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浙江省杭州市2023_2024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12月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2023_2024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12月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第1页
    浙江省杭州市2023_2024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12月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第2页
    浙江省杭州市2023_2024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12月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第3页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浙江省杭州市2023_2024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12月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2023_2024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12月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用蛋白酶去除大肠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处理后的核糖体仍可催化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由此可推测核糖体中能催化该反应的物质是
    A. 蛋白酶B. RNA聚合酶C. RNAD. 逆转录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核糖体是由蛋白质和RNA组成,蛋白酶能专一去除核糖体中蛋白质,只剩RNA,仍可催化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说明有RNA存在既可完成脱水缩合反应,所以有催化作用的物质是RNA,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酶的本质,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2. 生态足迹又被叫做生态占用,指的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为满足某一人口单位(个人、城市、国家或全球)资源消费和废物处置需求,所需的生产性土地和水域面积。根据生态学知识推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参与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可减少生态足迹
    B. 与吃蔬菜相比,吃肉会增大人类生态足迹
    C. 与开车相比,选择公共交通可减小生态足迹
    D. 环境承受的压力与生态足迹呈负相关
    【答案】D
    【解析】
    【分析】1、生态足迹是一种可操作的定量方法。通过生态足迹需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进行比较即可以定量判断某一国家或地区目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以便对未来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科学规划和建议。
    2、生态足迹与人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方式有关,生活方式不同,生态足迹的大小可能不同。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越大。
    【详解】A、垃圾的分类、回收和再利用能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有利于减少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有利于减少生态足迹,A正确;
    B、吃肉消耗的资源比吃蔬菜消耗的多,会增大生态足迹,B正确;
    C、搭乘公共交通与开私家车相比,可减少汽车对道路、停车场的直接占用面积,也可减少吸收汽车尾气所需要的林地面积,所以可减小生态足迹,C正确;
    D、环境承受的压力与生态足迹成正比,D错误。
    故选D。
    3.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生物武器一般由致病微生物、毒素、昆虫等组成
    B. 治疗性克隆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治疗所用的克隆细胞,需要在严格的监管下进行
    C. 反对设计试管婴儿的原因之一是有人滥用此技术选择性设计婴儿
    D. 转基因植物进入自然生态系统后可能因具有较强的“选择优势”而严重影响生物多样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食物安全(滞后效应、过敏源、营养成分改变)、生物安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环境安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2、克隆技术:(1)治疗性克隆:指利用克隆技术产生特定细胞和组织(皮肤、神经或肌肉等)用于治疗性移植。(2)生殖性克隆:指将克隆技术用于生育目的,即用于产生人类个体。中国政府的态度:禁止生殖性克隆人,坚持四不原则(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不反对治疗性克隆人。
    3、生物武器的传播是把这些病原体直接或者通过食物、生活必需品等散布到敌方,可以对军队和平民造成大规模杀伤后果。
    【详解】A、生物武器包括致病菌类、病毒类和生化毒剂类等,它可以直接或者通过食物、生活必需品和带菌昆虫等散布,经由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等侵入人、畜体内,造成大规模伤亡,A错误;
    B、治疗性克隆是指利用克隆技术产生特定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用它们来修复或替代受损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需要在严格的监管下进行,B正确;
    C、设计试管婴儿可以设计婴儿的性别,因此反对设计试管婴儿的原因之一是有人滥用此技术选择性设计婴儿,C正确;
    D、转基因植物进入自然生态系统后可能因其具有较强的“选择优势”而占有较多的环境资源,使得其他物种的生存受到影响,从而严重影响生物多样性,D正确。
    故选A。
    4. 科研工作者合成和筛选出许多化学结构和生理特性与植物激素相似的活性物质,它们与植物内源激素统称为植物生长调节物质,这些物质被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可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下列关于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盛花期的油菜遇到连绵的阴雨天气,可通过喷洒适量的生长素类似物保证产量
    B. 用赤霉素的拮抗剂——矮壮素处理小麦后,植株矮小、节间短
    C. 过量使用西瓜膨大剂,其残留部分不会造成青少年发育过快
    D. 顶端优势现象体现了生长素既可促进生长也可抑制生长
    【答案】A
    【解析】
    【分析】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由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其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
    【详解】A、盛花期的油菜遇到连绵的阴雨天气,授粉遇到影响,通过喷洒适量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促进油菜的生长,但不能保证产量,因为油菜收获的是种子,未授粉的油菜花不结种子,喷洒生长素不会获得种子,A错误;
    B、矮壮素处理后,小麦植株矮小、节间短,该生理效应与赤霉素相反,是赤霉素的拮抗剂,B正确;
    C、人体没有识别西瓜膨大剂的受体,西瓜膨大剂不会对人体的生长发育有影响,C正确;
    D、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得顶芽处生长素浓度降低促进生长,侧芽处生长素浓度增加,从而抑制侧芽生长,这能够体现顶端优势既可促进也可抑制生长,D正确。
    故选A。
    5. 2023年河南省下拨专项资金用于“烂场雨”小麦种子的烘干,以防其发芽或霉变。某生物兴趣小组对刚收获的种子甲进行了不同的处理后,分别形成了种子乙、种子丙和种子丁(如下图所示),其中的①、②反映的是细胞中水的存在形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②主要通过氢键与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相结合
    B. 与种子甲相比,种子乙干重减少量小于种子丁
    C. 萌发形成种子丁的过程中,细胞中①/②的比值会增大
    D. 种子丁研磨后,在其样液中加入本尼迪特试剂,样液会变成红黄色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图示可知,乙为晒干后的种子,丙为烘干后的种子,丁为正在萌发的种子,①为自由水,②为结合水。
    【详解】A、种子在烘干的过程中去除的②是结合水。细胞中的结合水通过氢键与细胞内的多糖、蛋白质等亲水性物质相结合,不易散失和结冰,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分,A正确;
    B、种子甲在晒干过程中失去自由水形成种子乙,在该过程中,细胞进行一定程度的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较少;种子甲萌发形成种子丁,在此过程中,种子的细胞呼吸强度比较大,消耗的有机物较多。可见,与种子甲相比,种子乙干重减少量小于种子丁,B正确;
    C、①为自由水,②为结合水。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代谢旺盛,细胞中的自由水会增多,结合水会减少,即①/②的比值会增大,C正确;
    D、本尼迪特用于检测还原糖;种子中含有还原糖,种子丁研磨后,在其样液中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后,水浴加热,样液会出现红黄色沉淀,D错误。
    故选D。
    6. 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分布着光合色素和蛋白质等
    B. 大肠杆菌的细胞膜是其生物膜系统的组成部分,与动物细胞膜具有相似的结构
    C. 线粒体内的嵴可为催化O2与[H]反应的酶提供附着位点
    D. 生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过程离不开生物膜系统的密切配合
    【答案】B
    【解析】
    【分析】1、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组成,生物膜系统在成分和结构上相似,结构与功能上联系。
    2、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详解】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是光反应的场所,其上分布着吸收光能的光合色素和参与光反应的酶(蛋白质)等,A正确;
    B、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只有细胞膜一种生物膜,不具有生物膜系统,B错误;
    C、线粒体的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增大了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所需酶的附着场所,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是O2与[H]结合形成水,C正确;
    D、生长激素的本质为蛋白质,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因此生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过程离不开生物膜系统的密切配合,D正确。
    故选B。
    7. 科研人员以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为实验材料,探究钼酸钠跨膜运输的方式,获得如下实验结果:
    注:液泡中的花青素是一种天然酸碱指示剂,钼酸钠属于强碱弱酸盐,遇花青素会发生绿色反应。下列有关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A. 钼酸钠进入液泡可改变细胞液的pH
    B. 甲组中钼酸钠进入液泡不消耗能量
    C. 钼酸钠进入液泡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D. 实验中有可能观察到细胞质壁分离及自动复原现象
    【答案】B
    【解析】
    【分析】钼酸钠为强碱弱酸盐,会改变液泡内的pH,使得液泡由紫色变为绿色,甲组加入有氧呼吸抑制剂,出现绿色的时间变长,说明钼酸钠进入液泡需要能量,与呼吸有关。
    【详解】A、钼酸钠属于强碱弱酸盐,钼酸钠进入液泡可改变细胞液的pH,使得花青素发生绿色反应,A正确;
    B、甲组加入有氧呼吸抑制剂,出现绿色的时间变长,说明钼酸钠进入液泡需要能量,B错误;
    C、钼酸钠进入液泡需要能量,且为跨膜运输,即为主动运输,因此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C正确;
    D、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放在浓度较高的钼酸钠溶液中时可能会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由于细胞可以通过主动运输吸收钼酸钠,所以也可能观察到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现象,D正确。
    故选B。
    8. 细胞色素c是参与电子传递的重要蛋白质,也能诱导细胞凋亡。某科研小组对此进行了研究:将少量细胞色素c注入细胞质基质后,提取细胞内DNA并进行电泳,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注:1-5组分别为注入细胞色素c后0、1、2、3、4小时;6为空白对照;7为标准DNA
    A. 本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在细胞质基质注入细胞色素c
    B. 细胞凋亡时,DNA降解产生的最终产物大多数为200bp左右的片段
    C. 2-5组细胞内的DNA均有不同程度的降解,组5已完全降解
    D. 线粒体基质中的细胞色素c转移到细胞质基质中可能诱发细胞凋亡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详解】A、本实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本实验的自变量为注入细胞色素c后的时间,A错误;
    B、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凋亡时间的延长,200bp的条带越来越多,而其他片段含量减少,说明细胞凋亡时,DNA降解产生的最终产物大多数为200bp左右的片段,B正确;
    C、细胞凋亡时,第1组和第6组空白对照一样,细胞内的DNA没有被降解,2-5组细胞内的DNA均有不同程度的降解,组5降解最充分,但没有完全降解,还有600bp和400bp的片段,C错误;
    D、细胞色素c是参与电子传递的重要蛋白质,位于线粒体内膜上,D错误。
    故选B。
    9. 云南一处石灰岩洞穴中生活着一种眼睛完全退化的洞穴鱼石林盲高原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洞穴黑暗的环境使洞穴鱼更易出现无眼相关的基因突变
    B. 洞穴鱼眼睛退化是自然选择造成的适应性进化
    C. 不同洞穴的地下水系连通性差有利于区域特有种的形成
    D. 石林盲高原鳅种群较小,易发生遗传漂变
    【答案】A
    【解析】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A、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不是由于黑暗环境的诱导,黑暗的环境起了选择作用,A错误;
    B、盲鱼眼睛的退化是与洞穴黑暗环境相适应的结果,即通过自然选择形成了适应的特征,B正确;
    C、不同洞穴的地下水系连通性差进而形成了多样的环境条件,因而更有利于区域特有种的形成,C正确;
    D、某种群个体数很少,其中某些极少数个体有某种基因,可能会因极少数个体的偶然死亡或没有交配,而使这种基因在种群中消失,即石林盲高原鳅种群较小,导致其易发生遗传漂变,D正确。
    故选A。
    10. 图①②③④⑤是厚轴茶细胞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依次出现的几个特定时期的显微照片,图⑥是细胞异常减数分裂(箭头所指处呈环状)过程中某时期的照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①细胞中每对同源染色体的4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发生染色体片段的交换
    B. 图②细胞处于细胞膜凹陷、细胞缢裂的状态
    C. 图③每个细胞中有1套遗传信息、1个染色体组
    D. 图⑥细胞发生的异常可能导致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变异
    【答案】D
    【解析】
    【分析】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其中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 色体上引起变异,叫做染色体的易位。
    【详解】A、图①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该时期可能出现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互换现象,A错误;
    B、植物细胞分裂末期在赤道板位置形成细胞板,而动物细胞在分裂末期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题中为厚轴茶细胞植物细胞,B错误;
    C、分析题图③可知,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每个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即含有2套遗传信息,C错误;
    D、图⑥细胞发生的异常可能是染色体的结构变异的易位,易位可能会导致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变异,D正确。
    故选D。
    11. 李华是一名红绿色盲患者,在结婚之前与不患病的未婚妻进行了遗传咨询,经了解,李华和未婚妻的父母均不患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李华的外婆不患病,则李华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他的外公
    B. 未婚妻和未婚妻父母均不患病,可保证将来生育的后代不患病
    C. 若不阻止红绿色盲患者生育,人群中致病基因频率会逐渐增多,因此应禁止李华生育
    D. 为进一步检测是否携带其他致病基因,李华和未婚妻可进行基因组测序分析
    【答案】D
    【解析】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红绿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由于李华是男性,其致病基因只能来自于母亲,由于母亲未患病,其母亲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母亲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于李华的外公和外婆,错误;
    B、未婚妻和未婚妻父母均不患病,但未婚妻可能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然后可能生下患病的后代,B错误;
    C、若不阻止红绿色盲患者生育,红绿色盲患者可以通过基因筛查避免生一个患病的孩子,因此人群中致病基因频率不会逐渐增多,不应禁止李华生育,C错误;
    D、李华和未婚妻可进行基因组测序分析,进一步检测是否携带其他致病基因,D正确。
    故选D。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黄鳝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欢迎。但由于捕捞过量和水质污染,其自然资源已日益下降,黄鳝人工繁育迫在眉睫,为此科学家们开展了研究。黄鳝具有性逆转现象,即卵巢先发育,第一次性成熟时为雌性,产卵后卵巢开始萎缩,精巢开始发育,进入雌雄间体状态,直到最终转化为雄性。
    研究发现,性逆转现象与多种因素相关。对仔鳝注射雄激素可以使性逆转提前,对产卵后的雌鳝注射雌激素可以使性逆转推迟;在生殖季节,单纯的雌性群体会由于缺少雄鳝而引起其中的一部分雌鳝提前变为雄性。
    12. 下列关于黄鳝性逆转的推测,合理的是()
    A. 黄鳝的性别只由性染色体决定
    B. 雌黄鳝产卵后卵巢细胞发生坏死
    C. 为使仔鳝提前产卵可用雄激素处理
    D. 缺少雄鳝导致一部分雌鳝提前变为雄性,这有利于种群的繁殖
    13. 最新研究发现,DNA甲基化在黄鳝性腺发育过程关键期发挥重要调控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DNA甲基化会改变基因转录产物的碱基序列
    B. DNA甲基化影响相关蛋白质与启动子的结合,直接抑制翻译过程
    C. 发生甲基化的基因因无法复制而无法传递给子代细胞
    D. 可通过改变关键基因的甲基化状态提高某一性别黄鳝的产量
    【答案】12. D13. D
    【解析】
    【分析】表观遗传特点:①不改变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②可以遗传给后代;③容易受环境影响。甲基化不影响基因DNA复制,但影响该基因的表达。
    【12题详解】
    A、根据题干信息“对仔鳝注射雄激素可以使性逆转提前,对产卵后的雌鳝注射雌激素可以使性逆转推迟”,说明性别不是只由性染色体决定,A错误;
    B、黄鳝具有性逆转现象,即卵巢先发育,第一次性成熟时为雌性,产卵后卵巢开始萎缩,这是属于细胞凋亡,不是细胞坏死,B错误;
    C、对仔鳝注射雄激素可以使性逆转提前,而性逆转是雌性最终转化为雄性,所以用雄激素处理后,导致雌性减少,产卵时间延迟,C错误;
    D、在生殖季节,单纯的雌性群体会由于缺少雄鳝而引起其中的一部分雌鳝提前变为雄性,可以维持种群的性别比例,有利于种群繁殖,D正确。
    故选D。
    【13题详解】
    A、DNA甲基化是表现遗传中最常见的现象之一,而表现遗传是指DNA序列不改变,所以DNA甲基化不会改变基因转录产物的碱基序列,A错误;
    B、DNA甲基化影响相关蛋白质与启动子的结合,直接抑制转录过程,B错误;
    C、碱基的甲基化不影响DNA复制过程,因此发生甲基化后的遗传信息仍可通过复制传递给子代细胞,C错误;
    D、改变关键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可以控制黄鳝相关基因的表达,提高某一性别黄鳝的产量,D正确。
    故选D。
    14. 糖皮质激素是肾上腺皮质产生的“应激激素”,在焦虑、恐慌等应激情况下,糖皮质激素的分泌会显著增加。下列关于糖皮质激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糖皮质激素得名于其升血糖效应,它能促进肝细胞将氨基酸转化为葡萄糖
    B. 糖皮质激素是氨基酸衍生物,过量使用会导致患者肾上腺皮质萎缩
    C. 应激状态下糖皮质激素分泌量增加,使机体提高警觉性和应变力,以应对并适应环境突变
    D. 因病切除一侧肾上腺后,患者血浆中糖皮质激素水平仍能处于正常范围,原因是对侧肾上腺提高了糖皮质激素的分泌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下丘脑促垂体区神经元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经垂体门脉运送至腺垂体,促进腺垂体合成、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ACTH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促进肾上腺皮质合成和分泌糖皮质激素。
    【详解】A、糖皮质激素得名于其升血糖效应,其能促进肝细胞将氨基酸转化为葡萄糖进而起到升高血糖的作用,A正确;
    B、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一种类固醇激素,过量使用会导致垂体分析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减少,进而使患者肾上腺皮质萎缩,B错误;
    C、题意显示,在焦虑、恐慌等应激情况下,糖皮质激素的分泌会显著增加,使机体提高警觉性和应变力,进而适应环境突变,C正确;
    D、因病切除一侧肾上腺后,患者血浆中糖皮质激素水平仍能处于正常范围,原因是对侧肾上腺提高了糖皮质激素的分泌量,进而维持了糖皮质激素含量的稳定,D正确。
    故选B。
    15. 科学家利用马铃薯和西红柿叶片分离原生质体并进行细胞杂交,最终获得了杂种植株,相关过程如图所示。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过程①应将叶片上表皮向下,置于含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等渗或略高渗溶液中
    B. 过程②中的原生质体由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构成
    C. 过程④常选择不同大小或颜色的双亲原生质体,以便显微镜下直接识别杂合细胞
    D. 过程⑤进行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杂种植株一定具有马铃薯和西红柿的全部遗传物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植物体细胞杂交要将不同种的植物细胞诱导融合成一个杂种细胞,再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杂种细胞培育成植株,体现的生物学原理为细胞膜的流动性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在融合之前需先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植物的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杂种细胞再生出新的细胞壁是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
    【详解】A、过程①应将叶片上表皮向上(能与溶液接触),置于含有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溶液中去除细胞壁,原生质体没有细胞壁,为避免原生质体吸水涨破,将叶片置于等渗或略高渗溶液中,A错误;
    B、原生质层是由细胞膜、液泡膜以及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而原生质体是指植物细胞去除细胞壁后的剩余部分,B错误;
    C、为了便于观察细胞融合的状况,通常用不同颜色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C正确;
    D、由于基因选择性表达,获得的杂种植株不一定能够表现亲本的优良性状,番茄-马铃薯杂种植物,地上没有结番茄,地下也没有长马铃薯,D错误。
    故选C。
    16. 杭州淳安余家村大力发展蚕种产业,采用茶叶套种香榧,实现香榧、茶叶是双丰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荒山变成茶山属于群落演替类型中的次生演替
    B. 种植在同一区域的植物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C. 茶园中高矮不同的茶树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 这种高效复合经营模式提升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答案】C
    【解析】
    【分析】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是群落垂直结构的表现,是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受多种生态因素的影响。农业生产上可以根据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合理套种,搭配种植适当的品种。
    【详解】A、荒山改造成为茶山的过程中保留了土壤的基本条件,属于次生演替,A正确;
    B、种植在同一区域的植物都需要阳光和无机物,因此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B正确;
    C、茶园中高矮不同的茶树属于种群的范畴,这不能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C错误;
    D、这种高效复合经营模式实现香榧、茶叶双丰收,大大提升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正确。
    故选C。
    17. 帽贝主要分布手布满岩石的狭长海岸;涨潮时会脱离岩石在海水中游走并以海藻为食,退潮后再回到原来的岩石上。科学家统计了某帽贝种群的相关数据并绘制了如下图像,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退潮时调查帽贝的种群密度应采用五点取样法
    B. 帽贝的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在A点达到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 帽贝个体大小与种内竞争激烈程度呈负相关以此实现对种群生物量稳定的调控
    D. 总生物量停止增长时,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答案】C
    【解析】
    【分析】环境容纳量指在自然条件下(环境资源总是有限的),在有限的环境资源条件下,能够维持的最大种群数量,其用K来表示。
    【详解】A、帽贝生活在狭长海岸,其生长环境决定调查帽贝的种群密度时应采用等距取样法,而不是五点取样法,A错误;
    B、图中不能确定帽贝的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A点达到最大生物量,不是种群的数量,B错误;
    C、帽贝以海藻为食,种内竞争激烈,这也导致了不同个体之间大小不同,从而制约了种群的生物量,起到了调控作用,C正确;
    D、A点达到最大生物量,不是种群的数量,总生物量停止增长时,种群的出生率不一定等于死亡率,D错误。
    故选C。
    18. 动物细胞培养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下图中a表示现代生物技术,①表示a对应的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若①是试管牛,则a过程需先将采集的精卵细胞培养成熟才能完成受精
    B. 若①是克隆牛,则a过程常需要借助精密的显微操作仪和高效率的细胞融合法
    C. 若①是多只表型几乎完全相同的个体,则a过程一定进行了胚胎分割
    D. 若①是转基因牛,则a过程通常用胚胎干细胞作为受体细胞
    【答案】B
    【解析】
    【分析】1、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表明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2、体外受精包括精子的采集和获能、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体外受精,该技术产生的动物称为试管动物。
    【详解】A、若①是试管牛,则a过程为体外受精,卵细胞需要在体外培养至MII期,与获能的精子放在一起,完成受精,A错误;
    B。若①是克隆牛,则a过程为核移植技术,该技术需要借助精密的显微操作仪和高效率的细胞融合法,B正确;
    C、若①是多只表型几乎完全相同的个体,可能是对同一个动物进行多次核移植技术,产生多个克隆动物,C错误;
    D、若①是转基因牛,则a过程通常用胚胎干细胞或者受精卵作为受体细胞,D错误。
    故选B。
    19. 2023年12月12日,京东原副总裁蔡磊宣称,他持续支持和参与的一项研究已在“渐冻症”的病因上获得突破性发现。“渐冻症”是一种运动神经元疾病,患者大脑、脑干和脊髓中运动神经细胞受到损伤,肌肉逐渐萎缩无力,以至瘫痪,而患者大脑始终保持清醒。下图是“渐冻症”患者病变部位的有关生理过程,NMDA为膜上的结构,经检测“渐冻症”患者突触间隙的谷氨酸含量比正常人的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渐冻症”发病机理可能是谷氨酸引起Na+内流,导致突触前神经细胞渗透压升高,最终吸水破裂
    B. 患病后期呼吸衰竭的原因一定是病灶扩展到脑干,导致脑干损伤
    C. 治疗药物可能是通过抑制谷氨酸释放或与NMDA优先结合来缓解此病症
    D. 对患者注射神经类药物进行治疗时,病人没有感觉也没有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1、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
    【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患者的突触间隙谷氨酸过多,持续作用引起Na+过度内流,突触后神经细胞渗透压升高(不是突触前神经细胞)最终吸水肿破裂,从而导致运动神经细胞受损,A错误;
    B、呼吸衰竭的原因可能是病灶扩展到脑干,导致脑干损伤,也可能是肺部感染、急性哮喘导致,C错误;
    C、可以抑制谷氨酸释放或与NMDA优先结合,从而阻止Na+过度内流,有助于治疗该病,C正确;
    D、渐冻症”是运动神经细胞受损导致的,其反射弧的各项神经中枢(包括大脑皮层)都正常,因此对患者注射神经类药物进行治疗时,病人有感觉但是由于运动神经细胞受损,故没有反应,D错误。
    故选C。
    20. 萝卜(2n=18)常具有抗线虫病的性状,而在白菜(2n=38)中却没有发现该性状。科学家为了培育抗线虫白菜,用抗虫萝卜和白菜杂交,并用秋水仙素处理子代幼苗。之后,用杂种植株连续多代与白菜杂交,筛选抗虫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萝卜和白菜可杂交获得子代,因此萝卜和白菜是同一物种的不同品种
    B. 该育种过程涉及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
    C. 杂种植株连续多代与白菜杂交会获得不同染色体数目的植株
    D. 筛选得到抗虫植株细胞应含有萝卜的一个完整染色体组
    【答案】C
    【解析】
    【分析】秋水仙素能抑制有丝分裂,破坏纺锤体,使染色体停滞在分裂中期。在这样的有丝分裂中,染色体虽然纵裂,但细胞不分裂,不能形成两个子细胞,因而使染色体加倍。
    【详解】A、用萝卜(2n=18)和白菜(2n=38)杂交,子代幼苗的两个染色体组为异源二倍体,子代会因染色体无法配对而不育,因此萝卜和白菜不是同一物种,A错误;
    B、该育种过程不涉及单倍体育种,B错误;
    C、经过秋水仙素加倍后可得到异源四倍体杂种植株,与白菜进行杂交后,得到异源三倍体植株,因此杂种植株连续多代与白菜杂交会获得不同染色体数目的植株,C正确;
    D、用杂种植株与白菜进行杂交后,得到异源三倍体植株。该植株因存在同源染色体,可以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但有一部分来自萝卜的染色体不能配对而随机分配给配子,因此会丢失一部分萝卜的遗传物质,因此筛选得到的抗虫植株细胞只含有萝卜的部分染色体组,D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21. 与常规农业相比,有机农业、无公害农业通过禁止或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加大有机肥的应用,对土壤生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某土壤中部分生物类群及食物关系如图所示,三种农业模式土壤生物情况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线虫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若捕食性线虫为该土壤中的最高营养级,与食细菌线虫相比,捕食性线虫同化能量的去向不包括______。某同学根据生态系统的概念认为土壤是一个生态系统,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2)调查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常随机选取样方,用______进行取样,土壤深度不同,生物种类不同,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结构。
    (3)经测定该土壤中捕食性线虫体内的镉含量远远大于其他生物类群,从土壤生物食物关系的角度分析,捕食性线虫体内镉含量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植食性线虫主要危害植物根系,研究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后土壤中植食性线虫的数量减少,依据图中信息分析,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5)有机农业模式土壤抵抗干扰的能力最强,据表分析这是因为____________。施加有机肥还为农作物提供了______,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答案】(1) ①. 消费者 ②. 流向下一营养级 ③. 土壤是由各类土壤生物组成的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 ①. 土壤取样器 ②. 垂直
    (3)随食物链的延长而逐渐积累
    (4)长期施用有机肥后腐生细菌增加使食细菌线虫增加,引起捕食性线虫增加,植食性线虫因被大量捕食而减少,减少量多于其因植物根系增长而增加的量
    (5) ①. 生物组分多,食物网复杂程度高 ②. 无机盐、二氧化碳等
    【解析】
    【分析】1、生态系统的概念: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去向:一个营养级的生物所同化着的能量一般用于4个方面:一是呼吸消耗;二是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也就是贮存在构成有机体的有机物中。贮存在有机体的有机物中能量有一部分是死亡的遗体、残落物、排泄物等被分解者分解掉;另一部分是流入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体内,及未被利用的部分。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
    4、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状态,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成层现象,即在垂直方向分成许多层次的现象。影响植被分层的主要因素是阳光,影响动物分层的主要因素是栖息空间和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指群落的水平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其主要表现特征是镶嵌性。影响群落水平结构的因素包括地形的变化、土壤的湿度、盐碱度的差异性、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的生长特点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
    【小问1详解】
    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据图所示,线虫以植食性线虫为食,属于消费者。一个营养级的生物所同化着的能量一般用于4个方面:一是呼吸消耗;二是分解者分解;三是流入下一营养级;四是未利用的能量。根据图示可知,图中捕食性线虫处于最高营养级,因此与食细菌线虫相比同化能量的去向不包括流入下一营养级。根据生态系统的概念,土壤是由各类土壤生物组成的生物群落与土壤无机环境相互作用构成的统一整体,因此属于生态系统。
    【小问2详解】
    调查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通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取样工具为土壤取样器。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垂直结构的特点是分层现象,水平结构的特点是镶嵌分布,土壤中深度不同,土壤动物的不同体现了明显的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小问3详解】
    生物富集作用亦称“生物放大作用”。指通过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或食物网的各营养级的传递,某些污染物,如放射性化学物质和合成农药等,在生物体内逐步浓集增大的趋势。而且随着营养级的不断提高,有害污染物的浓集程度也越高,因此土壤中的污染物铬随着食物链延长逐渐积累,出现富集现象,在最高营养级生物捕食性线虫体内含量最高。
    【小问4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长期施用有机肥后,土壤中腐生细菌数量增加,导致食细菌线虫数量增加,在食物网中引起捕食性线虫数量的增加,这使得植食性线虫由于被大量捕食而数量减少,且减少量多于因植物根系增长而增加的数量。
    【小问5详解】
    依据图表可知,有机农业模式与常规农业和无公害农业相比,生物组分更多,食物网复杂程度更高,故抗干扰能力更强。施用有机肥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为农作物提供无机盐、CO2等,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22. 梭鱼草是一种多年生大型挺水植物,其根系发达,对Cu2+具有一定的富集能力,是湿地重建和恢复、城市景观水体绿化的良好材料。科研人员为此研究了梭鱼草对Cu2+的光合适应能力,结果如下表所示。其中,CK是空白对照组,T1、T2、T3分别给予5mg/L、10mg/L、20mg/L的Cu2+处理。回答下列问题。
    (1)试验采用水培的方法,配制培养液时,除考虑各种矿质元素的种类和比例外,为保证植物正常生长,还需考虑______(答出2点即可)等理化指标。
    (2)叶绿素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______中用于碳反应。实验结束后,需先用______做溶剂提取叶片中的色素,再通过对比各组提取液对______(填“红光”或“蓝紫光”)的吸收率可以比较准确计算出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
    (3)5mg/LCu2+处理下,梭鱼草叶片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与CK无明显差异,表明____________,随Cu2+浓度继续增加,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呈下降趋势,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4)Cu2+浓度越大,梭鱼草叶片的气孔导度越小,这直接造成了______,不利于______。随Cu2+浓度增加,梭鱼草叶片光合速率下降主要是受______(气孔因素/非气孔因素)引起的,请给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2. pH、温度、溶解氧、渗透压等
    23. ①. ATP和NADPH ②. 无水乙醇 ③. 红光
    24. ①. 梭鱼草对于较低浓度的Cu2+有较强的耐受力(较低铜离子对梭鱼草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没有影响) ②. (角度还蛮多的,题干问的也是可能,仅供参考)1.随着Cu2+浓度的增加,超过了梭鱼草对其的耐受力,导致叶绿体中的类囊体膜受到破坏,进而造成叶绿素含量下降2.随着Cu2+浓度的增加,ATP水解酶活性下降,抑制了ATP的水解,Mg2+吸收是主动运输,导致Mg2+吸收减少,叶绿素合成减少(3.也可以从吸收Mg2+需要载体蛋白的角度)4.铜离子浓度升高后会对叶绿体内相关叶绿素合成酶的活性造成影响
    25. ①. 蒸腾速率下降 ②. 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③. 非气孔因素 ④. 气孔导度下降,但胞间CO2浓度变化不大
    【解析】
    【分析】题表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Cu2+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自变量是Cu2+的浓度,因变量是叶绿素的含量、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等。Cu2+对叶片中叶绿素b的影响高于对叶绿素a的影响。当Cu2+质量分数继续增大时,气孔导度继续下降,而胞间CO2浓度略有上升,表明此时影响净光合速率的因素可能有非气孔因素的存在。
    【小问1详解】
    采用水培法培育植物时,除了需要考虑各种矿质元素的种类和比例外,还需要满足考虑pH、温度、溶解氧、渗透压等生理指标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小问2详解】
    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叶绿素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ATP和NADPH中,用于暗反应。实验结束时,要想提取叶片中的色素,通常使用无水乙醇做溶剂,由于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均可以吸收蓝紫光,所以,要想准确计算出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应通过比对提取液中的红光吸收率(类胡萝卜素不吸收红光)。
    【小问3详解】
    5mg/LCu2+处理下,梭鱼草叶片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与CK无明显差异,而又明显高于10mg/LCu2+、15mg/LCu2+组,说明梭鱼草对于较低浓度的Cu2+有较强的耐受力;随着Cu2+浓度继续增加,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原因可能是:①随着Cu2+浓度的增加,超过了梭鱼草对其的耐受力,导致叶绿体中的类囊体膜受到破坏,进而造成叶绿素含量下降;②随着Cu2+浓度的增加,ATP水解酶活性下降,抑制了ATP的水解,Mg2+吸收是主动运输,导致Mg2+吸收减少,叶绿素合成减少;③铜离子浓度升高后会对叶绿体内相关叶绿素合成酶的活性造成影响等。(注意:此题的答题角度较多,符合生物学原理,尊重科学性即可)
    【小问4详解】
    气孔是蒸腾作用的门户,当气孔导度减小,直接造成了蒸腾作用的下降,从而不利于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随着Cu2+浓度增加,依据表中信息可知,气孔导度下降,而胞间CO2浓度变化不大,所以梭鱼草叶片光合速率下降主要由非气孔因素引起。
    23.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的农作物。科学家发现,玉米籽粒正常与干瘪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干瘪的籽粒无发芽能力;玉米的育性受另外一对等位基因M/m控制,其中基因型MM、Mm个体可产生可育的雌雄配子,mm表现为雄性不育。
    (1)仅考虑这两对等位基因,成熟的玉米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种。对玉米植株进行自花授粉操作时,需对雌花进行______(填“去雄”“套袋”或“去雄、套袋”)处理。
    (2)将基因型为MM的正常玉米籽粒种植,开花时随机授粉,成熟后收获F1种子再种植,结果发现有1/2的F1植株果穗上结出干瘪种子,则亲代正常籽粒中纯合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
    (3)将基因型为AaMm的植株连续自交两代,发现F1植株中雄性可育植株与雄性不育植株的比例为3:1,则可判断A/a、M/m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______(填“对”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不考虑交叉互换)。F2植株中雄性不育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
    (4)为恢复mm植株的育性,研究人员往基因型为Aamm的植株中转入了一个M基因,请设计实验验证M基因位于A所在的染色体,写出大致思路即可__________。
    【答案】23. ①. 6 ②. 套袋
    24. 1/325. ①. 两对 ②. 若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F1中雄性可育:雄性不育=2:1或3:0 ③. 1/6
    26. 若Aamm的植株中转入了一个M基因,则其基因型为AaMmm,大致思路为让该植株自交,观察子代雌雄植株的育性情况。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玉米籽粒正常与干瘪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干瘪的籽粒无发芽能力;即干瘪的籽粒不能形成植株;玉米的育性受另外一对等位基因M/m控制,其中基因型MM、Mm个体可产生可育的雌雄配子,mm表现为雄性不育,即mm的个体不能自交。
    【小问1详解】
    由题可得,玉米籽粒正常与干瘪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干瘪的籽粒无发芽能力,故成熟的玉米植株的基因型只能是AA或Aa,考虑另外一对等位基因(M/n),则有2×3=6种基因型。对玉米进行自交时,为了防止外来花粉干扰,只需要套袋即可。
    【小问2详解】
    基因型为MM的正常玉米籽粒 ,开花时随机授粉,成熟后收获F1种子再种植。F1植株自花授粉后,有1/2的F1植株果穗上结出干瘪种子,则可知干瘪为隐性性状,正常为显性性状;F1中基因型为AaMM的植株占1/2,故亲本正常籽粒基因型为AAMM、AaMM,设亲代产生的aM配子比例为X,则AM配子比例为(1-X),由于基因型为aa的种子无发芽能力,可计算2X×(1-X)/(1-X2)=1/2,解得X为1/3,故基因型为AaMM的个体所占比例为2/3,AAMM所占比例为1/3,即亲代正常籽粒中纯合体所占比例为1/3。
    【小问3详解】
    将基因型为AaMm的植株连续自交两代,发现F1植株中雄性可育植株与雄性不育植株的比例为3:1,而由于基因型为aa的种子无发芽能力,若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F1代植株中雄性可育植株:雄性不育植株的比例为2:1或3:0,则可判断A/a、M/m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F1植株中雄性可育植株MM:雄性可育Mm:雄性不育植株mm=1:2:1,,雄性不育只能作母本,不能自交,故F2植株中雄性不育个体所占的比例为2/3×1/4=1/6。
    【小问4详解】
    为往基因型为Aamm的植株中转入了一个M基因,该植株的基因型为AaMmm,如果A和M在一条染色体上,那么该植株就只能产生AMm和am两种配子,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所以为了验证这个结论,只需要将该植株自交即可,观察子代的育性就可以判断。
    24. 为解决畜禽废弃物及园林废弃物中纤维素降解难的问题,某研究小组进行了高效纤维素降解真菌的筛选和相关测定。
    (1)采集样品:
    研究小组从杭州市余杭区鸬鸟镇采集毛竹竹屑、枯枝烂叶及新鲜羊粪作为样品制成样液,这些样品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降解菌的分离:
    取适量样液,加入已经______处理的羧甲基纤维素(CMC)真菌培养基(以CMC为唯一碳源),在30℃、180r/min摇床中振荡培养48h后,移取5mL培养液至另一盛有新鲜CMC培养基的250mL锥形瓶中,继续培养48h,重复数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取培养液利用无菌水梯度稀释后接种于______培养基中,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后,依据______挑取单菌落并多次划线分离,以获得纯的菌株。
    (3)降解菌的初筛:
    取待测菌株均匀生长的菌落,分别等量接种于刚果红培养基(刚果红能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经培养、测定__________________,并计算比值,挑选比值大的作为高产酶菌株。
    (4)降解菌复筛:
    挑取经培养的单菌落于液体产酶发酵培养基中振荡培养7d;获得的发酵液进行______处理以制备粗酶液用于酶活力的测定。
    (5)菌株的鉴定:
    首先利用人工合成的特定______进行PCR实验。本实验扩增的序列广泛存在于真菌中,且具有较大的多样性,获得PCR产物后进行______实验,根据____________,推测PCR产物长度,将符合目的序列长度的条带______。为确认菌株的分类地位,还需进行______,将结果与______的相关基因进行比对,并结合生理生化特性和形态学观察进行确定。
    (6)菌株培养条件的优化:
    菌株投入现代化发酵生产前需探究合适的发酵条件,通常培养液的成分、pH、____________(填两点)会对酶的产量造成较大影响。
    【答案】24. 富含纤维素和纤维素降解菌
    25. ①. 灭菌 ②. 扩大培养##增加降解菌的数量 ③. 羧甲基纤维素(CMC)真菌固体平板##以羧甲基纤维素(CMC)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平板 ④. 菌落的特征
    26. 透明圈(水解圈)的直径和菌落直径(顺序不能换,因为后面说的是比值大)
    27过滤##沉淀##离心
    28. ①. 引物 ②. (凝胶)电泳 ③. 已知Marker的每个条带的位置和相应的DNA片段长度(位置) ④. 切割和回收 ⑤. 基因测序##测序 ⑥. 序列数据库(人教版)##基因数据库(浙教版)##基因(Gene)Bank
    29. 温度、溶解氧
    【解析】
    【分析】1、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1)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2)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2、筛选并鉴定纤维素分解菌会用到刚果红染色法,刚果红能和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分解菌产生纤维素酶,周围的纤维素被分解,则不能形成红色复合物,此时就会形成以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
    【小问1详解】
    本实验目的是高效纤维素降解真菌的筛选和相关测定,因此杭州市余杭区鸬鸟镇采集毛竹竹屑、枯枝烂叶及新鲜羊粪作为样品制成样液,这些样品的特点是富含纤维素和纤维素降解菌。
    【小问2详解】
    取适量样液,加入已经灭菌处理的羧甲基纤维素(CMC)真菌培养基(以CMC为唯一碳源),在30℃、180r/min摇床中振荡培养48h后,移取5mL培养液至另一盛有新鲜CMC培养基的250mL锥形瓶中进行振荡培养,促进微生物与营养物质的充分接触,继而进行扩大培养,以增加降解菌的数量。
    将稀释后的培养液涂布在以羧甲基纤维素(CMC)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平板进行筛选培养,再根据菌落特征挑取单菌落并多次划线分离,以获得纯的菌株。
    【小问3详解】
    用接种环挑取菌种并用平板划线法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菌落长出后,用刚果红染色法进行鉴定,将培养到基先用刚果红溶液覆盖,10min后,倒去刚果红溶液,再加入NaCl溶液,15min后倒去NaCl溶液,由于纤维素分解菌可以分解纤维素,无法和刚果红结合,故在纤维素分解菌菌落周围会产生透明圈;若菌落直径大,则说明菌体增殖速率快,若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比值大,则说明菌体分解纤维素的能力强,从而达到降解菌的初筛目的。
    【小问4详解】
    降解菌的复筛:将初筛后培养的单菌落于液体产酶发酵培养基中振荡培养7d,经过过滤后得到粗酶液,再进行相关酶活力的测定。
    【小问5详解】
    进行PCR鉴定时,首先需要人工合成一段引物,进行PCR扩增,再将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鉴定,根据已知Marker的每个条带的位置和相应的DNA片段长度(位置)推测PCR产物长度,挑选符合目的序列长度的条带进行琼脂糖凝胶切割和回收,进行基因测序,将结果与数据库进行比较,进行进一步确认。
    【小问6详解】
    菌株投入现代化发酵生产前需探究合适的发酵条件:培养液的成分、pH、温度、溶解氧等。
    25. 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主要含有挥发油、黄酮类、多糖类、生物碱及部分微量元素。有研究表明,陈皮中的陈皮多糖TPPS可以通过上调CAT、SOD等抗氧化酶,下调MDA等氧化产物的生成,促进机体防御氧化应激的能力,减轻氧化损伤,保护并修护胰岛β细胞,改善患者的糖尿病病情。为验证陈皮多糖TPPS具有降血糖作用,完善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及用具:正常小鼠,高血糖小鼠,生理盐水,陈皮多糖TPPS,盐酸二甲双胍生理盐水溶液(具有降血糖的作用),相应灌胃器材等。
    (1)实验思路
    上表中应分别填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预测结果:请绘制曲线图表示实验结果_________。
    (3)分析与讨论:
    ①通过实验期间对小鼠日常生长状况观察可知,与A组小鼠相比,______组小鼠饮食量和饮水量增多最明显,垫料湿度大且日渐消瘦。其中垫料湿度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正常小鼠血糖浓度在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共同作用下维持相对稳定。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β细胞可直接接受______和______(填信息分子)的刺激,分泌胰岛素。此外,神经系统还通过控制______(境内分泌腺)的分泌活动来调节血糖含量。
    (4)为了进一步探究不同剂量TPPS降血糖的效果,应该怎样设计实验,请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5. ①. 正常小鼠+灌胃等量且适量的生理盐水 ②. 高血糖小鼠+灌胃等量且适量的生理盐水 ③. 高血糖小鼠+灌胃等量且适量的陈皮多糖TPPS
    26. 27. ①. B ②. 糖尿病模型鼠血糖浓度高,原尿中葡萄糖浓度高,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少,一部分水随葡萄糖排出,导致有多尿症状 ③. 葡萄糖 ④. 神经递质 ⑤. 肾上腺髓质
    28. 1.选取发育正常年龄、和体重等相当的高血糖小鼠若干,随机平均分成四组,并编号甲、乙、丙、丁四组,分别在适宜条件下饲养。
    2.甲组每天灌胃适量生理盐水,乙组每天灌胃等量且适量低剂量的TPPS,丙组每天灌胃等量且适量的中剂量的TPPS,丙组每天灌胃等量且适量的高剂量的TPPS(甲-丙组分别灌胃等量且适量的生理盐水、低、中、高剂量的TPPS)
    3.在相同适宜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后,用血糖测定仪分别测量各组小鼠空腹血糖浓度,记录并进行统计处理。
    (或者是3分成两步:先是用血糖测定仪分别测量各组每只小鼠空腹血糖浓度,求平均值,再统计并处理分析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解析】
    【分析】实验中应该遵循对照原则、等量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控制无关变量原则等。
    【小问1详解】
    根据题目可知,实验目的是验证陈皮多糖TPPS具有降血糖作用,根据所提供的实验材料可推测实验思路为:A组处理为正常小鼠+灌胃等量且适量的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组;B组处理为高血糖小鼠+灌胃等量且适量的生理盐水,为模型对照;C组为高血糖小鼠+灌胃盐酸二甲双胍生理盐水溶液,阳性对照;D组为高血糖小鼠+灌胃等量且适量的陈皮多糖TPPS,为实验组,每组均灌胃1次/天,连续28天,实验期间每周对各组小鼠的空腹血糖进行一次测量和记录,记录其血糖值变化。
    【小问2详解】
    预测实验结果:陈皮多糖TPPS具有降血糖作用。如下图所示:
    【小问3详解】
    ①通过实验期间对小鼠日常生长状况观察可知,与A组小鼠相比,B组小鼠饮食量和饮水量增多最明显,垫料湿度大且日渐消瘦。其中垫料湿度大的原因是糖尿病模型鼠血糖浓度高,原尿中葡萄糖浓度高,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少,一部分水随葡萄糖排出,导致有多尿症状。
    ②正常小鼠的血糖浓度在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共同作用下维持相对稳定。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β细胞可直接接受葡萄糖和神经递质的刺激,分泌胰岛素。此外,神经系统还通过控制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来调节血糖含量。
    【小问4详解】
    1、选取发育正常年龄、和体重等相当的高血糖小鼠若干,随机平均分成四组,并编号甲、乙、丙、丁四组,分别在适宜条件下饲养。
    2、甲组每天灌胃适量生理盐水,乙组每天灌胃等量且适量低剂量的TPPS,丙组每天灌胃等量且适量的中剂量的TPPS,丙组每天灌胃等量且适量的高剂量的TPPS(甲-丙组分别灌胃等量且适量的生理盐水、低、中、高剂量的TPPS)
    实验处理:
    液泡出现绿色的时间/s
    甲组:有氧呼吸抑制剂
    50
    乙组:自然状态下
    23
    取样深度(cm)
    农业模式
    生物组分(类)
    食物网复杂程度(相对值)
    0-10
    常规农业
    15
    1.06
    有机农业
    19
    1.23
    无公害农业
    17
    1.10
    10-20
    常规农业
    13
    1.00
    有机农业
    18
    1.11
    无公害农业
    16
    1.07
    处理
    叶绿素a质量分数/mg·g-1
    叶绿素b质量分数/mg·g-1
    净光合速率/μml·m-2.s-1
    蒸腾速率/mml·m-2.s-1
    气孔导度/μml·m-2.s-1
    胞间CO2浓度/μml-1
    CK
    1.90±0.08
    0.78±0.05
    10.40±0.30
    8,02±0.24
    353.11±10.44
    325.00±10.54
    Tl
    1.82±0.06
    0.79±0.02
    3.79±0.80
    4.51±0.21
    145.33±14.17
    341.56±6.56
    T2
    1.57±0.03
    0.62±0.01
    2.38±0.56
    3.05±0.46
    85.44±17.53
    333.89±4.57
    T3
    1.07±0.11
    0.45±0.04
    1.53±0.70
    2.40±0.20
    63.33±6.00
    337.17±16.17
    组别
    实验分组
    实验处理和结果检测
    A组(空白对照)

    每组均灌胃1次/天,连续28天,实验期间每周对各组小鼠的空腹血糖进行一次测量和记录,记录其血糖值变化。
    B组、模型对照)

    C组(阳性对照)
    高血糖小鼠+灌胃盐酸二甲双胍生理盐水溶液
    D组(实验组)

    相关试卷

    浙江省杭州市四校联考2023_2024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四校联考2023_2024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共23页。

    浙江省杭州市2023_2024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12月鸭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2023_2024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12月鸭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杭州市2023_2024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12月考试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2023_2024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12月考试试题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第五 ③. 1.37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