传病一般不表现出孟德尔遗传规律分离比例,因而无法进行 产前诊断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是由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异常引起的;镰状细胞贫血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后代中男女患病概率相等;多基因遗传病也可进行产前诊断。13.Fabry病是一种遗传性代谢缺陷病,由编码α-半乳糖苷酶A的基因突变所致。下图是该病的某个家系遗传系谱图,已知该家系中表现正常的男性均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A.该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Ⅲ2一定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C.可通过测定α-半乳糖苷酶A的含 量或活性来初步诊断该病D.通过基因检测可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此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已知该家系中表现正常的男性均不携带致病基因,而Ⅱ2患病,说明Ⅱ2的致病基因只来自Ⅰ2,故该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设正常基因用A表示,致病基因用a表示,则Ⅰ1的基因型为XAY,Ⅰ2的基因型为XAXa,Ⅱ3的基因型为XAXA或XAXa,Ⅱ4的基因型为XAY,Ⅲ2的基因型为XAXA或XAXa,可能含有致病基因,B错误。2122232414.果蝇体内两条X染色体有时可融合成一个X染色体,称为并连X(记作“X∧X”),其形成过程如图所示。一只含有并连X的雌蝇(X∧XY)和一只正常雄蝇杂交,子代的基因型与亲代完全相同。子代连续交配也是如此,因而称为并连X保持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并连X保持系中,亲本雄蝇的Y染色体传向子代雄蝇B.染色体组成为X∧XX、YY的果蝇无法发育为新个体C.形成X∧X的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变异D.利用该保持系,可“监控和记录”雄蝇X染色体上的新发突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在并连X保持系中,亲本雄蝇的X染色体传向子代雄蝇,亲本雄蝇的Y染色体传向子代雌蝇,A错误;一只含有并连X的雌蝇(X∧XY)产生两种比值相等且分别含有X∧X和Y的卵细胞,一只正常雄蝇(XY)产生两种比值相等且分别含有X和Y的精子,杂交子代的基因型与亲代完全相同,子代连续交配也是如此,说明子代中只存在染色体组成为XY、X∧XY的个体,而染色体组成为X∧XX、YY的果蝇胚胎致死,B正确;子代雌雄果蝇的数量比为1∶1,由于子代的基因型与亲代完全相同,当雄蝇X染色体上有新的突变产生时,子代雄蝇的性状可能会与亲本的有所不同,可见,利用该保持系,可“监控和记录”雄蝇X染色体上的新发突变,D正确。2122232415.由于细胞中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不含重要基因的短片段在细胞分裂中丢失(如图甲),导致某女子的14号和21号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发生异常联会(如图乙)。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意一极。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该女子体细胞中只有45条染色体但表型可能正常B.该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变异C.不考虑其他染色体和同源染色体 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理论 上该女子可产生6种不同的配子D.该女子与正常男子婚配没有生育唐氏综合征患儿的风险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使染色体数目减少,故该女子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45条,但表型可能正常,A正确;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应该产生仅具有异常染色体、同时具有14号和21号染色体、同时具有异常染色体和14号染色体、仅具有21号染色体、同时具有异常染色体和21号染色体、仅具有14号染色体,共6种生殖细胞,C正确;该女子可以产生异常染色体+21号染色体的配子,因此与正常男子婚配,有生出唐氏综合征患儿的风险,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由图甲可知,一条14号染色体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时,不含重要基因的短片段在细胞分裂中丢失,从而16.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一个人体内没有致病基因,则这个人就不会患遗传病B.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产生了基因型分别为AAaXb、aXb、 Y、Y的四个精子,这是由于该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过 程中都出现了异常C.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为基因重组,后代出现了AA、Aa、aa三种 基因型D.用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四倍体植株上就会结出三倍体无子西瓜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没有致病基因也可能会患遗传病,如染色体异常遗传病,A错误;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产生了四个基因型分别为AAaXb、aXb、Y、Y的精子,这是由于该精原细胞减数分裂Ⅰ过程中(含有A基因和a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和减数分裂Ⅱ过程中(含有A基因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移向同一级)都出现了异常,B正确;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等位基因分离,后代出现了AA、Aa、aa三种基因型,而不是基因重组,C错误;用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四倍体植株上就会得到含有3个染色体组的种子,种子再种下去才能得到三倍体无子西瓜,D错误。2122232417.吖啶类染料是一类诱变剂,若这类物质插在模板链上,新链合成时必须要有一个碱基与之配对,在下一轮复制前该诱变剂丢失,则复制形成的DNA分子中将会增添一个碱基对,该类诱变剂引起移码突变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上述突变可能会使基因的翻译过程提前终止B.上述突变一定会使基因的数目和种类发生改变C.上述突变一定会导致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D.上述突变不一定会引起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题述突变可能会使基因的翻译过程提前或延迟终止,A正确;基因突变不会使基因的数目发生改变,B错误;基因突变一定会导致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C正确;21222324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题述突变不一定会引起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D正确。18.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型的单基因遗传病。患者的卵子取出体外放置一段时间或受精后一段时间,出现退化凋亡的现象,从而导致女性不孕,研究人员将其命名为“卵子死亡”。研究发现,“卵子死亡”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一种细胞连接蛋白(PANX1)基因发生突变导致,且PANX1基因存在不同的突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卵子死亡”患者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父方B.“卵子死亡”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男女中发病率相等C.产前诊断可以确定胎儿是否携带“卵子死亡”的致病基因D.PANX1基因存在不同的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根据题意可知,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含致病基因的卵子会退化凋亡,因此其母亲只能提供不含有致病基因的卵细胞,故“卵子死亡”患者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父方,A正确;“卵子死亡”是卵子在体外放置一段时间或者受精后一段时间退化凋亡的,在男性中不会发病,B错误;该病是基因突变导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产前诊断是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产前诊断可以确定胎儿是否携带“卵子死亡”的致病基因,C正确;PANX1基因存在不同的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所以产生了多种不同的突变,D正确。2122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9.由于某种原因,9号染色体与22号染色体发生了断裂后重接,9号染色体长臂上的原癌基因ABL1转位至22号染色体,与BCR基因片段组合成融合基因BCR-ABL1。BCR-ABL1融合基因的过度表达产物可使细胞在无生长因子情况下启动增殖,诱发癌变,是某种白血病的病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非同源染色体基因重组导致图中 费城染色体形成B.BCR-ABL1融合基因由BCR基因 和ABL1基因直接首尾相连而成C.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BCR-ABL1融合基因拼接处的碱基序列D.特异性抑制BCR-ABL1融合基因表达产物活性的药物可治疗此类白血病√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根据题图可知,非同源染色体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导致图中费城染色体形成,A错误;根据题意,BCR-ABL1融合基因由ABL1基因所在的片段与BCR基因片段组合而成,B错误;普通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碱基序列,C错误;由题干信息“BCR-ABL1融合基因的过度表达产物可使细胞在无生长因子情况下启动增殖,诱发癌变”可知,若特异性抑制BCR-ABL1融合基因表达产物活性,即可抑制细胞异常增殖,D正确。20.育种工作者将长穗偃麦草(2n=14,用14M表示)3号染色体上的抗虫基因转移到普通小麦(6n=42,用42E表示)体内,培育抗虫小麦新品种,其育种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A.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可以杂交并产生F1,F1是可育的B.①过程目前效果较好的办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幼苗C.丙中来自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数目为0~7MD.丁自交产生的子代中不含有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的植株戊占1/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杂交产生的后代F1不育,A错误;F1不含同源染色体,不可育,不能产生种子,因此①过程目前效果较好的办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B正确;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7M是长穗偃麦草的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条数,分析题图可知,乙中来自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组是一个,因此乙中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不能联会,产生的配子的染色体数目是21E+0~7M,因此丙中来自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数目为0~7M,C正确;丁产生的配子中不含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的占1/2,故丁自交产生的子代中不含有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的植株戊占1/2×1/2=1/4,D正确。2324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21.(11分)甲磺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G)的N位置上带有乙基而成为7-乙基鸟嘌呤,这种鸟嘌呤不与胞嘧啶(C)配对而与胸腺嘧啶(T)配对,从而使DNA序列中G—C转换成G—T。育种专家为获得更多的变异水稻亲本类型,常先将水稻种子用EMS溶液浸泡,再在大田种植,通过选育可获得株高、穗形、叶色等性状变异的多种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表示水稻一个基因片段的部分碱基序列。若用EMS溶液浸泡处理水稻种子后,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该DNA序列中所有鸟嘌呤(G)的N位置上均带有了乙基而成为7-乙基鸟嘌呤。请绘出经过一次DNA复制后所形成的两个DNA分子(片段)的碱基序列。答案 如图所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实验表明,某些水稻种子经甲磺酸乙酯(EMS)处理后,DNA序列中部分G—C碱基转换成G—T碱基,但性状没有发生改变,其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突变后的密码子对应同一种氨基酸;突变发生在基因的非编码区;该突变为隐性突变;突变后的基因在环境中不能表达(写出两点即可)2324(3)水稻矮秆是一种优良性状。某纯种高秆水稻种子经EMS溶液浸泡处理,种植后植株仍表现为高秆,但其自交后代中出现了一定数量的矮秆植株。请简述该矮秆植株形成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后代(或F1)因性状分离出现矮秆2324高秆基因经处理发生(隐性)突变,自交高秆个体发生隐性突变(如AA→Aa),自交后代会因性状分离而出现矮秆。22.(12分)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受独立遗传且完全显性的三对等位基因(用I、i,A、a,B、b表示)控制。基因控制花瓣色素合成的途径如图所示。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正常情况下,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种,某基因型为IiaaBb的红花植株中有少部分枝条开出了白花,推测可能是由于形成花芽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发生了___________,也可能是因某条染色体发生缺失,出现了基因型为______的花芽细胞。4基因突变Iiaa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根据基因控制花瓣色素合成的途径可知,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应为I_aaB_,共有4种基因型;某基因型为IiaaBb的红花植株有少部分枝条开出了白花,推测可能是由于形成花芽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基因B突变为b,也可能是因为基因B所在染色体发生缺失,出现了基因型为Iiaab的花芽细胞。2324(2)研究人员在研究中发现,由于染色体发生了结构变异(重复)或者数目变异,出现了基因型为IIaaBbb的开粉红花的植株,这是因为花芽细胞中b基因数多于B基因数时,B基因的表达减弱而形成粉红花突变体。请设计杂交实验,确定该突变植株属于哪种变异类型。实验步骤:让该突变体植株与基因型为IIaabb的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型及比例。①预测结果:若子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若子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则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红花∶粉红花∶白花=1∶2∶3红花∶白花=1∶1②请将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杂交过程用遗传图解表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 遗传图解如下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基因型为IIaaBbb的开粉红花的植株,其形成若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则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配子为1/6IaB、1/3IaBb、1/6Iabb、1/3Iab,与基因型为IIaabb的植株杂交,后代将出现红花∶粉红花∶白花=1∶2∶3;其形成若属于染色体片段重复,则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配子为1/2IaB和1/2Iabb,与基因型为IIaabb的植株杂交,后代将出现红花∶白花=1∶1。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13分)以甲品种矮秆易感稻瘟病(ddrr)和乙品种高秆抗稻瘟病(DDRR)两种野生水稻,进行如图Ⅰ的育种。请回答下列问题:2324(1)属于杂交育种的是______(填序号),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一般从F2开始选种,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③④基因重组F2开始出现性状分离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属于杂交育种的是③④,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在杂交育种中,F1只有一种表型,自交后出现性状分离,所以可以从F2开始选种。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图中⑤途径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⑥过程常用试剂是_________,其作用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图中⑤是获得单倍体植株,常用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⑥过程常用试剂是秋水仙素,其作用原理是抑制纺锤体形成,使染色体加倍。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3)图中①②所表示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其原理是__________,成功率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诱变育种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不定向性的特点①②育种方法是诱变育种,诱变育种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因为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不定向性的特点,所以成功率较低。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4)如果要培育一个能够稳定遗传的隐性性状个体,则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__。杂交育种如果优良性状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因此隐性性状一旦出现就是纯合子,不会发生性状分离,因此最简单的方法是通过杂交育种直接从F2中选取。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5)若发现某植株的2号染色体有三条,其组成如图Ⅱ所示,此变异类型为_______________。假如该植株在减数分裂过程中3条2号染色体随机移向两极,最终形成具有1条和2条染色体的配子,那么以该植株为母本与一个正常植株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只考虑高秆和矮秆这一对相对性状)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染色体数目变异Dd∶ddd∶Ddd∶dd=1∶1∶2∶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由图Ⅱ可知,该植株的2号染色体有三条,此变异类型为染色体数目变异。由于图Ⅱ所示基因型为Ddd,其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D∶dd∶Dd∶d=1∶1∶2∶2,故以该植株为母本与一个正常植株(dd)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只考虑高秆和矮秆这一对相对性状)及比例为Dd∶ddd∶Ddd∶dd=1∶1∶2∶2。24.(14分)人类最常见的半乳糖血症是由尿苷酰转移酶功能异常,引起半乳糖代谢异常的一种遗传病,控制该酶合成的基因用A和a表示。图1为半乳糖血症和红绿色盲(相关基因用B和b表示)患者的家系图,图中Ⅰ3和Ⅰ4个体不含有半乳糖血症致病基因;图2为细胞中尿苷酰转移酶基因突变前后遗传信息传递示意图,其中①②③表示相关生理过程。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据图1可知,半乳糖血症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其中Ⅱ3个体产生配子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不考虑四分体时期染色体互换)。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Xb和AY由图1中I1与I2个体均不患病,但生出患病女儿,可知半乳糖血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3个体基因型为AAXbY,可以产生AXb和AY两种配子。(2)图2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的过程为_______(填序号),过程②表示在____________的催化下形成尿苷酰转移酶翻译的模板。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RNA聚合酶图2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的过程为①复制和②转录;其中过程②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在RNA聚合酶的催化下,合成mRNA。①②(3)经检验发现Ⅱ1个体尿苷酰转移酶的功能异常,由图2可知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尿苷酰转移酶基因内部发生碱基的替换而导致基因突变由图2可以看出翻译出来的酶只有第188位的氨基酸由谷氨酰胺变成了精氨酸,其他氨基酸没有受到影响,推测半乳糖血症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尿苷酰转移酶基因发生碱基的替换而导致基因突变。(4)如果Ⅱ2为红绿色盲致病基因携带者,与基因型为aaXBY的男性再婚,则生出两病同患的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如果Ⅱ1个体父母再生育一个孩子,为了有效预防半乳糖血症的产生,需要进行遗传咨询,同时采取__________的措施进行筛查。倘若新生儿被诊断为半乳糖血症,该新生儿________(填“建议”或“不建议”)母乳喂养。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12基因诊断不建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Ⅱ2为红绿色盲致病基因携带者,即基因型为XBXb,其亲本关于A基因的基因型为Aa和Aa,但她不患病,因此其基因型应为2/3AaXBXb或1/3AAXBXb,与aaXBY交配后,后代患半乳糖血症的概率为2/3×1/2=1/3,患红绿色盲概率为1/4,则两病兼患的概率为1/3×1/4=1/12;如果Ⅱ1个体父母再生育一个孩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为了有效预防半乳糖血症的产生,需要进行遗传咨询,同时采取基因诊断的措施进行筛查;半乳糖血症新生儿不建议母乳喂养,半乳糖血症的实质是缺少半乳糖代谢的酶,体内半乳糖浓度明显升高,母乳里面含有乳糖,经婴儿消化后会形成半乳糖,使血液中半乳糖的含量更高。本课结束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www.xinjiaoyu.com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