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2023学年辽宁沈阳苏家屯区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2022-2023学年辽宁沈阳苏家屯区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第1页
    2022-2023学年辽宁沈阳苏家屯区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第2页
    2022-2023学年辽宁沈阳苏家屯区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辽宁沈阳苏家屯区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辽宁沈阳苏家屯区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将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选择。
    1. 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眼睑(liǎn) 嗜好(shì)B. 不耻下问(chǐ) 嫉妒(jì)
    C. 皎洁(jiǎ) 步履(lǔ)D. 绰绰有余(chuò) 依偎(wēi)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字音的识记。
    A.眼睑(liǎn)——jiǎn;
    B.嫉妒(jì)——jí;
    C.步履(lǔ)——lǚ;
    故选D。
    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间隔 时间B. 悄悄 悄然C. 勉强 强迫D. 出差 差别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多音字读音。
    A.jiàn/jiān;
    B.qiā/qiǎ;
    C.都读qiǎng;
    D.chāi/chā。
    故选C。
    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爱幕 夜慕B. 繁值 殖日C. 销毁 消灭D. 商义 意议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字形的掌握。
    A.爱幕——爱慕,夜慕——夜幕;
    B.繁值——繁殖,殖日——值日;
    D.商义——商议,意议——意义。
    故选C。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桂花开了,飘来阵阵清香,让人心旷神怡。
    B. 郊外活动中遇到困难,小军想出了很多办法,真是诡计多端啊!
    C. 登泰山而没能看到日出,总觉得美中不足。
    D. 一知半解比什么都不知道更糟糕。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词语运用。
    B.诡计多端:形容阴险狡猾,坏主意很多。不符合句子“小军想出了很多办法解决困难”的语境。
    故选B。
    5. “小小年纪就能把《离骚》背下来,太厉害了。”这句话中的“厉害”的意思是( )
    A. 难以对付和忍受;剧烈;凶猛B. 了不起C. 严厉D. 严格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的辨析。
    “小小年纪就能把《离骚》背下来,太厉害了。”意思是小小年纪就能把《离骚》背下来,太了不起了。这里的“厉害”指了不起。
    故选B。
    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小组讨论会上,大家的发言很猛烈。
    B. 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所以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C. 我用了整整三天左右的时间才把轮船模型做好。
    D.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演出的大型音乐舞剧《我的梦》,受到了观众们的热烈欢迎。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病句辨析。
    A.用词错误,“猛烈”形容气势雄壮,力量大。形容“发言”应改为“激烈”。
    B.关联词搭配不当,改为“虽然……但是……”表转折。
    C.前后矛盾,“整整”和“左右”前后矛盾,故删除“左右”。
    故选D。
    7. 李小亮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经常不完成作业,上课睡觉,他不珍惜时间。如果你是他的好朋友,你认为用下面句子劝他,最合适的一项是( )
    A.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B.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D.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理解。
    A.这句话的意思是能够辛勤地为国家效力,能够节俭持家。不符合题干中“不珍惜时间”的语境。
    B.这句话的意思是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 不符合题干中“不珍惜时间”的语境。
    C.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虚度年华,花白了少年黑发,只有独自悔恨悲悲切切。符合题干中“珍惜时间”的语境。
    D.这句话的意思是所以说今天的责任,不在别人身上,全在我们少年身上。不符合题干中“不珍惜时间”的语境。
    故选C。
    8.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想一想,下面的方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阅读时,遇到不懂的词语,在不影响对内容理解的情况下,可以先不管它,继续往下读。
    B. 我在读《将相和》时,用较快的速度一个字一个字地默读,有时还回读
    C. 为了提高阅读速度,我们阅读时要集中注意力。
    D. 带着问题读,可以加快阅读的速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阅读方法。
    B.为了提高阅读速度,我们要集中注意力,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更不要回读。因此选项叙述错误。
    故选B。
    9. 朱熹写的《观书有感》其一中,“半亩方塘一鉴开”的下一句是( )
    A. 此日中流自在行B. 穿尽红丝几万条
    C. 桃花流水鳜鱼肥D. 天光云影共徘徊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古诗的背诵。
    《观书有感(其一)》全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因此,“半亩方塘一鉴开”的下一句是“天光云影共徘徊”。
    故选D。
    10. 将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到了雨季,这种树就生出一些枝条和心形的叶片。
    ②所以,人们叫它瓶子树。
    ③在南美洲的高原上,生长着一种高大、奇特的树。
    ④雨季一过,绿叶纷纷败落,红花纷纷开放。
    ⑤这时,一棵棵树就像插满红花的大花瓶。
    A. ③①⑤④②B. ①④⑤②③C. ①④⑤②③D. ③①④⑤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句子排序。
    读一读几个句子,“在南美洲的高原上,生长着一种高大、奇特的树”是总起句,下面的内容是围绕“高大、奇特的树”来写,所以这个句子排在第一位;“到了雨季,这种树就生出一些枝条和心形的叶片”中的“这种树”承接“一种高大、奇特的树”,因此排在第二位;“雨季一过,绿叶纷纷败落,红花纷纷开放”中的“绿叶”承接“心形的叶片”,因此这句话排在第三位;“这时,一棵棵树就像插满红花的大花瓶”中的“这时”指的是“雨季一过”,因此,这句话排在第四位;“所以,人们叫它瓶子树”是对上面内容的总结,因此放在最后一位。这段话的排列顺序是③①④⑤②。
    故选D。
    11. 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慈母情深》中,作者通过场景、细节的描写来表现母亲对子女无私的爱,也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爱和感激。
    B. 《落花生》一课,作者借助花生的特点,抒发了“要做有用的人”的感悟。
    C.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父亲严厉的批评,让我的人生道路充满坎坷,终究一事无成。
    D. 《鸟的天堂》一课,“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句话中,前一个“鸟的天堂”是指大榕树,而作者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是因为作者亲身感受到鸟儿们在这里生活得自由自在,所以在作者的心里,大榕树就是鸟的天堂。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
    C.《“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记叙作者在小时候,写了第一首诗,母亲的评价是:“精彩极了”,而父亲则说:“糟糕透了”。后来作者又写了好多诗、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每次母亲都说:“精彩极了”,父亲说:“糟糕透了”。最后,作者终于明白了,不管是母亲的“精彩极了”还是父亲的“糟糕透了”都是对自己深深的爱。
    故选C。
    积累运用
    12. 正确、美观地书写下面的词语。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拼写。
    做题时,首先要拼读音节,注意声调、前鼻韵母、平翘舌音等,然后根据拼音写出对应的词语。写完后,再检查一下,检验拼读、书写是否有误,确保书写的正确、规范、美观。 注意“崩”“塌”“酷”“悠”“酬”“诺”的书写笔画。
    13. 请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_____高_____烈 _____不聊_____
    得_____忘_____ 应_____不_____
    从以上词语中找出一对意思相近,但感情色彩相反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兴 ②. 采 ③. 民 ④. 生 ⑤. 意 ⑥. 形 ⑦. 接 ⑧. 暇 ⑨. 兴高采烈 ⑩. 得意忘形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补全词语和选词填空。
    兴高采烈:形容兴致高昂,情绪热烈。
    民不聊生:老百姓无以为生,没有办法生活下去。
    得意忘形:形容浅薄的人稍稍得志,就高兴得控制不住自己。
    应接不暇: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兴高采烈”和“得意忘形”都有高兴的含义,但兴高采烈是褒义,得意忘形是贬义。
    故感情色彩相反的词语兴高采烈——得意忘形。
    14. 古诗文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直把杭州作汴州。
    (2)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____。
    (3)月落乌啼霜满天,___________________。
    (4)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___________________。
    (5)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清泉石上流。
    【答案】 ①. 暖风熏得游人醉 ②. 不拘一格降人材 ③. 江枫渔火对愁眠 ④. 敏以求之者也 ⑤. 夜深千帐灯 ⑥. 明月松间照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古诗文默写。
    (1)书写时注意“暖、熏”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降、材”的正确写法;
    (3)书写时注意“枫、渔”的正确写法;
    (4)书写时注意“敏、求”的正确写法;
    (5)书写时注意“深、帐”的正确写法;
    (6)书写时注意“松、照”的正确写法。
    15.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_________的空中_______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______。那是清澄的_____________。而且具有生命了。”这是作家郭沫若为我们描绘的白鹭______________图。
    【答案】 ①. 黄昏 ②. 偶见 ③. 恩惠 ④. 形象化 ⑤. 黄昏低飞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掌握。
    书写时注意“昏、偶、惠”的正确写法。
    《白鹭》是近现代诗人郭沫若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以真诚的笔触描绘了白鹭的生态特征,赞扬了寻常的事物中蕴含着内在美,隐晦地借孤独而优美的白鹭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追求。从这段话中的“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可知,这段话写的是白鹭低飞图。
    16. 把下面的画面写具体。
    清早,天空中布满了阴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清早,天空中布满阴云,太阳也躲起来了,整个天空就像蒙上了一层塑料膜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写句子能力。
    读一读原句,这句话写的清晨,天空布满阴云。由此可知,这是要下雨的前兆。因此,我们可以从乌云密布的状态和大雨来临前的情况来把句子写具体。
    清早,天空中布满了阴云,阴沉沉的,阴云在天空中,就像翻起的波浪,滚动着,相互就差着。那云越来越厚,颜色也越来越深,一场暴雨马上就要来临了。
    17. 把下面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坐立不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她一个人坐在窗前,望着天空发呆。心中有万语千言,但不知从何说起,心乱如麻。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理解运用。
    坐立不安:坐着也不是,站着也不是;形容心情紧张,情绪不安。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手法表现坐立不安的情绪。注意语句通顺,表意清晰即可。
    例如:会议室外,他是最后一位面试者。他坐在椅子上,双脚不安地来回踢着地面,手也捏着衣角,神情焦灼。
    18. 根据“骄傲”的不同意思写句子。
    骄傲:①自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我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②. 小华才考了85分就骄傲得不得了。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多义词造句。
    首先了解“骄傲”的不同意思,然后根据意思创设不同的情景,写出适合该含义的句子。
    (1)看到五星红旗在赛场上冉冉升起,我感到非常骄傲。
    (2)他这个人特别骄傲,有点成绩就沾沾自喜。
    阅读理解。
    课内阅读
    《太阳》节选
    ①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②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太阳离地球太远了,( )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③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19. 选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介绍了太阳。
    20. 在选文的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21. 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和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两种说明方法的好处是_______。
    【答案】19. ①. 距离 ②. 大小 ③. 热度
    20. 因为 所以
    21. ①. 列数字 ②. 作比较 ③. 通俗易懂,突出太阳体积很大。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重点信息的抓取。
    结合分析短文第①段中“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可知写出了太阳距离地球远。
    结合短文第②段中“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可知写出了太阳的体积大。
    结合短文第③段中“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可知写出了太阳的热度高。
    故可知选文从距离、体积的大小、热度三个方面介绍了太阳。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关联词。
    结合阅读原句,“太阳离地球太远了”前句是原因,导致的后果是“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故搭配关联词“因为……所以……”。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说明方法的理解。
    分析原句“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其中“一百三十万个地球”属于列数字,用“地球跟太阳”相比,属于作比较。这两种说明方法的好处是更直观的说明太阳的体积大,能让人有个大概印象。
    阅读
    水墨菱塘(节选)
    ①故乡的菱塘是散漫的,远眺像一幅幅大大小小的水墨画,零零散散地侧卧于村边地头,大的有几十亩,小的仅半亩多。每年初春,熬过了一冬的菱塘便渐渐有了生机,起初疏疏朗朗的,细小的菱叶漂浮于碧水间。一过“黄梅”,菱叶们便争先恐后地涨满菱塘,把水面挤得密密匝匝。此时,一张张翠绿的菱叶被支棱得翘了起来,菱盘上缀满了一丛丛白色的、淡红色的小花。微风送来缕缕馨香,红蜻蜓、花蝴蝶、小青蛇,还有鼓眼睛的青蛙,在菱盘上尽情地嬉戏。
    ②临近中秋节,故乡的采菱女便开始采“头朝菱”了。穿着各色衣裙的采菱女有的划一叶扁舟,有的荡一只水盆,穿行在绿色的“水巷”里。她们一只手掀起一块水淋淋的菱盘,另一只手的两个手指轻轻一掐,一只小小的菱角就采撷下来了。刚起水的菱角,鲜嫩、清甜。剥一只丢进嘴里,脆生生、甜津津的,胜似苹果、柑橘。站在岸边的孩子早已等不及了,走向凉冽冽的水里。采菱女见状,忙把“船”靠过去,抓一把菱角塞进孩子们的衣袋,孩子们这才欢天喜地地返回岸上。
    ③每当这个季节,故乡的每一扇窗户里,都会飘着扑鼻的菱香,芬芳浓郁,和着夜雾,弥漫整个村庄。家家灶上煮着菱,大人小孩剥着菱,第二天一早,故乡的街头,摊摊担担,那一堆堆溢着余香的菱角,就一个劲儿诱惑你。
    ④剥着菱角,我又徜徉在故乡的画幅中了。我看到了池塘轻易散不开的浓雾。荡起水盆,我也加入了采菱女的行列,并随手将一只菱角扔进嘴中,细细咀嚼,甜滋滋的,满口生津,齿颊留芳……
    注:①黄梅:指春末夏初的一段时间。②头朝菱:是中秋前后第一拨采的菱角。
    22. 短文第①自然段中“散漫”在词典中有两种解释:①随随便便,不守纪律。②分散、不集中。在这里应该选择第________种解释。这句话中“_________”一词也表达了这个意思。
    23. 短文①至③自然段为我们勾勒了三幅优美的图画,它们分别是水墨菱塘图、_____图、_____图。
    24. 阅读短文第②自然段,“头朝菱”受到孩子们喜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采菱女见状”中的“见状”在文中具体指_____________
    25. 根据对短文的理解,判断对错。
    (1)第①自然段中划横线的句子是对菱叶的动态描写,写出了菱叶的勃勃生机。( )
    (2)第②自然段中采菱女看见孩子们走向凉冽冽的水里时,“忙把‘船’靠过去,抓一把菱角塞进孩子们的衣袋”,这句话写出了采菱女的善良、朴实。( )
    (3)第③自然段中“一个劲儿诱惑你”,写出了菱角特别多。( )
    (4)第②自然段中的“掀”和“掐”这两个动词,写出了采菱女采菱角时动作非常熟练。( )
    26. 短文借对_______的描写,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答案】22. ①. ② ②. 零零散散
    23. ①. 五彩采菱图 ②. 芳香食采菱
    24. ①. 鲜嫩,清甜 ②. 指站在岸边的孩子等不及,要走向凉冽冽的水里。
    25. ①. √ ②. √ ③. × ④. √
    26. ①. 故乡采菱角 ②. 思念亲人,怀念故乡
    【解析】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对词语的理解。
    结合短文第①段中句子“故乡江南的菱塘是散漫的,远眺像一幅幅大大小小的水墨画,零零散散地侧卧于村边地头。大的有几十亩小的仅半亩多”“菱叶们便争先恐后地涨满菱塘,把整个水面挤得密密匝匝”得出答案,菱花的特点可从句子“可知,“散漫”在这里是分散、不集中的意思。其中“零零散散(分布得很稀)”一词也表达了这个意思。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段落大意。
    结合短文第①段中“一张张翠绿的菱叶被支棱得翘了起来,菱盘上缀满了一丛丛白色的、淡红色的小花。微风送来缕缕馨香,红蜻蜓、花蝴蝶、小青蛇,还有鼓眼睛的青蛙,在菱盘上尽情地嬉戏。”可知主要写了故乡菱塘、菱叶、菱花的特点,故可取名为“水墨菱塘图”。
    阅读短文第②段中“穿着各色衣裙的采菱女有的划一叶扁舟,有的荡一只水盆,穿行在绿色的“水巷”里。她们一只手掀起一块水淋淋的菱盘,另一只手的两个手指轻轻一掐,一只小小的菱角就采撷下来了。”可知主要写了秋天采菱女采菱的情景,故可取名为“五彩采菱图”。
    阅读短文第③段中“故乡的每一扇窗户里,都会飘着扑鼻的菱香,芬芳浓郁,和着夜雾,弥漫整个村庄。家家灶上煮着菱,大人小孩剥着菱”可知主要写了人们煮菱角和买菱角时,菱香弥漫的情景,故可取名为“芳香食菱图”。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对选文内容的理解。
    结合短文第②段中“刚起水的菱角,鲜嫩、清甜。剥一只丢进嘴里,脆生生、甜津津的,胜似苹果、柑橘。站在岸边的孩子早已等不及了,走向凉冽冽的水里。采菱女见状,忙把“船靠过去,抓一把菱角塞进孩子们的衣袋,孩子们这才欢天喜地地返回岸上”可知,“头朝菱”受到孩子们喜欢的原因是“头朝菱”鲜嫩、清甜。其中“采菱女见状”中“见状”在文中具体指站在岸边的孩子等不及,要走向凉冽冽的水里。采菱女“忙把“船靠过去,抓一把菱角塞进孩子们的衣袋”,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了采菱女的热情淳朴。
    【25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短文内容的理解。
    (1)结合短文第①段中“一过“黄梅”,菱叶们便争先恐后地涨满菱塘,把水面挤得密密匝匝。”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不仅写出了菱叶长得快,还写出了菱叶的勃勃生机,同时也表达出了作者对菱叶的喜爱。
    故正确。
    (2)结合短文第②段,其中采菱女“忙把“船靠过去,抓一把菱角塞进孩子们的衣袋”,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了采菱女的热情淳朴。
    故正确。
    (3)结合短文第③段中“就一个劲儿诱惑你。”说明煮菱的香味弥漫,引人流口水,而不是写出了菱角特别多。
    故错误
    (4)结合短文第②段中“她们一只手掀起一块水淋淋的菱盘,另一只手的两个手指轻轻一掐,一只小小的菱角就采撷下来了。”其中“掀”和“掐”这两个动词,写出了采菱女采摘菱角轻盈、熟练的动作。
    故正确。
    【26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的主旨。
    通读短文,这篇文章主要讲了故乡采菱角的趣事。菱角是故乡特有的味道,所以菱角也是一种思乡的味道。表达了作者对故乡菱塘的喜爱之情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7. 习作
    沈阳是我们的家乡,是我们成长的地方。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它正飞速地发展,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二十年后我们的家乡会是什么样呢?让我们穿越时空,到二十年后的家乡去看一看。
    题目:二十年后的家乡
    要求:1.大胆想象,并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学校、班级和人名。
    3.字数400字左右。
    【答案】例文:
    二十年后的家乡
    二十年弹指一挥间,我已经是一名小有成就的画家了,而且常年定居国外,工作繁忙而无暇回家乡。这次,我终于安排妥当我的工作,踏上了回乡之路。在飞机上,我的脑海里不断涌现出亲人、朋友的面孔,还有我有趣的童年时光,虽然一切都很遥远,却又历历在目。
    终于到了,我怀着激动而又忐忑的心情下了飞机。走在家乡的马路上,我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原来拥挤的小路,现在变成了四通八达、十分宽阔的大道。之前浑浊的小溪,如今水波荡漾、清澈见底。原来需要人们费力采摘的果园,现在已经不用人们挥洒汗水,取而代之的是智能机器人轻松有序地采摘、分拣并清洗干净。家乡的变化太大了,真是不可思议!
    我继续欣赏着美景,这时一辆3D打印汽车朝我按了按喇叭,我回头一看,原来是我小学同学小杨。我坐上她的车,座位可真舒服,小杨说这车以太阳能为动力,特别环保,还能自动识别前方障碍,安全性能也极佳。我们找了家咖啡馆坐下,她说自己也才回来不到一年,在这里工作顺利、生活惬意,回到家乡是她最正确的选择。
    聊了一会儿,我们道了别,我又静静地走在小路上,凭着记忆来到了儿时玩耍的游乐场,可现在那里已是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但是那些美好的记忆不会消逝,永远成为我宝贵回忆。
    才二十年的时间,我的家乡竟有如此大的变化,我打算马上飞回去结束工作,回到乡来发展,我想我一定会拥有更幸福美满的生活!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习作能力。
    审题:本题为命题作文,要求以“二十年后的家乡”为题,写一篇习作。
    立意:这是一篇想象作文,内容主要是想象二十年后家乡的情景。首先,想象一下,二十年后你的家乡会有哪些方面的变化?环境、工作、生活等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让我们放飞思想,大胆想象,再拟出提纲。其次,前后对比写出“新”写二十年后的家乡,要突出一个“变”字,能让读者从“变”中感受到你家乡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然后,智能科技写出“奇”运用了前后对比,写出了家乡的变化之大,这样的变化,是依靠怎样的力量产生的呢?当然是科技的力量。最后,结尾不忘写出“情”科技一直都在变,不变的是我们割不断的那份情。在变化中寻求不变的乡情,是本次习作隐含的主题。在写作时可以用上自己积累的好词好句。
    思路:
    开头:开门见山,点明自己二十年后回到家乡;
    中间:运用前后对比,具体介绍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
    结尾:抒发感情,表达对家乡变化的感慨。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浙江宁波鄞州区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宁波鄞州区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卷面整洁,字迹清楚,书写端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浙江杭州拱墅区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杭州拱墅区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抄写下面这首诗, 填空, 下列词语属于同一类的一项是, 口语交际, 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湖南常德澧县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常德澧县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面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练习,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